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還是長時間悶泡?老白茶的衝泡誤區,可不要再犯了!

2020-12-18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幾天,不知李麻花哪裡來的勇氣,和視頻學了兩手,就覺得自己是個廚藝天才,興致勃勃買了烤箱和各種工具,說要親手做蛋糕。

李麻花做蛋糕,自然要做抹茶口味的。沒想到某寶上質量好一些都來源於隔壁某國,且價格不低,氣的李麻花差點想要等春白茶上市之後,自己動手做一份抹茶出來。

抹茶,雖如今在隔壁某國發光發熱,可它的起源卻在中國。這可不是如一衣帶水的鄰居那般信口胡說,都是有歷史依據的。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這兩句詩,就是唐朝盧仝在喝抹茶之時有感而發,對於抹茶最好的讚美。

抹,在古代通末,意思就是粉末狀的茶。

中國古代喝茶的方式不勝枚舉,抹茶就是其中一種,是將春茶的嫩葉利用蒸汽殺青後,做成茶餅,等到喝茶時就再次烘焙乾燥,再用石磨碾成粉末,利用沸水衝泡。

只是衝泡抹茶過程十分繁瑣,因此到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使用抹茶法喝茶。如今,最常用的喝茶辦法,還是衝泡和煮茶。

新白茶,常用衝泡,老白茶,衝泡和煮茶皆可,甚至還可以先衝泡後煮茶,保準將老白茶中營養物質榨得一乾二淨。

只是這種方法卻引來了茶友的疑問,既然老白茶可以煮茶,那茶葉和水長時間接觸,行不行呢?

《2》

煮和泡,兩種完全不同的喝茶方式

煮,是一種烹飪方式,即將食物放入大鍋中用沸水煮熟,或是將東西放在開水鍋中燒一段時間。

因此,煮老白茶時,往往是在水沸之後,加入老白茶,等到再次沸騰,茶便煮好了。

由於煮茶更能夠使白茶葉片中的內質釋放出來,因此在煮茶時,往往是300毫升到400毫升的水量,搭配2-2.5克幹茶。

若是煮衝泡後的葉底,那麼就將5克葉底全部倒入水中。

煮後的老白茶,茶香沉穩內斂,滋味醇厚甘甜,湯水柔軟,是一種極有韻味的滋味。

那麼泡茶呢?

泡,就是將一些物體浸潤在液體中

而所謂悶泡,就是將老白茶長時間浸潤在水中,屬於衝泡。

正常的衝泡過程中,一般來說是110毫升的蓋碗搭配5克的白茶,如此衝泡出來的白茶茶香更加清揚,茶湯甘潤可口。

《3》

老白茶可以煮茶,也可以衝泡,但這並不代表茶葉就能夠和水長時間接觸(悶泡)。原因很簡單,長時間的悶泡,已經脫離了衝泡的範圍,走向了悶泡。而悶泡為老白茶帶來的,是致命的打擊。

之所以老白茶可以煮茶,卻不能長時間悶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煮茶和悶泡,茶水比例不同】

煮茶和衝泡,這兩種喝茶的方式,茶和水的比例,是完全不同的。

煮茶白茶,用的是300毫升到400毫升的水,搭配2-2.5克的幹茶。衝泡白茶,用的是110毫升的水量,搭配5克的幹茶。

煮茶的水溫較高,白茶釋放營養物質的速度更快。減少投茶量,增加用水量,這樣即便茶葉與水接觸的時間稍長,但是內質有限,因此釋放出來的滋味也有限,短時間的靜止雖對茶湯滋味有一定的影響,卻無傷大雅。

衝泡雖然用的是沸水,但是水與茶葉接觸的時間較短,葉片中能夠釋放出來的營養物質不多。若是投茶量較少,衝泡出來的茶湯就會寡淡。

因此,在衝泡時,往往會使用5克的投茶量,搭配110毫升的水量。

但是長時間的悶泡與衝泡又不相同。

衝泡,是快注水,快出水,但是長時間的悶泡,卻相當於悶泡。茶葉與水長時間接觸,那麼就會不斷向水中釋放營養物質。

大量的茶多酚與咖啡鹼被釋放到茶湯中,自然導致白茶滋味變的又苦又澀。

【煮茶和悶泡,茶與水接觸的時長不同】

煮茶白茶,是在水沸後投茶,等到茶湯一滾之後,關火出水。

茶葉與水接觸的時間有限,即使溫度較高,能夠促使白茶葉片大量析出物質,但這是有一定時間限度的,對老白茶的滋味沒有影響。

若是一般的衝泡,白茶與沸水接觸的時間也不長,雖水少茶多,但是釋放出的物質是在一定範圍內的,足夠使茶湯口感圓潤,卻不會因此導致苦澀。

但是長時間悶泡,意味著茶葉與水接觸的時間變長。

就像化冰,若是將熱水不斷從冰塊上澆下,那麼這塊冰雖然會化,但是每一次融化的冰面不多,融化需要的時間更長。

但若是將這塊冰直接放入熱水中,那麼用不了多久再去看,就會發現冰塊已經徹底融化,而水的溫度也降下來了。

長時間的靜置就是如此,白茶內質的就相當於冰塊的溫度,長時間將其放置在水中,葉片中的物質不斷融入水中,那麼最後葉片中物質消耗殆盡,而茶湯中的物質太過豐富,造成的結果只有茶湯變的苦澀,難以入口。

【煮茶和悶泡,茶葉內質釋放的方式不同】

煮茶和衝泡,兩者之間茶葉內質的釋放方式是不同的。

主要原因,就是兩者投茶的時機不同。

煮茶,是水沸後投茶。水在沸騰之後,溫度保持在恆定的100℃,茶葉在投入之後,迅速釋放內在物質,隨後立刻關火出水,如此時機剛好,茶湯不濃不淡,滋味醇厚濃鬱。

衝泡,則是先放幹茶到蓋碗中,隨後環壁注水,將沸水迅速注入蓋碗之中。由於在這個過程中,水溫會有一定的降低,同時,瀑布狀的出水又會減少茶葉與水接觸的時間,因此內質釋放時間不夠。

時間不夠,投茶量來湊,為了避免茶湯滋味寡淡,衝泡白茶特意增加了一定的投茶量。因此,即便是衝泡時的快出水,也能夠保證茶湯滋味濃鬱。

但是長時間靜置,或者說悶泡,會延長內質釋放的時間,內質溶在水中的多了,茶湯滋味在變得濃鬱的同時,也會變的又苦又澀。

《4》

【老白茶可以衝泡,但是絕對不能長時間悶泡】

優質的老白茶中的營養物質是十分豐富的,讓白茶長時間與茶湯接觸,會導致茶湯中的茶多酚和咖啡鹼過多。

茶多酚對於胃部有一定的刺激性,有些茶友愛喝濃茶,又在喝過之後感覺胃部不適,因此覺得這茶不好。

實際上,並非茶不好,而是悶泡的時間過長,茶湯中茶多酚含量多了,對胃部的刺激性就大了,因此在喝過之後就會覺得胃部不舒服。

而咖啡因,會導致尿酸升高,而尿酸一旦升高,在關節和腎臟部位形成沉澱,就會導致痛風。因此,患有痛風的人並不建議喝咖啡。

而白茶中,也含有一定的咖啡鹼,若是長時間的悶泡,咖啡鹼的析出就會過量。患有痛風的茶友喝了這一泡白茶,就會引發痛風。

因此,患有痛風的茶友在喝茶時,更不應該長時間悶泡,導致大量的咖啡鹼析出,對身體造成影響。

【衝泡老白茶茶餅,更忌悶泡】

撬餅過程中,即便再小心,不免會產生一定量的茶沫。這些茶沫形態較小,在出水時容易順著茶湯流入公道杯中,影響茶湯的清澈度,也影響喝茶時的體驗。

為了避免茶沫流出,許多茶友在衝泡時,就會故意減小碗蓋與碗璧之間的縫隙,使茶湯成束狀緩緩流出,這樣就能夠減少茶沫順著茶湯流出的機率。

但這樣的出水方式,出水速度較慢,因此大量茶湯殘留杯中,就會形成悶泡,影響老白茶的口感。

若是在衝泡老白茶時,實在擔心會有茶沫的出現,不妨使用一下茶濾。

出水之前將茶濾放在公道杯之上,出水時就可放心大膽出水,再也不用擔心會茶沫會順著流入茶湯之中去了。

《5》

雖然同為喝茶的方式,但煮白茶, 和衝泡白茶,是截然不同的。而衝泡白茶,和悶泡白茶,其中又隔了一座天塹。

煮茶,是茶與水,在火的鼓舞之下的含情脈脈;衝泡,是茶與水,在激流下的耳鬢廝磨。兩者雖然方式不同,可目的,卻都是為了讓茶和水,達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從而將一泡茶香內斂溫雅,滋味醇厚柔滑的茶湯奉到茶友的面前。

而長時間的悶泡,卻讓茶和水,提前進入了「七年之癢」,針鋒對麥芒,最後留下的,只有一泡又苦又澀的茶湯,兩敗俱傷。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為何茶葉不能長時間悶泡,卻能煮茶?什麼茶可以煮什麼茶不能煮?
    中國飲茶歷史源遠流長,在唐朝時期,泡茶的方式主要是煮茶,到了宋代又開始流行點茶,明清以後才普遍應用泡茶法。但是,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喜歡用煮茶的方式來喝茶。同時,我們也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茶葉不能久泡,茶葉悶泡的時間過長,對身體沒好處。為何茶葉不能悶泡,卻可以進行煮茶呢?
  • 老白茶,衝泡好喝還是煮茶好喝呢?
    老白茶是泡好喝,還是煮好喝呢?淋了雨,還是感覺很開心。換了身衣服,準備去茶室喝杯茶暖暖身子,正巧看見老白在泡老白茶和隔壁的叔叔聊天。踱著步走到墊子上,倒上兩杯茶,喝下去,茶香四溢,暖暖的。小藍問道:「小白,你覺得煮老白茶好喝還是泡老白茶好喝?」
  • 白茶不能悶泡卻能煮,衝泡時的煮茶和快出水,不矛盾嗎?
    只要經過沸水衝泡,即便是短時間內,也依舊擁有充足的味道,不必刻意坐杯。要是坐杯了,反而會把茶泡的不好喝。因為衝泡方式不對,而接到的「投訴」,不少。「為什麼老白茶喝起來又苦又澀的?」一看衝泡視頻,出水優哉遊哉,悶泡了近二十秒才出湯,高山白茶,這麼一悶泡,味道當然苦澀。
  • 溫水泡紅茶,巖茶悶泡,老白茶不煮不出味,橫行茶界的三大謠傳!
    當看到用沸水泡茶時,他很不理解,紅茶不是要用溫水泡嗎?提到這,就不得不提今天的話題了。溫水泡紅茶,巖茶要悶著喝,老白茶不煮不出來滋味,分明就是橫行茶界的三大謠傳!心裡邊已經認定,紅茶要用七、八十度的溫水泡,已經是老黃曆了。沒想到,這樣的衝泡謠傳,以訛傳訛了這麼些年後,誤會還是沒有解清。要認真說起來,真正適合衝泡紅茶的水溫,不是溫水,而是沸水。並且,所有的好茶,都是如此。
  • 老白茶只能煮著喝?不,宜衝泡、宜煮茶,才是優質老白茶的內核
    有了好茶,是煮著喝,還是泡著喝,另有一番講究。煮茶像是慢煮光陰,更多是為了消遣。熱鬧的、溫暖的煮一壺老茶,更適合冬季或早春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提到夏天喝老白茶,還是更推薦大家用蓋碗衝泡的方式。喝好茶,要用蓋碗。從茶味欣賞的角度看,老白茶用蓋碗泡著喝,當然要比煮茶好。《3》夏天喝白茶,究竟是泡,還是煮?夏日氣溫高,更推薦大家泡茶喝,用蓋碗泡好茶。
  • 老白茶怎麼泡?除了先衝泡後煮茶,教你實用的三種衝泡方式!
    老白茶的珍貴,已無需過多表述。當下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充分體會老白茶的風味。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充分「榨乾」老白茶?當然有。最能利用老白茶物質的衝泡方式,是先泡後煮。倘若覺得計算麻煩,那還是聽村姑陳的建議,直接買110毫升左右的蓋碗即可,偷個懶,不必換算茶水比例,投茶5克。蓋碗衝泡老白茶的好處,在此就不重複表述,無外乎不奪香、不吸味,大公無私地為白茶表現自己提供一方舞臺。加之白蓋碗的價格親民(與紫砂壺價格而相比),許多茶友都願意買上一些好用的蓋碗。
  • 老白茶適合煮著喝,但你知道嗎?煮茶時,這些誤區可不能犯哦
    尤其是老白茶還能煮著喝的特性,更為它加分不少。每一位新茶友,凡是聽說過老白茶名號的人,大多知道老白茶是可以煮著喝的。但……尷尬的事情發生了。這類茶友,只知道老白茶可以煮,但一些誤區,卻讓茶友備受困擾,而且,這些誤區,往往會讓我們與老白茶的香醇,失之交臂。
  • 老白茶怕悶泡卻可以煮,這些煮茶細節,你都注意到了嗎?
    都說老白茶煮著喝,那為什麼又不適合悶泡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老白茶為什麼怕悶泡?從注水到悶泡,水溫已經從100℃不斷下降,所以在悶泡時,非但逐漸不再釋放高沸點芳香物質,反而讓茶湯析出大量苦澀味物質,如咖啡鹼、兒茶素等。
  • 老白茶是泡還是煮?這3個衝泡細節,你注意到幾個?
    不過,也有茶友問:「老白茶是不是也可以泡著喝呢?」當然可以!老白茶泡著喝與煮著喝,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味。在此,先說說老白茶衝泡,用什麼茶具,具體該怎麼泡。《2》老白茶泡著喝,該用什麼茶具?在日常喝茶中,我們能接觸到的衝泡茶具有不少,如玻璃杯、蓋碗,有的辦公一族甚至還會選擇飄逸杯。
  • 老白茶要怎么喝?是泡還是煮?
    平日裡抵抗力差,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的女性朋友們,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結合時令喝茶養生。白茶性寒涼,對於胃「熱」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胃中性者,隨時飲用都無妨,而胃「寒」者則要在飯後飲用。但白茶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刺激胃壁的。
  • 悶泡、坐杯、留根、煮茶,這些喝茶時容易被混淆的詞彙,搞懂了嗎
    原以為村姑陳已經把衝泡的話題說得挺透徹,奈何日更的速度,比不上茶友們發現問題的活躍思維。都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泡茶也是一樣。一千個茶友泡茶,就會有一千個問題。可這些問題,問的極為到位。要是能把這些問題都弄明白,搞清楚,就不用發愁茶要怎麼泡了。
  • 85度水溫衝泡紅茶,白茶只能煮著喝,撥開混淆視聽的茶圈三大謎團
    茶味醇厚,內部茶味物質處於蓄勢待發狀態的老白茶,只要稍稍與水接觸,茶味物質就可快速釋放。根本不存在只能煮,不能泡的說法。一款品質足夠有保障(太姥山出產,日光萎凋製作,三層包裝法妥當儲存多年)的老白茶,一打開箱,馥鬱的甘香跳脫而出。
  • 泡茶易混詞彙:留根、悶泡、坐杯、煮茶,你知道幾個?
    在普洱茶的衝泡中,留根泡茶法最易出現在紫砂壺衝泡普洱老茶上面。 除此之外,在衝泡其他種類過程中,如衝泡老白茶或採用玻璃杯泡茶時,都會使用到留根泡茶法。這樣可以保證每一款茶的滋味和諧統一,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是如果將蓋碗作為主要的泡茶工具,就不建議茶友們使用留根泡茶法。
  • 煮茶和泡茶,到底哪種方式衝泡老白茶更好喝?
    02其實,只要是品質好的老白茶,泡著煮著都好喝,不同的衝泡方式可以體驗到不同的風味。方式一:蓋碗泡茶有的茶友說,「老白茶用蓋碗衝泡能更好細細品味。」這話小白也贊同。03方式二:先泡後煮前面說到了,老白茶用蓋碗衝泡後,可以細細品味湯水的變化。大概七、八衝之後,香氣和滋味逐漸變淡了,這時候就可以進行煮茶了。
  • 說茶|老白茶煮著喝,你知道為什麼嗎?
    (ps:當然好茶還是需要大巧不工的技藝。) 而老白茶也老得「不成體統」,正所謂人老色衰,很多茶葉放久了就變質,而老白茶反而存得越久,其色、香、味更是令人著迷,韻味十足。如果人是老當益壯,那麼老白茶老當「風光」。
  • 老白茶,原來還能這麼泡,推薦三種老白茶的正確衝泡方式,很實用
    對食物,村姑陳自認沒有這等耐心;對茶,卻全然不是這般模樣。這不,天氣冷了,便給大家推薦一種老白茶的衝泡方式。老白茶,還能這樣泡!《2》老白茶這樣泡:先泡後煮喝老白茶,不直接煮茶,照顧的是茶葉的內質。老白茶的豐厚內質,註定它經得起不同方式的折騰——衝泡和煮茶,能感覺老白茶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難道不算美事?感受老白茶的滋味,煮茶逼發內質溫養身體,這是冬季養生的絕佳方法。經得起這種衝泡方式的,也唯有老白茶。
  • 新茶有些不太適合悶泡,但是老茶是要悶的,請別再相信這無稽之談
    別說新白茶不適合悶泡,老白茶同樣不行。 誰主張誰舉證。 要驗證老白茶不適合悶泡,也很簡單,咱們可以拿一泡老白茶做一個簡單的實驗。這個實驗的步驟也很簡單,就是有點浪費好茶罷了。 首先,準備好一個標準白瓷蓋碗。100-110毫升左右的容量,皆可。
  • 茶葉不能久悶泡,為啥可以煮?
    親朋好友來家裡玩,很多人喜歡煮茶招待,一來可以喝到一杯口感醇綿的茶,還可以享受煮茶過程帶來的美好享受。那麼問題來了,茶葉不能久泡或者長時間悶泡,為什麼可以煮呢?
  • 關於白茶投茶量,無論是玻璃杯泡還是煮茶,老茶客都這樣喝白茶!
    將白茶煮著喝,為了煮出醇和有質感的茶湯,需要選擇有一定年份的白茶,經過時間的沉澱轉化後,茶味變得溫和甘醇,這樣的陳白茶和老白茶,方才適宜煮著喝。在具體的煮茶過程中,為了得出濃淡得宜的茶味,不易長時間一直沸煮。
  • 老白茶泡著喝、煮著喝、蒸著喝有什麼區別?哪種方式最好?
    還有的茶友說,老白茶一定要先用蓋碗泡,才知道它本身的味道,然後再煮著喝,充分利用老白茶的資源。從茶友們反饋的信息當中可了解:現在衝泡老白茶的主流方式有3種,蓋碗衝泡、煮茶,最後是蒸茶。也許有的茶友像村姑陳一般,3種方式通通都使用過,也許有的茶友,還不熟悉這3種衝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