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何以為家》這部讓我有些壓抑,又倍覺精彩的一部高分電影,喜歡這孩子的聰明才智,對他身處的環境又深感同情。這個孩子確實是貧民窟裡的,因為經歷過所以演的一切卻又那麼真。他爸說他們家就是社會上的寄生蟲,如果悲哀的人已認定他們是悲哀的,那他們姑且苟活一生也註定是悲哀的。很壓抑,最有家庭感覺的一段,卻是最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之間產生。男孩在法庭上的獨白,如同一記重重的耳光,落在男孩父母的臉上,也落在眾多「生育癌患者」的臉上。淚點滿滿,很好哭,男孩露出全片唯一一個微笑時全場抽泣。
贊恩離家出走的那個橋段真的哭死我了,贊恩這般善良真誠的男孩子,為什麼要遭受如此坎坷的命運啊,他那個家庭,實在太令人揪心了,養不活女兒只好美名其曰將其送嫁,實則就是變賣。另一邊,黑人小孩還那麼小,黑人媽媽拼了命的想法子養活他,死活都不肯將他送出,哪怕自己要吃牢獄之災。這兩個家庭形成鮮明對比,何以為家,有愛,有溫暖,有責任,有擔當的即為家。
可能是我個人原因吧,鏡頭特別晃,感覺都要被晃暈了,贊恩的生活環境很心酸,但是全篇下來並沒有特別感動的地方。贊恩的控訴,他父親母親的控訴值得深思,並不只只是生而不養這點,他父親在法庭上的那一段感覺也特別有道理,他從小就是那樣長大的。真的是直擊心靈的一部電影,十來歲的贊恩,如果不是真的經歷過,沒有辦法這麼真實。感覺就是如果真的尚未懂得責任與擔當,或者說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就不要輕易去得到一些人或者事物,不要讓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的東西何以為家。
真的太壓抑了吧,全程壓抑我哭都哭不出來,贊恩也只是因為被劇組挑中才改變了一大家子命運,還有那麼多大人和孩子一輩子都陷入苦難的循環而不自知,戰亂區是這樣,和平區域又哪能到處皆平和。世界那麼大,總有人掙扎在宗教和法律都觸不到的犄角旮旯裡,努力求生存。珍惜所有的一切,打破血脈中的桎梏,盡力舒展吧。看到最後才發現是主人公自己演的自己,帶你走進了一個真實的未曾經歷也無法想像的人生。
整個電影都是在壓抑地表達,如果一出生就註定是在地獄,為何要生,為何要讓一個無辜的生命經歷這麼多痛苦,生育的目的是什麼,在我們小農經濟時期可以無節制的生育,多子多福,是因為多了勞動力,僅僅多了一雙筷子的付出就能得到幾十倍上百倍的回報,何樂而不生,現在生育的目的則更加複雜了,從古至今,生育永遠不是單方面的無限付出,每個人生來都是利己主義者,每一個生命的出生都伴隨著一份自私的愛,付出就肯定會要求回報。
看完這個電影真的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贊恩的願望居然渺小到是一頓飯一個枕頭,特別難過看到電影結尾說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特別的壓抑和揪心,覺得自己也做不了什麼覺得自己太渺小 ,贊恩現在很幸福,在挪威求學,但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個贊恩,戰爭和貧窮依然是世界上兩大禍害,渺小而偉大的願望是希望世界上少點硝煙,希望所有的小孩都可以被世界溫柔對待,特別慶幸自己生在和平年代和和平國家,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擁有的都是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