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利於我,等待的意義!《易經》需卦卦爻辭中的6個歷史小故事
《易經》64卦中的第5卦,是水天需卦。需卦上坎下乾,卦辭為:有孚,光亨,貞吉。處涉大川。
「需卦」上卦坎為水,下卦乾為天,坎水在天上為雲,風吹拂而集結,陰陽交電而後落雨,滋潤大地萬物,供給養身之需,從而養心、養性、養德、養賢、養民。
「需」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需,須也,遇雨不進,止須也。通俗地理解就是,天要下雨了,必須找個安全的地方避雨,等雨過天晴後再行趕路。因此,需卦象徵著等待,物初蒙稚,得養而成。
一、「需卦」初九爻辭: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初九遠離坎卦之險,需待於郊,絕不冒險犯難以前進,且能利用其恆德而安靜自守,所以能無咎。
《孟子》說:「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阻,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伯夷、叔齊之居北海,以待天下太平,是初九「需於效郊」的精神,以其恆德使頑夫知廉、懦夫知恥而能立志。
二、「需卦」九二爻辭:需於沙,有小言,終吉。
九二漸近坎險,具中正,故有漸漸變為寬大的現象,象徵心胸寬衍平坦,不為一切偏見小話所煽動,能轉兇為吉。
孔子聖人受到長沮、桀溺言語毀謗,仍不動搖其行道天下,救世救民之大志。而後受到削跡、伐檀、陳蔡絕糧之考驗,乃可得其度化眾生的宏願。
三、「需卦」九三爻辭:需於泥,至寇至。
九三爻進入水邊泥濘之地,尚在水外,屬身外之災,是尚可避免的。
而且,九三爻居陽位,能沉得住氣,知道災難是自己招惹的,故能勇於改過,而立於不敗之地。
東漢劉秀,初受至於劉玄,兄被掛以「莫須有」之罪,而遭殺。但他力行仁道,又得謀士鄧禹策劃,終能脫險,中興漢室,為歷史上的明君。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以下付費內容更精彩)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精彩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