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不能悶泡卻能煮,衝泡時的煮茶和快出水,不矛盾嗎?

2020-12-19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秋老虎肆虐。

雖然已經過了立秋,但氣溫依舊居高不下,橙色高溫預警,已經說明了一切——氣溫還是高。

初秋季節,還是適合喝一杯新白茶,比如白牡丹,又比如春壽眉。一是它們如今的狀態,適合仔細感受。二是這兩款茶,清熱解毒,能夠緩解秋燥。

立秋時喝這兩款茶,有共同的感受——水更加醇厚,花香更加清芬馥鬱,同時還帶著幾分成熟感。

這種醇厚的口感以及成熟的韻致,是不斷陳化後的結果,自製作完成後,裝箱陳化,經過3-4個月的努力沉澱,它們又迎來另一個巔峰狀態。

物質變化,風味轉變,是存白茶的樂趣。

縱使我們有一百個喝新白茶的理由,但同時我們也有一百個理由,讓自己喝一杯老白茶。

在秋季裡,能喝的白茶,遠不止新白茶一種,隨著季節的變化,老白茶逐步冒尖。

一葉知秋。

又到了喝老白茶的時節。

喝新茶,喝老茶,豐儉由人。但在喝茶時,不可避免要正視一個問題——如何衝泡。

而衝泡環節,出水時間的把握,又至關重要。

《2》

關於白茶的出水時間,一直有爭議。

白茶,是適合悶一會兒再出水,還是要立即出水?

答案是:看茶葉品質。

對於優質的白茶而言,快出水才更能體現出白茶的精髓。而品質不佳的白茶,只有通過悶泡才能勉強泡出些許的味道。

優質的白茶,它之所以能配得上「優秀」二字,與它的內在物質含量高低,密不可分。

多酚類、茶氨酸、多糖、果膠等物質豐富,是優質老茶的第一個標準。

這些物質充足,在衝泡時具有優勢。只要經過沸水衝泡,即便是短時間內,也依舊擁有充足的味道,不必刻意坐杯。要是坐杯了,反而會把茶泡的不好喝。

因為衝泡方式不對,而接到的「投訴」,不少。

「為什麼老白茶喝起來又苦又澀的?」

一看衝泡視頻,出水優哉遊哉,悶泡了近二十秒才出湯,高山白茶,這麼一悶泡,味道當然苦澀。 耐心解釋其中原因,茶友似乎很不能理解。

「我看網絡上的衝泡視頻說,老白茶衝泡,就是要悶了才有味道,怎麼和你說的不一樣?」

村姑陳只能回答——泡的茶不一樣。

視頻裡展示的老白茶味道如何,沒喝到,不好評價。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老白茶要悶泡很久很久才有味道,這是品質有缺陷的表現之一。

只要手中的老白茶品質足夠優秀,不必擔心快出水會沒有味道。真正的老白茶精髓,不是靠悶泡體現!

《3》

老白茶要快出水,和煮茶不矛盾嗎?

當然不!

快出水、煮茶,本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衝泡方式。並且二者所使用的方式不一。

通常我們在使用白瓷蓋碗衝泡白茶時,會提到「快出水」這個概念。

有的茶友,對快出水稍有誤解,認為只要自己的速度足夠快,不悶泡就叫快出水。

非也。

真正的快出水,請參考村姑陳的做法。

在村姑陳筆下所定義的快出水,是指往蓋碗中注水後,立即合上蓋子,端起蓋碗,倒出茶湯。從注水開始,到大量的湯水倒入公道杯當中,整個過程在7-8秒左右完成,此為快出水。

前文提到,快出水適合衝泡優質老白茶。優質老白茶,它所含有的多酚類、茶多糖、果膠等物質充足,沸水稍稍衝泡後,就能產生各類豐富的口感。

尤其是在前四衝泡茶時,茶葉釋放的是淺表層的物質,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物質釋放。

此時我們喝到的茶湯,是甘醇的,順滑的,柔和的,清甜的,充滿豐富的味道。

從第五衝開始,要是覺得味道稍微淡了,可以延緩出湯的時間,注水後,心裡默數5個數,再倒出茶湯。

而煮茶,是完全區別於蓋碗的衝泡方式。

煮茶,即老白茶放入特定的茶器中,如透明玻璃壺、砂銚、紫砂壺、陶壺等,然後按照一定的比例,注水。通常煮幹茶,投茶1.5-2克,注水量控制在300-400毫升左右。

待水燒開後,再投茶。煮茶約10秒鐘後,關閉電源,餘溫加片刻,倒出湯水。

茶與水,在不斷的沸騰當中,釋放物質,並且物質的釋放,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源源不斷有風味物質進入水中,形成獨有的口感。

相對蓋碗衝泡而言,煮茶法的出湯時間,稍顯緩慢。一般在水沸騰後投茶,等到水再次沸騰,茶葉逐漸舒展,茶湯逐步有了顏色,再倒出茶湯。

煮茶出湯速度再快,至少也要10秒以後。

與蓋碗泡茶的7-8秒相比,煮茶茶出湯慢。

這一出湯時間的延緩,與茶水比例相關。

蓋碗衝泡,通常是用110毫升左右的蓋碗,投茶5克。而煮茶法,是1.5-2克幹茶,注水300-400毫升。對比下,顯然蓋碗泡茶的茶水比例更小。

蓋碗泡茶,如果衝泡過程時,出水慢,那麼110毫升左右的水量裡,將會有大量的物質釋放到水中,濃度變大,入口後,自然是又苦又澀。

故而,蓋碗泡茶,出水速度要快。

而煮茶,水量大,投茶量比蓋碗泡茶小,煮茶時間要長一點,才能確保茶湯的風味充足。

這一茶水比例的變化,這才有了老白茶用蓋碗衝泡要快出水,而煮茶法的出湯時間可以慢一點。

《4》

快出水與煮茶, 相輔相成,更能成就老茶風味!

其實衝泡老白茶,快出水和煮茶,並不矛盾。兩種方式,可演繹不同的老白茶風格。

蓋碗衝泡——鮮爽清新依舊

蓋碗演繹下的老白茶,它的清新感和鮮爽感會更加強烈。

沸水衝泡,茶氨酸物質發揮作用,提供一定的鮮爽風味。茶多酚與咖啡鹼形成的絡合物,同樣擁有鮮爽口感。

沒有長時間悶泡的老白茶,鮮爽感被保留。

這就是我們在感受老白茶甘醇風味的同時,仍舊能感受到清新爽口。

蓋碗衝泡——香氣層次多

用蓋碗衝泡老白茶,聞香方面也很有優勢。衝泡後,茶葉中的香氣物質向上飄揚,遇到溫度更低的杯蓋後,會附著在上頭,形成香氣,並且隨著杯蓋溫度的降低,香氣不斷轉變。陳香、藥香、棗香、草藥香、木質香、毫香、粽葉香等香氣,逐步清晰明朗。

這是蓋碗泡茶的魅力。

煮茶——湯水更細膩,更能煮出精華。

與蓋碗泡茶相比,煮茶的最大優勢,就是出湯會更加細膩,溫和,茶湯倍加溫和。

茶與水不斷接觸的過程中,茶多酚會逐步被絡合物包裹著,不容易出現苦味與澀味。經過多次的沸煮,湯水越加柔和細膩。

煮茶,還能煮出更深層次的物質,充分利用老白茶的資源,不浪費。

當然,衝泡老白茶的最佳組合,是先用蓋碗衝泡,然後再用煮茶法。

蓋碗泡茶,感受到白茶的香氣變化以及湯水清新風味。

煮茶,能夠體會到老白茶中更細膩的一面,是蓋碗泡茶的互補。與其糾結快出水和煮茶的關係,倒不如二者都配合使用!先用蓋碗衝泡4-5次後,再改用煮茶法。

《5》

快出水,是基於白茶品質足夠好的前提下使用。

譬如,在衝泡高山白茶時,快出水的好處彰顯——能讓物質適量、合理地釋放。

在出水快的狀態下,既確保出湯了充足的味道,馥鬱的香氣,又避免湯水過於苦澀。

煮茶,是針對有年份的老白茶。經過陳化後,茶葉變老,逐步有了適合煮著喝的特點。經過煮茶法的演繹,老白茶展示出另類一面,湯水越加甘醇細膩,口感更加溫婉。

快出水,是茶葉品質的一款試金石。

煮茶,是白茶展示自我的另一種渠道。

快出水與煮茶,當然可以共存,二者並不矛盾!只要您合理運用,都能體會到白茶的鮮香淳爽。

真正會破壞白茶品質的,是錯誤的衝泡法!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悶泡和快出水,哪個更容易知道白茶品質?
    衝泡白茶,到底是要快出水,還是悶泡,哪個更能完整體現白茶品質呢?《2》何為悶泡?何為快出水?悶泡與快出水,均指的是泡茶的手法。悶泡,顧名思義,指的是泡茶的時候,注水完成後,蓋上蓋子,久久不倒出茶湯,讓茶在密閉的環境下,與水長時間進行接觸。快出水,指的是泡茶時,注水結束後,調整好蓋碗開口大小,快速徹底的將茶湯傾倒出來。衝泡白茶,尤為是衝泡內質豐富的好茶,村姑陳向來提倡的是用快出水的泡茶手法。
  • 煮茶還是長時間悶泡?老白茶的衝泡誤區,可不要再犯了!
    正常的衝泡過程中,一般來說是110毫升的蓋碗搭配5克的白茶,如此衝泡出來的白茶茶香更加清揚,茶湯甘潤可口。《3》老白茶可以煮茶,也可以衝泡,但這並不代表茶葉就能夠和水長時間接觸(悶泡)。原因很簡單,長時間的悶泡,已經脫離了衝泡的範圍,走向了悶泡。
  • ​優質白茶不建議悶泡,為什麼還能煮茶?原因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
    清水煮茶,茶與水交融,隨著滾燙的沸水起起伏伏,是一番滋味體驗。而到了元代,朱元璋刪繁就簡,覺得宋代的龍團鳳餅太費財力和人力,開始推廣散茶。隨之而來的是,沸水衝泡方法。這種飲茶方式被盛讚為「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衝泡法的出現,也伴隨著不和諧的悶泡方式,叫茶友頓生許多疑惑,為什麼茶能煮,卻不能悶泡。
  • 溫水泡紅茶,巖茶悶泡,老白茶不煮不出味,橫行茶界的三大謠傳!
    當看到用沸水泡茶時,他很不理解,紅茶不是要用溫水泡嗎?提到這,就不得不提今天的話題了。溫水泡紅茶,巖茶要悶著喝,老白茶不煮不出來滋味,分明就是橫行茶界的三大謠傳!故而,不論從哪個方面看,巖茶要悶一悶再去喝的說法,不值得提倡。悶泡,是一種極端的泡茶方式,會導致茶味物質,過量過多的釋放。對待內質豐富的好茶,正確的泡茶喝茶方式,應當是快出水。在一開始泡茶時,從注水到出湯,泡茶節奏都需要快。
  • 悶泡、坐杯、留根、煮茶,這些喝茶時容易被混淆的詞彙,搞懂了嗎
    一茶友問:「我用紫砂壺泡茶,要是沒有把水倒乾淨,是不是就叫做坐杯呢?那它和悶泡有什麼區別呢?」其實茶友提的這個問題中,隱藏了衝泡時會遇到的3個問題。水沒有倒乾淨,其實稱之為留根,而非悶泡和坐杯。看到此處的您,是否能分得清「留根」、「悶泡」和「坐杯」的區別呢?其實很這些詞都很簡單,要是看文章之前分不清,那看完之後就能找到答案,我們一個詞兒一個詞兒地來解讀。
  • 白茶太苦太澀,喝不了?請看看正確的衝泡和煮茶指南,會有答案
    牢牢把控茶湯的「苦澀」滋味不越線,必須看緊水浸出物這個要素。 衝泡白茶伊始,一個趁手的蓋碗是良配。 蓋碗的材質是瓷器,表面有一層光滑的釉質,不會吸附白茶的一絲滋味和茶香。 而蓋碗可調節的出水口和拱形的碗蓋,更是方面出水和聞香。
  • 衝泡春茶,新白茶與老白茶大不同,蓋碗、煮茶、玻璃杯泡各有講究
    另外,剛剛新制不久的春白茶,內部的茶味物質處於踴躍積極的狀態。像一座能量滿滿的活火山,一觸即發。泡茶的時候,一旦出湯不及時。那麼悶出來的春白茶茶湯,不僅清芬靈動的茶香容易被折損,還會讓整體茶味又苦又澀,太過濃釅!
  • 衝泡白茶時,悶泡,坐杯,留根,這些說法你真的搞清楚了嗎?
    那它豈不是跟悶泡沒啥區別。」錯了,水沒有倒乾淨,我們稱為留根,而非悶泡和坐杯。悶泡,坐杯,留根,這三種說法,其實完全不一樣。但總有茶友把它們的概念搞混,結果呢,在衝泡白茶時,常常牛頭不對馬嘴。還有許多隨心派的茶友,把悶泡和坐杯當作一回事。
  • 為什麼白茶不能悶泡卻能煮?有4大原因,一次說清
    那麼,白茶不能悶泡卻能煮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有4大原因。 01 悶泡易苦澀,煮茶卻不會 一、悶泡 之所以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那是因為有不少人將「煮茶」的過程看成是「悶泡」的過程。
  • 茶葉不能久悶泡,為啥可以煮?
    親朋好友來家裡玩,很多人喜歡煮茶招待,一來可以喝到一杯口感醇綿的茶,還可以享受煮茶過程帶來的美好享受。那麼問題來了,茶葉不能久泡或者長時間悶泡,為什麼可以煮呢?
  • 為何茶葉不能長時間悶泡,卻能煮茶?什麼茶可以煮什麼茶不能煮?
    中國飲茶歷史源遠流長,在唐朝時期,泡茶的方式主要是煮茶,到了宋代又開始流行點茶,明清以後才普遍應用泡茶法。但是,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喜歡用煮茶的方式來喝茶。同時,我們也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茶葉不能久泡,茶葉悶泡的時間過長,對身體沒好處。為何茶葉不能悶泡,卻可以進行煮茶呢?
  • 泡白茶容易涼,煮白茶湯水清,衝泡還是煮茶,聽聽老師傅怎麼說?
    因為,他覺得煮出來的湯水,比泡出來的湯,好喝。嗯?煮的茶湯比泡的茶湯好喝?這是說反話吧。請他拍了衝泡的視頻之後,村姑陳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沒說錯,他煮的茶,確實比他泡的茶更好喝。別急,這並不代表煮茶就一定比泡茶好喝。
  • 老白茶,衝泡好喝還是煮茶好喝呢?
    人能在三年的時間裡大變樣,白茶也是。小白家的2016白露餅,在歲月的變遷中,香味變得更加濃厚沉沉。果香和花香交疊在一起,帶著微微的麥香,甜香奪人,這款老白茶中還有難得的棗香,真是令人驚豔叫座啊。人們常說:「歲月不饒人。」但時光對於老白茶來說是溫柔的。
  • 衝泡白茶,蓋碗、玻璃杯、煮茶,不同的工具茶水比例該怎麼控制?
    在很多的情況下,白茶不好喝,與衝泡手法有很大相關。同樣的白茶,張三這能泡出鮮潤清甜的好茶,李四這泡出來就成了又苦又澀的劣質茶,可見衝泡手法對白茶味道影響之大。在白茶衝泡的過程中,茶水比例的控制和泡茶時間,是決定白茶滋味濃淡的重要因素。
  • 每天學點白茶小知識:泡白茶時為何講究快出水,不能坐杯?
    悶泡不等同於坐杯,我們從字眼上就可以發現,悶泡指的是悶的時間,也就是說白茶被蓋碗蓋住的時間,而坐杯指的是白茶在沸水中的時間。這時間包括了未蓋住的時間,從沸水開始倒入蓋碗的那一刻,或者是幹茶接觸到沸水的時間。《2》坐杯的影響?
  • 老白茶怎麼泡?除了先衝泡後煮茶,教你實用的三種衝泡方式!
    最能利用老白茶物質的衝泡方式,是先泡後煮。《2》老白茶,怎麼泡?擺在列位看官眼前的,共有三種衝泡方式。綜合來看,紫砂壺衝泡老白茶、玻璃杯衝泡老白茶,在聞香、品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是最佳方式。要徹底「榨乾」老白茶,自然是要物盡其用,就連香氣和滋味都不能放過,必然要讓喝茶者感到暢快才是。無需置疑,白瓷蓋碗衝泡,是最好方式。《3》好用的白瓷蓋碗,如何衝泡出好喝的湯水?
  • 蓋碗、玻璃杯、飄逸杯、保溫杯、煮茶,誰才是你白茶衝泡的首選!
    可見,白茶在衝泡時,會遇上什麼樣的方式對待,是其重要的生命轉折機緣。白茶,可以選擇的衝泡方式有很多,用蓋碗泡、用玻璃杯泡、用飄逸杯泡、抑或是拿來煮等,最終得出來的茶味,不盡相同。那麼,在白茶衝泡中,不同的茶具選擇,有哪些不同的注意事項呢?
  • 為什麼茶葉能煮著喝,卻有人說不能悶泡?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懂點茶的人應該都聽過以下兩個知識點:1)茶葉可以煮著喝 2)茶不能長時間悶泡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兩句話是有衝突的,因為煮茶時間比較長,這不就相當於長時間悶泡嗎?那麼,這兩種說法到底衝不衝突,其中的癥結點又在哪裡呢?
  • 新茶有些不太適合悶泡,但是老茶是要悶的,請別再相信這無稽之談
    他們認為:老白茶既然是「老」,當然能經得起考驗。 而且因為經過多年的陳化,老白茶它變老了,要是沒有經過悶泡,怎麼會有味道?你看老白茶就能煮著喝,但是新白茶卻不能,這不也說明老白茶是要悶的嗎?
  • 85度水溫衝泡紅茶,白茶只能煮著喝,撥開混淆視聽的茶圈三大謎團
    諸如此類,紅茶不能用沸水衝泡的謠傳,讓不少人深信不疑。但事實上,紅茶根本不怕100℃的高水溫衝泡,沸水會將茶燙壞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恰恰相反的是,對於優質紅茶來說,用沸水衝泡更能彰顯其核心品質!茶湯風味不佳,香氣和滋味平平,太過遜色。優質的紅茶,用沸水衝泡並不會將其燙壞,更不會破壞茶香和茶味,反倒是讓茶湯整體表現更精彩。並且,工藝到位,沒有過度發酵的紅茶,根本不會生出明顯酸味,不能將黑鍋扣在沸水衝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