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有個戰國時代,都是誰跟誰打?相當於我國什麼朝代?

2020-12-06 黃門左侍郎

日本也有個戰國時代,都是誰跟誰打?相當於我國什麼朝代?

說起中國遠古史,最熱鬧的一段歷史時期,就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戰國,距今有近3000年。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在與我們一水之隔的日本,也曾經歷過一段特殊的「戰國時代」,它的起止時間一般被認為是1467年至1615年,距今只有短短的400餘年。

1467年,是我國明朝的明憲宗朱見深成化三年。朱見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系明英宗朱祁鎮長子,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號成化。朱見深的稱帝之旅也頗曲折——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後其父朱祁鎮被瓦剌擄去,叔父朱祁鈺受命監國,朱見深被立為太子。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將朱見深廢為沂王,改立朱見濟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奪門之變而復闢,朱見深再次被立為太子。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乙卯,明英宗病重。己未日,皇太子朱見深在文華殿攝政。二月二十三日,明英宗駕崩。乙亥日,皇太子朱見深繼位,次年,改年號為成化。朱見深即皇帝位三年後,日本正式進入戰國時代,那一年是日本后土御門天皇文正二年,應仁元年。

日本在進入戰國時代前,先後經歷了早期文明、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以及幕府執政的鎌倉時代、南北朝時代,幕府執政的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就是日本的「戰國時代」。日本「戰國時代」這一稱謂,最早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

日本室町幕府時代,曾發生了著名的「應仁之亂」,是1467年~1477年,發生於日本的封建領主間的內亂,在八代將軍足利義政任期內幕府管領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等守護大名(日本古時封建制度的領主稱為大名)之間發生爭鬥。應仁之亂開啟了日本戰國時代。戰亂後,幕府將軍、守護大名和莊園領主貴族的力量更加衰弱,日本歷史進入新興的戰國大名互相混戰的戰國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16世紀中葉,地域武士中實力最強的織田信長崛起,永祿三年(1560年),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徵伐、九州徵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後,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打敗西軍。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年和16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日本最終統一,進入江戶幕府時代。

日本戰國結束的1615年,是中國的農曆乙卯年,為明朝的萬曆四十三年。當年的大明,並不太平——

在朝,發生了著名的「梃擊案」:以砍柴販賣為生的張差,持棗木棍進入紫禁城東華門(無人阻攔),來到太子朱常洛(明光宗)居住的慈慶宮前,打傷守門太監李鑑,直闖至慈慶宮前殿,被聞聲趕來的眾太監捕獲。時人疑出鄭貴妃(福王母)指使,意在謀殺太子。但是,神宗不願深究此事,旋以殺張差結案。

在野,除了各地義軍攻城掠地外,揚州發生地震,畿輔、山東等大旱,民不聊生。福王的就藩地洛陽,由於隨不了福王的盤剝,萬曆四十三年(1615)四月十四日,河南洛陽福王府士兵八百人,在千戶龔孟春的指使下發生譁變。

在東北,明朝後期的著名將領、鎮守遼東30年期間,先後十次奏捷的李成梁病逝。是年的11月,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把滿族原有的黃、白、紅、黑四族中的黑旗改成藍旗,並增加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期,共八旗,後金的八旗制度正式建立,從而拉開了與明朝逐鹿中原的大幕。

日本戰國時代結束250多年後的1868年,日本進入明治時代,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擁戴朝廷的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帝國政府。舊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苦,演變成西南戰爭,後來漸漸恢復秩序。新政府積極引入歐美各種制度及廢藩置縣等等,這就是令日本快速崛起,並超越滿清的「明治維新」。

日本開啟「明治維新」之年,是我國清朝的同治七年。同治帝即位時,只有6歲,由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輔政。這一年,載淳的生母慈禧太后不滿八位大臣專權,聯合東宮慈安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合謀發動辛酉政變,在護送鹹豐帝梓宮回京之際,慈安、慈禧和小皇帝先行到達,採納恭親王建議,將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其他五人革職或遣戍,實行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左右晚清幾十年的慈禧太后登堂入室,終於將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一步步帶向死亡。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當年明月曾說:日本戰國時代就是縣長互打,歷史是否真如他所說?
    大名就不同了,蕃國是自己的,出了事只能自己頂著,周圍的蕃國也不懷好意,縣長就不用擔心別的縣長發兵打自己。日本戰國時期稱得上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多山多島少平原的地形造就了雖總面積不大卻也有各路諸侯割據的局面。再加上島國與外部隔絕的環境,不像亞歐大陸時常要受外部的世界的影響,是自成一體的小世界。如果把中國的亂世比作蘇州園林,日本戰國就是精緻的盆景,兩者都是精緻的藝術品,不應因大小而區別。
  • 日本也有戰國時代,號稱比中國戰國場面更大?看過地圖後我笑了
    然而最近小解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兒,那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歷史上也有一個時期叫做「戰國時代」,它被喻為日本封建社會向近代轉型的重要時期。很明顯,這個戰國時代水分比較多,首先我們從兩國對其命名上來看。中國「戰國時代」一詞的出現,最早記錄於西漢末年史學家劉向的《戰國策》中,從此這個名詞開始被後世接受和使用;而日本的戰國時代,則是在劉向之後1500年的15世紀,由日本人武田信玄提出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武田信玄是個中國迷,酷愛中國軍事戰略,所以他將中國的戰國直接搬到了日本歷史上用了。
  • 日本戰國時代和中國戰國時代究竟哪個對世界影響大?
    中國戰國時代乃大爭之世,天下諸侯,金戈鐵馬,強則強,弱則亡,諸子百家,學派紛爭,是中華民族原生態文明的巔峰;而日本也有一個屬於他們的戰國時代,宮本武藏的刀,真田幸村的槍,織田、秀吉、德川三英雄逐鹿日本天下。
  • 日本和中國一樣,也有南北朝和戰國時代
    小編祝願各位看官今天有個好心情哦,在此謝謝大家了。   日本和中國一樣,也有南北朝和戰國時代,我們知道,從隋唐時期開始日本開始向中國學習,在明治維新前都是學習中國的
  • 足利義滿死後幕府內亂,日本由此進入戰國時代
    幕府之中,將軍之下設有管領,協助將軍管理政務,相當於幕府的最高行政長官。管領的職務由細川氏、斯波氏、畠山氏三個家族擔任。管領之下設有侍所、政所等機構,負責不同的政務,跟鎌倉幕府相似。其中侍所掌管京都的軍事和行政權,權力僅次於管領。侍所的長官叫所司,由赤松氏、一色氏、京極氏、山名氏四家輪流擔任。所以,這七個家族被稱為「三管四執」,是足利氏將軍之下地位最高的七個家族。
  • 日本戰國時代的美食都是些什麼
    現代,在日本冷凍和加工食品都是日常飲食。在消費商店,超級市場,自動售貨機,餐館等都有的賣。但是,在戰國時期,很少地方賣這些快速方便食物,但是在戰國時代,日本的飲食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飲食又是怎麼樣的呢?
  • 日本戰國時代叛變主君次數最多的著名的武士是誰?
    對於叛變就像嗦K一樣上癮的梟雄:松永久秀 日本戰國時期,是指日本在1467年至1615年,近150年所發生的群雄割據時期,相當於我國王朝末年的諸侯割據一樣。 這一時期也是著名的「下克上」思想發展壯大的時候。
  • 日本戰國時代打仗為什麼還打個幡兒
    我們在日本的影視劇或遊戲當中嘗嘗能看到,日本戰國的大名出陣(指出徵)時除了滿眼都是背上插小旗子的足輕(普通士兵)外,還有就是足輕舉著眼花繚亂的各種較大的旗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士兵舉著像咱們出殯時候孝子賢孫打的幡兒,學名叫招魂幡。行軍時看著跟出殯一般,讓人感到十分好笑。
  • 【日本戰國時代(二)】第六天魔王之死與日本的統一
    日本戰國時代,是指從公元1467年「應仁之亂」開始,一直到1615年德川家康滅亡豐臣氏為止的這一段時期。這段時期,日本分裂成了幾十個小國,彼此互相侵佔與攻伐,與中國22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頗為相似,當時酷愛中國軍略的日本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更是直接將中國的戰國時代的名稱套用在了當時的日本身上,遂得名「日本戰國時代」。在最初的幾十年,隨著幕府將軍的勢力越來越衰落,各地大名抓住機會開始擴張自己的勢力。
  • 春秋戰國是什麼朝代 春秋戰國是哪個朝代
    要想了解中國歷史,必先了解春秋戰國。因為這個時期形成了中國文化、政治、軍事、宗教、外交等等形成的重要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人類社會大變革的時期。那你知道春秋戰國是什麼朝代嗎?下面就來看看春秋戰國是哪個朝代吧!
  • 日本戰國三雄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在日本人投票選出來的一百個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織田信長高居排行榜第一位。那麼這個最受日本歡迎的歷史人物是個什麼樣的形象呢?織田信長畫像織田信長(1534.6.23—1582.6.21),幼名吉法師,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日本戰國時代名將,政治家,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織田信長處在日本戰國歷史開端的這個時期,相當於明朝中後期,當時中國的皇帝是明神武宗,後來和戰國三雄另一人豐成秀吉在朝鮮和日本大戰了兩次,狠狠挫敗了日本囂張氣焰,挽救了幾乎亡國的朝鮮。
  • 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真的那麼小嗎?
    文/壇主日本戰國時代因為各種各樣的的日本戰國遊戲風靡中國而在國內也擁有了相當的知名度。不過,一直以來領土廣闊、人口眾多的我國民眾,想到彈丸之地的日本還要分成幾十國打來打去,自然而然也就想到他們之間軍事衝突的規模不會太大。
  • 中國歷史上,不以朝代稱呼的「春秋戰國」時期,有何特殊之處? - 觀...
    註: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部分,這是一般人最常犯的歷史錯誤之一,事實上東周滅亡的時候,戰國時期還沒有結束,所以實際上是春秋+戰國>東周,東周在公元前256年就被秦所滅,而戰國時代則持續到公元前221年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例以「時期」而不是「朝代」來稱呼一段年代了,那麼,春秋和戰國到底有什麼特殊的
  • 學習我國《孫子兵法》的武田信玄,成為日本戰國一代「軍神」
    有"戰國第一名將"之稱,也被譽為"戰國第一兵法家"。信玄做了大名之後,遇到了一個強大的對手——特別強調武德義禮、律已非常嚴格的上杉謙信。上杉謙信特別注重武德,強調忠孝節義,對於武田信玄放逐親生父親的行為十分不齒。出於道義的德,上杉謙信一而再、 再而三地挑戰信玄,沒完沒了地跟信玄打仗。這些戰鬥在歷史上稱為川中島合戰,一 共打了五次,其中戰鬥最激烈的是第四次。
  • 戰國時代的日本茶器
    日本戰國時代的茶道簡介日本的茶道,興盛於戰亂頻仍、刀光劍影的戰國時代,它的起源與發達,幾乎與日本的武士道同步。是個紫色與黑色色調美麗非常的茶入。橋姬也有丈夫,懷孕時,孕吐得很厲害,吃什麼吐什麼。丈夫看不過去,向橋姬說:「你想吃什麼?說說看。我一定設法去找來。」橋姬想了一會兒,說:「以前我吃過伊勢的裙帶菜,當時覺得很好吃。要是那個,我想應該吃得下。」「好,我去取來給你吃。」丈夫立即前往伊勢(三重縣)。過了幾天,仍不回來。橋姬很不安,也動身前往伊勢尋找丈夫。
  • 日本戰國時代,打不過其他大名怎麼辦?朝廷是個好幫手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打不過其他大名怎麼辦?朝廷是個好幫手日本戰國時代進入豐臣秀吉時期後,給予秀吉第一個挫折的就是小牧長久手之戰,自己的支持者池田恆興戰死,連恆興的繼承人也死在戰場上,好在池田恆興還有兒子能夠繼承池田家,但這次失利也讓秀吉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別看我繼承了主君織田信長的一切,但還有一些強大的對手存在。
  • 日本戰國時代,什麼是上洛?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上洛有區分?目的不同上洛方式也不同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除了對內穩定局勢,排除異己分子,對外逐步擴張增加自家實力外,最讓這些大名魂牽夢繞的就是上洛。當時,有實力的大名都希望通過前往京都達到目的,這才有了影響日本局勢的上洛。那麼,什麼是上洛?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呢?所謂的上洛,意指朝日本京都移動的行為。當時日本的首度是京都,日本人模仿中國,稱呼首度為「洛」,因為周朝以後的朝代經常定都洛陽,這極大影響了日本。因此朝京都移動的行為就被稱作「上洛」了。
  • 跟誰學入駐老師數量相當於5個新東方!
    跟誰學入駐老師數量相當於5個新東方!  而跟誰學最新曬出的一份數據,則讓人不得不驚嘆這簡直是火箭速度。成立於2014年6月16日的跟誰學,截至2015年6月,入駐老師達15萬多人、入駐機構1萬多家、近900個品類、16萬多門課程、45家運營中心、在300多座城市開通了服務。  網際網路經濟的幾何級效應  正如阿里巴巴不生產一件商品而交易量達到了3900億美金,跟誰學本身也沒有一名老師,卻入駐了15萬名教師,囊括了1萬多家教育培訓機構。
  • 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的打扮為什麼很像鬼
    上次我們說到,在日本的影視劇或遊戲當中嘗嘗能看到,日本戰國的大名出陣(指出徵)時除了滿眼都是背上插小旗子的足輕(普通士兵)外,還有就是足輕舉著眼花繚亂的各種較大的旗子。通過上次的解說我們知道那個叫馬印。大名的旗子叫御馬印。除了這些之外最最引人入勝的就是武將身上的盔甲了。
  • 日本的「大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有啥區別?
    日本戰國時代(公元1467—公元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大概140餘年的斷代史。在這段時間裡日本被全國的大小軍閥割據,戰爭不斷,直到德川幕府建立。日本史學家用他們那生花妙筆把日本戰國時代描述的跌宕起伏,那麼真正的日本戰國時代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