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正清日:「鮮花+水果」逐漸取代「紙錢+燒鵝」

2020-12-17 人民日報

一束鮮花、一盤水果、三炷清香,是市民陳先生近10年來清明祭祖的「標配」。在很多市民對綠色祭掃概念仍較模糊的時候,陳先生便採取了這種低碳祭祖方式。近10年過去了,陳先生感覺到,身邊越來越多人接受並選擇用生態祭掃方式緬懷逝者,「紙錢+燒鵝」逐漸被「鮮花+水果」取代。

昨日,陽江市迎來清明祭掃高峰。全市各祭掃場所共接待祭掃群眾約40萬人次。市殯儀館工作人員介紹,厚養薄葬、綠色祭祖的氛圍逐漸形成,半數市民選擇鮮花祭掃。

鮮花祭掃佔「半壁江山」

昨天是「正清日」,市殯儀館工作人員鍾石玉5點多便起身,迎接這個祭祀高峰日。儘管做了充足準備,但清晨的現象還是讓她頗感意外。「我們6點半開門上班的時候,外面前來祭祀的人已排成長隊,不少人還手持鮮花,這種現象是往年沒有的。」

市殯儀館大門打開後,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陳先生便和親人一起,來到石豬山公墓墓園開展祭掃活動。清理一番祖先的墳墓後,陳先生將花束擺放在墓碑正前方,隨後拿出一個用錫紙做成的盤子,裝上4個蘋果,一捧橙子和餅乾,放在花束旁。再倒滿三杯酒,配上三雙筷子後,他掏出三炷香,用打火機點燃,便開始祭祖。

這種簡樸而不失肅穆的祭掃習慣,陳先生延續了將近10年。他告訴記者,選擇用「鮮花+水果」的方式祭奠先人,看好的是便捷。「清明掃墓就像探親一樣,重在心意而不在物品貴重。如果用燒鵝或燒豬祭拜,一方面提上來會比較沉重,另一方面,需提前一天挑選準備,甚至自己烹煮,很費事。」

當前,「水果+鮮花」已成為越來越多陽江人清明祭掃的「標配」。「現在選擇用鮮花和水果祭奠先人的市民,差不多佔據掃墓人群的一半,隨著80後一代逐漸成長為社會主力軍,綠色祭奠方式將贏得越來越多市民的接受和認可。」鍾石玉說。

厚養薄葬漸成風尚

在市殯儀館祭拜區的入口處,矗立著兩尊雕塑。左邊的雕塑,講述的是漢文帝劉恆為臥病的母親親嘗湯藥的故事;右邊的雕塑,講述的是孔子的學生曾參家中來人,他的母親不知所措,齧己手指,他感知心痛,立刻返家的故事。

用雕塑講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是當前陽江市對文明祭祖進行宣傳的途徑之一。隨著低碳祭掃宣傳工作的持續開展,厚養薄葬、綠色祭祖的氛圍逐漸形成。

李先生在東莞某企業上班,除清明祭祀外,他的家族還保留著一個習慣:每年都會找個大家有空的日子,將先人的骨灰請出來,一家子圍坐在一起,跟「祖先」聊這幾年家裡的變化、工作的情況等。「一方面表達了對先人的緬懷和尊重;另一方面,多了一個與親人溝通、關愛親人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激發自己對未來工作的熱情和鬥志,讓父母以後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鍾石玉在殯儀館工作多年,近幾年,她明顯感覺到,文明、綠色的祭祖習慣正在越來越多市民中形成,她對這種轉變感到無比欣慰。「厚養薄葬是一種美德,相比逝後攀比,我們更提倡多一些生前關愛。」

昨日,陽江市各祭掃場所共接待祭掃群眾約40萬人次,沒有發生突發事件、責任事故和有效投訴,清明祭掃平安有序。為確保車輛暢通,市殯儀館附近今年共新增2個停車場,共1200個停車位,大大緩解了交通擁堵。

相關焦點

  • 百裡杜鵑林業局:開展鮮花水果換紙錢文明祭祀宣傳活動
    畢節試驗區網訊  文明祭祀觀念深入人心,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百裡杜鵑林業局樹立森林防火意識,低碳環保觀念,保護生態環境,傳播文明風尚,倡導文明祭祀不斷提高文明素質,程度鮮花水果寄哀思
  • 免費生態葬徵集、鮮花換紙錢、海葬微信公祭……
    鮮花換紙錢、海葬微信公祭、免費生態葬……記者昨日從常州市民政部門的會議上獲悉,針對清明祭掃將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倡導「文明祭掃綠色清明」。  提倡低碳文明祭掃  常州市殯儀館、龍城古園有關負責人介紹,從3月20日至4月10日期間,將舉辦「無煙無霾愛滿園」——鮮花換紙錢活動。
  • 鮮花水果逐漸代替香燭「三牲」
    昨天是清明小長假的首日,記者走訪我市各大墓區陵園時發現,雖然不是農曆清明的「正日」,但墓區依舊「人頭攢動」,不少市民選擇錯峰出行,祭拜踏青。而今年掃墓大軍中,不少市民的祭掃方式、祭拜物品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鮮花與水果代替了傳統的香燭與「三牲」,自覺倡導低碳環保、文明祭掃的方式。
  • 金洞:鮮花樹苗換紙錢 祭祀防火兩相宜
    紅網時刻4月7日訊(金洞站記者 劉福華 通訊員 雷軍林)山頭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聽不到了,墓地滿天飛舞的紙錢灰看不見了,換來的是人們手上一朵朵鮮花……連日來,記者走訪金洞管理區鳳凰鄉看到,在各個關口、要道設立了「鮮花樹苗換紙錢」站點,群眾紛紛遞出準備用來祭祀的鞭炮、蠟燭、紙錢,換上美麗而又深懷寓意的菊花和代表四季常青的松柏樹苗
  • 淮南祭掃現新風 以鮮花馨香取代煙霧繚繞(圖)
    淮南祭掃以鮮花馨香取代煙霧繚繞「前幾年都是燒紙錢、放鞭炮,這兩年我看報紙、電視上都在宣傳『文明祭掃』,所以我選擇了買花來祭祀親人。」3月29日上午,淮南羅山陵園內手捧一束鮮花入園的範先生這樣告訴記者。推薦閱讀:》》》《三月春風十裡桃花 淮南國學、民樂、茶藝愛好者賞春光(組圖)》近年來,隨著文明祭掃觀念日漸深入人心,鮮花祭祀、網絡祭祀、植樹祭祀等環保的祭祀方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和認可。
  • 冬至杭州55.5萬人掃墓 香燭紙錢少了鮮花花籃多了
    對杭州人來說,冬至日,為已故的親人掃墓,是個雷打不動的習俗。恰好,昨天既是周日,又碰上陽光明媚,很多家庭都是「全家總動員」,這就讓這支本來就很壯觀的掃墓大軍,更加壯大了。  昨天,杭城各大陵園掃墓人的流量,也達到了一個歷史高峰。南山陵園,依然以15萬人次的數量穩居榜首。
  • 四川提倡低碳過清明 鞭炮紙錢換鮮花祭祀
    四川提倡低碳過清明 鞭炮紙錢換鮮花祭祀   中新網眉山4月2日電 (劉剛)「這樣的追思方式環保又務實,我們一定支持」。2日,在四川眉山市彭山縣蓮花公墓,前來祭祀的群眾都自覺的把帶來的鞭炮和紙錢等祭祀用品,主動的換成了公墓管理處免費提供的鮮花、黃絲帶,以低碳生態的方式追憶逝去的親人。  「以前清明掃墓,交通擁擠不堪、滿街塵菸灰燼。現在的情況好了很多」。前來祭祀的成都市民王大姐告訴記者,今天一大家人來祭拜逝去的父親,原本買了好多鞭炮、紙錢和香蠟。
  • 鮮花熱銷紙錢遇冷 鄭州清明市場冰火兩重天(圖)
    鮮花熱銷紙錢遇冷 鄭州清明市場冰火兩重天(圖)     4月門傑丹 攝   中新網鄭州4月5日電(記者 門傑丹)時值清明,思親懷故,祭掃高峰到來,但今年鄭州清明市場卻出現罕見的冰火兩重天景象,鮮花熱銷,紙錢遇冷,有的陵園甚至拿鮮花換紙錢。移風易俗、文明低碳清明的到來,讓很多市民慨嘆猝不及防。
  • 合肥廬陽區亳州路街道:居民可用紙錢兌換鮮花祭祀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你好,我們準備了鮮花,您可以拿手中的紙錢去兌換,鮮花祭祀綠色環保......」4月2日上午,合肥市廬陽區亳州路街道城管隊員鄭春熱情引導祭祀居民用鮮花代替紙錢,進入鮮花集中祭祀區。
  • 汕頭市各大墓區迎來祭掃高峰,鮮花與水果成祭品「主角」
    「主角」   又是一年清明時,4月5日天公作美,風和日麗中許多市民紛紛外出祭拜先人,汕頭市各大墓區也迎來了祭掃高峰。記者兵分多路,分別前往掃墓人群較為集中的礐石中華永久墓園及桑浦山等處採訪,發現攜帶香燭冥紙祭祖者比以前大為減少,鮮花與水果已成為祭品的「主角」。如今,隨著低碳環保的文明祭掃方式越來越深入人心,並漸成風尚,汕頭的清明也更「清明」。
  • 文化丨陽江成語:正井水涼茶
    然而,陽江有一句成語卻非常「年輕」,它的典故發生於1967年,流行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卻又迅速地被遺忘。這句成語就是:正井水涼茶(後來被簡化成「正井水」)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陽江人,如果在外地相遇,一方問:「你也是陽江人?」另一方會回答:「正井水涼茶。」
  • 鮮花代替香燭紙錢 農村綠色祭祀漸行漸近
    鮮花代替香燭紙錢 農村綠色祭祀漸行漸近   中新網周口4月6日電(記者 周小雲)4月6日,農曆二月二十六,清明節假期第3天。
  • 免費海葬、鮮花換紙錢…清明節,盤錦市民政局提供10項便民服務
    又是一年清明節為使清明活動文明安全有序進行,盤錦市民政局推出便民祭掃特別直播,免費辦理海葬服務、鮮花換紙錢等10項便民服務方便市民祭掃。一、推出便民祭掃特別直播。3月30日、31日和4月5日、6日、7日每天7:30—11:30,通過市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FM104.2),推出「文明祭掃、平安清明」特別直播,為出行的祭掃群眾保駕護航。二、實行免費海葬服務辦理。
  • 河南新鄉倡導禁止焚燒冥幣紙錢:以鮮花等方式文明祭祀
    河南新鄉倡導禁止焚燒冥幣紙錢:以鮮花等方式文明祭祀 「新鄉日報」微信公號 2020-09-01 12:02
  • 石柱:水果鮮花代鞭炮紙錢 文明掃墓低碳過清明
    清明節即將來臨,儘管近兩天細雨濛濛,而在石柱縣中益鄉的鄉村路上行色匆匆的人們,帶著鮮花水果等祭祀之物,懷著無盡的憂傷與懷念,穿梭於先人的墓地。    同時,通過向村民發放宣傳資料加強宣傳「文明祭掃、低碳清明」的觀念,鼓勵群眾選擇鮮花、水果祭掃等文明的新祭掃形式,減少因燃放鞭炮,焚香燒紙引發的火災隱患和環境汙染。    「我今年買點鮮花、水果到母親墳前祭祀就行了,雖然這兩天在下雨,但燃放鞭炮、紙錢太汙染環境」。該鄉華溪村民莫炳富說,過一個清潔、環保、低碳的清明節最實惠。
  • 嶗山景區用鮮花換祭奠紙錢 提倡文明祭祀(圖)
    早報訊 從3月15日至4月20日,嶗山進入護林防火特險期,為了保障景區安全遊覽環境,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嶗山風景區工作人員在配備滅火消防設施的同時,還專門修建了紙錢焚燒池,並用鮮花換取祭奠人員手中的紙錢。
  • 用鮮花替代「香燭紙錢」 生態環保殯葬文化成祭掃新風尚
    在綠色殯葬方面,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了解到,第十七屆長松寺公墓大型生態環保葬捐贈活動正在持續報名中,作為長松寺公墓對生態環保事業的支持,本次活動長松寺將免費提供100個生態鮮花葬墓位。報名截止時間3月31日,市民可撥打報名諮詢熱線(028-61643326、028-86953532),捐贈儀式將於4月3日上午在長松寺開元廣場舉行。
  • 以鮮花等代替傳統祭祀用品
    在各宣傳點前,湖東街道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一起行動,勸阻前來祭祀的市民將所攜帶的火紙、冥幣等傳統祭祀用品換成鮮花,勸導商戶收回冥幣等可致汙染物品,鼓勵售賣鮮花和花環的商戶在清明期間規範經營,倡導文明環保祭祀新風尚。同時,街道綜合執法隊對賢山公墓沿線佔道經營出售火紙的個別小攤點進行了集中清理。
  • 殯儀館黃紙可以換鮮花 不少人換了花紙錢照樣燒
    只要用兩三張黃紙,便能換來一束價值10元的鮮花。去年市殯儀館就開始了鮮花換燒紙的活動。3月30日一早,記者在市殯儀館探訪發現,由於是雙休日,來燒紙祭奠的市民「鼓」了,現場不少人抽幾張黃紙換了鮮花後,卻又再燒起來剩下的紙。
  • 榮成市職工志願者協會組織開展 「鮮花換紙錢」文明祭祀志願活動
    為了進一步推廣文明低碳的祭掃方式,4月4日上午,榮成市職工志願者協會聯合榮成公交集團情深巴士志願服務隊,開展「清明節鮮花換紙錢文明祭祀」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們為前來祭祀的村民分發鮮花,勸導前來祭祀的村民將紙錢換成鮮花,倡導文明祭掃、綠色清明,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掃的實際行動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領時代文明新風,度過一個文明、生態、平安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