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貴州梵淨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20-12-21 騰訊網

遊客在梵淨山遊玩(資料照片)。

新華社麥納麥7月2日電(記者施洋 湯潔峰)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貴州省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自然遺產評估機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梵淨山滿足了世界自然遺產生物多樣性標準和完整性要求,展現和保存了中亞熱帶孤島山嶽生態系統和顯著的生物多樣性。

梵淨山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境內,是武陵山脈主峰,遺產地面積402.75平方公裡,緩衝區面積372.39平方公裡。梵淨山生態系統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遺、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擁有4395種植物和2767種動物,是東方落葉林生物區域中物種最豐富的熱點區域之一。

梵淨山是黔金絲猴和梵淨山冷杉唯一的棲息地和分布地,也是水青岡林在亞洲最重要的保護地,是全球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地區,也是東方落葉林生物區域中苔蘚植物最豐富的地區。

貴州省申遺工作團團長、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宋曉路說,梵淨山成功申遺是國際社會對梵淨山自然遺產價值和保護管理工作的認可,是對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貢獻,是中國著力構建生態多樣性保護網絡取得明顯成效的縮影。

宋曉路說:「今後我們將嚴格按照世界遺產委員會決議、《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要求,完善保護管理規則,加快做好遺產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保護管理,確保世界自然遺產資源在我們這裡彰顯魅力,永續傳承。」(完)

遊客在梵淨山遊玩(2017年11月8日攝)。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鳳凰山主峰最高海拔2572 米(紅雲金頂海拔2494米),具明顯的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特徵。本區為多種植物區系地理成分匯集地,植物種類豐富,古老、孑遺種多,植被類型多樣,垂直帶譜明顯,為中國西部中亞熱帶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區內有植物種數2000多種,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珙桐等21種,並發現有大面積的珙桐分布;脊椎動物有38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黔金絲猴等14種,並為黔金絲猴的獨一分布區。

此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52項世界遺產

文化遺產

長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新疆,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甘肅,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瀋陽故宮,遼寧,2004.7.1 世界文化遺產)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曲阜孔府、孔廟、孔林(山東,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廬山(江西,1996.12.6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麗江古城(雲南,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古典園林(江蘇,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天壇(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頤和園(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遼寧),2004.7 世界文化遺產)

青城山-都江堰(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遺產)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遼寧,2004.7.1 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7.15 世界文化遺產)

安陽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遺產)

開平碉樓與村落(廣東,2007.6.28 世界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遺產)

五臺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河南,2010.8.1 世界文化遺產)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浙江,2011.6.24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元上都遺址(內蒙古,2012.6.29 世界文化遺產)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雲南,2013.6.22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大運河(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2014.6.22 世界文化遺產)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河南、陝西、甘肅、新疆,2014.6.22 世界文化遺產)

土司遺址(湖南、湖北、貴州,2015.7.4 世界文化遺產)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廣西,2016.7.15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福建,2017.07 世界文化遺產)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泰山(山東,1987.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黃山(安徽,1990.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峨眉山-樂山大佛(四川,1996.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武夷山(福建、江西,1999.12一期 ;2017.7.10二期 [14]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自然遺產

黃龍(四川,1992.12.7 世界自然遺產)

九寨溝(四川,1992.12.7 世界自然遺產)

武陵源(湖南,1992.12.7 世界自然遺產)

三江併流(雲南,2003.7.2 世界自然遺產)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四川,2006.7.12 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南方喀斯特(雲南、貴州、重慶、廣西,2007.6.27一期;2014.6.23二期 世界自然遺產)

三清山(江西,2008.7.8 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丹霞(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2010.8.1 世界自然遺產)

澄江化石地(雲南,2012.7.1 世界自然遺產)

新疆天山(新疆,2013.6.21 世界自然遺產)

神農架(湖北,2016.7.17 世界自然遺產)

可可西裡(青海,2017.7.7世界自然遺產)

(騰訊新聞綜合貴州梵淨山官網、中國世界遺產網等報導)

相關焦點

  • 貴州梵淨山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中國已有53處世遺
    貴州省參加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工作團供圖中新網貴陽7月2日電 (周燕玲)記者2日從貴州省銅仁市委宣傳部了解到,在巴林召開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同時是貴州繼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之後的第4處世界自然遺產地。
  • 貴州梵淨山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華社麥納麥7月2日電(記者施洋湯潔峰)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貴州省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
  • 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貴州梵淨山用什麼打動了世界遺產委員會
    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貴州梵淨山用什麼打動了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剛結束不久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貴州省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我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是貴州省繼「中國南方喀斯特」——荔波、「中國丹霞」——赤水、「中國南方喀斯特」——施秉之後的第4處世界自然遺產地,也是貴州省首個獨立申報的世界自然遺產項目。梵淨山並不是第一次走進世人的視線裡。
  • 貴州梵淨山入選世界自然遺產,我國第53個世界遺產,總量世界第一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自然遺產項目梵淨山,委員會一致認可將該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入選條件全部滿足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梵淨山滿足了世界自然遺產生物多樣性標準和完整性要求,保存了亞熱帶孤島山嶽生態系統和顯著的生物多樣性。梵淨山成功申遺是聯合國對梵淨山自然遺產價值和保護管理工作的認可,也是中國著力構建生態多樣性保護網絡取得明顯成效的縮影。
  • 旅遊英語:貴州梵淨山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的梵淨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The mountain became China’s 13th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 bringing the total number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the country to 53.   梵淨山成為中國的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和第53處世界遺產。
  • 梵淨山申遺成功,貴州的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排名全國第一!
    當地時間7月2日11:36,北京時間16:36,在巴林首都麥納麥召開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我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是貴州省繼「中國南方喀斯特」——荔波、「中國丹霞」——赤水、「中國南方喀斯特」——施秉之後第4處世界自然遺產地,也是貴州省首個獨立申報的世界自然遺產項目。至此,貴州成為我國世界自然遺產數量。
  • 梵淨山申遺成功 成中國第53項、貴州第5項世界遺產
    原標題:申遺成功 梵淨山面臨商業開發尺度大考  梵淨山申遺成功 第53個!我國又增加一個世界遺產 | 北晚新視覺  北京商報訊 (記者 蔣夢惟)去年我國可可西裡、鼓浪嶼申遺成功帶來的關注熱度仍未褪去,7月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又審議通過將中國貴州銅仁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第五十三處世界遺產——梵淨山
    生物基因庫,聞名世界功。遺憾,沒有欣賞到梵淨山最美的風景!旅遊中,唯天氣估算不了。預定的風景只得聽天由命了!,位於貴州省東部,系武陵山脈主峰,是中國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其山體形成於10—14億年之間,是貴州最獨特的地標,被譽為「黔東靈山」。梵淨山於2018年10月1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8年7月2日,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梵淨山是中國黃河以南最早從海洋中抬升為陸地的古老地區。從山腳到山頂落差達2000米。
  •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是世界第一,貴州是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中國於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1987年中國第一批世界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到2020年,全國已有53項成為世界遺產,其中自然遺產13項,居世界第一。貴州有三項,排名全國第一。
  • 貴州銅仁的梵淨山,彌勒佛的道場,堪稱最美的世界自然遺產
    貴州銅仁的梵淨山,彌勒佛的道場,堪稱最美的世界自然遺產文/七月梵淨山是我國第五座佛教名山,與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齊名。在2018年的時候被聯合國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也是我國的第53處世界遺產,堪稱是最美的世界自然遺產。春天的梵淨山,紅色的杜鵑花爬滿山坡,一派萬物復甦的美好景象,也算是梵淨山的一大奇景了,作為動植物的寶庫,這裡甚至還有200多萬年前留下來的「倖存者」鴿子花,還有隻在梵淨山才能看到的黔金絲猴。
  • 梵淨山申遺成功:滿足世界自然遺產這條標準 附中國世界遺產名單
    正在巴林首都麥納麥召開的第42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7月2日審議了中國申報的自然遺產項目梵淨山。委員會一致認可梵淨山具備世界遺產所需的「突出普遍價值」,決定將該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梵淨山滿足了世界自然遺產第十條(生物多樣性)標準,展現和保存了中亞熱帶孤島山嶽生態系統和顯著的生物多樣性。
  •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自然遺產還有哪些
    【青海可可西裡】2017年7月7日,在波蘭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將「青海可可西裡」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可可西裡,蒙古語「青色的山梁」之意,位於中國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西北角。青海可可西裡世界遺產提名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
  • 貴州荔波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中國擁有世界遺產34項  貴州荔波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
  • 科普:梵淨山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有什麼意義呢
    科普:梵淨山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有什麼意義呢   從昨天下午消息傳回國內,梵淨山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被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消息已經刷爆了各大社交網站,新聞頭條、微博、朋友圈到處都是梵淨山的消息,那麼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
  • 超越美國,中國又多了一處世界自然遺產,快來看看是哪裡?
    7月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四十二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同意,梵淨山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增至53處,世界自然遺產增至13處。世界自然遺產總數超越之前並列的澳大利亞和美國,居世界第一。
  • 中國第53個世界遺產 為什麼是它?
    10多億年形成的世界奇觀梵淨山蘑菇石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同意,中國貴州梵淨山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已擁有53處世界遺產。梵淨山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消息被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確認,一時間梵淨山成為網絡搜索關鍵詞。
  • 中國共有世界遺產53項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歐敏行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行的「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今全球共有1092處世界遺產地,分布在167個國家, 包括845處文化遺產,209處自然遺產和38處混合遺產。目前,中國擁有53處世界遺產地,位居全球第二。「中國於1985年12月加入《世界遺產公約》。
  • 中國53處世界遺產名錄,你去過幾個?
    據了解,中國自1985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迄今已有53處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包括36項文化遺產,13項自然遺產和4項雙重遺產,總數位居世界第二。 34、中國南方喀斯特 2007.6.27 世界自然遺產 35、開平碉樓與村落 2007.6.28 世界文化遺產 36、福建土樓 2008.7.6 世界文化遺產 37、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2008.7.7 世界自然遺產 38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  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