引言
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有寫封建社會大家族興衰的《紅樓夢》;有狼煙四起,陰謀陽謀不斷的《三國演義》;有寫降服各路妖魔,不畏艱難西天取經的《西遊記》;還有寫各路英雄好漢起義,肝膽相照的《水滸傳》。
《水滸傳》描寫的人物眾多,但是這一百零八將就人物性格各異,各有自己的能力和特長,描寫十分精彩。很多人都只知道宋江是一百零八將的領導和大哥,卻不知道從梁山的創立、崛起到最後衰落,一共經歷了三任領導。最初的領導人是王倫,王倫帶領一些下屬來到梁山發展,並創立了水泊梁山寨。但那時,梁山寨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寨,沒多少人馬,也沒什麼實力。
後王倫被殺,晁蓋繼任了寨主,這時晁蓋已經籠絡了不少人才,比如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赤發鬼劉唐,還有阮氏三雄等。但晁蓋並不止步於此,又繼續吸納了不少英雄好漢,水泊梁山寨也建立起了一定規模。但梁山真正壯大起來還是在宋江的帶領下,宋江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收攏了一大批人才,至此梁山才集合了一百零八將,形成了規模和發展出的實力,甚至驚動了朝廷。
宋江原本只是山東鄆城縣衙的一個小官吏,雖然為人仗義、樂於助人,卻只想為國效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安穩度日。誰想到造化弄人,為了幫助晁蓋逃命,阻止情人閻婆惜告密,失手殺了閻婆惜。因為惹了人命官司,宋江被判發配江州。在這途中,他結識了黑旋風李逵,豹子頭林衝,還有混江龍李俊等人。他們一見如故,以兄弟相稱,眾人佩服宋江的仗義,也同情他的遭遇。
此時的宋江儘管淪為階下囚,並沒有上梁山的打算。直到他在潯陽樓酒過三巡,為了發洩胸中的憤懣,提了一首詩。這首詩被認定為反詩,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寫反詩是比殺人更嚴重的罪,宋江被下令立即處斬。這時梁山的好漢們出馬了,他們劫下法場,救出宋江,將他帶上了梁山。
宋江之前雖是小吏,但他名氣不小,仁義的作風在江湖上廣為流傳,人稱「及時雨」。到了梁山,宋江就被推舉為二把手,可見宋江在梁山好漢中的威望。宋江成為了二當家,手底下也有不少追隨的兄弟,但他並沒有覬覦晁蓋的位置,只是想經營好梁山。但此時一個人已經不願意再支持晁蓋了,他希望宋江能取代晁蓋成為梁山的一把手。這個人就是梁山的軍師,有小諸葛之稱的吳用。吳用精通文韜武略,並且滿腹經綸,足智多謀,原本是一教書先生,後助晁蓋智取生辰綱而上梁山。
吳用雖然身在梁山,卻並不滿足當一個山匪強盜。所謂「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書可使人明智,開闊人的思維和眼界。他滿腹才學,心裡最大的願望是報效國家,建功立業。可晁蓋完全是一副綠林好漢的做派,再看宋江,雖曾經是一個小吏,卻和吳用一樣有著為國效力的心。吳用當下就開始扶持宋江,使其在梁山的勢力能與晁蓋分庭抗禮。眼看宋江的權勢越來越大,晁蓋也感受到了威脅,希望能用戰功來挽回人心。不幸的是在攻打曾頭市時,晁蓋被毒箭射中,只能留言將梁山交與宋江打理。但吳用擔心宋江一人獨大,不願聽取自己的意見,遂將玉麒麟盧俊義請上山,與宋江分庭抗禮。因為盧俊義,宋江很多時候不得不聽取吳用的意見。
梁山勢力壯大後,朝廷就來詔安了,這一切也在吳用的意料中。吳用終於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了。可惜朝廷詔安梁山,只是為了利用梁山的好漢,派他們去徵遼、徵方臘。在連年的戰爭中,梁山好漢不斷戰死,最終一百零八將只剩了七十二人。而這些倖存的好漢,也難逃死亡的厄運。統治者見梁山好漢已經沒多少利用價值了,對他們下了毒手,用毒酒、水銀殺死了宋江和盧俊義。頭領已死,梁山也徹底瓦解了。
結語
吳用在宋江死後,徹底看清了朝廷的真面目,打算在宋江的墓前自縊而亡。直到吳用上吊自殺之前,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而是自己。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離間了晁蓋和宋江,間接害死了晁蓋。扶持宋江上位後,為了讓宋江聽命自己,又迎來了盧俊義。最終他等來了詔安,卻也因此害死了自己的兄弟。此時此刻,吳用後悔至極,可再後悔也換不回兄弟們的命了。最終吳用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參考文獻:《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