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就是講究,槍枝都做得像「工藝品」,號稱二戰最好用的步槍

2020-12-21 谷火平觀察

第二次世界大戰堪稱「名槍輩出」的時代,毛瑟98K、李恩菲爾德、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三八式、M1903等經典步槍均在二戰中名揚世界。很多人卻不知道,二戰中的中立國瑞士也曾研發出一款經典步槍——K31。作為經典的栓動式步槍,它採用了獨特的直拉式設計,並且延續了「瑞士精工」設計,做工一流、精度高。特別是在射速方面,K31能夠在1.53秒內完成拉栓射擊操作,這一數字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保持了栓動式步槍射速領域的世界紀錄,甚至是大名鼎鼎的98K的兩倍。

當然,儘管瑞士人號稱K31是二戰時期最好用的步槍,但由於瑞士一直奉行中立國政策,沒有經歷實戰的K31,也就只有瑞士人情有獨鍾了。

可以說,K31步槍就是瑞士人為本國軍人量身打造的一款步槍。眾所周知,瑞士夾在在德、法等歐洲傳統列強之間,由於自身國土面積狹小、人口不多,一直堅持中立國政策,因此也直接躲過了一戰和二戰的硝煙。不過,作為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瑞士除了擁有全民動員機制之外,本身的國防建設投入也很大。特別是在二戰期間,儘管瑞士作為中立國沒有參戰,但也同樣在軍工研發方面加大了投入,並且推出了新一代制式步槍K31。

從基本參數來看,K31全槍長1105mm,槍管長605mm,空槍重4千克。歷來重視製造工藝的瑞士人,以打造工藝品的態度對K31的各個部件精雕細琢,最終定型的K31造型十分優美,其各個部件及組裝融合也非常科學。特別是其獨創的直拉式槍栓設計,和傳統的旋轉後拉式步槍相比,K31的射擊操作步驟省去了抬起、抽拉、再推進和按壓的過程,只需要只握住槍機拉柄,向後拉動再前推復位就能完成。正是這樣開創新的設計革命,讓K31擁有了超毛瑟98K的高射速,成為二戰時期射速最快的步槍。

當然,瑞士研發K31主要定位就是用於防禦作戰,這也和瑞士的中立國身份相匹配。因此,除了高射速和高精度特點非常突出之外,K31的很多設計細節,都是針對瑞士山地、冰雪氣候環境所量身定製的。比如,瑞士士兵冬季會佩戴冰爪,野外行軍紮營時士兵們也喜歡將步槍成捆矗立在雪地上。因此,為了避免槍託碰撞損壞,K31專門採用了堅固的桃木槍託。此外,K31的彈藥也是瑞士獨有的GP117.5×55mm,彈容量為6發。特別是出於維護保養的需求,K31的專屬彈匣設計得非常精妙,只要按動特殊的卡筍就能拆下彈匣。

高精度是K31步槍的另一大特色。在設計結構上,除了槍機與槍託採用非常精準的對接方式之外,包括全浮動式槍管,以及近乎「鐘錶加工」標準的加工精度,讓K31步槍完全可以當作狙擊步槍來使用。瑞士軍方曾經做過射擊測試,配備標準GP11彈藥的K31步槍,在300米射程取散布最密集的50%彈藥,縱向散布長度和橫向散步長度分別只有60毫米和50毫米。

當然,和二戰時期的德制坦克一樣,設計、做工過於精緻考究的K31步槍,並不適合大規模量產。儘管說,K31射程遠、精度高的特點非常適合瑞士本國的軍人使用。但對於參展各國來說,這樣一款戰場消耗品過於昂貴。再加上瑞士作為永久中立國,也不敢輕易將自家生產的武器投入軍火市場。因此,號稱二戰最好用的步槍K31自始至終沒有出現在戰場上。與此同時,從1933-1958年,K31一直是瑞士陸軍的制式步槍。即便到了今天,儘管西格公司研製的SG550突擊步槍已經成為瑞士陸軍新一代主力步槍,但瑞士國內依然封存了大量K31,一旦到了戰時階段,這些做工精良、保養完善的步槍依然能夠再次使用。

相關焦點

  • 號稱二戰最好用的步槍,卻沒參加二戰?奇葩的瑞士了解一下
    說到二戰最好用的栓動步槍,大家是有爭議的,毛瑟98K、莫辛納甘、李恩菲爾德都能排的上號。不過還有一把兼具射速快、精度高、製作精良的步槍,它就是號稱二戰時期最好用,卻沒參加二戰的瑞士K31步槍。說到瑞士,最近因為疫情原因,被德國扣留了口罩,緊接著又被義大利截獲了消毒水,可謂是兩邊受欺負。其實二戰時期,瑞士也是這種情況。
  • 二戰北非戰役義大利一言難盡的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
    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而義大利的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同樣面臨威力不足,操作繁瑣,槍枝過重等一系列複雜問題,但義大利卡爾卡諾M1891式步槍作為一把初速為700米每秒步槍,雖說在歐洲戰場威力不足,但基本性能還是要比日本三八式步槍好一點,但就是穿透性太強才導致打不死人,當時德軍對義大利步槍評價就是垃圾,東線戰場上跟蘇聯打基本上無論射距,傷害,也都是均落下風,關鍵是義大利的卡爾卡諾
  • 二戰中美軍裝備最多的步槍,打的日本抬不起頭來,中國軍人都說好
    以往咱們聊了很多二戰時候的重武器,今天我們換個內容,來聊聊二戰時候的輕武器,比如說一款在二戰中美軍裝備最多的步槍,打的日軍抬不起頭來,中國軍人都說好。說到這兒可能已經有朋友猜到了,我們要說的步槍正是大名鼎鼎的M1加蘭德步槍。
  • 二戰步槍最遠能打多少米?98k一公裡外殺敵,三八大蓋射程最遠
    ,因此有效射程控制在400-600米之間,最遠射程也不會超過1200米,而二戰栓動步槍因為結構問題,射程要比自動步槍遠得多。1895年,英國將之廣泛用於陸軍、皇家海軍,甚至連殖民地部隊用的都是它,因此製造量非常龐大。
  • 二戰五大主戰步槍PK之一(爆磚篇)
    那麼在那麼多的二戰交戰國的產品中,到底是哪幾把主戰步槍才當得起五大王牌的美譽呢?我心目中的二戰五大王牌旋轉後拉式主戰步槍分別是下圖中的五國產品。左起小日本的三八式,左二,三分別時蘇聯紅軍的莫辛納幹M91/30 狙擊步槍和M44卡賓,左四美軍的M1903 (雖然美帝比較流氓滴在別人還在玩旋轉後拉的時候就大部分玩起了高級的半自動M1格蘭特,但是為了公平起見,我們還是拿把二戰期間美軍用過的旋轉後拉式來和其它國比較),左五德國的K98,右一英國的恩菲爾特。
  • 二戰瑞士TB-41型24毫米單兵反坦克槍,炮彈可以當手雷用
    30年代末,瑞士軍隊得到了S18-1000型20毫米反坦克槍(瑞士稱它為槍),這種裝備能夠在250碼的距離上擊穿30毫米厚均質鋼裝甲,每一支槍需要2~3人運作。二戰爆發後,瑞士看到了坦克在戰爭中的新用途,感受到了坦克它對傳統步兵的衝擊力,於是制定了一個應對現代化戰爭的基本策略。根據這個策略,瑞士在根本沒有實力抵擋潛在敵人的裝甲大軍情況下,索性放棄平原地區,全軍退往山地,依靠反坦克武器大量消耗敵有生力量。
  • 二戰著名步槍之---水連珠-莫辛.納甘步槍
    早期的稜形刺刀的截面為矩形,後改為一字螺絲起子形,並在分解步槍時充當分解工具。早期的刺刀是可拆卸的四稜刺刀,通過用管狀插座套在槍口上;後期為不可卸的摺疊式,而且刺刀座兼作準星座。槍託通常用樺木。圖片描述(最多50字)莫辛.納甘M1891步槍 一出世就參加了1905年的日俄戰爭,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它成為了俄國軍隊的主要裝備。1917年十月革命中帶長長刺刀的納甘步槍讓人印象深刻。
  • 二戰時期最好的狙擊槍,別名很有詩意,構造簡單深受士兵喜愛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二戰期間各種武器層出不窮,坦克,衝鋒鎗,但是出鏡率最高的就是狙擊步槍了。特別是在陸地戰爭中,狙擊槍戰非常普遍。很多國家都設計了自己的狙擊步槍,還培養了自己的狙擊手。但是再優秀的狙擊手,如果沒有好的槍做襯託那也是空殼。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二戰期間的狙擊槍,看看最好的是哪一把。蘇聯兵工廠研發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在二戰時期廣泛被使用,因為其穩定性還有簡單的架構它深受蘇軍的喜愛。狙擊手用這把狙擊步槍沉痛的打擊了納粹分子,創造出了卓越的戰績。
  • 各國步槍彈匣為何都是30發,其中有何道理?
    眾所周知,目前全世界主流的自動步槍幾乎都是三十發數量子彈的彈匣,極個別的會出現二十五和四十五發的。所以,長期以來,人們都十分好奇,那就是三十發這個彈匣子彈數量到底是如何得出來的。其實,這件事還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得到的一個最佳數目。
  • 狙擊戰 | 盤點二戰遊戲《狙擊精英4》的各類狙殺步槍
    /41《狙擊精英4》中出現的卡爾卡諾M91/41步槍是義大利軍隊在二戰期間裝備的主要步槍之一。步槍與後來流行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不同,斯太爾-曼利夏M1895是一種直動式槍機步槍。直動式槍機的優勢在於射速快,精度高。但其槍機結構複雜,故障率較高,很快便被旋轉後拉式槍機的步槍取代了.到了二戰期間,只有極少數武器還使用直拉式槍機。斯太爾-曼利夏M1895被包括義大利的歐洲許多國家使用過,其中一部分直到二戰還沒有退出現役。
  • 二戰狙擊步槍大盤點,哪種可稱第一?
    狙擊手(Sniper)一詞,原意是指從隱蔽工事射擊的人,可以理解為精確射手或神槍手。到了二戰時,德國和蘇聯將狙擊作戰發展成了一種戰術,其它國家紛紛效仿。美國M1903春田狙擊步槍M1903手動步槍是美軍在一戰和二戰時的制式步槍,因其由春田兵工廠研製而得名春田步槍,也稱斯普林菲爾德步槍。該槍由德國毛瑟Gew98步槍發展而來,參考了毛瑟步槍的旋轉後拉式槍機,研製時經德國毛瑟廠特許生產。
  • 二戰經典之作98k,德軍制式步槍惹人喜愛
    吃雞遊戲中的很多槍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而在遊戲中有一款被命名為98k的狙擊步槍,在現實生活中實際上真的有這麼一款槍,這就是在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廣泛裝備的Kar98k步槍,這款槍比較優秀,人們對他的喜愛度更加高。
  • 二戰時為什麼英國不換裝半自動步槍?兩個原因
    我們知道,二戰時美國步兵使有的是M1加蘭德7.62毫米半自動步槍,這款步槍是二戰中唯一一種大規模裝備部隊的半自動步槍,它伴隨著美國大兵經歷了海洋、熱帶叢林、高山地帶、乾燥沙漠等多種複雜戰場環境,體現了優秀的可靠性,成為美國大兵的標誌性武器。
  • 這支步槍精度很高但在戰場上適應性差曾一度被當作狙擊槍來用
    在一些近現代戰爭電視劇中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士兵們會在步槍上安裝上瞄準器,將步槍當作狙擊槍來使用。那麼在實際的戰爭中步槍可以被改裝成狙擊槍用嗎?一般來說這樣的方法是不可行的,我們知道在步槍上安個望遠瞄準器當然不難,問題你瞄準了,槍達不到那個精度也是白費。
  • 常見的步槍有哪些型號?專家為你介紹:常見的也讓人琳琅滿目!
    首先來說一說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由Gew·98式步槍改進而得來,有效射程能夠達到八百米左右的距離,是一戰和二戰德國軍隊的制式步槍,是二戰期間德國軍事工業產量較多的輕武器。它是7.92mm口徑的步槍,在一戰結束之後終戰條約嚴格限制了德國軍隊武器裝備的研發和生產,戰後德國受到終戰條約的限制不能夠製造或者出口軍隊制式武器,但是德國卻另闢蹊徑利用同為德意志民族的瑞士和奧地利的外國軍火公司來為自己生產輕武器,除了衝鋒鎗以外還有就是毛瑟98k步槍,毛瑟98k步槍如同上文所描述的那樣是將gew98式步槍縮短槍管改進而來。
  • 二戰時期的德國傘兵部隊,諾曼第1944年,德國第6傘兵團
    英國的傘兵部隊,是當時可能空降武器最差的一支部隊,當時英國的傘兵配置都是的單兵武器是,李恩菲爾德步槍,司登衝鋒搶,在配備上英國人把輕做到了極致,但在火力方面卻使是最弱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威力巨大但缺點是單髮式步槍,在面對後方德國的部隊的防禦據點,攻堅能力欠缺,司登衝鋒搶在巷戰時確實是一把非常得心應手的衝鋒鎗,但有射擊距離不超過250米。這是後來英國人在花園行動中慘敗的一個原因。
  • 二戰日軍這支步槍被我軍繳獲,性能讓我軍兩位元帥都感到很興奮
    ——雨果 在二戰中,日本研製出出不少厲害的武器,比如有名的三八大蓋,九二式步兵炮,九七式狙擊步槍等等,其中的九七式狙擊步槍其性能在當時戰場上對於我軍來說那就是高科技武器。
  • 抗日劇中的槍枝穿幫,M14穿越而來,這支槍被強行BUFF加成
    然而,他們選擇的武器,用他們的話來說叫做「美國M1C加蘭德步槍」,但明眼人一下就能認出,這不是M14自動步槍嗎?該槍曾在大熱的遊戲《絕地求生》中出現,裝備上倍鏡,是一把十分可靠的狙擊利器,受到諸多玩家的喜愛。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支槍是什麼時候問世的呢?
  • 步槍安裝瞄準鏡是常事,可為何當中國的步槍安裝時,卻引發熱議?
    不管倍率是多少,都是為了更好的定位目標,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狙擊手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隨著中國在槍械製造能力上的不斷提升,中國製造的槍械在世界範圍內都獲得了非常高的認可,在國際上的市場範圍也在急劇擴大。我國所打造的一些物美價廉的槍枝深受第三世界國家的喜歡,而不少最新研發的新型槍枝在高端市場也很受歡迎。
  • 5.56毫米子彈和95步槍彈有啥區別?
    像目前國際上主流的5.56毫米口徑步槍彈,7.62毫米口徑步槍彈和機槍彈,還有中國的5.8毫米口徑和俄羅斯的5.45毫米口徑。這些子彈的尺寸都有很多小數,讓人十分費解。按照方便和計算的原則,應該取整數才對,但是偏偏是這些數字大行其道。其實,這背後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現代的槍枝是西方人發明的,而後裝藥和子彈也都是西方發明的。在這種情況下,發明者就有了對發明品的定義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