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閻連科時代」 | 星期天文學

2020-12-14 騰訊網

[摘要]閻連科不僅僅是一個禁書作家,他在日本文壇顯示出開拓未知表現領域的強大力量。

日本的"閻連科時代"

2015年,閻連科曾憑藉小說《受活》獲得由日本讀者評選的Twitter文學獎。2016年末,他的三本新作《我與父輩》《年月日》《炸裂志》日文版相繼出版,在日本文壇和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著名的書評家豐崎由美、著名學者藤井省三等先後在《周刊新潮》《東京新聞》等重要報刊發表評論文章,有媒體稱一個"閻連科的時代"已經到來。

"閻連科的作品對漸次貧血昏聵的現代文學界而言無異為一聲當頭棒喝,其中別具心裁的奇思異想與尖銳刻畫,既是直面當代中國失衡現狀的必需品,同時也與莫言、餘華的作品,乃至魯迅晚年的《故事新編》有相通之處。中國文學骨骼堅實的想像力從不懼怕面對暴力與汙濁。"文學評論家福島亮大在《日本經濟新聞》上如此評價閻連科的創作。

迄今,閻連科已經有包括《受活》在內等7部著作在日出版。《四書》《發現小說》或將在2017年面世,此外,《堅硬如水》《日熄》也正在翻譯中。

戰後以來中國作家同時出版三本書尚屬首次

2015年,閻連科獲得由日本讀者評選的Twitter文學獎,這是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此前獲得過該獎項的作家有美國作家、普立茲獎獲得者朱諾·迪亞斯,法國作家、龔古爾獎獲得者勞倫·比內等。

2016年下半年,閻連科的三部著作《我與父輩》《年月日》《炸裂志》相繼由日本不同的出版社推出,在日本媒體和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日本城西國際大學教授、著名的翻譯家、旅日詩人田原說,"日本能在一年之內由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譯者出版中國一位當代作家的三本書實屬罕見。享受這種榮耀的除了魯迅,可能只有閻連科了。"

三本書分別由日本著名的翻譯家飯塚容、谷川毅和泉京鹿翻譯,他們都是當今日本公認的中國文學最好的譯者。飯冢容是中國老一輩作家都很熟悉的日本翻譯家飯冢朗的長子,在大學時代,他就開始翻譯中國當代文學作品,30年來,翻譯了魯迅、曹禺、鐵凝、王安憶、餘華等幾十位中國作家的長、中、短篇小說、劇本40餘部。谷川毅也是《受活》日文版的翻譯,他憑藉這部小說入圍了日本文學年度翻譯大獎。泉京鹿曾在中國生活了十幾年,翻譯過餘華《兄弟》等中國當代文學作品。

閻連科的長篇散文《我與父輩》從自己的童年開始寫起,把人們帶回到上世紀那個充滿貧窮和飢餓的年代,講述了生活在偏僻農村裡的父親、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艱辛的成長經歷。《年月日》是閻連科的中篇經典,1997年在《收穫》發表後,中國所有選刊均以頭題選載,被譽為中國版的《老人與海》,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等各種獎項,被法國教育中心推薦為法國中學生讀物。小說描寫了在清光緒中葉至民國八年,耙耬山脈的生命故事,以沉重的筆調和寓言式的敘事,在悲劇的文本框架中塑造人類生命的過程。《炸裂志》則是以"神實主義"的寫作手法,荒誕、誇張、奇幻地呈現了"炸裂"由百人之村巨變為超級大都市的故事。

迄今,閻連科已經有《為人民服務》《丁莊夢》《受活》《沉默與嘆息》(演講集)等7部著作在日出版,2017年還將出版《四書》和《發現小說》,《堅硬如水》《日熄》也正在翻譯中。

日本文壇:閻連科顯示出開拓未知表現領域的強大力量

三本書上市以來引起了日本文壇和讀者的強烈反響,在年底的各種年度推薦文學書榜單中,《我與父輩》《年月日》《炸裂志》都分列其中。在日本全國性大報《每日新聞》的書評版面,以作品《小小的家》獲得直木獎的日本女作家中島京子大力推薦《年月日》,"小說中寓言般的故事跨越國境,討論'生命'這一包括人類、動植物以及大地母親的宏大命題,直擊讀者內心深處。"日本的文學廣播站專門介紹了閻連科的作品,對於中國作家而言,這也是很罕見的。

知名的書評家豐崎由美、文藝評論家福島亮大、著名學者藤井省三、張競等先後在《周刊新潮》、東京新聞、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重要報刊發表書評和評論文章。豐崎由美說《年月日》這本書讓她哭了很久,"很多年沒有這樣了,特別是狗的死亡那一段,一晚上無法入睡。閻連科的《年月日》僅僅描寫了一名選擇留在農村的老人四個月的生活。然而其宏大的布局恰恰就由'僅僅'二字孕育,故事的結局更讓人眼含熱淚,無比激動。我敢斷言,所有讀過這部作品的人都會忍不住對人傾訴關於小說的種種,並對其一生難忘。"以研究魯迅而知名的漢學家藤井省三則撰文指出,"《年月日》以百姓故事的筆調起筆,卻走向悽慘但不失希望的結局,是一部令人不禁聯想到《小王子》的成人童話。"

明治大學教授張競則發表對於《炸裂志》的重要評論,"小說並不是在忠實再現改革開放後社會的腐敗與墮落。作品中的種種怪像雖為誇張渲染下的現實寫照,故事的舞臺卻有著童話般的風情,在欲望這一無間地獄中拼命掙扎的人們有如皮影角色般上演種種悲喜。這一奇妙的組合在給予讀者《默示錄》一般的衝擊的同時,也重新顯示了作家開拓未知表現領域的強大力量。"

更多的評論則對三本幾乎同時面世的書都印象深刻,"閻連科的作品對漸次貧血昏聵的現代文學界而言無異為一聲當頭棒喝,其中別具心裁的奇思異想與尖銳刻畫,既是直面當代中國失衡現狀的必需品,同時也與莫言、餘華的作品,乃至魯迅晚年的《故事新編》有相通之處。中國文學骨骼堅實的想像力從不懼怕面對暴力與汙濁。"文學評論家福島亮大在《日本經濟新聞》上如此評價閻連科的創作。也有媒體指出,"閻連科的作品有其不受意識形態束縛的平等視角。這種視角能夠把中國社會的荒謬寫做大眾化的故事,並將其推向全世界。"

在很多日本文學評論家看來,中國當代作家要遠比日本作家創作豐富,並且更有創造力,"現代文學時期,魯迅徹底徵服了日本,直到今天他們也會把他們的作品和魯迅聯繫起來。夏目漱石影響過魯迅,芥川龍之也對他有影響,文學就是這樣,魯迅就是夏目漱石和芥川龍之介的孩子,但是魯迅又在日本繁殖了很多後代,我們這代作家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也在中國有很多後代,現在看來閻連科在日本也影響了很多作家,有很多孩子。"神戶一個研究越南文學的教授甚至指出,在越南也有很多作家宣稱受到閻連科的影響。

由閻連科在《發現小說》裡提出的"神實主義"也在日本得到了讀者和評論界的呼應,也因此日本的河出書房新社希望在今年出版閻連科文學理論隨筆《發現小說》,與此同時,法國在今年4月就將出版這本書,英語正在翻譯中。這就讓人想到昆德拉的《小說的藝術》、馬爾克斯的巜番石榴飄香》、略薩的《給青年小說家的信》卡爾維諾的《美國講稿》、庫切的《內心活動》以及帕慕克的談寫作文學等理論在中國出版.這些都證明一個作家的文學理論被翻譯出版,是其作品更深層的被接受的過程。

在《發現小說》中,閻連科提出現實主義的真實是通過控構的真實、世俗的真實、生命的真實、靈魂的真實等層面體現的,中國當下的現實主義作品都在第一層面和第二層面徘徊。這種創作理論的提出不僅在日本,在世界其它地區也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西班牙讀者都在說中國很魔幻,他們知道整個世界文學和拉美的關係,但神實主義的提出,讓他們看到了中國文學在借鑑中的獨立和發展,標誌著東方文學現代性的成熟。"一位西班牙文學研究者說。

日本讀者:他不僅僅是一個禁書作家

閻連科的小說《受活》正是受到了日本讀者的歡迎才獲得了twitter文學獎,田原說,毫不誇張地說,閻連科是最受日本讀者歡迎的中國經典作家,他的作品被反覆再版。Twitter文學獎完全由讀者投票評選,《受活》日文版於2014底在日上市,創造了中國作家作品在日銷售的奇蹟,四個月之內再版四次,此前在日再版過的中國小說僅有賈平凹的《廢都》等。而今,《年月日》上市不到兩個月也已經再版,《炸裂志》上市一個多月,岀版社就已著手再版計劃。

"《年月日》是我讀到的日本文學中沒有的作品,不僅讓我感動,也讓我震撼,帶給我很多思考。在全世界文學中都沒有,中國作家的想像力完全不是原來我們日本人所了解到的。"一位日本讀者說。在神戶,一個老太太就因為看了《受活》開始學習中文,希望能和這個叫做閻連科的作家交流。"為什麼是閻連科?而不是別人,在日本被讀者接受了?這值得我們深思。"田原說,"對於日本讀者來說,他確實帶來了新鮮的經驗,新的寫作方法。"

在日本的大小書店都能看到閻連科的書,很多書店還將他的書放置於非常顯要的位置。有趣的是,有的書店還在他的小說書堆前立上一個小廣告牌,上面寫著,"他不僅僅是一個禁書作家。"田原說,日本對待中國文學可能以前還有意識形態的偏見,但是現在已經完全不是這樣了,"很多人認為禁書、政治題材這些因素會吸引海外讀者的關注,但是寫作本身更重要。現在他們對中國文學的了解已經從通過文學了解中國到了解文學本身。"

很多日本讀者對於閻連科的作品有著讓人驚嘆的理解。日本世界文學讀書會專門以閻連科作品做過交流。這個讀書會成員構成非常有意思,都是80多歲的老太太,全部畢業於東京女子高中,大部分是教授,在二戰以前這個讀書會就開始舉辦,擁有漫長的歷史。這些優雅的日本老太太每月相聚一次,討論一個重要的國際作家的作品。一位老太太說,"中國文學我讀過魯迅的《阿Q正傳》,現在讀到《受活》,非常感動。在我閱讀的世界文學範圍內,東方作家擁有這樣的想像力是非常罕見的。"另一位會員則談到喜歡書裡的女性形象茅枝婆,"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女性。"

在日本東京的另外一個中國文學讀書會也討論過閻連科的作品。這個民間讀書會也很有意思,每月聚會一次,60個成員每次自費到東京一個地方談論中國文學,自己坐高鐵,帶便當,完全是自發的對中國文學的熱愛。迄今,他們已經系統地討論過閻連科小說四次了,一位參與者說,"可能有的人覺得我們喜歡他的小說是因為禁書的關心,但是我們真的並沒有這麼關心中國政治,我們關心結構,語言,所有和文學相關的一切問題。"(文/ 水原子)

相關焦點

  • 閻連科解讀日本文學:《縮影》為何被軍國主義封殺
    編者按2017年夏天,由騰訊文化、京東圖書支持的中國人民大學創造性寫作研究生班遊學計劃分東亞、南歐、北歐三天線路進行,作家閻連科帶隊研究生沈念、蘇瓷瓷、浦歌、姚良前往日本,完成14天文學之旅。途中,閻連科通過騰訊視頻直播向網友介紹了他所閱讀的日本文學,經編輯整理如下,本文為第一輯:德田秋聲沒寫完的《縮影》日本作家德田秋聲
  • 閻連科解讀日本文學:安部公房,踩著卡夫卡的腳印
    編者按2017年夏天,由騰訊文化、京東圖書支持的中國人民大學創造性寫作研究生班遊學計劃分東亞、南歐、北歐三條線路進行,作家閻連科帶隊研究生沈念、蘇瓷瓷、浦歌、姚良前往日本,完成14天文學之旅。途中,閻連科通過騰訊視頻直播向網友介紹了他所閱讀的日本文學,經編輯整理如下,本文為第四輯——安部公房:踩著卡夫卡腳印的成與敗
  • 一個偉大文學的時代已經悄然消失|閻連科專訪
    而且,還有人直接給我寄許多盜版的港臺書讓我籤名再銷售,哭笑不得…… 但年屆六十的閻連科,已經徹底放飛自我。關於新作《心經》,他說都不準備出版,打算自己印幾本私底下送送朋友。放飛自我的同時,閻連科也已經到了考慮如何收場的時候,因為他認為一個偉大文學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新的偉大文學時代會到來,但已經與他無關。
  • 閻連科解讀日本文學:三島由紀夫和他的《金閣寺》
    編者按2017年夏天,由騰訊文化、京東圖書支持的中國人民大學創造性寫作研究生班遊學計劃分東亞、南歐、北歐三條線路進行,作家閻連科帶隊研究生沈念、蘇瓷瓷、浦歌、姚良前往日本,完成14天文學之旅。途中,閻連科通過騰訊視頻直播向網友介紹了他所閱讀的日本文學,經編輯整理如下,本文為第三輯:三島由紀夫和他的《金閣寺》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上篇談到川端康成,我們就不能不談三島由紀夫。
  • 閻連科:記錄被時代忽略的她們
    這個問題的答案延伸出幾條岔路,其中又寬又擠的那條,蜿蜿蜒蜒,通向了「閻連科」這個名字。2014年,閻連科獲得了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卡夫卡文學獎,引起圈子裡的轟動。這一年他56歲,距他邁入寫作,已近四十年。在這四十年裡寫下了一個又一個荒誕神秘的鄉村世界,苦難、死亡、抗爭是常見的文學主題。6年後的今天,他帶著新書《她們》出現。
  • 閻連科《受活》日文版熱銷 獲得日本Twitter文學獎
    閻連科 圖片來源網絡剛剛獲得2014年卡夫卡文學獎的中國著名作家閻連科近日又獲得由日本讀者評選的Twitter文學獎,這是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中國文學在日本還是相對邊緣的,《受活》在日本的熱銷是一個奇蹟。」田原說,中國文學翻譯成日文的並不是太多,以前有魯迅,後來就是莫言、殘雪、閻連科、賈平凹和餘華等。莫言大概有十部作品被翻譯成日文,緊隨其後的就是殘雪,大概七八本。閻連科在《受活》之前也有《為人民服務》《丁莊夢》等幾部著作被翻譯成日語,賈平凹和餘華也有兩三本小說出過日文版。
  • 閻連科小說《受活》將被改編成舞臺劇在日本上演
    今年3月初,中國作家閻連科憑藉小說《四書》英文版入圍2016年度國際布克獎長名單,而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代表作《受活》也將被日本當代著名藝術家柳美和改編成舞臺劇在日本上演。日本當代藝術家柳美和與中國著名作家閻連科對話日本當代藝術家柳美和與中國著名作家閻連科日前在單向空間進行了一場的對話。
  • 打破中國文學在日本長期沉寂 閻連科《受活》獲日本推特文學獎
    原標題:閻連科《受活》獲日本推特文學獎 閻連科《受活》獲日本推特文學獎 剛剛獲得2014年卡夫卡文學獎的中國著名作家閻連科,近日憑《受活》又獲得由日本讀者評選的twitter文學獎,這也是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
  • 日本文學界只關注仨中國作家:莫言閻連科和殘雪
    谷川毅說,有一位作家在日本具有符號性的意義,他就是莫言。「莫言幾乎可以說是在日本代表著中國當代文學形象的最主要人物之一。無論是研究者還是普通百姓,莫言都是他們最熟悉的中國作家之一。」據谷川毅講,是電影把莫言帶進了日本,「根據莫言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在日本很受歡迎,他的小說也隨之開始引起注意,所以,他進入日本比較早。」另外,近幾年,作家閻連科在日本也越來越受到矚目。
  • 閻連科的暮年危機
    然而這樣的期望似乎也僅僅只成為了期望,之後的2015年閻連科憑藉《受活》日文版獲得日本twitter文學獎,2016年又憑藉著《日熄》獲得第六屆紅樓夢獎首獎,然而在亞洲的屢屢獲獎並不能助力他對布克獎的角逐,在最初的2013年布克國際獎提名之後,閻連科憑藉《四書》在2016年被布克獎提名,此後又在2017年憑藉《炸裂志》獲得布克獎提名,然而這些期望都只開了花卻沒有結果
  • 日語星期說法的由來
    日語中為什麼要用「月火水木金土日」來表示星期?
  • 毀譽參半的閻連科:扭曲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
    時年62歲的他,也歷經土地政策、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等重大歷史變遷;作為一位作家,兩次魯迅文學獎,一次老舍文學獎的榮譽,也足以證明他對時代的刻畫。 都說閻連科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作家,多數人皆罵他崇洋媚外,可當你再進一步分析之後,就會發現,他是在備受關注後有了爭議,而不是因為那些備受爭議的言論才出名。
  • 日本留學:日本星期說法的來源
    許多留學的同學都知道,日本星期的說法和我們的不一樣。今天,就由東學君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日語和韓語中星期都是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來表示的。它的來源要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說起了。七曜在唐朝時期曾被使用過,之後再傳入朝鮮半島,日本。日本呢,在江戶時代雖然使用過,但是民間一直認為7天一個輪迴,記憶太麻煩,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推廣,直到明治時期才算真正的開始使用「七曜日」了。
  • 「禁書作家」閻連科:多部作品國內被禁,卻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
    但是在隔壁日本文壇,他們卻認為有3位作家有機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閻連科、殘雪。閻連科莫言已經得獎了,殘雪在2019年的時候也是諾獎熱門,唯獨閻連科,這是一個不被大多數人所知的作家。在過去的幾年,閻連科一直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國外博彩網站上看到。2015起,閻連科曾三次登上博彩網站的諾貝爾賠率榜單,雖然最終沒有獲獎,但是卻能證明閻連科在國外的影響力非同小可。
  • 閻連科在日獲獎被評改寫中國文學在日邊緣化狀態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新作《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文版受到中國讀者熱捧。在日本,中國作家閻連科的《受活》同樣引起關注。近日,閻連科獲得由日本讀者評選的Twitter(中文譯名:推特)文學獎,這是亞洲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  此前獲得過該獎項的作家有美國作家、普立茲獎獲得者胡諾特-迪亞斯,法國作家龔古爾獎獲得者勞倫-比內等。
  • 閻連科成卡夫卡文學獎首位中國得主
    文學獎的主辦機構卡夫卡協會Daniela Uherková說,閻連科將於10月前往布拉格領獎,他在獲知獲獎後說,「卡夫卡是最富啟發性的作家之一。」  昨日,「99讀書人」編輯彭倫在微博中貼出中國作家閻連科獲得2014年卡夫卡獎的消息,記者致電閻連科,他確認了此消息。閻連科對記者說,他將在10月26日前往捷克布拉格接受此獎項以及1萬美元的獎金。
  • 大江健三郎推出小說《水死》 閻連科稱最「難看」
    大江健三郎(圖片來自網絡)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最新小說《水死》昨日推出中文版。作家閻連科號召每個人誠實講出來自己到底有沒有讀完本書。閻連科首先承認自己花了三天時間只讀完了《水死》的一半,書中的故事很簡單,但是敘述極其複雜。在大江眾多小說裡,閻連科認為這本最「難看」。「我由此想到每個作家都要面臨老年寫作的問題,寫作的路要往哪兒走?馬爾克斯從技巧走向細節,而大江走向圖書館式的寫作,離圖書館更近,離現實更遠。」
  • 閻連科就是當代魯迅
    閻連科,1958年出生於河南嵩縣,自小放牛種地,高一輟學,1978年應徵入伍,歷任濟南軍區戰士、排長、幹事、秘書、創作員。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提幹,1985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政教系,1991年又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閻連科屬於大器晚成的作家,他直到1997年發表中篇小說《年月日》才開始引起文壇關注。
  • 閻連科獲卡夫卡文學獎 中國作家首次獲得
    該獎項於2014年首次授予中國作家閻連科。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組成了今年的評審團,於上周四(5月22日)做出決定,將第14屆「卡夫卡獎」授予中國作家閻連科。對於該獎項宣布頒發於閻連科,五天後中國媒體才蜂擁報導,閻連科表示,這種事過幾天就會過去,實在沒覺得有什麼可說的。
  • 閻連科寫「她們」:痛切並溫柔的人生
    繼2009年出版長篇散文《我與父輩》之後,閻連科暌違10年後出了這本書的續篇——書寫家族女性的散文集《她們》。這一次,閻連科將文字投向時代更迭中女人的命運,書寫了25名女性痛切與溫柔並存的人生故事。比起荒誕誇張的小說,閻連科的散文樸素真誠,那些細膩的陳述和鋪敘,浮動於記憶深處的意象,在時間長河裡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