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公共決策「拍腦袋」「一言堂」?——聚焦《重大行政決策...

2020-12-2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題:如何避免公共決策「拍腦袋」「一言堂」?——聚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目前,《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已經結束向社會徵求意見。「新華視點」記者從國務院法制辦了解到,目前國務院法制辦正在匯總整理、分析研究各方意見。下一步將充分吸納各方合理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徵求意見稿,儘快形成成熟的條例草案提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

  記者採訪參與條例制定的權威專家和法律界人士,深度解讀這部被國務院列入「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項目」的行政法規。

  ——焦點一:哪些事項將屬於重大行政決策?

  徵求意見稿:擬規定重大行政決策的範圍,包括編制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規劃;制定有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制定開發利用、保護重要自然資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決定在本行政區域實施的重大公共建設項目;決定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項。

  各方意見: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表示,徵求意見稿的一大亮點,是明確了什麼樣的決策適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既規範了決策行為,又避免過多增加行政成本。

  也有專家表示,目前徵求意見稿對適用範圍規定過於抽象,「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事項」等缺乏客觀標準,有可能在執行過程中給逃避適用條例規定留下空間。比如,車輛限行、企業限產的決策,對公民的財產權、市場經濟的自發調節做出了限制,算不算重大?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等專家建議,應對重大決策的範圍進行更加清晰的界定,規定的事項不能只有範圍還要有標準,比如涉及多少錢、多少人等。避免一些地方為規避決策程序,對「重大」隨意解讀。

  ——焦點二:如何避免公眾參與決策「走過場」?

  徵求意見稿:擬規定作出重大行政決策包括5個程序: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

  各方意見:馬懷德指出,公眾參與是行政決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程序,條例明確提出,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涉及社會公眾切身利益或者對其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的決策事項,應當廣泛聽取意見。

  針對一些公眾參與決策「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的現象,中國行政法研究會理事、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熊文釗表示,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舉行聽證會、召開座談會等多種方式,但要避免形式化、走過場。

  「以聽證會為例,應當嚴格遵守組織聽證會的相關規定,人員方面不能只選贊成的人參加聽證,各方面的意見都要有。聽證會記錄要整理出來給決策者看,真正產生影響。」熊文釗說。

  ——焦點三:如何減少「拍腦袋」決策?

  徵求意見稿:擬規定,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決策事項,需要進行專家論證的,應當組織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等;重大行政決策的實施可能對生態環境、社會穩定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的,應當開展風險評估。

  各方意見:一些基層幹部表示,一把手「拍腦袋」決策,導致財政買單、百姓遭殃的案例並不鮮見。

  熊文釗表示,徵求意見稿多處針對科學決策問題。為避免「拍腦袋」決策,要在事前充分論證,以大量事實、數據作為支撐,並吸收業界的專業意見。同時要注重程序約束,讓不科學的決策無法通過。

  此外,姜明安建議,對於重大決策要進行風險評估,通過大數據分析,綜合考慮經濟、維穩、環境的風險。同時,要作決策的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只考慮好處,也要考慮付出的成本。

  ——焦點四:如何防範一把手「一言堂」?

  徵求意見稿:擬規定,決策事項應當經決策機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討論,由行政首長在集體討論基礎上作出決定。

  為防止一把手搞「一言堂」,徵求意見稿還規定,行政首長最後發表意見;行政首長擬作出的決定與出席的會議組成人員多數人的意見不一致的,應當在會上說明理由;會議討論情況和決定應當如實記錄。

  各方意見: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翔說,老百姓送給某些官員「一指沒」等外號,表達了對一些幹部大搞「一言堂」亂決策的不滿。徵求意見稿從程序設置和制度安排上,對行政首長對決策的影響進行限制,能夠減少亂決策的發生。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曉兵表示,一把手「一言堂」還容易導致政策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事」。破解這些問題,就要努力實現決策的法定程序,保持政策持續性,不能換個領導就換個思路。重大行政決策的執行、修改都要依法進行,如果違反要追責、問責。

  ——焦點五:如何保證依法決策?

  徵求意見稿:擬規定合法性審查為決策必經程序,規定未經合法性審查,或者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決策機關討論。為保證合法性審查質量,規定應當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的作用,並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時間保障。

  各方意見:在一些地方,政府決策合法性的問題比較突出。比如,中部某省一個成立僅四天的協調機構,發布全省範圍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行政命令,引發社會對決策權限合法和程序合法的質疑。

  多位專家學者認為,重大行政決策應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與要求,應將依法決策置於法律原則的第一位。

  姜明安說,決策合法性首先是決策權限問題,要把決策部門是否有權決策搞清楚。同時,決策內容要合法,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政府部門的決策不能與法律法規相對抗,對於非法決策還應該嚴格進行責任追究。(記者翟永冠、丁小溪、劉懷丕、梁建強)

我國擬進一步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 提升公眾參與度

相關焦點

  • 如何避免公共決策「拍腦袋」「一言堂」?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題:如何避免公共決策「拍腦袋」「一言堂」?——聚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目前,《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已經結束向社會徵求意見。
  • 如何防止「一言堂」?該把亂決策當「腐敗」來治
    ,並如實記錄……6月9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了起草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引發廣泛關注。 現實中,一把手拍腦袋決策、決策錯誤拍屁股走人,最終財政買單百姓遭殃的案例不少。像季建業主導投資180億元的全城雨汙分流工程,當年既沒開市民聽證會,也不聽專家學者意見,說上馬就上馬,可謂慘重教訓。一個重大決策出問題,有時比一個官員出了經濟腐敗問題危害性更大。 但對經濟腐敗問題,如今已有完整的懲處體系,而對決策失誤的約束性制度框架,此前難言完善。
  • 我國擬立法規範重大決策程序 防止一把手搞「一言堂」
    《人民日報》10日報導,該稿適用於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作出重大行政決策的程序,並將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分別作為專章予以規定。值得一提的是,徵求意見稿強調集體討論決定為決策必經程序,並堅持行政首長負責制,為防止一把手搞「一言堂」,要求行政首長最後發表意見,須說明與多數意見不一致的理由,並如實記錄。
  • 防「一言堂」,就該把亂決策當「腐敗」來治
    將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5個法定程序,分別作為專章予以規定;強調集體討論決定為決策必經程序,並堅持行政首長負責制,為防止一把手搞「一言堂」,要求行政首長最後發表意見,須說明與多數意見不一致的理由,並如實記錄……6月9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了起草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引發廣泛關注。
  • 杜絕「一言堂」「拍腦袋」 行政規範性文件要經集體審議決策
    如何避免政府亂發文、濫發文、出臺違法文件?7月25日,全面推行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工作推進會在山東濟寧召開,據了解,這是司法部重新組建以來首次專門就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管理召開的全國性會議。會議要求,要堅持集體審議,決不允許違法決策、「一言堂」專斷決策、「拍腦袋」決策。行政規範性文件法治化水平成法治政府建設短板值得關注的是,制發行政規範性文件是政府履行管理職能的重要方式。
  • 既要杜絕「拍腦袋」 又要防止「一言堂」
    原標題:既要杜絕「拍腦袋」 又要防止「一言堂」   政府決策,杜絕領導「拍腦袋」,的確是點到了政府運行的「穴位」上。目前,各地主要領導「拍腦袋工程」、「拍腦袋規劃」並不少見,很多未經科學規劃、嚴謹論證,往往留下「後遺症」或隱患,有的甚至成了「爛尾」和半拉子工程,廣大幹部群眾對此很有意見。要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真正讓群眾滿意,必須杜絕主要領導決策「拍腦袋」。   如何徹底杜絕?需要一系列制度予以保障和監督。
  • 《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公布,防止一把手搞「一言堂」
    【編輯/趙三軍 統籌/劉姝蓉】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籤署國務院令,公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大白新聞注意到,該條例細化了重大行政決策的程序,完善了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制度,防止一把手搞「一言堂」。
  • 中國擬立法防決策「一言堂」 強調廣泛聽取民意
    大公網6月10日訊(記者 劉凝哲)記者9日從國務院法制辦獲悉,該辦起草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即日起向公眾徵求意見。該稿適用於內地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作出重大行政決策的程序,並將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分別作為專章予以規定。值得一提的是,徵求意見稿強調集體討論決定為決策必經程序,並堅持行政首長負責制,為防止一把手搞「一言堂」,要求行政首長最後發表意見,須說明與多數意見不一致的理由,並如實記錄。  徵求意見稿分10章,44條。
  • 防止「一言堂」 重大決策黨政正職末位表態
    哈市提出,規範黨政正職的從政行為要堅持依法決策,凡涉及經濟發展和民生等重要決策,應當根據需要,採取風險評估、諮詢權威部門和專家論證、問卷調查、召開聽證會和合法審查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堅持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優化權力結構,建立權力運行新機制。按照合理分權、各負其責、有效制約等原則,劃分領導班子成員的權責。
  •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規則
    第三條  本規則所稱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包括市人民政府權限內的下列事項:(一)制定有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二)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規劃;(三)制定開發利用、保護重要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 提升重大行政決策質量的制度保障
    在現代社會,重大行政決策是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事項進行的規劃、安排和決斷,故與一般的行政決定不同,其往往具有重大性和影響性,決策正確與否常常決定著其他各項工作的成敗,因此始終居於政府工作的中心地位。然而,與重大行政決策的地位不相稱的是,重大行政決策規範性和約束性不足,實踐中違法決策、隨意決策等問題突出,因決策的違法失誤給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帶來了重大損失。
  • 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履行法定程序
    據新華社電 9月1日起,我國有一批新規開始實施,其中國務院出臺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將進一步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重大行政決策的質量和效率。    該條例明確了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範圍,包括:制定有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規劃;制定開發利用、保護重要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決定在本行政區域實施的重大公共建設項目;決定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項。
  • 青海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
    第二條 省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作出和調整程序,適用本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對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第三條 省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重大行政決策全過程。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
    第二條〔主體適用範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下稱決策機關)作出重大行政決策的程序,適用本條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和鄉級人民政府作出重大行政決策的程序,參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 判斷與決策~如何避免偏差
    面臨一個複雜的決策問題時,我們往往根據直覺或常識來決策,但在相當多的情況下,這種決策方式會產生極大的偏差,因為決策都是基於周圍的環境,基於我們以前的生活工作經驗,基於我們的記憶,基於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由此產生了我們感知事物的預期,我們往往會選擇性的去感知我們期望和願意看到的事物。
  • 王列珉:樹立科學的發展思維 摒棄「一言堂」的決策模式
    有些領導幹部習慣於「拍腦袋」、瞎指揮;還有些人喜歡搞「一言堂」,聽不進不同意見,導致公眾缺乏參與政府決策的途徑和機會,民間智庫參與決策的渠道不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要在基本確定主要改革舉措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各領域改革關聯性和各項改革舉措耦合性,使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
  • 古鎮泗涇數字報-防止「拍腦袋」 杜絕「一言堂」
    為提高基層議事單位民主集中制原則,使決策更加民主化、科學化、規範化,防止「拍腦袋」、「一言堂
  • 作為行政過程的行政決策及其範圍界定
    (一)納入事項行政決策是行政機關運用行政權力確定目標,制定和選擇方案,並修正和調整方案的行為過程。行政決策範圍也即可以納入該行為過程的事項範圍。這些事項應當符合下列特徵:1.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利益是一切行政決策正當性的基礎和來源。但是,公共利益是一個典型的不確定概念。「公共利益並非是一塊整石,而是諸多利益的平衡」。
  • 司法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9月1日起施行
    《條例》分6章、共44條,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範圍、重大行政決策的作出和調整程序、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 對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等作出具體規定 熊選國介紹,《條例》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範圍、重大行政決策的作出和調整程序、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 一、明確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範圍。
  • 防止一把手「一言堂」須引入更廣泛監督
    防止一把手「一言堂」須引入更廣泛監督喬志峰中國擬立法規範重大決策程序,防止一把手「一言堂」。國務院法制辦6月9日發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值得注意的是,徵求意見稿強調集體討論決定為決策必經程序,並堅持行政首長負責制,為防止一把手搞「一言堂」,要求行政首長最後發表意見;行政首長擬作出的決定與出席的會議組成人員多數人的意見不一致的,應當在會上說明理由;會議討論情況和決定應當如實記錄。(6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在現有機制和權力架構中,一直實行的是集體決策制,「一把手」本不該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