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底線思維,做到有備無患(人民觀點)

2020-12-21 人民網

「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有效防範和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上下,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展現出深刻洞察力、果敢決斷力、高超駕馭力。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既有「黑天鵝」事件,又有「灰犀牛」事件,風險挑戰客觀存在。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汛期突發的洪澇災害,都在考驗著各級領導幹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從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探討領導幹部如何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如何打好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的主動戰。

——編者

一個國家必須具有開頂風船、走上坡路的能力,能夠應對外部衝擊而保持可持續發展

防風險,本身就是在促發展,能不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衡量領導幹部治理能力的重要標準

一個國家的發展,越在風急雨驟時,越能展現底氣、成色。今年8月份,包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等指標實現年內首次正增長,我國經濟延續二季度以來的復甦態勢。取得這些成績,正是因為我們能夠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為經濟復甦創造了前提條件。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要有效防範化解風險。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發展體制機制,補齊相關短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積極做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在6月份召開的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範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防範風險挑戰」。一系列深刻論斷,都要求我們抓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提高防範化解風險的本領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確保發展在安全的軌道上穩步前行。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今年以來,無論是疫情突襲還是洪澇災害,都說明發展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一個國家必須具有開頂風船、走上坡路的能力,能夠應對外部衝擊而保持可持續發展。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遭遇戰阻擊戰。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堅持底線思維,是我們應對錯綜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更是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治理智慧。堅持底線思維,對可能出現的最壞情形有充分的預見和準備,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未雨綢繆的憂患,才能做到「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既要高度警惕和防範自己所負責領域內的重大風險,也要密切關注全局性重大風險,力爭把風險化解在源頭,不能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不能讓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不能讓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

2018年1月,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8個方面16個具體風險。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現階段,必須做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的準備,做到有備無患、防止患而無備。比如說,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但穩企業、保就業壓力還比較大,房地產、金融領域仍需警惕風險;極端天氣頻發,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提前部署人力物資,都需要壓實責任;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還需要防止個別地方發生聚集性感染風險,同時還要從預防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底線出發,補齊衛生健康領域的短板。用「顯微鏡」來發現風險,把問題想得更細一些,用「放大鏡」來評估後果,把危害想得更嚴重一些,才能精準研判、妥善應對各領域風險。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的政治職責,要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做實做細做好。應該認識到,防風險,本身就是在促發展,能不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衡量領導幹部治理能力的重要標準。這就需要強化風險意識,常觀大勢、常思大局,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需要提高風險化解能力,透過複雜現象把握本質,加強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研究謀劃,抓住要害、找準原因,果斷決策,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需要有充沛頑強的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保持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切實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古語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樹立底線思維,安不忘危、防患未然,我們就能從底線出發,看到「壞處」、解決「難處」、爭取「好處」,推動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4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期貨交易:堅持底線思維,堅守正確之道!
    關鍵在於正確處理好風險與收益的關係,在風險中尋收益,以有限的小試錯捕捉盈利的大機會,要求我們在交易中做到堅持底線思維,堅守正確之道。堅持底線思維,就一定要記住:自己是製造一切風險和收益的源頭,自己真的很重要。
  • 以底線思維定邊界
    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我們就能從底線出發,不斷逼近頂線,讓改革「蹄疾而步穩」、發展更上一重天  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設定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在保持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的同時,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效益、推進轉型升級、改善人民生活。
  • @領導幹部:開局起步,用好底線思維至關重要!
    底線思維是檢驗領導幹部能力素質的重要標尺。202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範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
  • 以底線思維化解風險(思想縱橫)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有效防範和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
  • 張怡恬:淺談底線思維的辯證法
    舊雷峰塔倒塌的例子,也恰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底線思維。 矗立與倒塌,是塔的一對主要矛盾。當舊雷峰塔還存在的時候,矗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了雷峰塔的質。磚被拿走,是量變的過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寥寥數語,揭示了事物發展運行規律,把握了當前的大局大勢,抓住了推進工作的要害。
  • 跟習近平等七常委學習底線思維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更應該把「三嚴三實」作為一面鏡子,做到細照、常照,時時知曉「紅線」、築牢「防線」、守住「底線」,樹立底線思維,爭做「四有」好幹部。為方便廣大黨員幹部學習貫徹中央精神,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出策劃:跟習近平等七常委學習底線思維。  (一)底線思維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 論毛澤東堅持底線思維的工作方法
    摘要:堅持底線思維,是毛澤東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首先,要有憂患意識,估計到事物發展的最壞可能,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政策,為可能到來的最壞局面在思想、物資、行動上做好充足準備。再者,要劃定清晰明白的底線,並盡最大可能爭取局面向好的方向發展,力爭好的結果。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51):底線思維 應對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堅持底線思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應對錯綜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更是推動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治理智慧。
  • 善於未雨綢繆,才能有備無患​​​​​​​
    堅持底線思維,凡事未雨綢繆,有利於準確判斷每項工作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使人們以理性的心態權衡利弊,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規避風險、減少失誤。一名穩健高效的領導幹部,要做到「預則立」,就必須有預見性、計劃性和前瞻性。無預見性就不會有超前意識和宏圖大略,無計劃性就不會有分步實施的目標,無前瞻性就不可能未雨綢繆, 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就會措手不及,陷入盲目性的泥潭。
  • 善於運用底線思維-光明日報-光明網
    底線思維蘊含著前瞻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積極防禦意識,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中量變與質變的原理、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告誡全黨要樹立底線思維,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在不久前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本文著重從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的「木桶原理」出發,學習探究如何科學運用底線思維。
  • 從「曲突徙薪」看底線思維的現實意義_南方原創_手機南方網
    「底線」一詞在社會生活中處處有所體現,例如升學考試裡的錄取分數線、居民生活不能低於的貧困線、道德不能接受的心理底線、法律不許踐踏的法律底線,再如「達標」這個經常出現在單位考核中的字眼,也是底線思維的典型體現。
  • 底線思維的普適性與時代性
    原標題:底線思維的普適性與時代性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就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提出了明確要求。底線思維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必要的處事原則和有效的實踐邏輯,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普遍地適用於任何時期的任何個人或群體。
  • 善於未雨綢繆,才能有備無患
    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底線思維。所謂 「預」,就是預知、預見、預防、預備。所謂「立」,就是立住、站起、成功、勝利。整句話的意思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預先知道事情的可 能發展前景,預先看到事情發展可能遇到的困難,預先防止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預先為爭取事情最好發展結果而做好各方面準備。這樣,事情就一定能立得住、站得起、取得成功、獲得勝利,否則就會失敗。
  • 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正是這樣一種境界和情懷,夯實了中國共產黨人民立場的基石。    實踐觀點: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
  • 著力提高領導幹部底線思維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領導幹部是黨執政興國的中堅力量。如何提高底線思維能力,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和嶄新課題,也是領導幹部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內容和職責要求。
  • 加強底線思維 提高政治本領
    無論是在戰火紛飛、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還是在大膽開拓、激情燃燒的改革年代,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始終是我們黨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重要思想方法。曾子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裡的「止」就是一種底線要求。
  • 領悟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政思維的重要文獻-光明日報-光明網
    以此發軔,習近平同志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強調「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強調「一定要堅持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等等。
  • 【戰「疫」說理】堅持六種思維方法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筆者認為,要堅持六種思維方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注重戰略思維 在疫情防控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湖北和武漢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在疫情防控中把關愛人民的生命與健康,滿足人民的需要與願望,維護人民的價值與尊嚴,增進人民的幸福與美滿,作為各項工作的根本取向,是科學思維的生動體現。 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單元、每一個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都與整個阻擊戰的勝敗息息相關,都要有人民安危、匹夫有責的使命感,都要有當今之時、捨我其誰的責任感。
  • 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鮮明體現
    立場觀點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靈魂,是科學理論的精髓所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既要全面了解其基本內容,做到「知其然」;更要系統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學懂弄通做實,從根本上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更好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解決實際問題。
  • 陳一新:善於把握和運用「八個思維」
    陳一新強調,在今後工作中,要堅持系統思維,在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舉措創新上加強系統集成,做到全局與局部相配套、治本與治標相結合、漸進與突破相銜接,使各項工作環環相扣、協同並進、相得益彰。  堅持民本思維  堅持民本思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我們的方針再正確,如果不被群眾理解,也難以貫徹施行。如果群眾不聽,你就先跟著群眾走,群眾跳火坑,你也跟著跳下去。群眾覺悟了,從火坑裡爬出來,最終還是要跟你走。群眾跳,你不跳,幹群關係就疏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