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為期6天的燕京書畫社·燕京人物2020年秋季採風寫生圓滿落幕。活動期間,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耀林,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晁谷、趙青仲、杜傑,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弓超,鎮江文聯副主席闞愛,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馬春林等十餘人走訪內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館、克什克騰石陣和青山風景區、太僕寺旗天路南橖等地區採風寫生。
8月24日一早,燕京書畫社寫生團隊在團長趙青仲的帶領下從北京啟程,奔赴內蒙古巴林右旗,於當日下午到達巴林賓館。在簡短的休息之後,藝術家們參觀了巴林右旗博物館,通過文物近距離感受到了當地濃鬱厚重的歷史。
寫生團隊留影
按照計劃,克什克騰石陣為此次寫生的第一站,位於大興安嶺餘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地帶,是克什克騰旗一處奇異的自然風光。8月25日,寫生團隊開車奔赴石陣,中午時分到達。剛進入石陣,大家便被這裡渾厚粗獷的景色所吸引,拴馬柱、神劍石、南天門、七仙女、姐妹石、乘風破浪等這些在荒野中突兀而立的巨石,因為形狀各異被賦予了不同稱謂,大家拿出畫紙勾寫它們美麗的形態。其中,弓超把關注點放在了「七仙女」幾塊巨石上,他在速寫本上刻畫的快速準確,曲折、粗細、密疏、高低等美學構圖元素體現的淋漓盡致。此外,他還藉助人群、樹叢、環廊等素材的穿插,讓畫面顯的更加生動而有秩序。與此同時,其他藝術家把自己眼中最美的石陣風光用畫筆記錄下來。
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李耀林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趙青仲
當日下午,寫生結束後,大家趕赴克什克騰旗縣城。一路之上,汽車隨著高原上的公路起起伏伏,時隱時現,穿梭於一望無際的壯美風光之中,可謂移步換景,美不勝收。路邊成群的牛羊,健碩的駿馬,金黃的麥田……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不時輕拂而來的微風,讓大家瞬間仿佛置身於室外桃源之中。作為當代著名的花鳥畫家,晁谷的花鳥作品為藏家所熟知,但是他筆下的牛同樣精彩。在行進的路途中,晁谷被沿著公路緩慢行進的牛群所吸引,看到此情此景,顯得異常的高興,下車後,他認真觀察牛的形態,並用手中的相機拍攝了大量的圖片。值得一提的是,晁谷的辛丑生肖畫展將由燕京書畫社在元旦之後突出,這次的寫生資料將成為他創作的重要素材。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晁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杜傑
大家隨走隨停,遇到美麗的景色便停車觀賞,因此也耽誤了不少的時間,於當日下午傍晚時分到達入住地。
8月26日,大家在用完早餐之後,乘車奔赴青山風景區,半個小時車程之後,順利到達。與草原上舒緩的風景不同,青山風景區群山有著西北山水的高聳峻拔。特別是在這裡一座大山之上有塊巨石斜插在山巔,遠望頗為驚險壯觀。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弓超
鎮江文聯副主席 闞愛
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 馬春林
沿著山路考察之後,大家決定在群山南面一塊平緩之地開始寫生。對於這一代的景色,趙青仲是最為熟悉的,曾多次前來寫生,並將這裡的群山融入到作品創作中。「這座山最有特色的是山體的線條和山的形狀,我想通過筆墨將山體特點入到畫面中,體現出它的氣勢」。趙青仲一邊創作一邊說道。
李耀林的山水畫善於用色,他以大號乾燥的毛筆進行創作,行筆迅速,兼皴帶擦,將遠處的山房、樹木、山體融合的渾然一體,最後以色彩對山體罩染,體現出一位北方山水畫家的特點。闞愛是一位來自南方的山水畫家,她的寫生畫作尺幅不大,卻很好的體現了水墨氤氳的特色。
克什克騰風景
趙青仲寫生作品
杜傑擅長山水畫創作,造型準確,技法嫻熟,他將油畫的特點融入到了中國山水畫藝術中。面對高聳的山巒,他用原子筆在速寫本上勾畫,主要抓住山體結構線,行筆肯定,注重疏密關係處理,分層次勾畫山的整體氣勢。儘管是一幅速寫,作品內容卻很豐富。
馬春林跟隨李可染先生之子李小可研習山水畫藝術,多次同老師奔赴山區寫生,有著豐富的對景創作經驗。在他看來,山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入畫,「幾塊磚、幾塊石頭都可以入畫。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是要畫出山魂,它體現在每一款山石的刻畫中」。另外幾位藝術家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創作了幾幅精彩的畫作。
克什克騰兩天的寫生讓大家收穫滿滿,面對草原、石林、群山等景色,藝術家們從不同的角度勾勒這裡獨有的自然風光。此後,大家又奔赴太僕寺旗和天路南橖等地,感受壯美的自然風光。
草原風光
幾天的寫生轉瞬即逝,旖旎的草原、淳厚的民風、古樸的遺蹟激發了畫家們寫生的熱情和創作的靈感,大家真切感受到內蒙古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一幅幅草原美景躍然紙上,展現了他們對這裡的喜愛和讚美。
燕京書畫社社長石佔成介紹,「組織本次採風寫生活動旨在用藝術語言展示美麗內蒙古的風貌,用筆墨描繪草原風光,用丹青再現田園生活,激勵畫家們創作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正能量藝術作品,書寫時代華章。」
據悉,藝術家們所創作的寫生作品經過加工創作之後,將在燕京書畫社琉璃廠展廳集中展出。
北京商報記者 隋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