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二戰最好用的步槍,卻沒參加二戰?奇葩的瑞士了解一下

2020-12-21 軍武次位面

說到二戰最好用的栓動步槍,大家是有爭議的,毛瑟98K、莫辛納甘、李恩菲爾德都能排的上號。不過還有一把兼具射速快、精度高、製作精良的步槍,它就是號稱二戰時期最好用,卻沒參加二戰的瑞士K31步槍。

說到瑞士,最近因為疫情原因,被德國扣留了口罩,緊接著又被義大利截獲了消毒水,可謂是兩邊受欺負。其實二戰時期,瑞士也是這種情況。

瑞士作為一個中立國家,不參與任何戰爭,但也得防備著別人打它。二戰初期德意聯軍橫掃歐洲,到1940年法國戰敗投降,德國已經徵服了歐洲大陸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唯獨只剩下中間的瑞士,簡直是肉中釘眼中刺,很尷尬,我要是希特勒我也想打它。

▲二戰期間的歐洲地圖,唯瑞士獨善其身

瑞士夾在德意兩國中間,位置很尷尬

德國和義大利都想揍他

希特勒要求軍部制定進攻瑞士的計劃,也就是後來的「聖誕樹行動」(綠色行動),計劃出動11個德國師和15個義大利師約30-50萬兵力,由一支部隊佯攻,引出瑞士軍隊主力,然後其他部隊從後方截斷並將其包圍消滅,戰術手法類似法國戰役中的「紅色方案」。

只不過這個作戰計劃因各方面原因被一拖再拖,最終沒能執行。

▲瑞士國防軍

一方面是後來德軍在北非戰場作戰不太順利,甚至節節敗退,後來又開始進攻蘇聯,兵力進一步緊張,已經抽調不出來足夠的軍隊來入侵瑞士了。

另一方面瑞士早就察覺到危險,在1935年希特勒撕毀凡爾賽和約時,就開始暴增國防預算,更新武器擴充軍隊,並依山而建修築了大量的地下堡壘和固定炮臺。到二戰爆發時,僅400萬人口的瑞士,已經快速動員了40萬軍人,加上軍事輔助人員和國民警衛隊,總數達到85萬,可以說是全民皆兵。德國要是想動它,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非得傷筋動骨。

▲瑞士自研的近戰1型自行火炮

採用38T坦克底盤,模仿德國黃鼠狼殲擊車

瑞士國防軍手裡的武器裝備水平很一般,坦克基本都是從國外購買的維克斯、雷諾等老舊型號,自己模仿德國黃鼠狼坦克殲擊車生產的自行火炮也僅僅只有幾輛。主要是瑞士多山的地形,不適合大量的坦克作戰,反倒不如山頭上修建的固定炮臺好用。

▲瑞士修建了很多這種隱藏固定炮臺

▲瑞士空軍的BF-109戰鬥機

瑞士空軍比較強,在德國進攻法國前,先後從德國和法國購買了BF-108、BF-109、MS406等一流戰機,加起來差不多有幾百架。它們在二戰期間經常出動保衛瑞士領空,並與入侵者交戰,這些咱們後面講。

我想先說說他們手裡的步槍,1933年正式服役瑞士國防軍的K31栓動步槍。

瑞士擅長精密機械製造,每一把槍都擁有瑞士手錶級的做工,所以該槍的射擊精度相當優秀,不少直接加上瞄準鏡當狙擊槍用,有人評價性能比98K還要好。另外槍上每個部件都有對應的編號,槍膛正上方還刻有經典的瑞士十字標誌,是當今收藏家十分熱衷的一款槍。

▲製作精良還帶有瑞士名牌LOGO

妥妥的收藏品

K31這款槍是在瑞士K11步槍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發射瑞士口徑7.5X55mm彈藥,彈容量為6發,每把槍配有一個彈匣,帶有相同的編號,同時亦可以使用彈夾從上方拋殼窗壓入裝填

▲K31分為彈匣和彈夾兩種裝填方式

這款槍與其他二戰主流步槍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款直拉式槍機,而不是常見的旋轉後拉式槍機。

▲旋轉後拉式槍機的步驟是:

向上旋轉槍栓-向後拉栓-彈殼拋出-

向前推栓-向下旋轉槍栓-結束

▲直拉式槍機則簡單很多:

向後拉栓-彈殼拋出-向前推栓-結束

這種直拉設計有一個好處,就是換彈速度更快,可以彌補栓動步槍射速慢的缺點,據說經過訓練後,射速可能達到毛瑟98K的兩倍。

既然這麼好用,為什麼沒有被廣泛採用呢?因為雖然外表上看K31步槍是直拉槍機,但是內部仍然是需要旋轉來實現拋殼的,這樣就變相的將零件搞複雜了。

同時,因為內部需要靠推力進行旋轉閉鎖,槍栓推動復位時要緩慢用力才能推進去(跟乖某虎98K的手感差不多,你懂得)。這樣就影響了它的換彈速度,從使用者的反應來看,它的速度趕超不過李恩菲爾德步槍。

▲K31雖然是直拉槍栓,但內部還是要旋轉

搞得很複雜,抽拉槍栓時並不那麼順暢

另外,傳統的旋轉後拉槍機只需要一根帶卡扣的鐵棍子,就能完成開鎖閉鎖換彈,簡單實用。直拉槍機雖然看著拉栓方便,卻導致步槍結構複雜、不耐灰塵、容易出現故障。所以歷史上出現過幾款直拉式步槍,但都比較小眾。

▲現代的R93狙擊槍,也是直拉槍機

不過內部結構是另一種全新設計

▲二戰期間的瑞士士兵

還有要說的,K31上面那個顯眼的圓環不是用來拉栓的,而是槍的保險和擊針,它的結構類似一把鑰匙。圓環豎立,表示槍枝可以射擊;圓環橫置,表示處於保險狀態,無法擊發。平時可以通過觀察圓管判斷是否處於保險狀態,一目了然。

▲圓環保險的關閉與開啟

雖然K31存在一些缺點,但是對於瑞士這種被動防禦的小國家,並不需要考慮大量生產、簡單耐用。作為多山的國家,射程遠、精度高、射速快可以在防禦作戰中獲得更多優勢,很適合瑞士這個國家需求。

至1945年二戰結束時,瑞士總共生產了大約35萬把K31步槍,但一直都沒參與轟轟烈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二戰名槍裡也就沒它什麼事了。如今瑞士軍隊使用的是著名的SIG SG 550突擊步槍,因為全民服役的原因,瑞士公民在軍隊服役結束後可以直接把SIG 550步槍帶回家。

雖然二戰期間瑞士沒有參戰,但是為了維護中立國的身份也沒閒著,凡是闖入瑞士的別國戰機,無論是同盟國還是軸心國統統擊落。

德國進攻法國期間,德國飛機經常進入瑞士領空,多次警告無效後,瑞士空軍一怒之下擊落了11架入侵領空的德國戰機。

▲瑞士空軍裝備的法制MS 406戰鬥機

另外一邊的同盟國也不例外,英美軍轟炸機在轟炸德國目標時,經常「誤炸」瑞士城市,瑞士空軍同樣奮起反擊,1944年9月還有一名瑞士飛行員在與美軍轟炸機激戰時被擊落陣亡。

此外,還有一些戰鬥中受損的外國戰機迫降在瑞士領土,飛機一律沒收,飛行員扣留。根據瑞士官方記錄,二戰期間共有6501架他國飛機侵犯瑞士領空。其中有198架飛機在瑞士降落,56架飛機在瑞士墜毀。

但即使如此,瑞士仍然安全度過了二戰,不過這個安全,是與德國PY交易得來的。德國很多年來都是瑞士最大的貿易夥伴,二戰期間,瑞士雖然表面上擊落了幾架德國戰機,但其實關係還是比較曖昧的,特別是經濟和金融關係一直都沒斷。瑞士有一條公路隧道連接德國和義大利,德意兩國的軍用物資都要走這條路,瑞士一直都是開放的。

在二戰剛爆發時,還向德國提供了1.5億瑞士法郎的貸款,給德國出口各種精密零件,甚至是40毫米高射炮。非法流亡到瑞士的猶太人,也直接被瑞士移交給德軍手裡。這幾乎已經違反所謂的「中立」原則了。

瑞士銀行更爽,他們不僅與德國進行黃金交易,幫助納粹存款。還因為希特勒大肆逮捕和屠殺猶太人,當時約有5萬多個德國猶太人帳戶存有價值60億美金的資金,以沒有死亡證明為由幾乎全部被瑞士銀行私吞了。

二戰結束後,瑞士政府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反思並道歉,1995年瑞士外交部長科蒂說:「雖然一個被法西斯世界包圍的小國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難,但這也不應當使我們原諒自己,當時嚴重喪失了立場與軟弱。」

相關焦點

  • 瑞士人就是講究,槍枝都做得像「工藝品」,號稱二戰最好用的步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堪稱「名槍輩出」的時代,毛瑟98K、李恩菲爾德、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三八式、M1903等經典步槍均在二戰中名揚世界。很多人卻不知道,二戰中的中立國瑞士也曾研發出一款經典步槍——K31。當然,儘管瑞士人號稱K31是二戰時期最好用的步槍,但由於瑞士一直奉行中立國政策,沒有經歷實戰的K31,也就只有瑞士人情有獨鍾了。可以說,K31步槍就是瑞士人為本國軍人量身打造的一款步槍。眾所周知,瑞士夾在在德、法等歐洲傳統列強之間,由於自身國土面積狹小、人口不多,一直堅持中立國政策,因此也直接躲過了一戰和二戰的硝煙。
  • 二戰步槍最遠能打多少米?98k一公裡外殺敵,三八大蓋射程最遠
    ,因此有效射程控制在400-600米之間,最遠射程也不會超過1200米,而二戰栓動步槍因為結構問題,射程要比自動步槍遠得多。   那麼問題就來了,二戰栓動步槍的有效射程、最遠射程能有多少呢?
  • 二戰狙擊步槍大盤點,哪種可稱第一?
    電影《兵臨城下》中的德國狙擊手狙擊手除了要經過嚴格的訓練之外,還必須擁有一支精良的狙擊步槍,那麼二戰時有哪些優秀的狙擊步槍呢?下面我們就簡略的說一下。蘇聯莫辛-納甘M91-30狙擊步槍M91-30狙擊步槍在二戰狙擊中被大量使用,該槍主要是從量產的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中選取精度高的,並為其安裝上瞄準鏡,同時把原來的直拉機柄改成下彎,從而避免與瞄準鏡碰撞。
  • 二戰中美軍裝備最多的步槍,打的日本抬不起頭來,中國軍人都說好
    以往咱們聊了很多二戰時候的重武器,今天我們換個內容,來聊聊二戰時候的輕武器,比如說一款在二戰中美軍裝備最多的步槍,打的日軍抬不起頭來,中國軍人都說好。說到這兒可能已經有朋友猜到了,我們要說的步槍正是大名鼎鼎的M1加蘭德步槍。
  • 二戰時期最好的狙擊槍,別名很有詩意,構造簡單深受士兵喜愛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二戰期間各種武器層出不窮,坦克,衝鋒鎗,但是出鏡率最高的就是狙擊步槍了。特別是在陸地戰爭中,狙擊槍戰非常普遍。很多國家都設計了自己的狙擊步槍,還培養了自己的狙擊手。但是再優秀的狙擊手,如果沒有好的槍做襯託那也是空殼。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二戰期間的狙擊槍,看看最好的是哪一把。蘇聯兵工廠研發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在二戰時期廣泛被使用,因為其穩定性還有簡單的架構它深受蘇軍的喜愛。狙擊手用這把狙擊步槍沉痛的打擊了納粹分子,創造出了卓越的戰績。
  • 二戰經典之作98k,德軍制式步槍惹人喜愛
    吃雞遊戲中的很多槍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而在遊戲中有一款被命名為98k的狙擊步槍,在現實生活中實際上真的有這麼一款槍,這就是在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廣泛裝備的Kar98k步槍,這款槍比較優秀,人們對他的喜愛度更加高。
  • 二戰五大主戰步槍PK之一(爆磚篇)
    或者,我們可以通過對過去的認識,了解今天的狀況,再而延伸到對明天的預測,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戰術方法和戰術動作。 二戰時間的單兵武器和今天的單兵武器當然有很大的分別,而隨著武器的發展,戰術動作也在不斷的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戰術動作背後的宇宙最強理念-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此句當年毛主席的名言到了今天,放之四海依然是真理。
  • 二戰時為什麼英國不換裝半自動步槍?兩個原因
    我們知道,二戰時美國步兵使有的是M1加蘭德7.62毫米半自動步槍,這款步槍是二戰中唯一一種大規模裝備部隊的半自動步槍,它伴隨著美國大兵經歷了海洋、熱帶叢林、高山地帶、乾燥沙漠等多種複雜戰場環境,體現了優秀的可靠性,成為美國大兵的標誌性武器。
  • 二戰北非戰役義大利一言難盡的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
    說到二戰時期希特勒的第二盟友義大利,可以說把希特勒坑到家了,義大利在二戰其實並非是弱國而是歐洲五大強國之一,義大利當時在歐洲海軍實力可是僅次英國強大海軍的存在,但義大利二戰的利益並不在大西洋而是在地中海地區,所以說到義大利海軍對德國的援助也僅僅在地中海而已,北非戰役期間,德軍海軍和兵力的海上運輸基本依靠的是義大利海軍保護的屏障
  • 光知道三八大蓋可不行,日軍二戰步槍一覽
    可能是我們承受了太多三八式的傷痛,也繳獲了特別多的三八式,因此對於日軍侵華時期的步槍概念往往是那杆加上刺刀比鬼子個頭還高的三八大蓋。而實際上日軍在戰爭期間也研發了不少步槍(甚至型號比其他幾個主要參戰國都多,雖然基本都是栓動),所以今天來盤點一下。
  • 二戰時西班牙也是法西斯國家,為何沒有加入軸心國參加二戰?
    我們回顧二戰的時候會發現,在當時的歐洲大陸之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捲入了進去,除了一直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典與瑞士外,都加入了這場反法西斯戰爭。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歐洲大陸的二戰局勢圖的話。我們會發現,有這麼一個國家本是法西斯性質國家,並沒有參加這場世界最大規模的戰爭,這個國家就是獨裁者弗朗哥治下的西班牙。那麼同樣是法西斯國家,西班牙為什麼沒有加入軸心國,並且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呢?西班牙內戰完全可以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我們後世更是習慣性的將其稱為二次大戰的前哨站。
  • 二戰時奇葩的義大利軍隊:二話不說就投降,自己給自己建戰俘營
    那麼,他們在戰爭中的表現到底有多麼奇葩呢?但沒想到,義大利軍衝到戰場上,僅僅150個德國士兵,就可以拿著步槍,活捉9000個義大利俘虜。這些義大利戰俘還領著德國軍隊進攻自己的祖國。在巴黎和會上,義大利人也以為自己是戰勝國,想要爭取一些權益,但是英法這些國家根本就不理他,搞得義大利人很沒面子。
  • SKS與M14的對比:二戰後美蘇第一代步槍 從針鋒相對到共同讓位
    有人會認為,在戰爭中,尤其是歐洲國家之間遭受令人難以置信的人員傷亡之後,世界各國的軍隊應該收斂一下。事實證明,二戰後的那段時間,是歷史上武器研發(尤其是輕武器)最活躍的時期之一。本文是「兵工廠生活(ArmoryLife)」網站發布的介紹文章,作者Tom Laemlein,本人翻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
  • 二戰著名步槍之---水連珠-莫辛.納甘步槍
    莫辛-納甘步槍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式供彈的手動步槍,是俄羅斯軍隊採用的第一種無煙發射藥步槍。它採用整體式的彈倉,通過機匣頂部的拋殼口單發或用彈夾裝填。早期的稜形刺刀的截面為矩形,後改為一字螺絲起子形,並在分解步槍時充當分解工具。早期的刺刀是可拆卸的四稜刺刀,通過用管狀插座套在槍口上;後期為不可卸的摺疊式,而且刺刀座兼作準星座。槍託通常用樺木。
  • 狙擊戰 | 盤點二戰遊戲《狙擊精英4》的各類狙殺步槍
    /41《狙擊精英4》中出現的卡爾卡諾M91/41步槍是義大利軍隊在二戰期間裝備的主要步槍之一。步槍與後來流行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不同,斯太爾-曼利夏M1895是一種直動式槍機步槍。直動式槍機的優勢在於射速快,精度高。但其槍機結構複雜,故障率較高,很快便被旋轉後拉式槍機的步槍取代了.到了二戰期間,只有極少數武器還使用直拉式槍機。斯太爾-曼利夏M1895被包括義大利的歐洲許多國家使用過,其中一部分直到二戰還沒有退出現役。
  • 二戰日軍的變態的反坦克武器四式反戰車刺雷
    到20毫米左右的反坦克步槍,主要針對二戰時初期的輕型裝甲,反坦克步槍的出現起初是非常有用的,在裝備穿甲燃燒彈的情況下,有10支反彈克步槍對同個目標進行打擊,就算德軍出期型的四號坦克都無法抵擋得住,會被反坦克步槍一瞬間打成篩子,坦克即使主要零部件損傷不大,但內部的乘員早已經全部陣亡了,二戰初期的反坦克步槍一般穿甲能力都在0到30毫米左右。
  • 竟將AK-74裝到二戰步槍上 看看那些外形另類的槍械
    近日,社交媒體發布了一組「魔改」槍械的照片,改造這些槍械的人,可以說是腦洞大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圖為一款魔改槍械,是將AK-74U突擊步槍安裝在莫辛·納甘步槍的槍管上,在兩款槍械的扳機處添加了一個聯動裝置。有下掛榴彈發射器,有下掛霰彈槍,這次又出來一款下掛突擊步槍。
  • 二戰波蘭Wz.35反坦克步槍
    波蘭的輕武器在歐洲諸多二戰參戰國裡一直沒啥存在感,這也難怪。畢竟他們的武器幾乎全是幾乎德國、蘇聯、美國的山寨版,今天要聊的Wz.35反坦克步槍也一樣。因此武器的研發實力很弱,想要玩反坦克步槍這種當時的高端技術就只有從山寨上找辦法。造槍先造彈,波蘭人的反坦克思路很耿直,認為提高初速是獲得強大穿透力的根本,後效什麼的暫時也沒多想。這個時候,德國一款名哈格爾HV馬格南彈的高速彈獵彈讓波蘭人眼裡閃起了小星星。
  • 二戰日軍這支步槍被我軍繳獲,性能讓我軍兩位元帥都感到很興奮
    ——雨果 在二戰中,日本研製出出不少厲害的武器,比如有名的三八大蓋,九二式步兵炮,九七式狙擊步槍等等,其中的九七式狙擊步槍其性能在當時戰場上對於我軍來說那就是高科技武器。
  • 挨上一下基本沒救,二戰德軍視為「死神」
    作為步槍的固定配件,刺刀依然在各國軍隊中出現。這是一種專門用於白刃戰的利器,但隨著現代戰爭的發展,白刃戰已經成為了歷史,現如今的刺刀基本上都以裝飾作用為主,在實戰中的價值不大。要說刺刀中的佼佼者,那無疑是俄國人發明的三稜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