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隋永剛 胡曉鈺)7月21日上午,石韻金聲:蘇春黎黑石刻金展在燕京書畫社琉璃廠店開幕。據了解,此次展覽是資深媒體人、央視網主編蘇春黎的首次藝術個展,展出了其創作的24件拓片作品。展覽得到了燕京書畫社的支持。
蘇春黎年幼習字,後拜工藝美術大師陳禮忠門下學習壽山石雕刻工藝,又師從著名畫家彭華競,不斷吸納傳統山水、人物畫技法,融入石刻創作中。其藝術充分體現了藝術的相容性,繪與刻相通,金與石相融。
蘇春黎的創作選取了黑色石頭,通過造型、雕刻、打磨、拋光,讓石頭呈現出青銅的色澤,殘片的形狀,以及青銅器上斑駁、精細的紋路。青銅器,在古時被稱為『金」或「吉金」,青銅器的使用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期,以商周時期的器物最為精美。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中國青銅器製作精美,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蘇春黎的這一次嘗試,打破金與石的邊界,表面看是材質上創作的突破與飛躍,其實質則是藝術靈感的飛升與創作的大膽想像,以石之美勾勒再現青銅的傳奇與瑰麗。
在開幕式現場,策展人、藝術評論家劉悅笛解讀了展覽的學術意義。他指出,蘇春黎的創作是以石顯金,是展覽非常好的創意之一。作品採用的是通體黝黑的石體,呈現出青銅古器的單薄、蒼勁、古拙的質感,效果很好。由此也做出了蘇春黎「黑石刻金」的獨特道路,體現了內美和外美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