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好票房慘 文藝片為何「曲高和寡」

2020-11-24 人民網

  電影《山河故人》主創在深圳路演

  《闖入者》導演王小帥發公開信求觀眾「挺我」

  據樂觀估計,今年電影年度總票房有望達到42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的296億元有大幅提升。如今的電影市場上,單片票房超10億元都不稀奇,銀幕總數也已經超過了3萬塊。然而,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國產中小成本影片尤其是嚴肅電影、文藝片,票房絕大多數仍然不盡如人意。

  有人說,現在的國產電影就是風口上的豬,因為趕上了好時勢而大有作為,但文藝片並沒有跟著一起飛起來。

  電影市場冷眼對待文藝情懷

  近日,文藝片《一個勺子》終於公映,最後以約190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為自己歷經波折的命運畫上句號。

  這是又一部令人慨嘆「口碑好,票房慘」的文藝片。去年,明星雲集的文藝大片《黃金時代》最終總票房僅5151萬元;《推拿》獲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等獎項,但國內票房只有約1290萬元;今年,《闖入者》《念念》《心迷宮》等文藝片總票房都是1000多萬元。票房低至不可思議的,是具有文藝元素的傳記片《啟功》,總票房只有約40萬元,差不多等於目前市場上啟功書畫作品一平方尺的價錢。

  這些文藝片幾乎每一部上映後,都會走一遍口碑好、票房慘、罵院線、怨社會,最後不了了之的過場。

  與文藝片不盡如人意的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組數據:

  《捉妖記》總票房24.38億,《港囧》16.2億;《夏洛特煩惱》14.39億,《煎餅俠》10.81億,連動畫片《大聖歸來》都取得了9.56億的票房。這些是今年取得票房佳績的電影。

  10月30日起公映、至今尚留「星星之火」的文藝片大熱門、賈樟柯的《山河故人》被網友稱為「票房慘澹的年度最佳影片」,目前的總票房為約3000萬元。此次該片的宣傳營銷由業界翹楚自在傳媒進行,從多年前的劉傑執導的文藝片《青春派》開始,自在傳媒一直對國產文藝片有推介託舉之功。此次,《山河故人》的宣傳聲勢浩大,無論常規宣傳還是話題營銷,線上線下的互動活動以及全方位的跨界推廣,用該公司總裁朱瑋傑的話來說,都「堪稱近年來文藝片市場聲量之最」。賈樟柯也自稱這次「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了」。跟賈樟柯以往的大電影比,《山河故人》確實已經達到他執導影片的票房之最,業內人士甚至覺得在文藝片裡也不算低了。2006年他的《三峽好人》獲得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國內公映獲票房約300萬元;9年過後,電影票價基本沒漲,《山河故人》的票房增加了10倍。不過賈樟柯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表示,《山河故人》的總票房說明這部電影約有70萬觀眾,可他的理想是150萬。

  電影票房研究專家劉嘉在《中國電影報》發表文章認為,從中國電影產業起步至今13年來,沒有讓更多中小影片享受到改革的紅利,沒有營造出與市場規模擴大相匹配的電影多元化。很多人對今年五一檔上映的《闖入者》導演王小帥發公開信求觀眾「挺我」的事件記憶猶新。他感嘆:「這是商業片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嚴肅電影最壞的時代。」

  是什麼縛住了文藝片的翅膀

  採訪中,大家提到的文藝片低票房原因有以下幾點:

  缺乏有票房號召力的大明星,因為太貴,而文藝片投資一般較小;

  沒找好檔期,同時上映的外國大片和國產大片太強,不得不淪為炮灰;

  年輕主流觀眾被好萊塢電影餵大,看不了文藝味的悶片,欣賞層次還停留在感官愉悅上,只願意娛樂,不願意思考;中年以上的國人又忙於事業、家庭,沒有走進影院觀影的習慣;

  有些是宣傳推廣不力,沒有玩路演、到國際電影節出頭露面甚至獲獎,再把影響力折射回國內這些套路,影片沒有找準目標人群;

  有些院線急功近利,壓縮文藝片排片,或只排清早、半夜等無效場次;

  有些出品人唯利是圖,造成現在中國電影只有驚悚片、喜劇片、科幻片、武打片這幾個類型賺錢,其他片子都淪為小眾電影。

  《啟功》導演丁震分析該片票房失利原因時認為,這個電影其實缺乏商業元素。作為傳記片,必須寫真人真事,也不能編造什麼私密性的、反映深刻人性的情節,結果就是「現在電影讓家屬、國家、專家都滿意了,就是觀眾不太滿意,發行和宣傳都沒有真正跟市場掛鈎。」

  「《一個勺子》確實當不了風口上的豬。」影評人韓浩月說,原因首先在於它是當下商業電影中最不受歡迎的農村題材,其次缺乏網絡段子拼接、流行詞、新新人類生活方式、大場面等娛樂元素,最重要的是它揭示深刻人性的嚴肅主題,會讓當下主體觀眾覺得沉重。

  朱瑋傑認為,《山河故人》之類電影的題材和表現形式決定了它不可能跟爆笑喜劇片一樣瘋賣。冷靜客觀地看,文藝片這些年在市場反應等方面已經比過去好了很多。現在電影院多了,銀幕多了,想看文藝片的觀眾已經比過去有幸了。以前影院根本不給排,現在好歹也給排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藝片在任何國家也都不是大眾消費。

  想拍文藝片的人請繼續修煉

  事實證明,大規模路演造勢、海內外獲獎的光環、主人公是有深遠影響力的名人,這些因素似乎都無法讓文藝片的票房在現階段有大的改觀。

  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認為,積極培養文藝片觀眾以及培育影迷的多元消費是迫切而重要的。賈樟柯說,文藝片觀眾「是需要喚醒的,是有過程的」。讓他欣慰的是,在這次《山河故人》巡迴宣傳的過程中,他已經感覺到一些青年觀眾的「覺醒」,比如在一些「零排片」的三四線城鎮,會有年輕人集體去影院請求放映這部影片。

  丁震說:「我相信觀眾的欣賞習慣慢慢會有所改變。市場上確實需要有人拍些商業大片來對抗好萊塢的入侵,但是有情懷、有社會擔當的文藝片導演也要一直堅持去做該做的,其實就是修煉,時間久了,自然能找到一條既實現了自己的藝術追求又能娛樂大眾的路。」他認為,剛拍了《老炮兒》的管虎做到了這一點。

  韓浩月則稱讚《烈日灼心》的套路。獲得超過3億元票房的《烈日灼心》以犯罪、懸疑、警匪元素,包裹了文藝片的內核,而且有亮點,有賣點。他說:「文藝片應該進行適當的包裝。好作品應有好票房,這是所有人的一致期待。」

相關焦點

  • 《刺客聶隱娘》票房僅5500萬,文藝片「票房魔咒」怎麼破?
    因為此前《小時代》系列作品雖然為公司帶來了不菲的票房回報,但是也被冠以「低俗」、「拜金」、「小鎮青年最愛」的辭藻和印象。而侯孝賢的《聶隱娘》帶來則是另一截然不同的口碑。最慘文藝片票房只有《聶隱娘》的六十分之一其實《聶隱娘》並不是最慘的,《數娛夢工廠》整理了一下近些年的文藝片作品,讓大家宏觀的感受一下文藝片的集體遭遇。首先是2014年的兩部海外獲獎作品: 《白日焰火》: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影片。 《警察日記》:東京國際影展獲得影帝大獎。
  • 預售票房1億多,上映卻遭口碑票房雙跳水,地球最後的夜晚有點慘
    在這個資本市場橫行的年代,各種爛片佔據了市場的主流,許多導演紛紛湧入,收割了一波又一波觀眾的票房,不料口碑卻直線式下滑,諸如前幾日上映的《地球最後的夜晚》。6億票房拿下當日冠軍,卻在次日元旦遭遇大跳水,很多網友在貓眼電影上怒打一星,紛紛吐槽《地球最後的夜晚》應該改名為「地球最慘的夜晚」,更有網友描述「史上最慘跨年」:看電影困到不行,出門冷得要命,凌晨還打不到車回家。
  • 小眾文化≠曲高和寡
    最近,「藝術片」成了高頻詞——遠在法國,雖然華語片缺席,但作為藝術片一年一度的盛典,坎城電影節依然吸引了眾多中國影迷的關注;近在國內,年過六旬的電影人方勵「跪求排片」之舉,使藝術片《百鳥朝鳳》實現了從首周票房154萬元到總票房超過6000萬元的反轉。  之前,不少文藝片都遭遇在電影院排片時受冷落,甚至有導演憤怒地表示:電影尚未被觀眾檢驗就被判處了「死刑」。
  • 華語文藝片票房進化史 賣座電影有法寶 票房慘澹沒冤情 – Mtime...
    即使在北美,像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甚至史蒂文·史匹柏的《林肯》,一開始都選擇小範圍上映,贏得口碑後才擴大上映的影院數。這是文藝片在商業主流市場的現實境遇,能欣賞這種電影的人是少數,如何讓這少數人充分走進影院是需要智慧和投入的。
  • 文藝片怎麼又進入了「倒春寒」
    ,文藝片是國產電影的「主旋律」,人們一次次寄希望於文藝片能提振士氣,起碼能與《綠皮書》一較高低,但從《地久天長》未能取得票房預期,到《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遭到觀眾「暈鏡頭」批評,感覺這個季節不是文藝片的春天,反而有了「倒春寒」的冷意。
  • 屬於文藝片的春天,將至未至
    一位院線排片負責人告訴記者,3月是傳統淡季,也是文藝片特別鍾情的檔期,沒有大片上映,適合文藝片慢慢放,口碑發酵。 早年間,三四月是「進口片月」,即便是國產商業片鮮有機會取得好票房。直到2013年春天,《北京遇上西雅圖》《致青春》兩部女導演的國產電影作品才取得不俗成績,《北京遇上西雅圖》罕見地超過進口片登上當年3月的票房冠軍席位。
  • 《復聯4》「一手遮天」 小語種文藝片為何能虎口奪食
    《復聯4》「一手遮天」,夾縫中如何逆襲  《何以為家》靠口碑爭得五一檔亞軍,本周《羅馬》終於來了  本報記者 陸芳  昨天是《復聯4》在內地上映第13天,票房已過39億,僅次於《流浪地球》(46.55億)和《戰狼2》(56.85億人民幣)。
  • 好萊塢大片受挫"變5"口碑差 文藝片"岡仁波齊"逆襲
    原標題:好萊塢大片受挫 國產文藝片亮了 根據貓眼票房數據,影片自6月2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以來,截至昨日累計票房13.61億元人民幣,豆瓣評分4.8分。該片在北美上映兩周的累計成績也只是勉強突破1億美元,僅相當於前作《變形金剛4》首周末3天的票房,目前全球累計票房為4.3億美元。考慮到《變形金剛5》的投資高達2.6億美元,也是該系列投資最高的一部,目前的票房數字顯然不是什麼好成績。
  • 開分8.1,新謀女郎上熱搜,為何張藝謀《一秒鐘》票房卻沒爆?
    而張藝謀上一部文藝片《歸來》的票房則是2.95億,那還是2014年。 這封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一部在公映前已經吸盡眼球並且開畫口碑不俗的電影,為什麼卻票房平平?
  • 自相殘殺的文藝片:奧斯卡和「泡妞」營銷都救不了的冷清春季檔
    3月票房前3名(來源:貓眼專業版)既然票房並不美麗,這幾部文藝片為何要在春季扎堆上映、自相殘殺?是觀眾不買帳?宣傳不給力?還是院線不排片?「觀眾可能不太能接受這個類型,趕上那段時間其他影片的熱度,蓋過了它,可能也是它檔期沒有選擇好。」
  • 2019年中國電影文藝片票房前十位
    如今的國產商業片市場,票房與口碑越來越相關,春節國慶檔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頭部大製作電影的製作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同時,中小成本的文藝片也越來越豐富和具有現代電影感。近年來不少明星紛紛參演藝術片,比如胡歌、桂綸鎂……今天讓我們盤點下過去一年中國電影文藝片的票房前十位。1、南方車站的聚會電影講述了盜竊團夥小頭目(周澤農)捲入幫派糾紛,誤殺警察,一路逃亡的故事。簡單的故事情節呈現出矛盾複雜的人性,黑與白,正與邪,孰是孰非,難以判別。
  • 這部票房僅220萬的電影,卻是王寶強演技巔峰,為何當年沒火?
    這部票房僅220萬的電影,卻是王寶強演技巔峰,為何當年沒火?日前,《唐人街探案》第三部已經開機,除了導演陳思誠之外,王寶強,劉昊然和肖央再度聚首,另外張子楓和妻夫木聰也有望回歸,繼續開啟一場神秘的探案之旅。
  • 票房僅190萬,獲獎佳作也遭遇票房慘敗,為何好電影無人問津?
    最近上映了不少國產電影,尤其喜劇題材更是泛濫成災,然而品質出色的影片少之又少,多半都遭遇了口碑崩盤,比如小瀋陽的《猛蟲過江》和馮鞏的《幸福馬上來》這兩部喜劇大片,豆瓣評分都在4分以下,實在是爛得徹底。不過,雖然這兩部電影的口碑相當糟糕,票房表現卻是頗為亮眼,目前累計票房分別為1.78億和7469萬,遠超同期其他新片,很多好電影都被壓得抬不起頭來,遭遇了票房滑鐵盧,確實叫人遺憾。
  • 豆瓣評分僅3.8,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王寶強也救不了這電影!
    如果問今年最賣座的男星是誰,王寶強肯定能位居前三甲,憑藉《唐人街探案2》和《一齣好戲》這兩部作品,王寶強全年累計票房近50億,比徐崢、沈騰還要高出不少,「票房巨星」四個字實至名歸!提起導演孫周,或許很多觀眾都不太熟悉,其實他是圈內非常知名的文藝片導演,曾執導《高山下的花環》《周漁的火車》等文藝電影,作為一部文藝片導演,《不可思異》是孫周首次觸電科幻和喜劇題材,對他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不少觀眾都抱以期待!
  • 《地球最後的夜晚》創最尬紀錄,口碑遭兩極分化,原因很簡單!
    畢贛導繼續《路邊野餐》之後的一部文藝片作品。該電影主要以懸疑作為題材,以講述男主因為父親的離世而回到貴州,並且開啟尋找12年前戀人的故事,而男女主之間的關係遠遠沒有那麼簡單。該電影在2018年12月31日正式上映,上映之後就創造無數的紀錄,成為中國國產文藝片首日預售票房第一的電影,首日預售高達1.59億元人民幣。
  • 《送我上青雲》叫好難叫座 文藝片夢歸何處
    叫好難叫座的處境,再一次在文藝片的身上重演。已在國內上映5天的電影《送我上青雲》,雖然在口碑評分上領先於不少同檔期影片,但在票房和排片方面卻一點也不出彩,不僅每日新增票房只有300萬元左右,同時該片的單日排片佔比最高時也只達到了3.1%。
  • 王小帥為電影《地久天長》宣傳引爭議:「自殺式營銷」給文藝片帶來...
    關鍵字: 電影營銷 文藝片 自殺式營銷 地久天長 王小 地球最後的夜晚 一吻跨年 邪不壓正 創造101 乘風破浪 韓寒   共計2500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   在國內電影市場,受眾狹小的文藝片,一直很難與商業電影的票房相提並論
  • 內地首家「文藝片」宣發公司成立
    《百鳥朝鳳》昭示中國電影分眾市場可能性「文藝片」宣發需要專注專業精耕細作       這些電影的票房都算不上大賺,但李俊指出,「放大電影」不會有賭博心理,而是更看重可以精耕細作出來的、未來分眾市場的空間
  • 《推拿》長線上映調查:文藝片「散客也做」
    《推拿》於2014年11月28日公映,首周票房僅為190萬元,上映三天後排片驟減,照此趨勢甚至難以超越婁燁上部獲準上映的影片《浮城謎事》(總票房567萬)。然而截至2015年1月28日,根據藝恩提供給發行方的數據,《推拿》的累積票房已經達到1353萬元,長線放映票房約佔整體票房的70%。是什麼改寫了這部電影「院線一日遊」的炮灰命運?這可能要歸因於片方與院線合力促成的長線發行策略。
  • 太慘!為什麼賈樟柯、馮遠徵新電影票房僅66萬?
    7天票房僅僅66萬,真是太慘了!畢竟馮遠徵老師的名氣與演技在那兒放著。2002年,馮遠徵老師開啟霸屏模式,他和梅婷主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火爆屏幕。為了拍好故事,劇組費了心思,專門花50元錢買了一個流浪漢的衣服給馮遠徵穿上,臉和牙齒都要塗髒。影片在條件艱苦的陝北拍攝。影片把普通人人性深處的善良與誠信展現出來,金牌編劇蘆葦擔任監製,賈樟柯擔任藝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