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鈞瓷特徵,提高對鈞瓷的鑑賞能力

2020-07-28 李德漢翰煜鈞窯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鈞瓷的主要器型大體分為日用品類、陳設品類和人物造型三類。

日用品類主要以碗、盤、洗、檯燈、顏色盒等為主。

了解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鈞瓷特徵,提高對鈞瓷的鑑賞能力

20世紀七八十年代鈞瓷「酒具」


陳設品類主要有瓶、尊、爐、酒具、鼎、花盆及盆託、動物等器型。並且工匠們開始把雕刻技術用在鈞瓷造型上,比如筆筒、盤龍瓶、活環瓶、異獸瓶、五子登科、雙龍尊、六稜瓶、雙連瓶、象鼻尊等都是當時陳設品的代表器型。比如當時最典型的活環瓶,工匠們在一件瓶子的上部裝飾上兩個噴水的龍頭耳飾,再裝飾上兩個環,以代表吉祥和圓順通達。但是事先要解決在燒成以後,兩個環必須是活動的,不能讓環粘連在龍頭或者瓶體上,單單這個問題工匠們就進行了多次試驗。再如盤龍瓶,是在一個近似於鵝頸瓶的瓶體上,用浮雕和粘接手法先把器型的子做出來,然後做成模具後進行複製。整個過程技術性特別強。

了解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鈞瓷特徵,提高對鈞瓷的鑑賞能力

20世紀80年代鈞瓷「活環瓶」


人物類造型,當時的人物器型主要與社會形勢和政治需要相結合。比如毛主席像、女石匠、鄉村醫生、歐陽海、李鐵梅、江姐等。不過這些器型現在已經存世不多,甚至幾乎不見。

到了20世紀80年代,鈞瓷在器型上又大量附加上了龍、鳳、瑞獸等耳飾,比如雙鳳尊、異獸瓶、雙龍尊、象鼻尊等。人物像和動物像的器型也進一步增多。特別是隨著北京一些著名專家的介入,給鈞瓷造型增添了許多亮麗的藝術元素。比如後來的韓美林大師,他的抽象藝術手法在人物和動物像的表現上,給鈞瓷器型增加了一條不可多得的風景線。韓美林大師也為鈞瓷發展做出了具有創造性的貢獻。

了解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鈞瓷特徵,提高對鈞瓷的鑑賞能力

韓美林大師抽象鈞瓷造型「駿馬」


總之,通過我以上的敘述,朋友們一定會從中總結出20世紀七八十年代鈞瓷的特點,當你看到這些存世不多的作品時,你就會發覺與現在的很大不同。

相關焦點

  • 了解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鈞瓷特徵,提高對鈞瓷的鑑賞能力(續)
    在上篇文章裡我講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鈞瓷的器型,今天我來說一下當時鈞瓷釉色的特徵。當時隨著鈞瓷原料加工趨於簡單機器化,胎質比人工做的要細;胎質的斷面顯示出深灰色、灰色、灰白色;胎質的瓷化程度較高;釉色質地渾厚,色澤自然,窯變豐富。胎子質地的粗細、顏色情況也決定著一定的窯變效果。
  • 進一步了解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鈞瓷特徵
    本鈞瓷作品屬於當時的酒壺或者茶壺,在七八十年代一般都是作為酒具使用,配有十個左右的小酒杯。不管從器型、胎質或者釉色上看,都具備當時的特徵:白胎子,老造型,雞血紅釉色。特別是這種深淺不一的、以雞血紅為主調色的效果,用現在的原料或者技術,要刻意燒制出來,是比較艱難的事情。
  • 帶你了解20世紀50 年代鈞瓷燒制技藝亮點——鈞瓷「大火藍」
    鈞瓷藝術也不例外,鈞瓷「大火藍」就是20世紀50年代的必然產物。1956年開始,生活日用瓷市場興盛,當時以盧廣東為代表的鈞瓷藝人,大膽嘗試在燒制日用瓷的大窯裡搭帶燒制試驗,並且成功地試燒出了接近宋代天藍、月白色的鈞瓷。然而,這種釉色效果與清末民初的鈞瓷燒制效果有異曲同工之處。
  •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鈞瓷有哪些特徵?
    我是鈞瓷TV《禹州鈞瓷》欄目主編,擁有鈞瓷,汝瓷,龍泉青瓷,景德鎮瓷器,紫砂壺等方面專業知識和20多年工作經驗,請關注我,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留言,我會及時回復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鈞瓷處於剛剛復燒時期,當時主要以仿燒為主,其主要特徵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制坯當時得作品主要是手拉坯,隨著復燒進行工藝逐漸熟練掌握,逐漸使用石膏模具注漿成型。
  • 帶你了解80年代鈞瓷燒制技藝亮點——「鈞瓷新工藝」(續)
    上篇文章裡我講了鈞瓷 「大火藍」這個20世紀50年代的鈞瓷藝術亮點,今天我們一起再來重溫一下20世紀80年代鈞瓷燒制技藝的又一裡程碑式的創新之舉——「鈞瓷新工藝」鈞瓷新工藝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和產物。80年代隨著社會生產生活需要,鈞瓷生產急需批量化。工匠和藝人們為了適應形勢發展要求,著手研究怎樣提高鈞瓷批量生產問題。傳統鈞瓷工藝的燒制過程複雜、氧化和還原火燒制、呈色率低、次品率高。
  • 鈞瓷鑑賞——賞瓶
    鈞瓷因「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而令人嘆為觀止,毫不誇張地說:每一件鈞瓷都是一件藝術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並收藏陶瓷等藝術品,鈞瓷更是許多收藏家的最愛。從本期開始,玖品會將推出「鈞瓷鑑賞系列」,為讀者精選優秀鈞瓷作品,以饗讀者。
  • 國大師孔相卿:鈞瓷如何鑑賞和收藏
    鈞瓷的原產地在禹州,只有禹州產的鈞瓷才是「道地產品」。其釉面呈色具有活性,五彩滲化;而南方一些地方生產的鈞瓷均為仿鈞,雖然有一些鈞瓷的特徵,但是其釉色大都由人力設置「窯變」,缺乏生命力。盈月納祥 | 孔相卿作品  鑑賞鈞瓷要著重三點:型、工、釉。
  • 華禹鈞瓷——當代鈞瓷的收藏
    當代鈞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歲月的變遷,其價值會逐步提高,但對於收藏品而言,關鍵是要看收藏的鈞瓷是否有藏點,一般的鈞瓷收藏起來升值空間不大,只有具有時代特色及藝術特色的鈞瓷才值得收藏,當代的鈞瓷有以下幾大藏點:禹縣鈞瓷一廠
  • 藝術鑑賞:鈞瓷論文範文檢索,微觀鈞瓷攝影藝術
    微觀鈞瓷攝影藝術研究,豐富了鈞瓷藝術鑑賞的內容,對創造微觀鈞瓷的價值和效益,推動鈞瓷產業發展的將具有重要的價值[關鍵詞]微距 攝影藝術 鈞瓷 創意文化鈞瓷作為我國五大名瓷之一,以「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著稱於世,是河南省神垕鎮獨有的瓷種。
  • 鈞瓷鑑定, 留下一段歷史,銘記一個時代!|| 第一期||
    千年窯火不熄,鈞瓷在新中國成立後又逐漸走向頂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批示下,地方國營豫興瓷廠、禹縣鈞瓷美術一廠、禹縣鈞瓷美術二廠、東風工藝美術瓷廠等國營、社辦、集體企業相繼成立,中央美院,浙江美院,天津美院等美術學院教授親自到神垕授課創作,周國楨,韓美林,黃胄等工藝美術大家先後多次到神垕各大國營鈞瓷企業創作。
  • 鑑賞國寶鈞瓷 講好黃河故事|鈞窯|陶瓷|藏品|藝術_網易訂閱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地方國營豫興瓷廠、禹縣鈞美一廠、禹縣鈞美二廠、東風工藝美術瓷廠等國營、社辦、集體企業相繼成立,中央美院、浙江美院、天津美院等美術學院教授到神垕授課創作期間留下了大火藍、新工藝、一二廠煤燒鈞瓷、彩釉瓷和「文革時代符號的鈞陶瓷作品」。
  • 鈞瓷|君不離茶,茶不離鈞
    第二個階段30年:1955年周總理指示「要恢復鈞瓷生產」後,1958年禹縣國營瓷廠成立至80年代末國家停止投資,禹縣「四大瓷廠」(禹縣國營瓷廠、禹縣鈞瓷一廠、禹縣鈞瓷二廠和神垕鎮東風陶瓷廠)停燒倒閉約30年時間,期間四大國營鈞瓷廠負責國內官用禮賓鈞瓷燒制以及日常民用鈞瓷燒制,由國家投資政府經營,在計劃經濟時代稱之為「紅色鈞官窯」。
  • 鈞瓷的特徵與更替
    據實踐,生產鈞瓷如果離開這些條件,在任何地方都燒不出「正宗」的鈞瓷。此謂:"道地鈞瓷"。             宋鈞"窯變"特徵是出於釉藥中活動性配方,且與窯爐結構關係密切,又有影響鈞瓷成品率的,則是所用燃料,窯裝之稀密,外在因素的寒暑、晴雨、風向、均要窯工們能有應變配合能力。否則,即可出現古人所講的十窯九不成的結局。
  • 鈞瓷專家解讀鈞瓷的「神、奇、妙、絕」,鑑賞鈞瓷不再難!
    「神、奇、妙、絕」話鈞瓷九曲黃河,入豫州而為廣川;千年瓷藝,由鉤窯而臻極致。鉤瓷產於河南省禹州市,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瓷之一。自唐代發源以後,屢為瓷國工匠、藝術大家所青睞,特別是鈞瓷銅紅釉的首創成功,為我國古代陶瓷燒制技術開闢了廣闊的前景,為之後各種彩繪藝術瓷的出現開技術之先河。至北宋末受到皇室的讚賞與寵愛,設鈞官窯專為宮廷燒制御用品,達到鈞瓷的鼎盛時期,創造了鈞瓷業的第一個輝煌。故曰:人世悠悠,山川渺渺,夏都鈞瓷,國之瑰寶。
  • 「禹州鈞瓷」如何判斷鈞瓷的收藏價值
    收藏鈞瓷首先要學會鑑賞:1、精品現代鈞瓷的造型要非常典雅、端莊、大方、優美。線條簡單明朗,和諧統一,具有節奏和韻律,造型要與釉色充分、自然地相互結合,完美地統一起來。2、窯變效果是鈞瓷最大的特點,因此對於精品現代鈞瓷來說,釉色要多變,以紅色為主,在這基礎上形成非常自然的變化,生成擁有意境的紋路。3、精品現代鈞瓷的製作工藝應當十分精細。線條要非常流暢,整體不能夠有瑕疵以及缺陷。
  • 論鈞瓷種類和釉色,讓你收藏鈞瓷,不被忽悠?
    釣瓷形態演變的突出特徵,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特點。新中國成立以後,在20世紀50年代鈞瓷生產恢復試燒時期,產品以碗、盤、瓶等傳統器皿為主。60年代鈞瓷生產則以樽、爐、鼎、洗、盆、託等陳設瓷居多。70年代早中期,鈞瓷生產追求實用、日用,多產茶具、餐具、酒具、瓶等,工藝美術瓷產品質量有待提高。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鉤瓷產品呈現多樣化發展,工藝品實用化和實用品工藝化為主要趨勢。
  • 北宋鈞瓷的特徵與鑑定
    【古董鑑定知識:每天早上8點更新】 北宋鈞瓷的特徵與鑑定 關於如何判定一件瓷器的新老,國內藏家專家歷來意見不一,各說各話,大家似乎都按照自己的軌道在獨立的運行,在藏友之間的交流中也經常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甚為尷尬,這種認識上的混亂
  • 2008年首屆「中國鈞瓷特展」閉幕 新收藏的興起
    北方網消息:為期3天的2008年首屆「中國鈞瓷特展」於12月14日於天津博物館落下帷幕。然而藝術展的閉幕並不意味結束,在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各國,文化產業難免受到衝擊之際,歷經反思的中國收藏屆,開始實現精神的回歸。剛剛起步的中國現當代鈞瓷收藏恰如歲末河床下的浮冰開始湧動三月的春水。如何鑑賞收藏現當代鈞瓷呢?
  • 鈞瓷在時代上的特徵
    鈞瓷在時代上的特徵比較清晰,有鈞瓷特徵的瓷器最早見於唐代魯山窯,在花釉瓷器上有一些藍釉窯變色彩的斑塊,應為鈞瓷的祖型顯然此時的鈞瓷還未燒造成功。不過從發掘的情況來看,最晚在北宋已經出現成熟的鈞瓷,並且在燒造技術上迅速達到鼎盛,如鈞臺窯和八卦洞窯就曾為宮廷燒造瓷器,燒造的瓷器精美絕倫。
  • 華禹鈞瓷——金鈞的特徵
    金代鈞窯瓷器的特徵:金代鈞窯瓷器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1.釉色:金代鈞瓷是在民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金代鈞瓷體現和延續了北宋民窯鈞瓷的特點,釉色以純色或者天青、天藍、天灰加紫紅窯變斑為特徵,除了無法燒造出通體紅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