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香:提高領導幹部治理能力的五個核心要素

2020-12-08 中國社會科學網

  領導幹部的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體現,主要包括運用民主集中製作決策抓落實的能力、依法執政能力和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凝聚群眾智慧與力量的能力。黨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新時代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如何,關係我們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必須「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這是一個過程,也是一項工程,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加強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建設。領導幹部的素質優、站位高、理念新,以及其提高治理能力的路徑對、動力足,已經成為加強新時代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建設、提高領導幹部治理能力的五大核心要素。

  第一,站位高

  領導幹部的政治站位決定其治理能力的作用方向和結果。能力是個矢量,既有大小之分,又有方向不同。能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可以用來幹好事,也可以用來幹壞事;可以用來謀公,也能用來謀私。領導幹部提高治理能力必須解決治理「依靠誰」「為了誰」「我是誰」的問題,做到政治過硬。領導幹部政治過硬,必須注重政治站位是否對、是否高。

  站位對,一是緊緊「抓住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站穩人民立場這個黨的最根本政治立場,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追求定位到群眾心裡滿意和生活幸福上;二是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自覺性、主動性;三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四是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自覺抵禦國內外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與滲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政治本色。

  站位高,一要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在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自覺增強大局意識,站在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大局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自覺增強核心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懂弄通做實;自覺增強看齊意識,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要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二是著眼於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確保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著眼於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著眼於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二,素質優

  提高領導幹部素質是提高領導幹部治理能力的必要條件。如果素質差,能力必然差。素質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轉化為能力。因此,領導幹部必須主動投身於治理實踐,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

  在新時代,為了提高治理能力,致力於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體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領導幹部必須著力提高的素質,主要包括理想理論引領、思維行為科學及習慣與精神的支撐。即理想信念、理論武裝,思維方式、實幹作風,學習習慣、拼搏精神等。具體說,領導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之鈣;加強理論武裝,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提高治理能力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要堅持「五大思維」:以戰略思維謀求全局、把握趨勢,做到大事不糊塗,目標不漂移;以創新思維謀求發展,勇於打破常規,積極開拓進取,致力於解決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以辯證思維謀求抓住根本,在成績面前看到不足,在失敗中看到希望;以法治思維謀求善治,「按照制度規則行使法定權力」,既要積極作為,又不能亂作為,做到「行有所止」;以底線思維謀求改革發展的主動,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堅守道德底線、嚴守紀律高壓線,遠離法律紅線。堅持「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把學習作為政治責任,變成生活習慣;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保持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等等。

  提高領導幹部的素質,需要黨組織加強幹部管理和領導幹部加強自身修養同向發力。首先,黨委、黨組要把好入口關。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落實好幹部標準,把高素質專業化優秀人才選出來、用起來。要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支持各類人才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其次,黨組織要加強對領導幹部的教育管理,把提高領導幹部素質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再次,領導幹部個人要把不斷提高素質變成生命的一部分和日常的生活方式,自覺把組織要求與個人需求結合起來,在學習中提高素質,在實踐中錘鍊品格。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新指南·思想導讀」進一步提高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和專業能力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百年大計,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局高度,對提高領導幹部治理能力和專業能力提出明確要求,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思想性、指導性。
  • 增強執政本領 提高治理能力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通過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推動廣大幹部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提高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各項工作能力和水平。如何理解治理能力的內涵?
  • 劉雲山:領導幹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和經驗,就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善於從政治上考量和解決問題,注重提高領導幹部政治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提高領導幹部政治能力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十分明確的要求。
  • 著力提高領導幹部底線思維能力
    原標題:著力提高領導幹部底線思維能力   【提高科學思維能力·⑥底線思維】   底線思維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戰略策略和十分緊要的領導藝術。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領導幹部是黨執政興國的中堅力量。如何提高底線思維能力,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和嶄新課題,也是領導幹部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內容和職責要求。
  • 領導幹部要提高理論思維能力
    這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既包括領導幹部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態度,領導幹部學習、理解、把握該理論的程度,以及運用該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也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思維能力。歷史和實踐表明,培養、提高理論思維能力,對於提升領導幹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   ——理論思維能力是領導幹部必備的素質。
  • 努力提高領導幹部辯證思維能力
    目前,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全國各地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正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各級領導幹部以上率下,示範帶動,全力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領導幹部帶頭學習提高,帶動查擺問題,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使「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為各級領導幹部修身做人用權律己的基本遵循,幹事創業的行為準則。
  • ...從第六個國家憲法日透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楊維漢、陳菲)憲法是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石。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第六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了。「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座談會4日在京舉行。
  • 封麗霞: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
    國際國內環境越是複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領導幹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必須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推動法治中國建設行穩致遠。
  • 陳朋:決定國家治理能力高低的三要素
    原標題:決定國家治理能力高低的三要素 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是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重要創新。
  • 求是:著力提高治理能力切實防止「兩個陷阱」
    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才能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 習近平強調領導幹部要提高這七種能力
    要注重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學深悟透,融會貫通,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掌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2020年10月10日,習近平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在領導幹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
  • 領導幹部不斷提高七種能力,練就過人本領​​​​​​...
    新時代黨的領導幹部應對「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統攬「四個偉大」,增強「八大本領」是基礎,更是保障。「八大本領」成為我們幹事創業、成就夢想的動力源泉。2020 年 10 月 1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題,為全體學員講授了第一課。
  • 領導幹部應關注大數據治理的哪些理念
    、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逐步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綱要為政府部門利用大數據提升治理能力指明了發展方向。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談創新發展理念時,首次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改變過去的傳統慣性的思維方式,用大數據的思維方式去思考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領導幹部大數據思維方式的建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需從「經驗主義」向「數據主義」決策轉變,真正認識到數據的價值。
  • 做好城市地質調查,服務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一環,城市治理搞得好,社會才能穩定、經濟才能發展。 規劃建議強調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要求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要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強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要求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空間的佔用。
  • 習近平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王岐山張高麗出席開班式劉雲山主持開班式
  • 王元豐:如何看待「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首先,可不可以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看作中國的「第五個現代化」?提出「第五個現代化」是對應著中國原來提出「四個現代化」(即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而來的。 其次,《決定》提出的「第五個現代化」與德國前外長菲舍爾所提出的中國的「第五個現代化」是否有很大相近性?答案是否定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是搞西方式的民主!習近平在今年2月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明確強調:「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
  • 今天才知道,這3個提高書法筆力的核心要素,太好用了,試一試
    心力和眼力,其實也不難理解,所謂的心力,也就是內心之力量,包括默寫能力、想像力、創造力等。這種力不是簡單的臨池訓練就能提高的,需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才能獲得的。3個核心要素是什麼?1、 在正式創作或臨池之前,充足的睡眠是提高書法筆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上面已經說過,書法的筆力最關鍵的不是物理之力,而是看不見的心力和眼力。因此要想在創作或臨池的時候,增強自己的筆力,就得休息好了,只有養足了精氣神,那麼在實際創作或臨池的時候才能大大增強自己的筆力。
  • 努力把全面實施憲法提高到新水平——「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
    堅持和貫徹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好發揮憲法在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的重大作用。二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 把牢宗教管理正確方向,提高藏傳佛教治理能力
    把牢宗教管理正確方向,提高藏傳佛教治理能力 2020-04-0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基本要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我國制度建設發表重要論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第三個專題專門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三篇重要講話內容,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制度,明確了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重大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