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的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體現,主要包括運用民主集中製作決策抓落實的能力、依法執政能力和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凝聚群眾智慧與力量的能力。黨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新時代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如何,關係我們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必須「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這是一個過程,也是一項工程,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加強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建設。領導幹部的素質優、站位高、理念新,以及其提高治理能力的路徑對、動力足,已經成為加強新時代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建設、提高領導幹部治理能力的五大核心要素。
第一,站位高
領導幹部的政治站位決定其治理能力的作用方向和結果。能力是個矢量,既有大小之分,又有方向不同。能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可以用來幹好事,也可以用來幹壞事;可以用來謀公,也能用來謀私。領導幹部提高治理能力必須解決治理「依靠誰」「為了誰」「我是誰」的問題,做到政治過硬。領導幹部政治過硬,必須注重政治站位是否對、是否高。
站位對,一是緊緊「抓住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站穩人民立場這個黨的最根本政治立場,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追求定位到群眾心裡滿意和生活幸福上;二是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自覺性、主動性;三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四是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自覺抵禦國內外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與滲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政治本色。
站位高,一要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在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自覺增強大局意識,站在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大局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自覺增強核心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懂弄通做實;自覺增強看齊意識,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要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二是著眼於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確保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著眼於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著眼於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二,素質優
提高領導幹部素質是提高領導幹部治理能力的必要條件。如果素質差,能力必然差。素質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轉化為能力。因此,領導幹部必須主動投身於治理實踐,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
在新時代,為了提高治理能力,致力於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體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領導幹部必須著力提高的素質,主要包括理想理論引領、思維行為科學及習慣與精神的支撐。即理想信念、理論武裝,思維方式、實幹作風,學習習慣、拼搏精神等。具體說,領導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之鈣;加強理論武裝,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提高治理能力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要堅持「五大思維」:以戰略思維謀求全局、把握趨勢,做到大事不糊塗,目標不漂移;以創新思維謀求發展,勇於打破常規,積極開拓進取,致力於解決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以辯證思維謀求抓住根本,在成績面前看到不足,在失敗中看到希望;以法治思維謀求善治,「按照制度規則行使法定權力」,既要積極作為,又不能亂作為,做到「行有所止」;以底線思維謀求改革發展的主動,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堅守道德底線、嚴守紀律高壓線,遠離法律紅線。堅持「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把學習作為政治責任,變成生活習慣;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保持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等等。
提高領導幹部的素質,需要黨組織加強幹部管理和領導幹部加強自身修養同向發力。首先,黨委、黨組要把好入口關。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落實好幹部標準,把高素質專業化優秀人才選出來、用起來。要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支持各類人才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其次,黨組織要加強對領導幹部的教育管理,把提高領導幹部素質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再次,領導幹部個人要把不斷提高素質變成生命的一部分和日常的生活方式,自覺把組織要求與個人需求結合起來,在學習中提高素質,在實踐中錘鍊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