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梵淨山遊玩(資料照片)。
新華社麥納麥7月2日電(記者施洋 湯潔峰)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貴州省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自然遺產評估機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梵淨山滿足了世界自然遺產生物多樣性標準和完整性要求,展現和保存了中亞熱帶孤島山嶽生態系統和顯著的生物多樣性。
梵淨山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境內,是武陵山脈主峰,遺產地面積402.75平方公裡,緩衝區面積372.39平方公裡。梵淨山生態系統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遺、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擁有4395種植物和2767種動物,是東方落葉林生物區域中物種最豐富的熱點區域之一。
梵淨山是黔金絲猴和梵淨山冷杉唯一的棲息地和分布地,也是水青岡林在亞洲最重要的保護地,是全球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地區,也是東方落葉林生物區域中苔蘚植物最豐富的地區。
貴州省申遺工作團團長、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宋曉路說,梵淨山成功申遺是國際社會對梵淨山自然遺產價值和保護管理工作的認可,是對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貢獻,是中國著力構建生態多樣性保護網絡取得明顯成效的縮影。
宋曉路說:「今後我們將嚴格按照世界遺產委員會決議、《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要求,完善保護管理規則,加快做好遺產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保護管理,確保世界自然遺產資源在我們這裡彰顯魅力,永續傳承。」(完)
遊客在梵淨山遊玩(2017年11月8日攝)。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鳳凰山主峰最高海拔2572 米(紅雲金頂海拔2494米),具明顯的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特徵。本區為多種植物區系地理成分匯集地,植物種類豐富,古老、孑遺種多,植被類型多樣,垂直帶譜明顯,為中國西部中亞熱帶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區內有植物種數2000多種,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珙桐等21種,並發現有大面積的珙桐分布;脊椎動物有38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黔金絲猴等14種,並為黔金絲猴的獨一分布區。
此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52項世界遺產
文化遺產
長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新疆,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甘肅,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瀋陽故宮,遼寧,2004.7.1 世界文化遺產)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曲阜孔府、孔廟、孔林(山東,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廬山(江西,1996.12.6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麗江古城(雲南,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古典園林(江蘇,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天壇(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頤和園(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遼寧),2004.7 世界文化遺產)
青城山-都江堰(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遺產)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遼寧,2004.7.1 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7.15 世界文化遺產)
安陽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遺產)
開平碉樓與村落(廣東,2007.6.28 世界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遺產)
五臺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河南,2010.8.1 世界文化遺產)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浙江,2011.6.24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元上都遺址(內蒙古,2012.6.29 世界文化遺產)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雲南,2013.6.22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大運河(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2014.6.22 世界文化遺產)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河南、陝西、甘肅、新疆,2014.6.22 世界文化遺產)
土司遺址(湖南、湖北、貴州,2015.7.4 世界文化遺產)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廣西,2016.7.15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類)
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福建,2017.07 世界文化遺產)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泰山(山東,1987.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黃山(安徽,1990.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峨眉山-樂山大佛(四川,1996.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武夷山(福建、江西,1999.12一期 ;2017.7.10二期 [14]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自然遺產
黃龍(四川,1992.12.7 世界自然遺產)
九寨溝(四川,1992.12.7 世界自然遺產)
武陵源(湖南,1992.12.7 世界自然遺產)
三江併流(雲南,2003.7.2 世界自然遺產)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四川,2006.7.12 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南方喀斯特(雲南、貴州、重慶、廣西,2007.6.27一期;2014.6.23二期 世界自然遺產)
三清山(江西,2008.7.8 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丹霞(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2010.8.1 世界自然遺產)
澄江化石地(雲南,2012.7.1 世界自然遺產)
新疆天山(新疆,2013.6.21 世界自然遺產)
神農架(湖北,2016.7.17 世界自然遺產)
可可西裡(青海,2017.7.7世界自然遺產)
(騰訊新聞綜合貴州梵淨山官網、中國世界遺產網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