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報·鏡相|回眸2020年 攝影記者鏡頭定格的記憶

2020-12-21 騰訊網

2020年尾聲漸近,盛衰榮枯和喜怒哀樂發生在這一年的每個日夜,我們關注著城市的變化和發展,與時代同行。一座城市的年度記憶,不止有大事件、大人物,還有隱藏在街角裡的市井、口口相傳的軼事、和你我身邊的小人物,以及它們所折射出來的時代氣質。新時報記者將一年來拍攝的新聞圖片進行盤點和精選,展現泉城故事,見證精彩瞬間,一起回首2020年,更好地展望2021年。

1月28日,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全民防疫階段,濟南多家醫院設置獨立的發熱門診。

2月3日,春節假期首次延長,社區開始大規模的進行環境消殺。

2月8日,全市村居開始封閉式管理。

2月11日,濟南出現多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全部隔離觀察。

2月16日,濟南最大的社區隔離點解除隔離。

2月17日,濟南火車站實施外地來濟人員信息登記和定點接送。

2月20日,濟南首個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孕婦治癒後出院。

2月24日,全市各行各業全面進入復工復產階段。

3月4日,停業1個多月的商業綜合體相繼恢復營業。

3月7日,濟南餐飲企業開始恢復堂食,推出單人單桌就餐的方式。

3月10日,農民工專列開通,接外省市農民工進城。

3月13日,停業進2個月的芙蓉街、寬厚裡恢復開放。

3月14日,全市各體育健身場所開始恢復開放。

3月15日,春暖花開,全市各大公園恢復開放,限時限量進入園區。

3月16日,社區封閉式管理,社區小吃街在封閉圍擋設置取餐牆。

3月17日,恢復開放的森林公園上百人排隊入園。

3月21日,英雄山上別樣的健身方式。

3月25日,境外返濟人員開始集中隔離。

4月1日,援鄂醫療隊陸續返回濟南。

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4月8日,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滯留武漢的市民返回濟南。

4月13日,濟南最大的早市恢復營業。

4月14日,高三學生陸續返校複課。

4月20日,濟南退休人員養老金首次提前10天開始發放。

4月21日,藝考全部通過視頻的方式參加,一名境外返濟人員在隔離點錄製藝考視頻。

5月2日,五一假期各類遊園活動和跨省市旅遊逐步恢復。

5月3日,外地來濟遊客增多,孩子引導著三名盲人家長遊園。

5月20日,婚姻登記全面恢復後,因「我愛你」諧音的5月20日出現結婚登記扎堆。

5月25日,夜市經濟全部復甦,開啟了夜經濟的新時代。

5月31日,華山湖淨化工程開始,施工人員在湖內種草。

6月1日,泉城路恢復民間藝人在街頭演唱。

6月3日,泉城路開始拆除人行道各種標誌和護欄,實施非機動車禁停。

6月4日,小清河放養數十萬淡水魚。

6月7日,泉城路人行道開始夜市,可以擺攤經營。

6月10日,濟南首批街頭藝人開始招募。

6月14日,深山裡的網紅餐館,店主用兩頭騾子拉貨近山。

6月16日,濟南開通南山果農專用公交線路。

6月22日,濟南開始在進入冷凍水產品上採樣進行核酸檢測。

6月24日,市民自製接水神器接取泉水。

6月29日,拉車步行的網紅直播達人開始步行全國。

7月9日,推遲一個月的高考開始。

7月10日,夫妻在堆滿衣服的倉庫裡直播賣貨,全國掀起了直播帶貨的熱潮。

7月12日,濟南昔日荒山變身網紅草山坡。

7月17日,春季暫停的駕考逐步恢復,清早上百人排隊報名駕考查體。

7月27日,泉城公園打造水霧景觀,成新網紅打卡點。

8月2日,持續的降雨過後,南部山區河道水量增加。

8月4日,90後小夥依靠人體彩繪融入景觀的方式在網絡走紅。

8月7日,泉城在雨夜正式開始夜間步行街模式。

8月13日,暴雨過後濼口低洼片區積水成河。

8月20日,殘疾夫婦依靠網絡直播賣貨的方式謀生。

8月24日,高三學生利用暑假期間進入藝考培訓班準備第2年的春季藝考。

8月26日,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穿著垃圾袋走上街頭挑戰和推銷自我。

8月31日,非國標電動車掛牌最後一天,眾多市民扎堆辦理車輛掛牌。

9月2日,暑假過後高校複課,校園逐步解除封閉管理。

9月6日,泉水節在趵突泉開幕。

9月9日,大明湖恢復龍舟賽,一參賽隊伍的多名隊員落水。

9月16日,升級版的黃河大合唱在濟南舉行。

9月17日,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在濟南舉行。

9月24日,濟南解放72周年,參加濟南戰役的老戰士到解放閣悼念犧牲的戰友。

9月29日,2020年首個大學生模特選拔大賽舉行。

10月4日,省博物館恢復開放後,迎來觀展首個高峰日。

10月5日,來自全省16地市的在校學生來濟南參加旅遊小姐選撥大賽。

10月12日,受青島疫情影響,濟南開展最大規模的核酸檢測,檢測人數超過1.5萬人次。

10月13日,全國秋季糖酒會第三次在濟南舉行。

10月17日,健身健美大賽等民間體育賽事逐步恢復。

11月6日,雙11促銷季提前10天開始。

11月7日,黃河大壩出現上百畝的草地成為網紅打卡地。

11月29日,國家公務員考試開始,考生提前兩個小時到考點等候。

12月5日,泉城風尚國際時裝周在濟南舉行。

12月18日,中央商務區第二家商業綜合開業,特價商品吸引眾多市民搶購。

相關焦點

  • 鏡頭定格大地蹄痕 結影告慰記憶星塵
    他自幼喜歡攝影,10歲時開始拍照,14歲時正式學習攝影,從此沉浸在定格、結影、顯影的世界裡,找尋樂趣。    結影: 「只希望讓它們證明時事」    「雪痕鴻爪」「大地蹄痕」——這是母親許廣平在周海嬰的初學攝影簿上親筆題寫的內容。他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一生保持低調謹慎,在近70年時間裡從未發表過攝影作品。2008年,周海嬰的攝影精選首次展覽並結集出版畫冊。
  • 回眸2020|新民晚報攝影記者的「年度相冊」①:濃縮咖啡
    這一年,新民晚報攝影記者始終用鏡頭記錄光陰流轉,見證城市變遷。新民晚報今起推出 《回眸2020——新民晚報攝影記者的「年度相冊」》,讓我們在影像世界裡,回味這不同尋常的2020,展望2021。2020年2月6日,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上海醫療救治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被鏡頭圍繞,媒體的持續報導使他成為了上海最知名的醫生之一。2020年2月9日,上海醫療隊350名隊員整裝出發奔赴武漢,為了防疫,也為了方便,不少男醫護人員出發前剃了「滷蛋頭」,他們加完班後連夜準備行囊登上前往武漢的飛機。
  • 一名攝影記者的2020:總有一些溫暖定格會讓你熱淚盈眶
    定格一個個溫暖瞬間,光影記錄不平凡的一年。一名攝影記者的2020一年時光飛逝,原以為,每年出現在我鏡頭裡的畫面,都會趨向於平凡和類同。但在2020這特殊的一年裡,拋開新聞事件本身,每位出現在我照片上的主人公們,無時無刻不帶著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履行著他們的使命、傳遞著動人的溫情。
  • 暖冬"鏡"禮 奧林巴斯開啟鏡頭冬季促銷
    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很多人認為冬天是單調和冷清的,然而在攝影愛好者們看來,冬天卻是乾淨和唯美的。為了讓影友們獲得更好的冬季創作體驗,奧林巴斯特別啟動了暖冬"鏡"禮促銷活動,特別推薦M.ZUIKO PREMIUM系列6款定焦鏡頭,為冬季攝影增添一番別樣滋味。
  • 攝天地萬物入鏡頭 賦家國萬事以情懷——2020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現場...
    積澱——串聯「PIP」二十年的成長史「2001年『開放·交流』、2002年『世紀·中國』、2003年『生活·文化』……」9月21日上午,在柴油機廠展區的學術展單元,6歲的史鎧瑜拿著媽媽的手機,一邊讀著牆上展示的歷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的主題,一邊將大展二十年的成長足跡用鏡頭定格。
  • 「女性攝影記者鏡頭中的衛國戰爭」專題展在北京舉辦
    「女性攝影記者鏡頭中的衛國戰爭」專題展在北京舉辦 2020-12-13 18:05:07 杜燕)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暨「女性攝影記者鏡頭中的衛國戰爭」專題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
  • 鏡頭定格處,瞬間化永恆,10幅花卉攝影作品欣賞
    因拍攝門檻較低,只需在適當的季節即可就地取材,花卉攝影深受廣大攝影愛好者的喜愛。拍攝花朵的關鍵是,該怎樣展現花的紋理、色彩和細節魅力等等。這不但需要獨特的審美角度,而且要能熟練地運用器材,把握光線、影調,以及一些創新意識。欣賞富有創意的美麗花卉攝影作品,能給人帶來靈感。真是太美了,這樣的花卉攝影作品改變了人的心境。
  • 第八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 鏡相——當代攝影藝術展 · 白曉丹:未...
    白曉丹 ,畢業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 攝影碩士研究生(MFA),現就職於西安美術館。展覽《SOLUS》, TheImage Flow 古典工藝展, 美國舊金山《焚風》, 2019麗水攝影節「新學院 新影像」個展,浙江麗水《唐陵系列》,2018年獲第三屆全國青年攝影大賽新人獎《迷》,「她視覺112 當代藝術展 」 北京宋莊NL恩來美術館,北京《唐陵.相》,2017中國大理國際影會個展
  • 抗戰紀念館「女攝影記者鏡頭下的衛國戰爭」開幕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女性攝影記者鏡頭中的衛國戰爭」專題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一批照片首次公開展示。同時,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獎章入藏該館。抗戰館的展廳裡,107張蘇聯知名女攝影記者拍攝的照片將衛國戰爭的故事娓娓道來。這些照片定格了戰爭前線、後方、戰後重建、勝利閱兵等多個場景的珍貴場面,絕大多數為全球首次公開展出。抗戰館工作人員介紹,1941年至1945年衛國戰爭期間,有數千名記者、攝影師和電影攝影師在前線和後方工作,記錄下蘇聯人民為爭取自由所做的鬥爭。
  • 用鏡頭記錄不一樣的2020:院工會、攝影協會舉辦「我們身邊的故事...
    用鏡頭記錄不一樣的2020:院工會、攝影協會舉辦「我們身邊的故事」職工攝影展 2020-12-15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家開了90年的老照相館,定格了無數老奉城人的美好記憶
    這家開了90年的老照相館,定格了無數老奉城人的美好記憶 2020-08-18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萬象城《知·濟南》攝影展帶你跨越70年!
    「JINAN INSIGHT知·濟南」主題攝影展設置「時光記憶、記憶拾遺、定格記憶」三個展區以三個不同的視角向濟南告白:功勳攝影家眼中的山東掠影時光記憶,功勳攝影家的獨特視角2018年,山東省新聞攝影學會授予40位山東攝影家「山東功勳攝影家」稱號他們都是新中國各個重要歷史時期的親歷者、見證者他們的作品記錄了山東的發展變遷
  • 攝影人眼中的佳能長鏡頭
    佳能EF鏡頭是目前保有量最大、規格最全面,同時也是技術最先進的AF鏡頭群。在眾多EF鏡頭之中,採用白色鏡身的長鏡頭早已成為專業高性能鏡頭的象徵。無論是在體育賽場、舞臺演出還是野外環境,我們總能邂逅手持白色長鏡頭的攝影人。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聆他們是如何看待佳能長鏡頭的。
  • 定格最後的記憶!鎮海駱駝60年歷史的水稻農場即將告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國寧波網訊(記者王珏 通訊員陸金妹 梅佳燕)「這裡是曾經鼎鼎大名的萬頭豬場,我要在這裡留個影。」
  • 16名學員因攝影「結盟」:「笑忘歌」定格軍校青春
    ——「笑忘歌」:定格軍校青春■佘莊墅 郭領領郭栩麟 攝在國防科技大學,有這樣一群攝影愛好者,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笑忘歌」。這是一個微信公眾號的名字,如今已在國防科大校園裡家喻戶曉。在中國軍網、「軍報記者」微博微信等媒體上,也時常能看到它的身影。當青春遇到軍校,16個年輕人用他們充滿活力的鏡頭語言,定格了軍中學子的快樂成長史。
  • 揚大學子腳步丈量城鄉,鏡頭定格「山河」
    交匯點訊 近日,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攝影1901班的學子們在專業老師郝松和楊健的帶領下,跨越省內6個市縣開展採風創作,用腳步丈量鄉野,用鏡頭探索山河。
  • 《老照片》:定格記憶 收藏歷史
    最後一次見到《老照片》叢書主編馮克力,是今年8月底在由《中國攝影》雜誌社和影上書房聯合主辦的「攝影圖書研討會」上。會議間隙,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說,照片作為一種出版資源,具有多方面挖掘與開發的可能性。    正如馮克力所說,《老照片》作為一套陸續出版的叢書,從1996年12月至今的22年裡,已經出版到現在的第119輯。
  • 新時報記者...
    新時報記者對山大博物館進行了探訪。經過嚴格系統考核評估 從二級到一級用時僅兩年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的公告顯示,山東大學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共同成為該級別中僅有的高校博物館,而山大博物館還是全國高校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2018年9月,山大博物館入選國家二級博物館,從二級到一級,僅用了兩年時間。
  • 《1917》「一鏡到底」,長鏡頭影片有多神奇?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已於2月10日落下帷幕,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的「一鏡到底」戰爭題材影片《1917》坐擁10項提名,最終斬獲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三座技術類大獎。71歲的攝影大師羅傑·狄金斯 也在奧斯卡的第15次提名後,憑藉《1917》的自然光和「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拿下最佳攝影,繼2018年的《銀翼殺手2049》後,第2次捧回了小金人。
  • 優秀作品納入省檔案館館藏 「鏡頭裡的抗疫記憶」攝影大賽落幕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振宇)7月19日,記者從省檔案館獲悉,為更好記錄和保存全省上下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珍貴史料,省檔案館從今年3月啟動「鏡頭裡的抗疫記憶」攝影大賽,該活動於近日落下帷幕,部分優秀作品被納入省檔案館館藏,成為國家記憶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