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文』
乾上坎下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渉大川。
初九 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九二 需於沙,小有吉,終吉。
九三 需於泥,至寇至。
六四 需於血,出自穴。
九五 需於酒食,貞吉。
上六 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譯文』
需卦:需通假字,應為「濡」字去「潤」之意,引申為滯留之意。本卦寓意遇到艱難險阻,要有信心克服,則前途光明通暢;要堅持正道,就能化險為夷,即使做像渡大河那樣的事也會很順利。
初九: 在郊外等待涉險的機會,因為有耐心又能守正道,所以不會有過失災難。
九二: 在沙灘上耐心等待,雖然遭到一些議論,因為面臨危險任然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故結局是吉祥的。
九三:在泥途中等待,更需謹慎,稍或冒進,便引禍上身,發生不幸。
六四: 身陷險境以致受傷出血,順應變化終能脫險。
九五: 美酒佳餚,取之有道,用之則吉祥。
上六:陷入險境,有三位不速之客光臨,以恭敬相待,最終化險為夷。
『解讀』
本卦通過對「需於郊」、「需於沙」、「需於血」、「需於酒食」、「入於穴」六種不同的境遇的譬喻,闡明了在事業的初創時期,雖然危機重重,只要耐心等待時機,把握以柔克剛的法則,善於運用不同的方法應付不同的惡劣環境,最後一定能走出困境,迎來似錦前程。
『經典實例』
需卦闡釋了在危機四伏狀況不明的時候,必須等待時機。這就需要耐心和毅力,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要時刻戒備,遇到風險以柔克剛。
三國末期,曹爽和司馬懿集侍中、持節等軍政要職於一身,共掌朝政。曹爽為了奪取皇位,在朝廷內外廣布黨羽,安插親信,排斥異己,但最令他顧忌的人便是司馬懿。而司馬懿充分認識到雖然同為重臣,但自己實力暫時還不足以與之抗衡,於是就託病在家,不參政事,但時刻關注著時局的變化。而作為重臣的曹爽也不是省油燈,他深知司馬懿足智多謀,於是就安排親信李勝借出任荊州刺史之機,去向司馬懿辭行藉機打勘探其生病之虛實。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深知李順來訪之意,便作了一番苦心安排!李勝來到其居室,司馬懿正在侍女的服侍下更衣。只見他渾身顫抖,衣服久久穿不上身,有時才剛穿進去一點,一個不小心又滑落下來,好不容易總算穿進去了,又喊口渴,要喝稀粥。侍女端來粥,他為了表現不肯服老,不要侍女餵粥。自己艱難地拿起湯勺,把粥還沒送到嘴邊就弄翻灑了一身,滿是狼狽。
李勝說:聽說您舊病復發,沒想到這麼嚴重。我明日將赴荊州任刺史,今天特來向太傅告辭。
老奸巨猾的司馬懿此刻把自己的狡詐之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故意把荊州聽成并州,於是氣喘籲籲地說:「你調任并州,并州臨近狄夷,要多加防範,以免給胡人製造進犯的機會啊!我今已病重,時日無多了,這一別恐再難相見,拜託你今後要替我照顧好我的兩個兒子啊!」說完眼淚直流。。
李勝回去後將所聞其詳匯報給曹爽,並說:「太傅只不過是一具沒有斷氣的軀殼而已,連荊州和并州都分不清,您還有什麼顧慮的呢?」
曹爽聞言大喜,從此對司馬懿不再顧慮,不加防範。
不久,魏少帝曹芳前往洛陽南山拜謁魏明帝高平陵,曹爽及弟弟曹義、曹彥等心腹一併隨行。
司馬懿見時機成熟,就已太后的名義發布詔令,關閉城門,發動兵變,剷除了曹爽及其黨羽。在這場為期數年的權力鬥爭中,終以曹爽的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