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提高領導幹部底線思維能力

2020-12-21 人民網

原標題:著力提高領導幹部底線思維能力

  【提高科學思維能力·⑥底線思維】

  底線思維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戰略策略和十分緊要的領導藝術。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領導幹部是黨執政興國的中堅力量。如何提高底線思維能力,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和嶄新課題,也是領導幹部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內容和職責要求。

  1

  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領導幹部的政治職責

  所謂底線,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發生質變的臨界點。一旦底線被突破,就會產生難以估量的危害,釀成難以承受的後果。所謂底線思維能力,就是客觀地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當前,我國形勢總體上是好的,黨中央領導堅強有力,意識形態領域態勢積極健康向上,經濟保持著穩中求進的態勢,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也不少。這些挑戰和風險,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既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既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呈現出值得關注的特徵。

  一是多樣聯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我們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既聚焦重點、又統攬全局,有效防範各類風險連鎖聯動」。

  二是複雜易變。「當前,世界大變局加速深刻演變,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我國外部環境複雜嚴峻」,「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

  三是後果攸關。一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不力,其引發的許多後果將是我們難以承受的。然而,少數領導幹部缺乏底線思維,對困難估計不足、對風險評估不夠,事到臨頭倉促應戰、亂了手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領導幹部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每一項工作都是有底線的,都不能出問題也出不起問題。能否把底線思維運用於實踐之中,既是謀劃和推動工作的職責所在,也是檢驗領導幹部能力素質的重要標尺。

  2

  強化憂患意識,切實做好應對風險挑戰的充分準備

  就底線思維而言,其核心價值指向便是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把形勢想得更複雜一點,把挑戰看得更嚴峻一些,做好應對最壞局面的準備,這是提高底線思維能力的入手處和著力點。憂患意識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周易》中講,「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可保也」;孔子云,「君子憂道不憂貧」;孟子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這些凝聚傳統憂患意識的傳世之言,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應對自然風險和進行社會治理的智慧精華。在西方思想文化中,底線思維和憂患意識同樣有著悠久的傳統與理論淵源。古希臘的目的論學者強調,凡事都存在不可逾越的底線,行事前要有風險意識。著名神話故事達摩克利斯之劍,更是集中反映了居安思危、時刻考慮最壞情況的危機意識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生於憂患、成長於憂患、壯大於憂患的政黨。」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

  各級領導幹部要進一步增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常懷憂患之心,憂黨之安危、憂國之興衰、憂民之苦樂,憂底線之能否堅守,切實做好應對風險挑戰的思想準備和各項工作,努力將矛盾消解於未然,將風險化解於無形。在思維理念上,要強化風險意識,常觀大勢、常思大局,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不忽視一個風險,不放過一個隱患。在組織運籌上,要提高風險化解能力,透過複雜現象把握本質,抓住要害、找準原因,果斷決策,善於引導群眾、組織群眾,善於整合各方力量、科學排兵布陣,有效予以處理。在工作機制上,要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主動加強協調配合,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特別是要立足最困難、最複雜、最意外的局面,把預案做得周密一些,寧可備而不用,寧可多備幾手,不可用時無備,從而遇事不慌、臨危不亂,不走彎路、不跌跤,「託底」「守底」「保底」才能有保證。

  3

  提高理論素養,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的銳利思想武器

  提高底線思維能力,找準底線是前提,理論武裝是保證。這就需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對一些重要領域要堅守底線作過深刻闡述。

  比如,在道路方向問題上,強調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經濟建設方面,強調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在依法治國方面,強調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自覺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強調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在外交戰略方面,強調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等等。

  領導幹部要深入學習、準確把握這些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樹立明確的底線意識,增強堅守底線的堅定性自覺性。同時,領導幹部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圍繞各種風險源進行全面調查研判,經過思考、分析、綜合,對形勢作出精準判斷,找準必須堅守的底線,堅決不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不讓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不讓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不讓經濟風險演化為社會政治風險,不讓國際風險演化為國內風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練就一雙政治慧眼,像望遠鏡一樣看得「遠」,像廣角鏡一樣看得「寬」,像顯微鏡一樣看得「真」,才能防微杜漸、轉危為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4

  發揚鬥爭精神,在應對和防範重大風險中增強本領

  底線思維不是無所作為的消極被動思維,而是奮發向上的積極防禦性思維,鬥爭性、進取性、創新性是其顯著特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需要有充沛頑強的鬥爭精神。」領導幹部的底線思維能力不是與生俱來、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唯一的路徑方法就是積極投身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火熱實踐,加溫淬火、千錘百鍊、鍛造成鋼。

  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很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重大風險,還有很多「婁山關」「臘子口」要徵服,迫切需要領導幹部發揚充沛頑強的鬥爭精神,既要「有守」,更要「有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領導幹部要做敢於鬥爭的模範。無數事實說明,在重大風險面前,主動迎戰才有生路、敢於鬥爭才可能成功。幹部敢於擔當作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各級領導幹部要以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面對矛盾問題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鬥爭,做疾風勁草,當烈火真金,永葆鬥爭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領導幹部要做善於鬥爭的模範。軟肩膀挑不起硬擔子。無論幹事創業還是攻堅克難,不僅需要寬肩膀,也需要鐵肩膀;不僅需要政治過硬,也需要本領高強。當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堅戰,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等等,都需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做到謀勇兼備、善於鬥爭。

  各級領導幹部要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深入實踐,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到重大鬥爭中去真刀真槍幹,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幹,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練就一身駕馭和應對風險的真本領。

  5

  重視黨性修養,堅決守住為官做人的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一定意義上講,底線思維是弘揚高尚道德的思維,可以激發人的精神動力,成就理想人格。一旦道德防線守不住,其他的底線也會失守,底線思維能力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這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的大判斷。

  領導幹部作為「關鍵少數」,必須主動融入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加強黨性修養和鍛鍊,經常接受政治體檢,不斷撣去思想上的灰塵,帶頭遵守黨紀條規,帶頭踐行「五個必須」、防止「七個有之」,切實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踩紅線、不越底線、不闖雷區。說到底,就是要增強自制力,慎獨慎微慎權,守住守好為官從政做人的底線,管嚴管緊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使自己的行為始終在黨紀國法的邊界之內。要堅守政治底線,對黨絕對忠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守道德底線,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之以恆錘鍊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堅守法治底線,增強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自覺按法定權限、規則、程序辦事。要堅守廉潔底線,留足安全距離,增強「不想腐」的自覺,知敬畏、存戒懼、守法度,堅決防範被利益集團「圍獵」,注重家庭家教家風,自覺做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的模範。

  6

  堅持一體推進,自覺把底線思維納入科學思維體系中來培養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儘管這六種思維能力的內涵、特徵、功能各不相同,卻有著辯證的邏輯關係,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構成一個完整的科學思維體系。底線思維能力處於這個科學思維體系末端,是科學思維之基。

  領導幹部要提高底線思維能力,也離不開其他思維方法的系統學習和掌握。只有具備戰略思維能力,才能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事物發展的總體趨勢和方向,也才能以長遠眼光和全局視角對可能出現的危機和風險進行預判;只有具備歷史思維能力,才能以史為鑑、知古鑑今,把握歷史規律、認清歷史走向,從而處變不驚、堅定信心;只有具備辯證思維能力,才能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克服片面化、極端化;只有具備創新思維能力,才能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打破迷信經驗、本本和權威的慣性思維,打開工作的新局面;只有具備法治思維能力,才能尊崇法律、敬畏法律,從而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

  總之,底線思維不是孤立的,提高底線思維能力也不能搞「單打一」,只有統籌兼顧、系統推進、多向用力,全面提升科學思維能力,才能真正確立和運用底線思維,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者:桑學成 成捷,分別系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軍委政法委高級工程師)

相關焦點

  • @領導幹部:開局起步,用好底線思維至關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正是著眼於新形勢新任務,對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提出的明確要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要堅持底線思維,正確判斷形勢,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著力提高「七種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 封麗霞: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
    國際國內環境越是複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領導幹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必須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推動法治中國建設行穩致遠。
  • 領導幹部要提高理論思維能力
    原標題:領導幹部要提高理論思維能力   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也同樣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 劉炳香:提高領導幹部治理能力的五個核心要素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必須「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這是一個過程,也是一項工程,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加強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建設。領導幹部的素質優、站位高、理念新,以及其提高治理能力的路徑對、動力足,已經成為加強新時代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建設、提高領導幹部治理能力的五大核心要素。
  • 劉雲山:領導幹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和經驗,就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善於從政治上考量和解決問題,注重提高領導幹部政治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提高領導幹部政治能力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十分明確的要求。
  • 領導幹部要著力增強依法執政本領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從八個方面增強執政本領,其中提高依法執政本領不可或缺。各級領導幹部增強依法執政本領,要從三個方面著力。&nbsp&nbsp&nbsp&nbsp樹立法治思維,嚴格依法辦事&nbsp&nbsp&nbsp&nbsp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明確要求提高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能力,並將法治思維與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並列為領導幹部必備的五種思維能力。
  • 青年要著力提高戰略思維能力
    戰略思維能力,就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於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的能力。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新時代青年尤其需要著力提高戰略思維能力。近期出版的《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兩本書,生動展示出習近平當年在廈門、寧德工作期間就體現出的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深謀遠慮的戰略思維和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
  • 堅持底線思維,做到有備無患(人民觀點)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汛期突發的洪澇災害,都在考驗著各級領導幹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從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探討領導幹部如何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如何打好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的主動戰。
  • ...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
    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 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21日上午在中央黨校開班。
  • 跟習近平等七常委學習底線思維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底線思維是以底線為導向的一種思維方法和心態,要求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客觀分析每個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妥善解決問題。  當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已全面鋪開。
  • 底線思維的普適性與時代性
    原標題:底線思維的普適性與時代性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就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提出了明確要求。底線思維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必要的處事原則和有效的實踐邏輯,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普遍地適用於任何時期的任何個人或群體。
  • 善於運用底線思維-光明日報-光明網
    底線思維蘊含著前瞻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積極防禦意識,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中量變與質變的原理、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告誡全黨要樹立底線思維,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在不久前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本文著重從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的「木桶原理」出發,學習探究如何科學運用底線思維。
  • 加強底線思維 提高政治本領
    無論是在戰火紛飛、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還是在大膽開拓、激情燃燒的改革年代,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始終是我們黨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重要思想方法。曾子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裡的「止」就是一種底線要求。
  • 努力提高領導幹部辯證思維能力
    目前,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全國各地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正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各級領導幹部以上率下,示範帶動,全力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領導幹部帶頭學習提高,帶動查擺問題,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使「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為各級領導幹部修身做人用權律己的基本遵循,幹事創業的行為準則。
  • 以底線思維定邊界
    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我們就能從底線出發,不斷逼近頂線,讓改革「蹄疾而步穩」、發展更上一重天  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設定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在保持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的同時,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效益、推進轉型升級、改善人民生活。
  • 習近平強調領導幹部要提高這七種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這七種能力,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黨建網微平臺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高這七種能力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來學習。
  • 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健全風險防控機制
    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健全風險防控機制(下)1整體把握我國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反覆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並把它上升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黨的十九大報告還將「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納入全黨必須貫徹的黨的基本方略。
  • 侯樹民:著力提高黨委書記履職能力
    原標題:著力提高黨委書記履職能力 把方向、統全局、抓班子,是黨委書記的重要職責。把方向,考驗的是黨委書記的政治素養;統全局,彰顯的是黨委書記的統籌能力;抓班子,體現的是黨委書記的領導水平。
  • 不斷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在鑑古知今中更好走向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歷史的重要作用、要求領導幹部提高歷史思維能力,為黨和國家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時代,我們如何看待歷史、借鑑歷史?如何養成歷史思維習慣、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圍繞這些問題,光明日報特邀3位相關領域專家展開研討。
  • 新時代領導幹部增強創新思維能力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要求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重要場合,如2017年的十九屆一中全會,2018年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2019年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防範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都就增強領導幹部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出了重要要求。深刻解讀創新思維背後的歷史和現實邏輯,把握堅持創新思維對於領導幹部提出的實踐要求,對於更好地落實黨中央要求,推進實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