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上的路樁該不該裝?

2020-11-29 鳳凰網江蘇站

人行道上的路樁該不該裝?

有市民認為,裝的好,車輛違停減少了;也有市民認為,路樁設置不夠人性化,對行人通行有一定影響

人行道上安裝的黃色路樁。(雍君/攝)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多,車主隨意佔用人行道停車的現象也越來越多,為此市城管部門在人行道上安裝了黃色路樁。近日,有市民向市創建辦反映,路樁設置之後,經常有車輛被路樁碰損,行人走路的時候也容易被路樁碰傷。人行道上的路樁到底該不該裝?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不少路段人行道上裝有路樁

23日上午,記者來到和平橋小學旁的黃河西路,看到道路兩側人行道邊上黃黑相間的路樁一字排開,這些路樁為鐵質圓柱形,高四五十釐米,兩根之間相隔約1.5米。被路樁隔離後的人行道上,記者沒有發現亂停亂放的車輛。

隨後,在祥和路、礦山路、解放路等多條道路上,記者看到了同樣的路樁安裝在人行道上,但還是有機動車從沒有安裝路樁的地方駛入,停在了人行道上。

記者在安裝路樁的多條路段看到,有的路樁被不同程度的損壞。一家店面的老闆告訴記者,這些損壞的路樁有的是被車輛撞壞的,有的可能是人為破壞的。「這些路樁裝了有一段時間了,據說是為了防止車輛亂停,裝了路樁後,有些商戶停車不方便,影響生意,就將自己店門前的路樁破壞了。」

有市民認為裝的好,車輛違停減少了

市民王大爺每天傍晚都會和老伴在小區門前的人行道上散步,他向記者講述了安裝路樁後的變化。「以前,一到晚上,隨意停放的車輛把人行道都佔完了,安裝路樁後,車輛不能亂停亂放了,人行道順暢了許多。」

「以前,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沒有隔離欄,有的沿街商戶為了圖方便,停車時將一半車身停在人行道上,一半車身停在非機動車道上,給行人和騎車的人帶來很大不便,這些路樁裝好以後,違停現象大大減少。」市民黃先生對在人行道上設置路樁表示贊同。

也有人認為,路樁的設置不夠人性化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多數市民認為路樁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車輛的違停,保障了人行道的暢通,但也有部分市民對路樁的設置持反對意見。

「前幾天,又一輛小車被路樁碰損了。」家住建國西路靜博園小區的市民譚先生告訴記者,自從安裝路樁後,已經有數十輛車碰損,有時候車輛臨時停靠在路邊,一開車門就很容易發生刮蹭,還有的新手稍不注意就會撞到路樁上。

在路邊開了一家菸酒店的市民張先生也直言不諱的說:「商店經常需要進貨,安裝了路樁,車輛開不進來,還得將貨一件件搬下來扛進店,給商家帶來很大不便。」還有市民說,為什麼路樁設置時對一些修車洗車的留下了進出口,其他沿街店鋪卻沒有留下?商家也需要停車、進貨,這樣設置有失公平。

也有市民認為,設置這麼多路樁,看上去不夠美觀,不及時清洗的話會影響市容,路樁的設置也不夠人性化,雖然車輛開不上人行道了,但樁距間隔過密,對行人通行也有一定影響,到了晚上或是雨雪天氣,一不注意很容易碰到受傷。

市城管局設施大隊:為了阻止機動車佔用人行道

就此,據市城管局設施大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安裝人行道路樁,是為了阻止機動車佔用人行道。這些道路有市管道路也有區管道路,市、區各負其責對轄區人行道進行綜合管理,路樁間距一般在1.6米左右。

相關焦點

  • 商丘這兩處人行道上有點亂!該管管了
    關注商丘城市建設這裡的電纜線該誰管近日,據梁園區的聶先生反映說,文化路與金銀路交叉口西北角的人行道上有許多電纜線,影響行人通行,也存在安全隱患。「這些電纜線在人行道上已經很久了,一直沒有人處理。」聶先生說,其中有多根電纜線是從一臺變壓器所在的線杆上面垂下來的,如果帶電的話,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接到聶先生反映的問題後,記者來到這裡看到,在線杆和行道樹上,一些電纜線垂到了路面。尤其在一棵行道樹上,垂下來的電纜線還被人盤成一團綁在了道路的護欄上。
  • 一堵破牆"腰斬"人行道十年 北侖寶山路的破牆終於被拆除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寶山路南側人行道上的破牆已被拆除(圖中紅框處)。
  • 福州屏東路百米路九個坡 人行道如波浪(圖)
    陳鍾蘭/文黃啟鵬/圖)「這麼多上下坡的人行道,我還是第一次見。」坡道落差最大處超過70釐米昨日,記者來到屏東路,從紅牆巷到營跡路附近的西側人行道約100多米長,卻有9個坡,這些坡道大都與地面有30多釐米的落差。紅牆新村10座附近的人行道上坡道最多,不到10米的距離就有4個坡,幾乎走三五步就會遇到一個坡。
  • 舊衣物回收箱「霸佔」人行道
    【來源:深圳晚報】近日,有市民向深圳晚報反映,深圳市寶安區徑貝新村徑貝小學附近的人行道上放置了一個舊衣物回收箱,不僅擋住了人行道,還完全阻斷了盲道。接到報料後,記者趕往現場查看。舊衣物回收箱「霸佔」人行道4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徑貝小學附近,發現確實有一個綠色的舊衣物回收箱擺放在人行道上。該人行道寬約2米,舊衣物回收箱佔據了人行道一半的空間,且正好擺放在盲道上,如此一來,行人的通行空間變得非常狹窄,而且給特殊人群出行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 陽江市區創業北路人行道石磚破損多
    近日,有市民向我們反映稱,創業北路御景豪園樓盤附近的一條人行道上地磚出現破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今天(24日)上午,記者來到該路段了解相關情況,一起來看看。在這條長約50米,寬約1.8米的道路上,幾乎所有地磚都鬆動了,有的斷裂成好幾截。
  • 美不勝收的胡禿子盆景,野樁該如何養護,成功率怎麼樣
    下面讓小編簡單的說一下美不勝收的胡禿子盆景,野樁該如何養護。美不勝收的胡禿子盆景,野樁該如何養護,成功率怎麼樣一,胡禿子下山樁怎樣維護,成活率比較高?養殖過胡禿子的人肯定都知道這種植物一般花卉市場上不常見,所以咱們只能去山上採挖野樁,但是山上的野樁一般成活率是比較低的,那我們要怎樣才能保證它的成活率呢?
  • 一尺寬的人行道,咋走?
    最窄的人行道:只有34釐米寬  李子壩輕軌車站一樓入口旁,一條名為嘉陵新路的雙向單車道支馬路向上延伸,兩百多米後一個急彎拐上了桂花園路。  上午11時,74歲的譚婆婆慢慢沿著馬路從李子壩公交車站往嘉陵新路上走,馬路右邊的人行道上一前一後走著兩個人,譚婆婆只能靠著馬路左邊的山坡,沿著路牙小心地走,過往的車輛速度很快,走幾步譚婆婆就要停一下,「沒見過那麼窄的人行道,面對面都過不了人!」  從嘉陵新路入口到中間的急彎有近二百米的距離,只有馬路右邊有人行道,一根藍白相間、高約30釐米的鐵圍欄將其與馬路隔開。
  • 合肥不少人行道變「難行道」
    行人不得不繞開大樹,走到非機動車道上。周圍有店主告訴記者,這條人行道存在多年。去年雖然有人來看過,但後來並沒有相關部門前來拓寬。而位於鼎元府邸前面的人行道卻是另一番景象:人行道寬敞了許多,行人暢通無阻。擋路的圍牆為何拆不掉?「這附近有兩所學校,一所幼兒園,三個小區,人流量可想而知。」
  • 福州華林路人行道上石磚缺失 管道裸露
    華林路人行道上石磚缺失管道裸露福州市政工程處:將儘快進行修補  人行道上石磚缺失管道裸露「我剛路過華林路,走上人行道腳就崴了一下,低頭一看,原來是缺了好幾塊石磚,又露出一截管道。」昨日,家住福州鼓樓區華林路隆盛小區的範先生撥打東快新聞熱線968977,反映人行道石磚缺失問題,由於該路段行人較多,希望有關部門儘快修復。無獨有偶,昨日熱心讀者林小姐也打來電話,向我們反映晉安區後浦街上有兩處路面破損嚴重,給出行車輛和行人帶來很大不便。
  • 《裝臺》文章戲份該不該刪?
    看文章的作品,你愛上了周衛國,了解了張學良,迷上了唐僧,圈粉了王小賤……他飾演的角色可文可武,可剛毅可溫柔,可喜劇可悲情……套用李雪健老師的話:這小子可以!二:文章戲份該不該刪?1、對演員的包容,我們不該分權貴、看背景。
  • 瓦礫堆「長龍」 堵在人行道
    反映時間:5月10日        反映人:楊先生        反映內容:新安街東四條路與東五條路之間北側人行道上,堆放著建築垃圾,影響行人通行。        現場調查:    當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新安街人行道西側,一堆建築垃圾橫在人行道上,只留下了約一米寬的空地。由於路太窄,從此經過的行人不得不逐一從建築垃圾旁經過。有的行人乾脆到機動車道上行走。    「這樣堆垃圾實在影響行人。」
  • 銀鷗山莊停車位圈上人行道 四方城管稱不知情
      小區外人行道上的停車位。   「我們小區門口的人行道,被物業劃成停車泊位,而且還向小區居民收費。」10月14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從13日開始,重慶南路銀鷗山莊門前的近百米人行道上,被小區物業劃成了停車位收取停車費,「大多數停車位設立在小區門前的人行道上,有沒有經過審批呢?」
  • 浙江一女子圖方便不走人行道,摔傷膝蓋求賠償:路上有釘子!
    市民周大姐反映,稱前段時間自己在小區附近散步,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膝蓋受傷。醫院檢查結果是右膝關節輕度退行性改變,右膝關節腔積液。接受將近兩個月的修養,周大姐現在可以一瘸一拐走路了,可醫藥費已經花了兩三千,而且醫生說後面最起碼再修養3個月以上才能完全恢復,她希望能有人賠償她的損失。
  • 在路上被擋車樁絆倒,她找上旁邊的動物園:沒路燈不安全
    通常這也只能怪自己不注意,不過要是摔得嚴重了,有些人就不會反思自己的行為了,反倒會怪相關單位在路中間放置擋車樁,有安全隱患讓她走路摔倒,進而要求相關的單位賠錢,今天要說的也是這麼一件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 常德路人行道和鎮坪路地鐵站 兩名男子疑不幸猝死
    來源/視覺中國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昨天,常德路近昌平路以及地鐵7號線鎮坪路站分別發生疑似猝死的事件,兩名男子不幸死亡。
  • 新建人行道就遭非機動車「鳩佔鵲巢」
    近日,有市民向新民晚報記者反映,位於滬南公路的秀沿路至秀康路段,剛新建了一段人行道,卻立馬被非機動車佔滿。行人不得已「無路可走」,只能走在非機動車道上,險象環生。圖說:人行道停滿非機動車,路人只能走在非機動車道上 新民晚報通訊員 孟繁強 攝新建人行道成非機動車「停車場」家住秀沿路附近的居民潘老伯告訴記者,原先,周邊建設地鐵18號線時,周邊滬南公路同時改建。不過,改建之後,一開始卻沒有鋪設人行道。「在多方協調後,好不容易人行道造好了,但現在你看,人行道卻變成了非機動車的停車場了,行人沒有路可以走呀。」
  • 貴陽部分路段車輛佔用人行道 市民出行不方便
    貴陽網訊 車輛佔用人行道、停在斑馬線上、停在路口……近日,有多位市民反映,在貴陽市部分路段有車輛佔用人行道,市民出行不便,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 「本來人行道就窄,再停個車,我們真的是『無路可走』。」
  • 榆林高新三小門口人行道破損
    近日,有市民反映高新區第三小學門前人行道破損嚴重,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學生出行,希望有關部門及時處理。記者在現場看到,人行道上存在多處凸起,部分路面的地磚缺失,存在破裂、起翹等問題。同時,有幾處路面還殘存著路燈、隔離樁等物件拆除後遺留的膨脹螺絲釘頭,行人經過這些地方極有可能被絆倒。這段路面是高新三小學生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相隔馬路的另一側還有高新四幼和高新一中兩所學校,每到上學放學時人流量非常大,來往學生及家長一不留神就容易摔倒受傷。
  • 萬州一男子在人行道上抱娃駕車,這是愛娃還是坑娃?
    人行道當「貨場」 不應該9:20,江南新區南濱大道一快遞店門前人行道上,一輛滿載貨物的小型貨車正在違停下貨,從車上卸下的貨物堆滿一地。巡邏的執法人員看到後,立刻上前對駕駛員的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向其宣傳相關城管法律法規,並責令立即把貨物收進店內,將車駛離人行道。無獨有偶,位於沙龍路一段477號一商家,也把人行道當成自家堆碼商品的「貨場」予以充分利用。
  • 鄭州一大橋人行道僅兩腳寬,最新回應:花園路(含跨橋)未來規劃紅線...
    鄭州市花園北路跨賈魯河大橋因建設早,車道相對較少,未規劃人行道,行人穿橋過很是危險。11月1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獨家對此報導。11月19日,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獨家回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說,花園路目前已規劃為城市景觀通道之一,花園路是南北主幹路,未來規劃紅線寬50米,而目前花園路跨賈魯河橋寬僅24米。在目前最新規劃的花園路方案中(含花園路跨賈魯河橋),該跨橋已規劃了完整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鄭州市相關部門會根據鄭州市政府工作安排,統籌推進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