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國學:天空中沒有羽翼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

2020-12-12 中國管科院德育中心

【原文】

初六:飛鳥以兇。

【釋文】

初六爻: 飛鳥掠過天空,預示有兇險。

【品文】

泰戈爾詩日:「天空中沒有羽翼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 」鳥兒自由地飛翔,並不是在人們設定的時空裡進行的,如果用籠子給鳥兒設定時空,鳥兒將永遠不會「拔去萬累雲間翔」,而只能「出師未捷身先死」。

作者:天 步 子

校稿:遊金地

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國學經典推薦#

相關焦點

  • 流螢集(一首):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流螢集(一首)泰戈爾塑像104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吳先生是這樣翻譯的:「我沒有在空中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作了飛翔/心裡是高興的」。可以聯想泰戈爾《飛鳥集》裡的另一詩句「當我死時,世界呀,請在你的沉默中,替我留著『我已經愛過了』這句話吧」來理解。「我」即「飛鳥」,飛鳥即哲思。
  • 天空沒有留下飛鳥的痕跡,誰會承認它飛過
    泰戈爾有一首優美的詩《飛鳥集》,裡面有一句優美的名言,想當年,為了應付高考背了下來,時至今日,轉眼十幾年,我依然記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天空沒有留下飛鳥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曾經無知的我,深深地相信這句名言,認為我心由我不由人,我又何須向人證明什麼?
  • 天空中沒有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有句話說過:天空中沒有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然而上天似乎安排我做一個平庸的人,它讓我一事無成,做什麼都會出錯。有時候真的好無奈,想放棄了,心累!可是我年輕的心不甘心就真的這樣平庸下去,畢竟我還年輕,畢竟我的路還很長。或許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青春富有激情和絢麗的色彩,讓世界都知道有我們存在的時代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
  • 天空沒有鳥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從一首詩看蘇東坡的人生哲學!
    騎馬回頭還在大梁田間巡行,想來家兄已經翻過崤西古道。曾經做過澠池主簿百姓知否?我還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題壁詩。遙想你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聽到騅馬嘶鳴。很顯然,蘇轍的詩裡有一種人生四處漂泊的感傷與迷茫。
  • 《短篇》天空沒有飛鳥的痕跡,而你已飛過
    01「天空沒有飛鳥的痕跡,而我已飛過。」臺灣女作家三毛的一生,用泰戈爾的這句詩來形容最是合適。她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夢想,用文字把她的一生留在了歷史的扉頁中。當歷史的硝煙歸於平靜後,很多人的一生,無聲無痕,像細小的塵埃,也許根本沒有飛過,在一個地方升空後落地,化如塵土。02距離我家兩公裡左右有一家福利院,因為城市開發新造不過幾年。
  • 閩中英烈故事|「天空沒有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娃娃長大後會走出小山村,成為一名光榮的翱翔在祖國藍天上的空軍飛行員;更沒料到,他的生命會定格在30歲那年。許星高,男,1988年12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空軍上尉,三級飛行員,生前為空軍航空兵某部飛行三大隊一中隊中隊長。2018年10月18日在駕機執行演習任務時壯烈犧牲。2018年10月19日被批准為革命烈士。
  • 天空中有痕跡,人生也要留下痕跡
    泰戈爾曾說:「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是鳥已飛過。」但我更覺得,天空中多少會有所痕跡的,只是不易察覺罷了。因為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萬物皆如是。人生,總要留下些什麼——痕跡。歲月如同一條白色的長絹,無數的人從上面流過,他們都在上面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痕跡:有簡單而深刻的素描,有濃重卻襯託素淨的山水,有豔麗多姿的水彩,也有永葆光鮮的油畫。不同的痕跡表現出別樣的人生。留下素描的是默默無聞中被人們銘記的人。
  • 春雨就好似泰戈爾說過的話:天空不留下飛鳥的痕跡,但它早已飛過
    詩的歷史源遠流長,在中華文化中的詩中雨,更是令人動容。「呼啦!呼啦!」每當我聽到窗外這些歡快地在雷與電的交相輝映中飛奔的雨滴怒號的時候,腦海裡總是會響起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每當我看見那陰沉的天灑下如豆粒般可愛的渾圓的雨珠時,心中總是會浮出蘇顯祖的《風雨歸舟圖》。
  • 每日經典語錄: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經典語錄: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 2013-01-28 16:1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每天學點國學: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原典】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全句譯意為:孔子說:「我15歲時開始立志學習;30歲時能自立於世;40歲時對事物當然之理不再疑惑;50歲時懂得了天命的道理;60歲時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了70歲時已經達到隨心所欲,任何想法都不至超越規矩。」 【品讀】孔子的生命歷程是如何展開的呢?
  • 蕭紅通過自述,說了一段語錄: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
    不像我們現代的女性,即便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不會照顧孩子,都沒有事,還有男人搶著要。在蕭紅那個年代,女人不僅要會做女人的事,還要學著做男人的事,替男人分擔。記得蕭紅在《最末的一塊木柈》中寫過,她的每天,一起來就是燒水做早飯,吃完早飯後,就要洗碗,然後刷鍋,擦爐臺,桌子,窗戶,還要擺好木格子,洗衣服,晾衣服。
  • 「天空是低的羽翼是殘缺的」——蕭紅《生死場》中螻蟻般生存的女性
    "天空是低的,羽翼是殘缺的,靈魂是麻木的"——蕭紅《生死場》中螻蟻般生存的女性受到魯迅先生的影響,蕭紅女士是一個清醒的、有著高度自覺的女性作家。對於《生死場》,魯迅曾經稱讚:"這自然還不過是略圖,敘事和寫景,勝於人物的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多次重讀文章,對於魯迅的話才有了很深的感受,文章字裡行間透露出苦難的生活使他們磨練出對於生活頑強的抗爭意識。1、 天空是低的古言:"丈夫是妻子的天"。在男權社會裡,這句話代表的是真理、也是事實。
  • 飛過喀什天空的一隻小鳥
    飛過喀什天空的一隻小鳥 ——寧生文詩歌印象 文/蘇拉木塔格 在張芝公園我見到了百日菊這金黃的花朵給這個夏季增添了些許美麗幾隻蜜蜂和幾隻蝴蝶在花叢中時而起飛,時而下落採集著花蜜像一群快樂的花仙子 當他迫於生計,帶著對瓜州這片土地的無限眷戀遠走喀什的時候,我知道,他必須在殘酷的生活和浪漫的詩意中做出艱難的選擇或平衡。果然,他沉寂了許多。偶爾傳來的文字也充滿了青春的迷茫。
  • 探討,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國學到底是什麼?
    國學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趣。試想一下,當你在天空看到一群鳥兒飛過時,你會用什麼來形容這番景色呢?「怎麼全是鳥!」、「這鳥兒也太多了吧!」這樣會不會有點無趣?如果能看著眼前這番美景,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會不會別有一番滋味?
  • 什麼是國學?國學該怎麼學?國學還有沒有用?
    現在已經進入2019,距離五四運動的百年紀念也只有五個月的時間。2019又是建國70周年。這註定是一個大年,反思和紀年將是最大的主題。前一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個小篇章講到,五四百年,始於科學,終於國學,其中批評了很多這些年國學傳播過程中的一些不正常的現象,身處其中,很有感觸。
  • 天空可以留下翅膀的痕跡
    「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這是泰戈爾《流螢集》中的詩歌。       鳥兒是生有翅膀的精靈。所有喜歡鳥兒的人,都盼望可以得到鳥兒的信息:它們是否平安健康?它們能否安全飛翔?它們繁衍成長路上,有沒有多一點人們關注的目光?
  • 那年今日 悼念泰戈爾:天空沒有留下痕跡,但他已飛過
    他的父親對吠陀和奧義書頗有研究,是哲學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義傾向,由於與社會上的傳統習俗格格不入,被習慣勢力祝為沒有種姓的外化之人。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爾是家中員小的一個。就是在這個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輩中頗出了一些學者和藝術家。由於生長在這樣一個印度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和諧交融的書香門第,因而泰戈爾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
  • 如果不是在你的天空飛過 (作者,心納天)
    《愛情之旅——十四行詩》如果不是在你的天空飛過 如果不是在你的天空飛過如果不是在你的河裡遊過如果不是在你的目光裡走過我不會那麼難以割捨 如果我不是磁石如果我不是執著如果我不是尊佛我一定會做一次愛情的劊子手的 可是我珍惜每一個曾經熱愛每一次擁有我堅信不朽 我對孤寂從不畏懼如果孤寂是你真心離去時
  • 每天學點國學:投桃報李
    【原典】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戰國 《詩經·大雅·抑》)【註譯】投:擲報:回報。全句譯意為:他人贈我以鮮桃,我將報之以李子。【品讀】《詩經·大雅·抑》據傳是衛武公告誡周王的詩作。全詩採用獨白的方式,藉助於雙關、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傳出弦外之音,富有哲理特別是「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比喻形象,深蘊哲理,流傳不衰。聯繫這句詩的前後句來看,其本意應是:如果周王修明德行,就會得到民眾的擁護和順從,即「無德不報「,」不僭不賊,鮮不為則」(不犯錯誤不害人,很少雲被人仿效)。
  • 國學應該怎麼學?6大點說清國學應該這樣學
    學習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不斷的堅持著學習,這樣才能掌握好國學知識。或許有快速提升國學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肯定不牢靠的。它常常是挑重點或斷章取義或犧牲根基來強行記憶。這種方法固然短時間內有效,但是時間一長,如果沒有根據給你做基礎,那麼你所學到的東西將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