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

2020-12-15 旅遊終點站

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

在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流行音樂中民族音樂的因素來更好的弘揚民族音樂。流行音樂中有哪些民族因素,又如何運用這些因素,這些因素對民族音樂的教學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目前社會上流行音樂大行其道,而民族音樂卻處在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學生在學校裡每天耳濡目染的全部都是各式各樣的流行音樂。但在多元文化的世界背景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何讓遠離學生生活時代的民族音樂接近學生;如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欣賞民族音樂;如何將民族音樂更好的教授給學生,能否運用流行音樂的因素與民族音樂相結合,讓學生可以在一種索求而不是被求的情況下吸收民族音樂的知識。本文將就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二者的關係,以及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因素的分析,希望有助於發展在民族音樂教學中的新的方式方法。

  一、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因素

  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有了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元素相結合的例子。鄧麗君演唱的大多是以民間小調為素材創作的歌曲,如《小城故事》、《原鄉人》、《路邊的野花不要採》等,臺灣高山族民歌《娜魯灣情歌》的流傳更是給了大陸音樂製作人很多啟示。隨著崔健的一首《一無所有》的流傳,整個中國都颳起一股強勁的西北風,《黃土高坡》、《高天上流雲》、《信天遊》等一大批以西北民族音樂為素材的流行歌曲到處傳唱、家喻戶曉。「北方歌王」騰格爾紮根在蒙古民族音樂基礎上的音樂創作使自己保持在中國流行樂壇擁有一席之地;上海著名二胡演奏家馬曉暉與電聲樂隊的完美合作;馮小泉、曾格格夫婦的流行民樂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朱哲琴的《阿姐鼓》方興未艾;「彝人製造」演唱組合迅速躥紅等等無不說明一點—中國民族音樂正在逐漸完成一次新的質變

     二、流行音樂中的民族因素特點      1.民族戲曲音樂的借鑑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已獨特的地方音樂(包括劇種),如廣東的粵劇,河北的評劇,陝西的秦腔等。而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最具實驗性大眾化的音樂,當然也要用戲劇曲藝的手法來謀求創新。劉歡的《情怨》,這首歌具有京劇的行腔特點,尤其是結尾的拖腔,京劇韻味更是濃烈,簡直分不清它是京劇唱段還是流行歌曲。王力宏的《在梅邊》,則借用了湯顯祖的《牡丹亭》的故事情節,並在音樂中直接加入該劇的幾句原唱句,並模仿該劇唱法有慢到快的特點,將崑曲的唱腔及該劇的特點與流行音樂完美結合。不僅展現了流行音樂的元素,更吸引人聽覺、讓人為之一震的是音樂中中國戲曲的加入,及對牡丹亭愛情故事的敘述。當然,流行音樂對戲劇曲藝的手法和風格的借鑑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但卻從一個側面經典地證明了流行音樂中民族音樂元素的活躍是全面而充分的。   2.地域民間歌曲的借鑑   西北風,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歌壇的一個輝煌記錄。是大陸原創歌曲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峰,也湧現了一批真正有代表性作品和實力歌手。由於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加之搖滾節奏的配樂,搖滾或流行歌手的現代唱法等處理演繹,使西北風歌曲成為家喻戶曉風靡海內外的流行風潮。其中以崔健的《一無所有》,杭天琪的《信天遊》,胡月的《黃土高坡》最為突出。這些歌曲採取了陝北民間音樂的音調,形成了城市創作民歌的回歸。「西北風歌曲,明顯地引進了歐美搖滾思維,挖掘並汲取了我國北方音樂的巨大能;內容具有批判意識,風格慷慨激昂,帶有強烈的宣洩色彩;是剛剛萌生的鄉土搖滾與傳統民歌的折中,在中國流行音樂發展進程中是個很大的突破。」此後,陸續出現了許多具有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及歌手,李娜的《青藏高原》,李瓊的《山路十八彎》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騰格爾,他一直堅持把自己的音樂創作紮根在蒙古民族音樂的基礎上,使自己能一直保持在中國流行樂壇擁有一席之地。這些創新歌曲,都是從傳統音樂中提取了最適合於歌詞內容歌曲形式的音樂元素,以現代創新意識和表現技巧進行再創造的作品,這些歌曲既保留了傳統音樂的神致意韻,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全新的音樂藝術形象以及生動感人的歌唱表達效果。3.民族樂器的借鑑從磬、壎、編鐘、古箏等遠古樂器到後來的琵琶、洞簫、笛子、二胡等,中國的民族樂器歷史悠久,種類眾多。這些樂器不僅有著獨特的音色,而且還有著豐富的表現力。曾在黑豹、唐朝等搖滾樂隊任鍵盤手的王勇,雖然是中國搖滾的先行者,但他始終沒離開民族樂器的運用。他以古箏、柳琴、笙等創作的《往生》既古典又流行,不僅體現了現代的音樂審美理念和創作手法,而且還體現了民族樂器所具有的豐富的表現力,堪稱傳統與流行的完美結合。馮小泉、曾格格夫婦作為流行歌手也作為民族器樂演奏家,他們更是把民族樂器與流行音樂結合得天衣無縫,簫、笛子等民族樂器幾乎成為他們既時尚又唯美的音樂的主要文化特徵。

    三、流行音樂在民族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1)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將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可以用實際的作品來闡述民族音樂的審美追求的內向回歸。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聲樂、器樂、音樂文本等多種表現形式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民族情結體現在音樂的形式與內容上以及中國流行音樂的審美內涵上。   (2)在流行音樂中,中國優秀的傳統民族器樂與西方現代樂器的融合,打造出具有中國現代美、古典美的兼容並包新式民族音樂,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元素。

  (3)通過流行音樂發現民族音樂的元素,既是對傳統音樂反叛與顛覆,又是對傳統音樂的反哺與重構,這個事實不僅印證了民族音樂的所具有的資源價值和文化價值,使民族音樂具有新的審美品質和藝術魅力,而且為民族音樂的傳播打開了更為寬闊的通道,使得人們——尤其是喜歡流行音樂的年輕的一代更多地接觸、更深地體驗民族音樂的魅力所在。流行音樂從根本上屬於中國文化系統而成為中國音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中國民族音樂的一種擴張與延伸,一種變形與創新,一個流派,一個分支。所以,與其說中國音樂受到西方流行音樂的衝擊而失去某些傳統因素,不如說它借鑑了西方流行音樂的形式而獲得了新的表現力更為準確,與其說中國民族音樂被中國的流行音樂壓抑,不如說它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即流行音樂的形式出現更為準確。

  總之,在中國流行音樂中發現、總結民族情結,體現著民族音樂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不斷開拓著自我的發展空間,通過植根於流行音樂文化,發展更加有特色的民族音樂,使民族音樂變得更加豐富,群眾基礎更加廣泛,流傳更為久遠!

相關焦點

  • 淺析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元素
    所以我國流行音樂必須開始本土化的發展,這就需要借鑑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讓我國的流行音樂更加具有審美性。在這種結合實踐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也看到了未來流行音樂發展的新方向。一、民族音樂作品元素在流行音樂中的運用  我國民族音樂的珍貴之處不僅是韻律上的優美,還有精神的傳承。
  • 淺談中國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結合
    音樂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音樂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希望與動力。而在當今的社會中音樂文化以一種多元化的形式存在著,在流行音樂中融合了古典音樂的內容與形式,豐富了音樂文化的藝術形式,在現實中具有強大的意義。那麼在具體的音樂中兩者是如何有機融合的,現就這一問題淺談以下兩點:   一、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流行音樂中的運用   1.在歌曲的前奏部分融入古典旋律   每一首歌曲在開唱前均有一段不同的旋律,而在中國的流行音樂中往往會引用西方古典音樂中的某一旋律作為前奏
  • 阿朵:讓民族音樂成為流行音樂
    彈棉花、紡線、篩米、打餈粑等勞作聲音,與蘆笙、獨弦琴、嗩吶等民族傳統樂器融合在一起,展現出濃鬱的湘西民俗風情,引發觀眾的強烈興趣。  很多人不知道,阿朵還有另一個身份:非遺項目苗族鼓舞武術鼓市級傳承人。阿朵的父親是張家界人,她從小在湘西長大,在她看來,這場秀是她回饋「生養之地」最好的禮物。
  • 淺談廣東音樂-中新網
    淺談廣東音樂   廣東音樂是中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中的一種,19世紀下半葉,廣泛地流行於中國南部的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
  • 流行音樂應紮根民族文化
    追根溯源,中國最優秀的原創流行音樂,其實是在世界潮流與本土文化的雙重滋養下成長壯大起來的。作為一個有十幾億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也是音樂風格獨特、音樂歷史悠久、音樂人才眾多的國家,什麼才是我們今天良好的流行音樂發展格局,什麼樣的流行音樂最能代表發展趨勢,中國流行音樂用什麼走向世界?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 匈牙利民族音樂之魂——淺談巴託克音樂創作對中國傳統音樂傳承的...
    匈牙利民族音樂之魂 ——淺談巴託克音樂創作對中國傳統音樂傳承的啟示 葛冬琰 (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 音樂系,江蘇 蘇州 215123) 摘 要:巴託克是匈牙利現代音樂的領袖式人物
  • 匈牙利民族音樂之魂 ——淺談巴託克音樂創作對中國傳統音樂傳承的...
    匈牙利民族音樂之魂 ——淺談巴託克音樂創作對中國傳統音樂傳承的啟示 葛冬琰 (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 音樂系,江蘇 蘇州 215123) 摘 要:巴託克是匈牙利現代音樂的領袖式人物
  • 李健:流行音樂的中心詞是「音樂」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李健:流行音樂的中心詞是「音樂」不能只滿足「流行」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流行音樂演唱元素,在民族唱法中的運用與研究,你知道嗎
    筆者依據自身多年的聲樂演唱經驗與知識,閱讀了大量相關的文章,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從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的視角出發,對流行唱法與民族唱法的借鑑與融合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整理,以期能夠梳理出兩種唱法完美融合的有效方法及途徑,為我們民族唱法聲樂藝術探索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 流行音樂中民族特色唱法越來越受到大家喜愛,這是什麼原因呢?
    所以,在現代的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元素的融合中,不僅是音律的融入更是,民族性特徵的融合,讓聽眾能在音樂中找到一些民族歸屬感。可是這說起來異常簡單,要做也是相當不好拿捏尺寸的,如果融合的文本過於普通,反而不會受到聽眾的喜愛,相反可能會產生一種厭煩的感覺。因此,流行音樂創作人在進行兩者結合的創作中要注意從大眾的角度出發,在文本的選擇上一定要具有特色且典型性強。
  • 流行音樂與時代同行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淺談古典吉他在音樂表現中的創造性
    一、淺談古典吉他在音樂表現中的創造性——二度創作與一度創作的關係。      二、二度創作原則和範疇。      三、二度創作的手法。一、淺談古典吉他在音樂表現中的創造性——二度創作與一度創作的關係。        幾乎所有的表演藝術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提供給人們欣賞成品的兩大製作工序:創作和表演。
  • 淺談中國民族音樂的特點及特徵,真是長見識了
    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民族各有不同的文化特點,同時各個民族又都有著自己本民族、本國家不同的音樂特點。中國的民族音樂富有極強的地域性和風俗性,民族音樂以它特殊的優越形象及特點展示了自己的理想空間。
  •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碰撞
    1、古典音樂其實作為一個學習音樂的人來說,很多的人都會接觸到古典音樂,特別是科班出身的很多人都是學習的古典音樂,但是在中國的話就學習的也有民樂,中國傳統音樂而不是像西方的古典音樂,中國的戲劇,號子,山歌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
  • 中國流行音樂百年史(中)
    中國流行音樂走過近百年的歲月,一代代音樂人的默默付出,造就了今日中國流行音樂文化的繁榮。在中西藝術文化的碰撞中、在傳統歷史文化藝術的薰陶下,不斷的交流融合發展。流行音樂在不斷地探索、不斷的創新,東方與西方、歌劇與戲曲、世界與民族,我們走在未來的道路。
  • 貴州省音協流行音樂學會成立:做貴州的流行音樂
    貴州省音協流行音樂學會成立:做貴州的流行音樂 貴州省音協流行音樂學會授牌儀式現場,會長張超(左)接牌。
  • 曲目匯集古典流行民族等多種音樂表現形式
    曲目匯集古典流行民族等多種音樂表現形式 2012-12-24 17:47:53  來源: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編輯: 張超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淺談西北回族的音樂特點及傳承
    淺談西北回族的音樂特點及傳承翟 悅(西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摘要】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回族的文化構成既有中亞西亞的伊斯蘭教的成分,也受中國本土文化的影響。「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方式,讓回族成為了我國一個特殊的少數民族。
  • 今年海娃音樂會:用民族樂器演奏流行音樂
    【混搭1】  用民族樂器演奏流行音樂  用大白話來概括今年海娃音樂會的特點:有很傳統的民樂曲,也有聽起來不像民樂的流行曲。  《Let it go》(隨它吧)就是其中一首「混入民樂的洋曲」。它是迪士尼動畫影片《冰雪奇緣》的主題曲,風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