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這就是贊恩本人的生活,壓抑而又真實

2020-12-16 顧將南歌

昨天看完了《何以為家》,大多數人都是站在贊恩的角度去看全篇,而給我最多淚點的是兩位母親,都為生活所迫,能生不能養,能生不敢養,她們也不願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從一出生就差距這麼多,可現實就是很骨感,誰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實,可現實就是現實,有些東西天給你什麼就是什麼,我記得贊恩媽媽在法庭上說,如果你們處於這種處境早就活不下去,她也想過一千種一萬種死法,可孩子們怎麼辦,薩哈也是她的女兒,她也不願意她12歲嫁人,可是不嫁就要讓她在這種環境裡生活嗎。

女本為柔,為母則剛,初為人母還要多多包容,希望我的媽媽在每一天都可以快快樂樂。很少看這種題材的電影,全程買了吃的一點都沒吃,看完和媽媽說我想她了,其實只是覺得,我們很幸運,有很多可以選擇的權利,也可以很任性的不計後果的走自己想走的路,街上隨處可見的是明媚的笑臉,明天有你期待的人可以相見。何以為家,有愛才有家。這電影也太虐了,尤其是後面說是真實情況,改編小演員就是主人公本人的時候,太震驚了,贊恩又善良又倔強還酷酷的,生活多難也不喪,還在努力拯救別人。

他一笑老阿姨心都化了,我一直很奇怪到底什麼樣的小孩,能挑起全影片大梁去創造影片高分,究竟是什麼樣的小孩能讓他的眼裡寫盡苦楚去演繹一個敘利亞難民在黎巴嫩底層艱難度日的生活狀態,而同時他又是不卑不亢、心懷熱忱的。然後我發現其實這就是贊恩本人的生活,壓抑而又真實。這也太心疼了,希望所有善良的小孩子都能夠被世界溫柔以待,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看完的時候外面在搞兒童節目排練,那些小孩在敲架子鼓,彈古箏,跳舞,特別不真實,我們並不是活在和平年代只不過有幸生在和平國家吧,如果被全世界溫柔對待太難,那希望每一個勇敢的孩子都能得到最完整的父母的愛。

母國不定,何以為家,家國境遇尚且如此,仿佛無法去苛求掙扎過活中的父母。在他們的觀念裡,身邊或者上面幾輩的所有人都是這樣生存,繁衍後代、勞動、猶豫捨得。贊恩反而顯得異類而尤為難得,一個未成年的自我意識覺醒和追求自由權利的表達,是真正意義上的思想成熟。他代表一類人,發出了內心的聲音和對原生家庭的反抗。人物是真實人物,但意願卻未必是自我表達,有劇情的需要和導演的推動,但星火燎原,有揭露才會有廣泛關注,有社會回應。至少,贊恩能有家可歸吧,作為普通觀眾也只能寄希望於此了。

相關焦點

  • 《何以為家》很壓抑也很深刻,贊恩讓人心疼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公平愛綜合,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何以為家》很壓抑也很深刻,贊恩讓人心疼的事情,有興趣的同學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哦「今天去看了《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真的很壓抑也很深刻,我看到最深的體會就是贊恩這麼小確承受著不應該屬於他的無奈
  • 《何以為家》過於真實,贊恩最後的笑真是令人心酸又感動
    記得是五月下旬看了電影《何以為家》, 群裡有人提了一嘴這個就看了, 就恰巧而已,這電影看得我不知道怎麼形容,反正就是喘不過氣壓抑的很,有的鏡頭想哭但又哭不出來,直到最後一個鏡頭,也是全集唯一的笑容時,真的忍不住了,稍微平復心情後,屏幕又顯示,贊恩演繹的就是自己曾經經歷的大部分,就更壓抑了
  • 《何以為家》一個悲傷的故事,贊恩演繹的就是真實的自己
    在一個晚上看了《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最近看的最壓抑的電影,但知道部分會捐給像讚恩這樣的孩子就覺得值了,主要講了一個十二歲的男孩贊恩起訴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卻沒有養我,影片採用倒敘和寫實的手法,一開始就讓我想到印度電影,贊恩把雜貨商給的東西扔掉,應該是內心反抗的表現,而後教妹妹薩哈如何處理月經
  • 《何以為家》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特別的壓抑和揪心
    看了《何以為家》這部讓我有些壓抑,又倍覺精彩的一部高分電影,喜歡這孩子的聰明才智,對他身處的環境又深感同情。這個孩子確實是貧民窟裡的,因為經歷過所以演的一切卻又那麼真。他爸說他們家就是社會上的寄生蟲,如果悲哀的人已認定他們是悲哀的,那他們姑且苟活一生也註定是悲哀的。
  • 《何以為家》很真實,這是對現實的控訴,亦是壓抑的吶喊
    強烈推薦我覺得最優秀的電影《何以為家》,這是非常優秀的一部作品,是因為在之前不小心刷到這條關於這部電影的微博,之後點進去看了,發覺愛上這部電影了,是因為劇情真的是非常好,而且也很打動我,之後剛好上映了,我就買了第一張票,然而因為工作一些事情,還沒忙完,之後為了從頭看起,我又重新買第二張票
  • 《何以為家》贊恩的堅強懂事讓人心疼,看完很壓抑但更多的是無奈
    《何以為家》贊恩的堅強懂事讓人心疼,看完很壓抑但更多的是無奈一個人去看了電影《何以為家》,做好了心理準備去的,看的時候還是非常壓抑和說不出來的感覺,果真如大家所說很好哭,十二歲的小孩子堅強懂事得讓人心疼,記得以前的時候,每次在火車站都可以看盡人生百態
  • 《何以為家》整部片子看下來很壓抑,贊恩太讓人心疼了
    《何以為家》整部片子看下來很壓抑,贊恩太讓人心疼了今天去電影院看電影來著,大概是因為下雨,電影院有點冷清,電影的名字叫《何以為家》,一開場我覺得贊恩的眼睛真的很好看,可是充滿了悲傷,妹妹被父母賣了,贊恩拼了命阻撓,卻沒能有任何改變,他那個眼神好絕望
  • 《何以為家》一部真實地反應難民生活的電影
    因故意傷害罪受刑的12歲少年贊恩起訴自己的父母。起訴的理由是,他們生了他。昨天下午,我看了這部原名為《迦百農》,中譯名為《何以為家》的電影。這部被稱為「眼淚收割機」的電影,不僅收割了我的眼淚,更戳疼了我的心。看罷電影到此刻,整整24小時過去了,我還處在一種極其壓抑的狀態。
  • 《何以為家》贊恩的成熟,讓人既心痛又感慨
    之前有好多人一直推薦《何以為家》,今天終於看了這部電影,雖然之前已經了解了一下,但內心還是被震撼了。看到贊恩為去世的妹妹報仇時,真的忍不住流淚了,他都明白要護著妹妹,明白孩子生下來是要負責任的,明白每一個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他努力的付出愛,卻得不到愛。
  • 《何以為家》:贊恩的「吶喊」
    《何以為家》又名《伽百農》伽百農是《聖經》裡的一個地名,耶穌曾經在這個地方難以生存過,把它作為電影名字就是想要直接告訴我們,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底層人民生活的難堪、愚昧和痛苦。這也由我聯想到在封建時期的女孩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境遇,童養媳是多麼荒誕而又特殊的存在。當家裡的女孩子到了十一、二歲便可以聯姻,賣給地主或富商做小妾、丫鬟,並像薩哈的父母一般,替她想著她嫁過去了可以有飯吃,有衣服穿,有大的床可以睡。
  • 電影《何以為家》:真實得讓人不忍直視
    MOVIE看片·熱映鑑定對象:《何以為家》發行時間:2019年4月29日★★★★★8.8《何以為家》片尾,小男孩贊恩終於露出了笑容,但這個難得的笑容卻讓人心頭百般不是滋味。這部電影讓人想起《無人知曉》和《佛羅裡達樂園》,但它更殘酷,更讓人心碎,它提醒大家,在黎巴嫩,還有無數個像讚恩一樣的孩子。《何以為家》並不是一部消費苦難的片子,導演娜丁·拉巴基用了大量手持攝像機的拍攝方式,盡最大可能真實地呈現黎巴嫩孩子的童年。
  • 《何以為家》15歲贊恩近照曝光,身高長了很多卻是滿臉故事
    看過電影《何以為家》之後,不少觀眾用「壓抑」兩個來形容電影的氣氛,12歲的贊恩起訴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就是他們生下了我。在沒看這部電影之前,很多人無法想像一個12歲的孩子竟然從未上過學,他過著逃亡求生的生活無人能夠想像。
  • 12歲贊恩在《何以為家》中演技爆表,其實贊恩就是難民出生!
    最近看了一部豆瓣評分9.0分的外國電影:《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的開頭採用的是倒敘的方式,剛開頭就是一個12歲的小男孩站在法庭上,而被告居然是他的父母!這個12歲的小男孩由於捅人所以進了少年勞改所,那為什麼他又要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呢?
  • 《何以為家》最後結局如何?贊恩的結局是否圓滿?
    《何以為家》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電影內容圍繞著主人公贊恩的成長開展,很多網友都非常關心《何以為家》最後結局如何,這部電影的內容十分令人動容,或許現實並沒有那麼美好,但是導演終究還是溫情的,最後贊恩獲得了一個好的結局。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贊恩」等著救贖,並不是每個與贊恩有著相同經歷的孩子都能夠有這麼好的結局的。
  • 《何以為家》贊恩殺了誰?小男孩贊恩為什麼要殺人?
    《何以為家》講述的是一個非常殘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贊恩出生在難民區,他的父母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人,即便家裡已經十分貧窮了,但仍要繼續生孩子。在電影的開頭贊恩就被警察抓走了,原因是贊恩殺了人。
  • 《何以為家》內容太陰暗?贊恩:現實比電影殘酷多了!
    小編認為是這樣的,但近期上映的電影《何以為家》卻告訴我們也可以不是這樣的,這是什麼原因呢?《何以為家》作為一部小成本的電影,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自然是有它獨特的意義。相比起同期上映的《復聯四》的聲勢浩大,它更像是細水長流一般深深淺淺地映在每一個觀眾的心裡。這部電影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無比殘酷的事實,何以為家。
  • 《何以為家》根據主角贊恩的真實經歷改編,真實得扎心
    電影《何以為家》,挺抓人的一部片子,看時我一直在想,這個演員小小年紀怎麼可以拎得動兩大桶水,對貧民窟中的謀生技能如此輕車熟路,將苦難少年迫於生活壓力,出來打工遠超部分成年人的老成詮釋的這麼出彩,最後一幕終於擁有了一個身份後的笑容也十分精準,就是受過太多苦難後的強顏。
  • 《何以為家》影評——何以為(wéi)家?何以為(wèi)「家」?
    01何以為(wéi)家?今天觀看了評分達9.1之高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他訴求希望法官判決他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
  • 《何以為家》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震撼人心
    深夜看完《何以為家》,很是觸動,12歲的男孩把父母告上法庭,原因是生而不養,他是黑戶,父母甚至連他的出生日期都不知道,只能通過醫院檢查報告才得知是12歲。這不禁讓我想起我那不是人的所謂親生父親,也是連我幾歲、出生日期都不知道,這種人真不配做別人的父母,影片中小男孩最後的一個微笑,讓人鼻酸。其實全程都挺壓抑的,雖然是看電影,但是其實更像是在看紀錄片,講述了一個被戰火摧殘過的小世界。影片以贊恩的笑結尾,仿佛冬日的陽光一般,給予了整個影片最後慰藉。男主本色出演,其實真實的故事要比影片中的更加殘酷。
  • 《何以為家》很真實,有笑點也有淚點,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幸福
    抱著必哭的心態去看的《何以為家》,結果真的是哭得不能自已,但是全程都是皺著眉頭,感覺壓抑大於悲傷。我感覺看電影最難受和最震撼的,還是本片由真實事件改編,難以想像電影裡發生的各種讓人揪心的情節,竟然是現實生活中某些人的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