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才到巨匠——畢卡索

2020-12-19 我叫張銘瑞

1881 年 10 月 25 日,在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被人們稱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天才」的巴勃羅·畢卡索誕生了。他的祖父曾經想當畫家,但是為了負擔家計,無奈不能,他的父親何塞終於有機會把這個家族的嗜好變成職業,在藝術學院擔任繪畫老師,同時還是市立博物館的館長。這註定了畢卡索從一出生,血液裡就帶著對繪畫的熱愛,他自小就能接觸到繪畫藝術並一生都與之相伴。

畢卡索從小視覺敏感,而有過人的意志力。何塞送畢卡索去上學,畢卡索的條件是,在學校必須毫無限制的畫畫,畢卡索還要求父親把認為是必需品的東西全部教給自己。當時,畢卡索還只是個孩子。

畢卡索自小是在女人堆裡長大的,他的女人親戚們都希望他儘可能的超過他的父親,並儘可能的支持他。11 歲時,畢卡索離開了由女人包圍的家,進入專業的藝術學校學習。13 歲時,他就畫的跟拉斐爾一樣好。這時候的畢卡索,不能夠只把他當成小孩子,他的作品已經抓住了生命的神韻,充滿了力量,不只是停留於觀察和模仿的階段。他在自己的畫作中,已經創造出一個完整的世界。

14 歲以後,繪畫對於畢卡索來說,不僅只是一種語言,一種手段,更是一種能夠變形、包羅一切的形式。15 歲的畢卡索,已經不屬於任何人,只屬於藝術。16 歲時的畢卡索,他開始不相信身邊人對繪畫的信口雌黃,在繪畫上,他心中的英雄是委拉斯開茲,在雕塑上,他的偶像是米開朗琪羅。不論是在藝術的學習創作上,還是自己人生的規劃上,年輕的畢卡索永遠不願和別人不一樣,他自信,有主見,有積極的計劃。

30 年代,西班牙爆發內戰,畢卡索的連續性的版畫《弗朗哥的夢幻與宣言》在這個時候誕生,表現出他對弗朗哥的痛恨和譴責。4 月 26 日,法西斯空軍襲擊了西班牙北部的重鎮格爾尼卡,使無辜的百姓受到了嚴重的傷害。畢卡索以這次空襲事件作為題材,創作了油畫《格爾尼卡》,他用象徵性的手法以及深灰的色彩,表現出了悲劇的氛圍和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10 月,畢卡索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畢卡索說他從來沒有把繪畫只是單純的當作消遣或是逃避,他是通過繪畫通過色彩,作為他的武器,來了解他所在的這個世界和世界上的人。1950 年,朝鮮半島發生了戰爭,畢卡索憤怒的譴責美國發動的這一殘酷的戰爭,創作了《在朝鮮的屠殺》,這幅畫非常尖銳的揭露了西方帝國主義的入侵,是對美國行為的強烈的抗議。

「當畢卡索七十多歲的時候,他對電影這一新的藝術形式很感興趣,所以,當電影製片廠的導演想拍一部有關畢卡索的專題片的時候,他很欣然的接受了。這部片子叫做《畢卡索的奧秘》。」畢卡索晚年的時候,懷念他的祖國西班牙。他被任命為畢卡索博物館的名譽館長,但是,由於他一直痛恨弗朗哥政權,導致他沒有機會回到祖國正式赴任。

「畢卡索 85 歲誕辰的時候,為了慶祝他的偉大成就,在世界各國的首都和大城市分別舉行了畢卡索的展覽會。」1973 年,92 歲的畢卡索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仍然在努力的工作。畢卡索是勤奮並且不安分的人,他永遠不滿足於現狀。他是第一個活著的時候,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羅浮宮收藏的畫家。他是長壽畫家,他的命運與這個世紀命運緊緊相連著,是這個世紀的見證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是畢卡索?從A到Z了解「天才的誕生」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就將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拉開帷幕。在為此次大展翹首以盼的同時,我們也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造就了這位現代藝術史上最為大膽、最具原創性、最為多產的天才?他又是如何成為大名鼎鼎的「畢卡索」的?
  • 巨匠典藏 | 思諾爾家向二十世紀藝術巨匠畢卡索致敬
    1881年,畢卡索 (Pablo Picasso)於西班牙馬拉加出生,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巨匠之一。思諾爾家地板「巨匠典藏系列」紋理萃取畢卡索經典名畫元素,用靈動的紋理展現極具價值的印象派藝術,將每一片地板的自然紋理逼真呈現,以完美的設計組合達到藝術生活的最高境界。
  • 畢卡索:天才的誕生之路
    畢卡索的調色盤從冷色調擴充到溫暖的珍珠灰、粉色、紅色和赭色等,作品也從陰沉頹廢的風格慢慢變得具有浪漫氣息。本次展覽的主辦方別出心裁地選取了畢卡索創作生涯前30年極為高產和飽含創造力的幾個階段:從1895年前後的求學時期,到1920年初的「古典主義」黃金時期,再到著名的藍色和粉色時期。每一階段都與畢卡索當時的生活情感緊密相連,而風格卻又大相逕庭。於是,我試著從展覽中探尋這位繪畫天才的誕生軌跡。古典主義時期:天才初長成學畫初期,畢卡索即接受了嚴格的學院派訓練。
  • 天才畫家畢卡索真正的朋友安裝工蓋內克
    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卡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畫家。據統計,他一生共畫了37000多幅畫,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力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
  • 畢卡索:天才誕生之路
    其中,一場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畢卡索真跡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成為今夏最受矚目的藝術盛事之一。國際首屈一指的阿德裡安·卡迪工作室(StudioAdrien Gardère)為展覽特別設計了一組半開放式的盒狀空間,使展覽各章節主題得以錯落有致地呈現。
  • 《天才畢卡索》主演班德拉斯專訪
    班德拉斯和畢卡索來自同一個家鄉——馬拉加,位於歐洲最南端,西班牙的第六大城市,毗鄰地中海,被人稱之為「太陽海岸」。  最近,在洛杉磯,時光網記者採訪到了班德拉斯。這位57歲的演員在比弗利山莊的酒店套房中喝著咖啡,分享了塑造這樣一個傳奇人物所面臨的挑戰,為什麼這個角色讓他如此恐懼,他曾經擁有過的畢卡索畫作,以及他如何到達了目前這樣的輕鬆平靜狀態。
  • 遇見天才的另一種方式 用聲音走進天才畢卡索
    用聲音與天才相遇在這次展覽中,觀眾不僅能夠看到畢卡索的真跡,還能夠通過聲音去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在這裡,凱叔會告訴你畢卡索70多個字的全名;肚大嘟給你講講畢卡索的立體主義繪畫;寶拉來跟你談談畢卡索是怎麼不斷突破自己,進行跨界的。通過這些聲音帶領孩子們一起走進這位天才的藝術世界。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通過五個區域展示了畢卡索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幾次重要的時期。
  • 永遠年輕的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你看到的是此刻的我,而這個我已經改變了,去到了別的地方。我從不停留在一個地方,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沒有風格。」正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的巴勃羅·畢卡索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連日來觀者如潮,主辦方貼心地提醒觀眾錯峰參觀,以便更好地體驗屬於自己的「畢卡索時間」。
  • 「天才」畢卡索與你不知道的思考
    在迎接2019年北京的畢卡索大型回顧展之前,我們可以先複習一下畢卡索的生平。2018年由國家地理頻道出品的迷你電視劇第二季「天才」(Genius,以每一季獨立講述一個著名天才為故事,講述現實世界中,帶來革命式創新思維的高智商天才們,第一季為愛因斯坦)將目光集中在「畢卡索」(1881年出生於西班牙,1973年逝世於法國),在世界上共有4家美術館因為收藏他的作品而知名的多產藝術家的身上,並邀請同為西班牙人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
  •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即將落幕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2019.6.15 – 2019.9.1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合作舉辦的「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即將落幕,這位繪畫天才給當時乃至今日帶來的話題仍然沸沸揚揚
  • 「畢卡索是天才,我也是」天才橫溢的他們照亮20世紀的世界藝術界
    兩位藝術巨匠有著30餘年的聯繫,但他們的關係既親密又緊張,他們是朋友還是對手?當達利還在努力學習繪畫的時候,在歐洲的另一處,比達利大22歲的畢卡索已經到了法國,名滿天下,成為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和藝評人眼中的「天才」,更成為達利的偶像。天賦異稟的小達利在美術基礎課上繪製的作品天馬行空,甚至覺得自己的老師已經教不了自己了。
  • 「畢卡索--一個天才的形成」中國首展
    上海2018年8月1日電 /美通社/ -- 「畢卡索 -- 一個天才的形成」策展團隊見面會於7月30日(蘇珊娜 杜郎 嘉爾西亞女士 題為「畢卡索 -- 一個天才的形成」的本次展覽精選巴勃羅·畢卡索的代表作品,及年少時期的作品原作,在國內首次呈現,並從多方位剖析了其藝術風格的形成。
  • 《天才》第二季開播: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
    《天才》(Genius)海報由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出品的《天才》(Genius)第二季已經開播。這一季聚焦的人物是另一個20世紀的天才——畢卡索 (Pablo Picasso)。
  •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作品展在京舉辦
    你看到的是此刻的我,而這個我已經改變了,去到了別的地方。我從不停留在一個地方,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沒有風格。」正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的巴勃羅·畢卡索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連日來觀者如潮,主辦方貼心地提醒觀眾錯峰參觀,以便更好地體驗屬於自己的「畢卡索時間」。 1983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畢卡索繪畫原作展」,33幅畢卡索真跡在中國首次亮相。
  • 畢卡索畫傳:天才畫家的玫瑰色女人和蒙馬特洗衣船
    感嘆於巴黎的繁盛景象,博覽會入口的雕塑都成了畢卡索神往的「繆斯女神」。 1900年巴黎世博會入口舊照​剛到巴黎期間,畢卡索和朋友們由藝術經紀人資助,落腳於加布裡埃爾大街49號公寓。酒後驚悚的夢境後,畢卡索頓悟了儼然不同的創作風格,漫畫中通過了一種更戲劇化的語言來闡釋其創作風格的蛻變——新思想或者風格的誕生一定不是「從0到1再到2」的線性變化,往往都是「1+1=蘋果」這樣的「湧現」模式。​
  • 達利和畢卡索藝術精品展:盡覽20世紀西班牙藝術巔峰
    薩爾瓦多·達利、巴勃羅·畢卡索,兩位生前相互影響了30多年的西班牙藝術巨匠,百年之後「相見」於中國。   亞歷山大·沙德林的收藏展被公認為世界第四大私人收藏展,他的藏品曾在全球50多個國家博物館展出。   創新的畢卡索,立體主義的創造者   1926年,在巴黎,22歲的達利與46歲的畢卡索第一次會面,他很喜歡由畢卡索開創的立體主義藝術,而畢卡索也對超現實主義的達利早有耳聞。這次相見,讓兩位世界級藝術巨匠由此結緣,他們互相敬佩又互相競逐,創作了大量作品。
  • 40餘件畢卡索作品亮相三亞 《騎馬鬥牛士》將拍賣
    海南日報三亞12月9日電(記者林詩婷)由海天盛筵和美國LC藝廊聯手舉辦的畢卡索藝術展昨天在三亞舉行,該藝術展也是2017第八屆海天盛筵的亮點活動之一。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藝術巨匠畢卡索的藝術作品逾40件,涵蓋陶器、版畫等多種形式的藝術品,盡顯藝術巨匠的非凡魅力。
  • 「天才的對視」 畢卡索&達利藝術畫展亮相南京
    20世紀的西班牙藝術被極其高產的藝術家畢卡索和達利烙上了深深的印記,前者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代表,後者是立體主義的創始人。畢卡索和達利兩位藝術巨星,不僅藝術作品聞名於世,他們之間的友誼也被人們稱為「天才的對視」。
  • 激情、扭曲與現實,天才畢卡索的10個細節
    畢卡索來中國啦,6月15日,《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展,引起了一陣畢卡索浪潮。《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海報展覽共展出了一百多件作品,立體地展示了這位創造性十足的天才藝術家——畢卡索。
  • 畢卡索和梵谷,兩大藝術天才的悲喜人生
    畢卡索和梵谷是西方現代美術史的兩大奇蹟。把他們放在一起對比,讓人唏噓。梵谷比畢卡索大28歲,畢卡索卻比梵谷多活了55年。巴勃羅·畢卡索(1881-1973)西班牙文森特·梵谷(1853—1890)荷蘭他們兩個無疑都是藝術天才。然而上帝締造這兩大天才的同時,卻演繹著一齣悲劇,一齣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