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生活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華民族鳳凰涅槃、久經苦難的烈火歲月,作為留學日本的海歸高級知識分子,他的作品裡面自然是到處都充斥名言警句,一直並且將長久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理念。

下面挑選幾句他的比較經典的名言警句,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番吧。

「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是魯迅先生在《故鄉》一文中的一句經典名言,創作的年代是1921年,正是中華民國早期,當時的社會狀況是中國革命現實層面上已經成功,推翻了清王朝,但是當時的農村人口很多,而且深受封建社會思想控制的流毒,魯迅先生此時創作了這篇作品深深地揭露了封建思想的危害,鼓勵人們丟棄舊思想接受新思維,其中「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就是鼓勵人們要勇敢地開拓和創新道路,鼓足向著繁榮進步而努力奮鬥的勇氣!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這是魯迅先生《門外文談》中的一句話,時間就是生命,到現在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吧,人的一生壽命有限,想做的事情有很多,缺錢缺時間是普遍現象,如果缺錢時間多的話,還有努力賺錢「翻盤」的機會,如果連時間都沒有了,生命和金錢就都沒有了,我們這樣理解之後,才能更加珍惜時間、更加重視辦事效率的問題了。

「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這句名言是鼓勵勤奮的,首先來一句「哪裡有天才」這是反對偶像化的提示,更不能去盲目崇拜偶像。喝咖啡,這在當時還是比較「洋氣」的,「喝咖啡」這三個字既顯示出了魯迅的勤奮甚至超過了習慣喝咖啡的西方人!後面還有「工作」兩個字,英語裡面生人問好都是問「你(工作)做得怎麼樣?」(How do you do ?),不像我們農村人見面問好「你吃了嗎?」,一個重視工作一個重視吃,魯迅的這句名言透露出了:西方人勤奮導致發達的原因,同時也透露出了經過努力,我們中國人也一樣能夠成為天才的!正能量!

「不滿是向上的年輪,載著不自滿的人向前進。」,這句話的意思是讓大家紅紅臉、出出汗,人只有不滿足才不會安於現狀,只有不安現狀才能有動力發展進步!否則就是腐臭的「死塘水」,行屍走肉、素屍餐位。反之,如果是驕傲自滿的人們,大喊形勢一片大好,阿諛逢迎地大拍官僚主義馬屁!就是對人民的「坑爹」,腦袋裡面裝著一個害國害民的奸佞小人的醜陋靈魂!阻礙了大家的發展進步!
……

魯迅先生這樣的名言警句還有很多,以上幾句只是其中極少的一部分,他的名言將會穿越時空,永遠地閃爍著褶褶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