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作品展在京舉辦

2020-12-18 人民網江西頻道

【藝海擷英】

「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人們常用這句話形容這位人盡皆知、不斷變幻藝術手法的探求者。這位西班牙藝術家在91年的生命中,以驚人的坦誠之心和天真無邪的創造力為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藝術作品,成為當之無愧的一代藝術奇才。連他自己都說,「我變化與移動得太快。你看到的是此刻的我,而這個我已經改變了,去到了別的地方。我從不停留在一個地方,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沒有風格。」正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的巴勃羅·畢卡索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連日來觀者如潮,主辦方貼心地提醒觀眾錯峰參觀,以便更好地體驗屬於自己的「畢卡索時間」。

1983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畢卡索繪畫原作展」,33幅畢卡索真跡在中國首次亮相。2011年,上海世博園中國館展出畢卡索62幅原作,2014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了畢卡索的版畫100幅。而此次在UCCA的展覽基於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館藏,精心挑選出103件作品,包括34件繪畫、14件雕塑以及55件紙上作品。展覽重點介紹了畢卡索藝術生涯最初30年間藝術創作的全部代表性階段的作品。為了清晰地展示畢卡索在青年時期的藝術實驗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展覽還展出了他1927年至1972年較為晚期的一些作品。畢卡索雖出生於西班牙,但為了追尋藝術之路,年輕時的他便奔向了歐洲藝術之都——巴黎,他的許多經典名作都在那裡誕生。

今年3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愛麗舍宮同馬克龍總統會談時表示,中法在人文交流方面,既要暢通政府間合作的「主渠道」,也要豐富民間交往的「涓涓細流」,要充分發揮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文化、旅遊、語言、青年、地方等領域合作,在2021年互辦中法文化旅遊年。作為2019年「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成為新一輪中法人文交流合作中引人關注的藝術項目。

法國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藏品總監艾米利婭·菲利普擔任此次展覽的策劃人。她專為此次中國的展覽構思設計,開放性的視角和同時存在的畢卡索的多種藝術語言,讓觀眾感受到畢卡索風格轉變背後的歷史與生活。這位現代藝術史上極為大膽、極具原創性而多產的天才的藝術創作軌跡,也逐漸清晰起來。談及為何選擇畢卡索最初30年藝術生涯的作品進行呈現,艾米利婭·菲利普表示,希望以此讓公眾更加容易理解畢卡索整體藝術風格形成的過程。

入口處的粉色展牆上排列著藝術家年表,這讓排隊等候的觀眾對畢卡索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引導著觀眾進入1800平方米的大展廳。阿德裡安·卡迪工作室為此次展覽特別設計的一組半開放式的盒狀空間,使展覽的6個章節主題錯落有致地呈現。「盒子」的參觀動線都是單向出入,這些開口與空隙為觀眾提供了意想不到的視角和驚喜。每個單元的入口都在外牆印有畢卡索的大幅肖像照,而出口處相對較小,在內牆貼有藝術家工作、生活的相關圖像,突顯了每個「盒子」裡所對應的藝術家的創作階段。「盒子」間的相互連接,仿佛邀請觀眾踏上一段段探索畢卡索藝術生涯的旅程。

青年畢卡索經歷了從學徒時代的學院派現實主義,到戰後向古典風格的回歸,從藍色時期和粉色時期交替出現的情感主題,到具有開創性的原始主義探索等諸多轉變。展廳中這些創作於1893年至1921年間的作品,被劃分為六個不同的章節,是畢卡索從早期到中期藝術成長經歷的縮影。

畢卡索曾經說過,「奇怪的是,我從來沒有像孩子那樣畫畫,從來沒有,即使在很小的時候。」在「早期畢卡索」這一章節,聚焦於畢卡索自童年時期開始的創作及其早期受到的影響。13歲時,畢卡索創作的《古代石膏像素描習作》便已經展現出他驚人的天資和嫻熟的畫技。畫中赫拉克勒斯有著雕塑般的線條造型,運用木炭筆繪製出的陰影增加了畫面的柔和感,也展現出彼時的畢卡索對傳統美學的深刻理解。1859年,還不足14歲的畢卡索創作了《戴帽子的男人》。畢卡索一生都保留著這幅早期油畫作品,它見證了自己學藝期間受到的西班牙藝術的浸染,但很快他便超越了最初的古典主義影響。

畢卡索在拉維尼昂廣場上的巨幅肖像照,引我們走進展覽的第二個「盒子」——「藍色和粉色畢卡索」階段。藝術家自1901年夏天,放棄了模仿前輩的後印象派繪畫風格,轉而塑造真正意義上最早的個人風格——藍色時期。其特點是大量使用藍色,選取感性的主題並在形式中尋求表現力。根據畢卡索自己的說法,這個時期的創作始於1901年他的好友自殺,「我想念已經去世的卡薩吉瑪斯,於是開始用藍色來作畫」。在極負盛名的《自畫像》中,僅有20歲的畢卡索面色枯槁,臉頰凹陷,除了嘴唇上的一絲血色,整個畫面籠罩在陰冷的藍色調中。

同樣的憂鬱也滲透進隨後粉色時期的作品中。1905年間,雜耍藝人成為畢卡索的重要創作主題,除了延續此前矯飾主義風格的身體變形扭曲,他還通過丑角阿爾列金的形象逐漸確立了最初的藝術身份。同時期的雕塑《瘋子》中,小丑生動的形象、調皮的微笑展現著表演性和裝飾化的世界。1906年,隨著粉色逐漸變為赭色,隨著畢卡索的戈索爾村莊之旅,風格轉向,他對形式和空間的粗糲簡化,預示著一場造型革命即將到來。

1906年秋天,畢卡索繼續著簡化形式和空間的探索,並且不知不覺地走上了一條藝術變革之路。「驅魔人畢卡索:《阿維尼翁的少女》的革命」這一章節,展現了多幅他為了創作《阿維尼翁的少女》所作的習作。據說,《阿維尼翁的少女》的創作經歷了700多幅構思後才形成,草稿整整用了厚厚的16大本。這些習作中不再模仿現實,而是組合連接基本形狀,運用緊密線條將色彩搭配限制在赭色調的氛圍中。《阿維尼翁的少女》被視為現代藝術史上裡程碑意義的巨作,畢卡索在創作這幅作品時年僅25歲。當時的他還只是旅居巴黎的年輕藝術家,在蒙馬特高地租用著狹小的工作室——日後被稱為現代藝術搖籃的「洗衣船」工作室。

從展覽的第四章節「立體主義者畢卡索」中可以看出,藝術家對「標誌物」等符號元素的運用催生出了立體派作品。《彈曼陀林的男子》便是分析立體主義的代表作,儘管它有些晦澀難懂。一系列灰粽色調的小平面組成畫面,樂器音孔、音譜等符號被畢卡索稱為「標誌物」,幫助我們破譯構圖的含義,密集重疊的三角形和新月形,通過一系列類似軀幹和頭部的三角形傳達出演奏者的形象。

在「多變畢卡索」章節,是藝術家對古典的致敬、引用與革新。除了《戀人》《習作》等作品展現出獨特的藝術探索外,1919年畢卡索接受邀請為俄羅斯芭蕾舞團出品的舞劇《三角帽》設計的舞臺布景、服裝和幕布格外引人注目。在妻子奧爾加的陪伴下,歷時兩個月,畢卡索創作出這些具有經典現代性,又浸潤著西班牙風情的跨界之作。

展覽的尾聲,來到西班牙小廣場般的空間中。《閱讀》《頭頂甕罐的女人》《吻》等畢卡索較為晚期的一系列經典繪畫和雕塑作品,體現了貫穿他創作生涯的主題和基本原則。

「我本想成為一個畫家,然而我卻成為了畢卡索。」在展覽出口處印刻的這句話,或許是這位天才藝術家一生最好的註腳。(記者 田呢)

(責編:毛思遠、邱燁)

相關焦點

  • 永遠年輕的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正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的巴勃羅·畢卡索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連日來觀者如潮,主辦方貼心地提醒觀眾錯峰參觀,以便更好地體驗屬於自己的「畢卡索時間」。  1983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畢卡索繪畫原作展」,33幅畢卡索真跡在中國首次亮相。
  •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即將落幕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2019.6.15 – 2019.9.1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合作舉辦的「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即將落幕,這位繪畫天才給當時乃至今日帶來的話題仍然沸沸揚揚
  • 畢卡索:天才誕生之路
    其中,一場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畢卡索真跡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成為今夏最受矚目的藝術盛事之一。國際首屈一指的阿德裡安·卡迪工作室(StudioAdrien Gardère)為展覽特別設計了一組半開放式的盒狀空間,使展覽各章節主題得以錯落有致地呈現。
  • 畢卡索:天才的誕生之路
    ■ 李理達 文/攝「我本想成為一個畫家,然而我卻成了畢卡索。」看完「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作品展,我才終於理解了畢卡索的話。本次展覽的主辦方別出心裁地選取了畢卡索創作生涯前30年極為高產和飽含創造力的幾個階段:從1895年前後的求學時期,到1920年初的「古典主義」黃金時期,再到著名的藍色和粉色時期。每一階段都與畢卡索當時的生活情感緊密相連,而風格卻又大相逕庭。於是,我試著從展覽中探尋這位繪畫天才的誕生軌跡。古典主義時期:天才初長成學畫初期,畢卡索即接受了嚴格的學院派訓練。
  • 天賦解放丨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活著的時候便舉世聞名,被譽為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其中很多是畢卡索青年時期的作品,還有他15歲參加畫展時得獎的巨幅畫作《科學與慈悲》。青年時代的畢卡索就讀於巴塞隆納最好的藝術學校,也因為自己看法和學院派格格不入而很快退學。而他退學以後的作品也讓人越來越難懂得,但是新的畫派也快要誕生啦。
  • 為什麼是畢卡索?從A到Z了解「天才的誕生」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就將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拉開帷幕。在為此次大展翹首以盼的同時,我們也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造就了這位現代藝術史上最為大膽、最具原創性、最為多產的天才?他又是如何成為大名鼎鼎的「畢卡索」的?
  • 中國迄今為止最具規模畢卡索作品展在北京開展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陳舒 張漫子)103件真跡作品,涵蓋其前三十年全部代表性階段,「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14日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幕,15日起將對公眾開放。這也是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卡索作品在中國迄今為止最豐富、最全面的展示。
  • 以藝術致敬藝術,畢卡索真跡展邀你親睹「天才」的誕生
    2020年5月1日-5日,綠地·麓湖郡 VS 藝術界泰鬥畢卡索真跡展;一個展看盡畢卡索「天才的一生」,打破生活與藝術的屏障,共赴顱內高潮!畢卡索,20世紀最偉大的十位畫家之首,世界最貴的十幅畫中,他收割了四幅。
  • 畢卡索作品大展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
    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於2019年6月15日至9月1日期間,呈現中國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巴勃羅·畢卡索(1881-1973)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劃分為六個不同章節:「早期畢卡索」聚焦於畢卡索自童年時期開始的創作及藝術家早期受到的影響,在這一階段,他創作了《戴帽子的男人》(1895)和《古典雕塑石膏像寫生習作》(1893-1894
  • 田秀珍(國畫書法)書畫作品展在京舉辦
    不忘初心——田秀珍書畫精品展暨學術座談會、在中國國家畫院、北京人民畫院、徐悲鴻畫院、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此次展覽田秀珍先生90多幅精品,絕大多數作品是第一次公開展出。不忘初心——田秀珍書畫作品展在京舉辦田秀珍,筆名天秀
  • 畢卡索:一個天才的誕生
    7個女人、70000張畫、395億身家,畢卡索究竟是大師,還是渣男?1881年10月25日,畢卡索出生於西班牙馬拉加。畢卡索在全球範圍內影響巨大,但凡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人能避開畢卡索打開的道路。父親是一位美術老師,從小就培養畢卡索的繪畫能力。四歲的他話還說不利索,就已經懂得拿起筆作畫了。隨著畢卡索的長大,他的藝術天賦也日漸凸顯。13歲時,父親覺得畢卡索已經超越了自己,並發誓從此不再繪畫。相似的故事,在三百年前也曾發生在達·文西(此處可a至1452年4月23日的義大利芬奇村)和老師委羅奧基身上。
  • 激情、扭曲與現實,天才畢卡索的10個細節
    畢卡索來中國啦,6月15日,《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展,引起了一陣畢卡索浪潮。《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海報展覽共展出了一百多件作品,立體地展示了這位創造性十足的天才藝術家——畢卡索。
  • 最大規模畢卡索原作來京展出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現場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現場  畢卡索是在中國知名度較高的外國藝術家。因為法國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1985年才成立,所以北京觀眾其實是早於巴黎觀眾欣賞了這一批畢卡索原作。2011年,上海世博會期間,62幅來自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作品在世博園中國館展出。2014年,100幅畢卡索版畫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這一次,「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則是歷次展覽中作品最為豐富、策劃最為專業精心的一次,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法國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合作舉辦。
  • 遇見天才的另一種方式 用聲音走進天才畢卡索
    用聲音與天才相遇在這次展覽中,觀眾不僅能夠看到畢卡索的真跡,還能夠通過聲音去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在這裡,凱叔會告訴你畢卡索70多個字的全名;肚大嘟給你講講畢卡索的立體主義繪畫;寶拉來跟你談談畢卡索是怎麼不斷突破自己,進行跨界的。通過這些聲音帶領孩子們一起走進這位天才的藝術世界。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通過五個區域展示了畢卡索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幾次重要的時期。
  • 5個時期、106件作品,展現畢卡索這位天才的誕生記
    近日,為了全面回顧畢卡索的創作生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畢卡索作品展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呈現。畢卡索一生作品數量高達45000多件作品,絕對稱得上超高產畫家,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梳理,可看出畢卡索一生創作風格多變並致力於探索藝術風格的變化,但在眾多風格中又保持了自己特色,不同階段都與他的生活經歷息息相關。
  • 中國將呈大型畢卡索作品展 再現天才藝術家早期創作之路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14日從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獲悉,6月15日至9月1日期間,此間將呈現中國迄今為止最大型的巴勃羅·畢卡索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 從天才到巨匠——畢卡索
    1881 年 10 月 25 日,在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被人們稱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天才」的巴勃羅·畢卡索誕生了。他的祖父曾經想當畫家,但是為了負擔家計,無奈不能,他的父親何塞終於有機會把這個家族的嗜好變成職業,在藝術學院擔任繪畫老師,同時還是市立博物館的館長。
  • 藝術類基金會助推畢卡索作品在中國展出
    6月15日至9月1日,「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持續對公眾開放 展覽中的畢卡索作品 ■本報記者王勇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此次展覽名為「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基於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館藏,從中精心挑選出103件作品,全面回顧畢卡索創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現出畢卡索從早期到中期的藝術成長經歷。
  • 天才畢卡索早期103件作品現身UCCA
    2019年6月15日,我國迄今規模最大的畢卡索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來自巴黎國立畢卡索博物館的103件作品,涵蓋了34件繪畫,14件雕塑,還有55件紙上作品,回顧畢卡索前30年的創造生涯。藝綻君選取其中部分作品,為您解讀作品背後的故事。
  • 103幅大師原作亮相UCCA 啟示何以成為畢卡索?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開幕現場畢卡索,人盡皆知。每一次畢卡索的原作大規模來到中國,總會引起轟動。1983年,中國美術館曾舉辦「畢卡索繪畫原作展」,展出畢卡索作品33幅,這是畢卡索作品首次來到中國。2011年,在上海世博園中國館展出作品62幅。2014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畢卡索版畫10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