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館黃紙可以換鮮花 不少人換了花紙錢照樣燒

2020-12-08 搜狐青島

  只要用兩三張黃紙,便能換來一束價值10元的鮮花。去年市殯儀館就開始了鮮花換燒紙的活動。3月30日一早,記者在市殯儀館探訪發現,由於是雙休日,來燒紙祭奠的市民「鼓」了,現場不少人抽幾張黃紙換了鮮花後,卻又再燒起來剩下的紙。

  換走鮮花,紙錢照燒

  「給你爸買點紙錢,再看看有什么元寶之類的,一塊兒給他燒了。」3月30日早上9點,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帶著兩個兒子來給老伴兒上墳。除了準備好的一大兜點心等祭品外,老太太還囑咐兒子去買點東西燒。眼看這母子三人拎著祭品和一大疊紙錢往墓地走去,市殯儀館的兩位女引導員忙迎了上來。「大媽啊,現在咱們墓地不提倡燒紙了,您看您用這些燒紙換我們一束鮮花怎麼樣?」老太太先是一愣,隨後皺眉道:「啊?啥時候說我們不能燒紙了?」

  此時工作人員指著身後的橫幅說,「不是不讓燒,只是現在不提倡燒紙,對環境汙染太厲害了。」眼看老人猶豫,他兒子說「行,換就換吧。」最終老人同意換了一束鮮花,但他兒子卻只抽出一沓紙,表示「清明還要在路口燒一些」。而記者跟隨母子三人來到墓地後看到,不少人都在燒紙,老人看到後也讓兒子拿出紙錢燒一些。

  據統計,當天上午這裡共換出70多束鮮花。「但只有極個別市民把紙全留下了。在裡面的引導員說,很多人把花帶走,但仍在裡面燒紙。」引導員湯新新無奈地說。  

香爐都變燒紙爐

  記者在市殯儀館的香爐區發現,這些香爐早已變成「燒紙爐」。

  為此記者也客串了一把引導員的工作,「您好,這裡禁止燒紙,請您到祭奠區。」而人數龐大的祭奠人群對記者置若罔聞,一位市民甚至把剛剛換取的鮮花退還給記者。「說心裡話,我也不喜歡燒紙,太嗆,也想配合一下你們的工作。可燒紙錢是幾千年的傳統,老人也很看重。這麼多人都燒,我不燒心裡也不踏實。」

  「我平時調查發現,9成以上市民本身不喜歡燒紙。但只要一人燒開了,就都跟風了。殯儀館掏錢買花,其實是想慢慢倡導改變這種習俗,避免燒紙加劇破壞環境。可現在看來卻本末倒置,要鮮花先買黃紙。助長了燒紙買賣,成了為燒紙埋單。我們換的紙一屋都堆不開,無奈只能再燒了。」青島市殯葬管理所魏常彬副處長說。  

不宜強求,還需引導

  工作人員坦言道:「說心裡話,現在把這筆錢花在換紙錢上,不如用在"防紙灰"上。現在燒紙導致殯儀館附近空氣品質很差,離老遠就能聞見味兒,附近居民也鬧意見。為此4月底前要建個祭奠牆,鼓勵市民燒紙都在牆裡燒,通過防塵設備,減少燒紙危害。」

  時下PM2.5問題正在島城引發熱議,左邊是汙染,右邊卻是民俗民情,這該如何取捨?青島理工大學民俗文化研究所的有關負責人張成福博士認為,清明禁燒是很難實現的,但至少應在安全的範圍內燒。「老百姓傳下來的觀點,燒紙是給逝去親人"送錢",因此不宜硬性幹預,而是應從小學課本和媒體輿論上,慢慢引導燒紙對環境、資源和人身安全造成巨大隱患的意識。市民可以小範圍燒紙祭奠,但如果在山林等國家命令禁止的區域,則要嚴格禁燒。」

  「除了鮮花換燒紙,目前市殯儀館還設立了"天使信箱"並開通"網上"祭奠平臺。這在年輕人裡反響不錯,也是一種文明祭掃安全祭掃的人文嘗試。」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文/圖 記者 王宗陽

青島論壇熱帖青島小哥又火一個!失戀後浴室裸唱露點
[青島女孩被逼做小姐,練過長跑成功逃走] [我奶奶被黃仙附身了,青島哪有神婆?]
[糞便直排入嶗山水庫,嶗山水還敢喝嗎?] [車震不用這麼高調吧?臉都紅了(圖)]

相關焦點

  • 免費生態葬徵集、鮮花換紙錢、海葬微信公祭……
    鮮花換紙錢、海葬微信公祭、免費生態葬……記者昨日從常州市民政部門的會議上獲悉,針對清明祭掃將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倡導「文明祭掃綠色清明」。  提倡低碳文明祭掃  常州市殯儀館、龍城古園有關負責人介紹,從3月20日至4月10日期間,將舉辦「無煙無霾愛滿園」——鮮花換紙錢活動。
  • 免費海葬、鮮花換紙錢…清明節,盤錦市民政局提供10項便民服務
    又是一年清明節為使清明活動文明安全有序進行,盤錦市民政局推出便民祭掃特別直播,免費辦理海葬服務、鮮花換紙錢等10項便民服務方便市民祭掃。一、推出便民祭掃特別直播。三、開展鮮花換紙錢活動。市殯儀館、市鶴棲園公墓、大窪區殯儀館、大窪區龍鳳園公墓等殯葬單位,對前去祭掃的群眾開展鮮花免費換紙錢活動。四、殯儀館館長、公墓主任每日接訪制度。設立主要領導接待日,認真傾聽群眾訴求,隨時解決疑難問題,及時化解矛盾。
  • 金洞:鮮花樹苗換紙錢 祭祀防火兩相宜
    紅網時刻4月7日訊(金洞站記者 劉福華 通訊員 雷軍林)山頭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聽不到了,墓地滿天飛舞的紙錢灰看不見了,換來的是人們手上一朵朵鮮花……連日來,記者走訪金洞管理區鳳凰鄉看到,在各個關口、要道設立了「鮮花樹苗換紙錢」站點,群眾紛紛遞出準備用來祭祀的鞭炮、蠟燭、紙錢,換上美麗而又深懷寓意的菊花和代表四季常青的松柏樹苗
  • 四川提倡低碳過清明 鞭炮紙錢換鮮花祭祀
    四川提倡低碳過清明 鞭炮紙錢換鮮花祭祀 2日,在四川眉山市彭山縣蓮花公墓,前來祭祀的群眾都自覺的把帶來的鞭炮和紙錢等祭祀用品,主動的換成了公墓管理處免費提供的鮮花、黃絲帶,以低碳生態的方式追憶逝去的親人。  「以前清明掃墓,交通擁擠不堪、滿街塵菸灰燼。現在的情況好了很多」。前來祭祀的成都市民王大姐告訴記者,今天一大家人來祭拜逝去的父親,原本買了好多鞭炮、紙錢和香蠟。
  • 百裡杜鵑林業局:開展鮮花水果換紙錢文明祭祀宣傳活動
    畢節試驗區網訊  文明祭祀觀念深入人心,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百裡杜鵑林業局樹立森林防火意識,低碳環保觀念,保護生態環境,傳播文明風尚,倡導文明祭祀不斷提高文明素質,程度鮮花水果寄哀思
  • 祭奠親人何必非要燒黃紙?西安民眾家門口文明公祭寄託哀思
    每到清明時節,祭祀就成為人民緬懷已故親人的重要方式,但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的壓力以及安全的考慮,傳統的燒冥幣、紙錢的祭祀方法越來越不被提倡。其實想要祭祀已故親人,不用到墓園去了,家門口就可以做到。  3月31日,在西安曲江新區翠竹園小區的社區內,一場以「鮮花換燒紙絲帶寄哀思」為主題的文明公祭活動受到了許多市民的關注,現場大家用鮮花水果、鞠躬施禮來緬懷已故親人,用一段往事、一束鮮花,一篇詩文、一支心曲寄託哀思、傳遞文明。
  • 嶗山景區用鮮花換祭奠紙錢 提倡文明祭祀(圖)
    早報訊 從3月15日至4月20日,嶗山進入護林防火特險期,為了保障景區安全遊覽環境,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嶗山風景區工作人員在配備滅火消防設施的同時,還專門修建了紙錢焚燒池,並用鮮花換取祭奠人員手中的紙錢。
  • 用鮮花代替鞭炮用紅絲帶寄託哀思,武漢倡導文明祭掃禁燒冥幣紙錢
    楚天都市報3月30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戴良軍 袁建國 雷曉虎)用鮮花代替鞭炮,用紅絲帶寄託哀思。記者從武漢市民政局獲悉,今年武漢市各大公墓陵園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和焚燒冥幣紙錢,倡導不用塑料製品及有害有毒的祭祀用品。
  • 清明正日 晉江市殯儀館、仙塔山莊人流量近5萬人次
    進入殯儀館大門,能明顯感覺到人流與往年相比稀疏了。停車場停放的除了救護車和工作車輛外,基本沒有私家車停放,用於分流人群的大棚尚處於「待命」狀態。  晉江市殯儀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流這兩年逐漸減少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錯峰祭掃的市民多了,從3月26日開始,晉江市祭祀重點地區就陸續接待不少市民,這就分散了清明當天來祭掃的人流。
  • 榮成市職工志願者協會組織開展 「鮮花換紙錢」文明祭祀志願活動
    為了進一步推廣文明低碳的祭掃方式,4月4日上午,榮成市職工志願者協會聯合榮成公交集團情深巴士志願服務隊,開展「清明節鮮花換紙錢文明祭祀」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們為前來祭祀的村民分發鮮花,勸導前來祭祀的村民將紙錢換成鮮花,倡導文明祭掃、綠色清明,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掃的實際行動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領時代文明新風,度過一個文明、生態、平安的清明節。
  • 清明紙錢不可亂燒,望轉告!
    清明紙錢不可亂燒,望轉告!『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每年清明節,人們就會帶著祭品或鮮花去掃墓,在我們福建的農村會做清明果,這是由只有在清明節才會長的艾草做成的果子。對於清明的節日我們國家是十分重視的,將原定一天的假期改為如今的三天。就是為了讓祖祖輩輩都深知傳承這份傳統,銘記歷史,心懷感恩,不忘祖先。
  • 鮮花熱銷紙錢遇冷 鄭州清明市場冰火兩重天(圖)
    鮮花熱銷紙錢遇冷 鄭州清明市場冰火兩重天(圖)     4月門傑丹 攝   中新網鄭州4月5日電(記者 門傑丹)時值清明,思親懷故,祭掃高峰到來,但今年鄭州清明市場卻出現罕見的冰火兩重天景象,鮮花熱銷,紙錢遇冷,有的陵園甚至拿鮮花換紙錢。移風易俗、文明低碳清明的到來,讓很多市民慨嘆猝不及防。
  • 陽江正清日:「鮮花+水果」逐漸取代「紙錢+燒鵝」
    近10年過去了,陳先生感覺到,身邊越來越多人接受並選擇用生態祭掃方式緬懷逝者,「紙錢+燒鵝」逐漸被「鮮花+水果」取代。昨日,陽江市迎來清明祭掃高峰。全市各祭掃場所共接待祭掃群眾約40萬人次。市殯儀館工作人員介紹,厚養薄葬、綠色祭祖的氛圍逐漸形成,半數市民選擇鮮花祭掃。
  • 用鮮花替代「香燭紙錢」 生態環保殯葬文化成祭掃新風尚
    此前,四川省民政廳發布通知,要求從2018年2月15日起,成都市和各市(州)駐地城市周邊殯儀館、公墓、殯儀服務中心等殯葬服務場所,一律禁止焚燒和燃放冥幣、香燭、煙花鞭炮等喪葬用品。在成都,清明節前的祭掃高峰已經過去,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殯葬協會獲悉,今年的生態祭掃較之往年已經有了明顯進步,越來越多的市民對生態環保事業更加支持。
  • 祭祀新三樣 用鮮花、卡片、黃絲帶替代燒紙放炮
    東山生態園首次設立了大型追思牆,市民可以在追思卡片上寫下對故人的思念。此舉受到很多市民歡迎,這幾天已有2000多名市民書寫了追思卡片。  「寫幾句話給逝去的親人,讓追思卡片寄託自己對親人的懷念,我覺得這種方式不僅綠色環保,而且有人文情懷。」市民王女士說。  為倡導文明祭祀,今年清明期間,烏魯木齊市殯葬服務中心推出「祭祀新三樣」:鮮花、卡片、黃絲帶。
  • 鮮花代替香燭紙錢 農村綠色祭祀漸行漸近
    鮮花代替香燭紙錢 農村綠色祭祀漸行漸近 與以往不同,此次祭拜,父親墳前沒有鞭炮聲,沒有裝滿酒肉的籃子,沒有紙錢,更沒有紙糊的豪宅、豪車。  「以前每年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父親燒很多紙錢,那時候擔心父親在天國沒有錢花,只有這樣做,父親在那個世界才會過的好,其實這也是給與自己心理上的安慰罷了。」對於此次祭拜,只帶了些許菊花,去掉了繁瑣的祭祀規矩,馬建中並沒有感到內疚什麼。
  • 九龍坡區殯儀館電話號碼是多少殯葬服務
    (3)墳後如有鉗形小窩,那麼後代家裡就會出現頭疼的人,而且不容易。喪葬服務服務中心。(B)土葬配套喪事處理服務費 RM5,880.00(費用包括:靈前布置、穿衣、入殮、入殮花8打、誦經、壽棺、水果、素菜、靈前鮮花、棺車、出殯前儀式、出殯、抬棺、下葬)~其它服務另計~孝服、白鞋、白襪、手巾、毛巾、飲料、發糕、陀羅尼被、涼棚、蓮花被、天地被、壽衣、海青、巴士車費、殯儀館服務費、租用冷棺、靈前豪華布置、出海船費、相片花圈架、紅布、藍布、朱布、骨灰龕位、骨灰甕、素餐服務。
  • 合肥廬陽區亳州路街道:居民可用紙錢兌換鮮花祭祀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你好,我們準備了鮮花,您可以拿手中的紙錢去兌換,鮮花祭祀綠色環保......」4月2日上午,合肥市廬陽區亳州路街道城管隊員鄭春熱情引導祭祀居民用鮮花代替紙錢,進入鮮花集中祭祀區。
  • 河南新鄉倡導禁止焚燒冥幣紙錢:以鮮花等方式文明祭祀
    河南新鄉倡導禁止焚燒冥幣紙錢:以鮮花等方式文明祭祀 「新鄉日報」微信公號 2020-09-01 12:02
  • 【視點】鮮花成今年最熱祭品 紙紮祭品越來越新奇
    給親人獻上鮮花讓綠色祭奠成為生活方式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 (記者 鄧色迎 盧盈/文 徐天保 周軍/圖)昨日南寧迎來了祭祀高峰的第一天,在各大公墓,市民大多採用鮮花祭祀的低碳環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