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吳屹桉)近日,譯林出版社譯介出版「牛津通識讀本」系列五本新著。分別是《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領導力》、《羅馬共和國》、《美國國會》、《無神論》。
《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學教授埃裡克·勞赫威所著,該書出色考察了美國經濟危機以及歷史上一次巨大的政策革命。勞赫威在書中呈現了羅斯福新政主要的成功與失敗之處,解釋了為何新政的某些計劃會成功、另一些計劃未能成功。這些計劃包括建立全國復興總署這樣的機構,以及設立全國勞資關係委員會、通過《社會保障法》這樣的重大舉措。在全書最後,作者描述了羅斯福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如何將新政的各項戰略推向全球舞臺。
《領導力》由英國華威大學公共領導學教授基思·格林特所著。全書從古代社會柏拉圖、孫武、馬基雅維裡等人的領導力著作開始追溯,來考量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在削弱特定領導力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探討了領導者離不開追隨者這一觀念,承認每個人關於領導力都有不同的經驗和設想,藉此審視了管理這一行為,以及它的歷史、未來和對社會各層面的影響。
《羅馬共和國》的作者戴維·M.格溫是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歷史系古代和古典晚期歷史高級講師。在本書中,戴維·M.格溫從羅馬的起源以及建城傳說開始,一路寫到漢尼拔跨越阿爾卑斯山和凱撒在三月十五日遇刺,為我們呈現了羅馬共和國引人入勝的歷史畫卷。其中,他審視了共和國獨一無二的政治結構,描述了它的文學和物質來源,生動地刻畫了羅馬共和國的文化和社會。他還思考了羅馬人的價值觀和信仰,以此來解釋共和國跌宕起伏的興衰史。最後,格溫還反思了羅馬共和國留給後世的非凡遺產,包括它作為典範和靈感及一種警醒,在今日文學和影視作品中的再現。
《美國國會》一書由美國參議院歷史辦公室歷史學家唐納德·A.裡奇所著。作者在書中帶領讀者走到國會山的幕後,去進行一次引人入勝的遊覽:告訴讀者誰是主導國會的人物,分析他們的行為,並將專業的議會語言轉換成平實易懂的日常語言。作者回答了與美國國會相關的各種問題,解釋了各委員會的任務和工作、工作人員和遊說人員的角色、議場程序、會場規則以及聯盟的締結等。本書不僅是一堂公民課,還提供了國會內部人士的視角,同時輔以專業歷史學家的出色分析能力。
《無神論》的作者朱利安·巴吉尼是英國著名哲學家和作家。無神論通常被視為一種負面的、相當晦暗的信仰,表現為拒絕價值和目的,同時激烈地反對各種形式的宗教。作者在書中首先驅除了圍繞著無神論的錯覺,表明沒有宗教信仰的生活也可以積極、有意義、有道德。作者還直面20世紀無神論國家(如蘇聯)的失敗,為無神論提出了一種思想基礎。
據悉,"牛津通識讀本"系列叢書是由國內專業翻譯出版社譯林出版社從牛津大學出版社引進。譯林出版社從中遴選約四十本篇目加以譯介。各篇目所論主題或為某一學科,或為理論流派,或為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名流。作者多為國外大學或研究機構的知名學者,對相關領域均有較深入研究。原版雖名謂"Short Introduction",然而,叢書作者在撰寫時既非進行簡單的資料羅列,也未流於隨性的主觀評說。在闡述主題的過程中,作者不僅理論視野開闊,且常有獨到的見解形諸筆端,顯示出基於深厚學養的主題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