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鮮看!南京中考數學、英語、歷史、思想品德卷評來了

2020-12-17 荔枝網新聞

  南京中考今天終於考完了 !各科情況怎麼樣?看看各科名師怎麼說。

  數學:新而不難,上手容易高分不易

  出場名師:南京市數學學科帶頭人、南師附中新城初級中學怡康街分校葉旭山

  2016 年南京市中考數學試卷結構合理,知識面覆蓋廣,難度適中,區分度恰當,與近三年南京市中考數學試卷的考查內容基本保持一致。在考查方向上,體現注重基礎、突出能力的思想;在考查內容上,體現了基礎性、開放性、新穎性、應用性、探究性和綜合性。試卷題型比較豐富、新穎,能夠公正、客觀、全面、準確的考查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試卷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關注基礎,重視數學知識與技能的考查。

  試卷基礎題佔的比重比較大,佔總量的 70%,覆蓋了初中數學絕大多數的基礎內容、核心知識點。試卷的前 23 題都以基本知識點為主,大多數考生能做到應答自如,沒有太多的障礙,從而保證了絕大多數考生順利完成答題。第 24 題、第 26 題有一定難度,但起點都較低,入口較寬,學生上手容易。從全捲來看,重點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突出對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考查。全卷版面圖文並茂,構思富有匠心,以文字、符號、圖形、表格等方式多樣化呈現有利於考生讀懂題、理解題意。

  2.立足原創,重視創新與應用意識的發展。

  今年的中考試題在成題方式、試題的背景、考查角度等方面體現了新意,試題具有高度的原創性,保證了中考的公平性。試題的新也不會讓學生感到害怕,因為考查的內容是核心內容,試題的素材很多來源於教材,試題的背景都是學生身邊熟悉的。比如第 1 題以 " 南京市公共自行車 " 為背景考查科學記數法,第 22 題以 " 外出旅遊 " 為背景考查概率,第 23 題以 " 汽車耗油量 " 為背景考查一次函數,第 25 題以 " 拋物線型拱橋 " 為背景將三角函數、二次函數巧妙結合。

  3.突出能力,重視數學經驗與思想的獲得。

  試題彰顯了數學學科最為重要的一些數學思想。試卷多題把關,有較好的的區分度,以利於不同發展層次的學生展示自己數學學習的成就。

  總而言之,今年的試卷新而不難,梯度合理,學生上手容易高分不易,是一份兼顧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水平,又能凸顯出學生數學能力的試卷。

  英語:語言的測試 文化的盛宴

  出場名師: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第一中學黃侃

  2016 年南京市中考英語試題注重考查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試題選取的語境及語篇既原汁原味,又貼近考生現實生活。全卷不僅題材豐富,而且富有濃鬱的人文氣息。整份試卷既是語言的測試,更是一場文化的盛宴,給考生不同文化的享受和文學的欣賞。

  一、關注文化異同,體現文化交際

  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是國際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次試題充分凸顯了這一特色。如閱讀填空題介紹了不同國家孩子們愛吃的午餐。文章圖文並茂,不僅呈現了各國的午餐,也讓考生了解了不同國家的文化,促進了文化意識的培養。書面表達是以一名英國交流學生的身份,向其英國的朋友介紹在南京的學校,課程和生活情況,這樣的書面表達既體現了基於真實交際需要的文化交流,又讓考生感受到學習英語不僅要了解國外文化,更要向世界介紹中國。

  二、品讀文章內涵,欣賞文學作品

  試卷中的閱讀語篇材料,體裁多樣,試題抓住不同體裁語篇的特點,引導考生從文學賞析的角度關注語篇。如閱讀理解的 B 篇是一段劇本的摘錄。在這個語篇中不僅考查了考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考查了考生對劇本基本要素的理解,引導考生關注劇本中場景人物的介紹、人物動作的描寫、人物的對白等特徵。在測試中引導考生關注文本特徵,學會欣賞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

  三、培養閱讀興趣,體驗多樣文本

  全卷的語篇材料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有關於人與自然的真實小故事,有關於英國旅遊景點介紹的信息卡,有文學劇本片斷摘錄,有關於科技創想的新聞報導,有人物傳記,有異域飲食文化的介紹等。文本的多樣既全面考查了考生對不同體裁文本的理解,也引導考生嘗試多樣文本的閱讀。全卷設置了一些有關閱讀的情景,創設了濃厚的閱讀氛圍,給考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單項填空中講述了南京棲霞區樺墅村櫻棲鳥巢圖書館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正式開放的消息,讓考生在真實生活中感受到人們對閱讀的重視和喜愛。

  歷史:突出基礎性,關注人文素養

  出場名師: 南京市歷史學科帶頭人、南京三中文昌初級中學校長 郭蜀寧

  今年中考歷史試卷,依據課程標準和 2016 年中考指導書命制,主要考查初中畢業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基本學習方法的習得程度,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狀況,旨在促進初中生的全面和可持續發展。

  一、以生為本,突出基礎性,體現人文價值

  試題內容的選取與呈現方式的選擇等,均充分考慮了 2016 屆南京市初三學情與教情實際,突出基礎性,關注初中生人文素養的養成。

  第一,立足學測,體現基礎性。依據中考指導書,試題覆蓋初中教科書中的 35 個單元,均為初中畢業生應知應會的主幹知識;考點布局合理,七、八、九年級分值分別為 15 分、20 分、25 分,政治、經濟、文化與生活史分值分別為 26 分、20 分、14 分。大到整卷試題編排順序,小到選擇題選項設置,均尊重歷史的時序性和邏輯性;精選主幹知識點和必須掌握的歷史常識、基本方法,沒有偏題、怪題,沒有超綱現象;依託教材,創設貼近初中畢業生的歷史情境,在適度的新情境中,考查初中畢業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狀況,體現了初中歷史課程的基礎性。

  第二,兼顧選拔,體現人文性。在立足學測基礎上,關注學科特性,以人類優秀的歷史文化陶冶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歷史,提高人文素養。如第 2、10、23、26 題等,通過閱讀不同形式的歷史材料,考查初中畢業生聯繫並運用已學歷史知識與方法,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第 5、11、26 題,關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第 8、9、10、11、27 題,關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其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的決定作用;第 17、18、20、21、22 題,關注由人治到法治的歷史發展趨勢;第 28 題,關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考查初中畢業生學科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程度。

  二、穩中有進,體現延續性,發揮引領功能

  本著平穩為主、穩中有新、穩中有進的命題思路,關注初中歷史課程特性與功能、目標與要求,遵循歷史教育規律,彰顯初中歷史課程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優勢,發揮考查對初中歷史教學實踐的引導功能、激勵功能和評價功能。

  思想品德:追蹤社會熱點 貼近學生實際

  出場名師: 江蘇省特級教師、教授級教師、南京市棲霞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李寶玉

  2016 年南京市思想品德學科中考試卷嚴格依據中考說明的要求,緊貼思想品德學科教學及學生實際,著力進一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關注學生精神成長需要,蘊含學科課程價值與文化。具體特點如下:

  一、追蹤社會熱點

  試題洋溢著濃鬱的時代氣息,植根學生真實生活,從學生生活視角進行多維度整體架構,將正確的價值引領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通過選取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和話題,將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融合、融通,引導學生過積極健康安全的生活。

  例如,全卷剪輯了考生耳熟能詳的全面二孩、引力波、圍棋人機大戰、非法疫苗案、馬裡維和部隊、供給側結構改革、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大熱點、焦點問題,彰顯了時代特徵。

  二、貼近學生實際

  試題貼近學生認知規律,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採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素材,圖文並茂,無偏題怪題;題目設問指向明確、提示到位、簡潔易懂;試題讓不同層次的考生展示自己的學業水平,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掌握融為一體,試題分值設置適當,主觀題部分注重分數的分散,易於考生得分。

  例如,第 17 題第 1 問從考生實際出發,給考生提供選擇的機會,避免同一能力的重複考查,減輕書寫負擔;第 2 問提供清晰的示意圖和明確的要求,減輕考生審題負擔。

  三、引導反思踐行

  試題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回歸課程價值,彰顯課程文化,凸顯育人本質,傳遞人生智慧,重視價值的澄清與建構,注重聯繫學生心理道德素質以及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來設計試題,在思辨中實現反思,在探究中引導踐行,著力引導學生在政治認同、理性精神的培育、公共生活的參與等方面有所發展,增強學生道德品質、法治觀念和國情意識,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德的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北京中考:思想品德時隔20年返考場 京劇劇目翻譯進入英語作文
    死記硬背的少了,關注現實的多了   本報訊(記者 劉冕)昨天,中考進入第二天,英語、思想品德、物理開考。其中,思想品德是最近20年來首次「返場」,改革開放四十年、黨的十九大、國歌法、京津冀等熱點進入思想品德試卷。教師感慨,思想品德重返中考,死記硬背的試題少了,關注現實的試題多了。  「考試裡的話題都挺時髦的。黨的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改革開放四十年,這些都在試題裡出現了。」一位考生回憶,「也有一些傳統文化的內容,比如魯班鎖、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都有考到。」
  • [考動力]北京中考:思想品德時隔20年返考場
    昨天,中考進入第二天,英語、思想品德、物理開考。其中,思想品德是最近20年來首次「返場」,改革開放四十年、黨的十九大、國歌法、京津冀等熱點進入思想品德試卷。教師感慨,思想品德重返中考,死記硬背的試題少了,關注現實的試題多了。  「考試裡的話題都挺時髦的。
  • 數學題接地氣英語涉及不少南京本土文化 | 現代快報
    6月17日,南京中考落下帷幕。數學和英語難度如何?兩門開卷考試歷史和思想品德考到了哪些時事熱點話題?一起來聽聽考生和名師怎麼說。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黃豔 舒越 顧然  數學  考生:幾何題比較多,難度適中  在66中考點,沈同學告訴記者,他認為相對比較難的一題是證明abcd是平行四邊形。「最後一道大題是考的內切圓,有兩問,不算太難。」王同學說。也有考生表示,數學倒數第二題,有關兩個三角形算「相似」,有難度,自己花了不少時間在這裡。
  • 昆明中考結束 考生公認思想品德最難物理最簡單
    4日是中考最後一天,學生們反映,上午的英語簡單,但下午的化學相對較難。不少學生3天來6個科目的考試,從難到易的排序為:思想品德、化學、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總體的總結是理科相對簡單,文科不好對付;公認物理是這次考試最容易的科目。  英語好對付  小黃平時英語不太好,但考下來卻很滿意,「估計能考到100分」。
  • 2018北京中考英語作文數學考題出爐,涉及傳統文化時事新聞
    今天上午,中考英語科目結束,大缸君了解到,英語試卷將「京劇」和「節儉」引入作文題目。而在昨天下午的「新中考」第二場數學科目中,「天眼」、冬奧會等具有時代性話題進入考題。英語作文寫「京劇」和「節儉」上午9點半,中考英語科目結束。大缸君在北京八中考點處隨機採訪時了解到,考生們反映試題難度與平時練習相當,甚至有考生反映「比二模要簡單些」。大作文依然二選一,「京劇」和「節儉」成為寫作話題;閱讀理解的話題設置以及大作文題材讓考生覺得「正能量挺足」。
  • ...難度和題量與去年相當最大變化是物理化學合卷歷史和思想品德合卷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東楚晚報 記者 孫成香)1日,市教育局集中在黃石二中發布2016年中考各科考綱。各科考什麼,考試風向標是什麼?市教科院各科專家對全市中學教師進行了詳細解讀。  今年中考考綱與去年相比整體變化不大,難度和題量與去年相當,不出偏題、怪題,但在試題設置上稍有微調。今年物理和化學將進行合卷,歷史和思想品德進行合卷。
  • 2016年安徽中考試題答案今日下午公布 英語8:20以後禁止入場
    了解更多中考資訊 點擊進入中考專題昨天是中考開考後的第二天,進行的是數學以及思想品德和歷史的合卷考試。後者為開卷考試,允許考生攜帶教科書等相關材料進場,所以對考生來說還算是比較輕鬆的。今天將進行最後一門科目英語的測試,市考試院提醒廣大考生,英語聽力考試8:20以後遲到考生禁止入場,廣大考生千萬要計劃好趕考時間,以免遲到進不 了考場延誤考試。昨日上午11點左右,數學考試結束,不少考生一出大門就互相詢問最後一題做出來沒有?部分考生表示,這次數學感覺有點難,尤其是最後一題。相比數學,下午的政治歷史則讓考生和家長輕鬆不少,走出考場的考生大部分是滿面笑容。
  • 2019佛山中考考試時間安排 各科目總分是多少分
    佛山中考考試時間安排  本次考試採用廣東省統一命制的試卷,時間安排如下。  2019年佛山市中考時間安排表佛山中考總分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思想品德、歷史、體育等八個學科。滿分720分。
  • 泰州2015中考思想品德大綱解讀
    科目:思品  需關注依法治國等熱點  考綱解析  2015年中考考綱跟去年相比,總體保持穩定,變化不大,只是在九年級增加了部分內容,如:「理解創新的重要價值,勇於開拓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 2018年北京市中考思想品德試題評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思想品德試題的命制依據《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試說明?思想品德》,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助力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為導向;以服務學生成長,導向教學改進為目標,把握時代脈搏,彰顯時代精神,科學規劃試卷,合理設計試題,將解題與解決問題、做題與做人做事、答學科試卷與答人生成長卷有機結合。
  • 中考E解讀|南京中考物理卷:關注學科素養 凸顯科學思維
    今天下午,南京中考生結束了物理科目的考試,今年南京中考物理卷有哪些特點?如第4題取材於學生春遊時情境,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時,既考查了光的三種傳播規律,又考查了考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別能力;第19、22、25題的取材均來源於考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考查知識的同時,又體現了學以致用的學科價值。
  • 京劇、節約等內容入北京中考英語作文題
    原標題:「新中考」第二天 考生首次「趕考」思想品德京劇、節約等內容入中考英語作文題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蒲長廷 武玉珊)今天(25日)是中考第二天。今天上午同時考英語和思想品德科目,這也是考生第一次「趕考」思想品德科目。考試題目考查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在校大學生入伍、國家憲法等內容,還涉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京津冀協同等。英語考題方面,《法制晚報》記者採訪25中、潞河中學等多個考點的考生,他們表示,京劇、節約糧食等入中考英語題目中。
  • 新中考周日開考 考生首次「走班」應考
    2018年中考將於本周日至6月26日舉行,這是新中考方案出臺後的首考。由於允許考生選考,考生也將首次感受「走班」應考的全新體驗。往年中考,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新中考採取「3必考+3選考」的考試模式,除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考外,首次允許考生在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學)中選考三科,其中物理和生化須至少選擇一門。選考科目成績按比例折算雖然考試模式有所變化,但文化課總分仍為540分。
  • 中考成績7月18日可查!來看英語、數學試卷評析→
    來看專家如何點評2020年中考英語、數學試卷↓(此前,試卷評析戳連結。)PS,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將於明天上午9:00—9:40進行。明天仍然有雨,請考生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及路線,提前45分鐘到達考點。
  • 上海中考英語數學卷貼近生活:致敬逆行者,關注黃金周
    2020年上海中考在兩天的大雨中落下帷幕,6月28日舉行的是英語和數學考試。考試結束後,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相關學科專家從育人價值、試卷內容、學科特徵等角度對試卷進行了評析。中考英語作文要求學生在雕刻家主頁的留言區分享自己的經歷和見聞,表達自己對「天生我材」的理解和感悟,既有時代特徵,也考慮了學生個性需求。這種讀寫結合的寫作命題方式,啟發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重視讀寫的相互促進作用,為學生創造更多自我表達的契機,引導學生做積極的閱讀者和表達者,幫助學生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 小張老師談新政:中考更寬更活助推教學改革
    法制晚報訊(記者 趙穎彥)中考新增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等學科的考試內容,對各科的分值進一步調整優化,學生可自主選擇考試科目……昨日,備受關注的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揭開神秘面紗。  新中考改革方案出爐後,學校的教學將面臨哪些轉變?今天上午,《法制晚報》記者採訪了京城多所學校的校長和教師。
  • 揭秘2011年陝西省中考英語聽力試題播出內幕
    本報訊(記者 劉振) 2011年中考將於本周末拉開帷幕,作為英語科目重頭戲的聽力考試如何進行?昨天本報記者探秘相關播報機構,為你揭開鮮為人知的聽力試題播出內幕。>>>點擊查看中考備考指南  中考英語科目滿分120分,其中聽力佔到25分,這也是容易拉開分數差距的題型之一。26日8:30,無論是城市考點還是邊遠山區,全省所有考場都會在同一時間響起英語聽力試題,分秒不差。這一切都離不開陝西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當日,將通過AM693、FM106.6頻率向全省同時播放。
  • 中考數學五大數學思想方法,你都掌握好了哪些?
    如很多人只知道數學公式、定理等,卻很少知道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學習的精髓。無論是中考數學還是高考數學,除了考查大家知識掌握程度,更重要考查大家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運用數學思想去分析、解決具體的問題。因此,如何想要在中考數學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要加深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
  • 命題組專家權威解讀:2020年溫州市中考數學、英語、社會·法治試卷
    6月26日-27日,2020年溫州市中考開考,共有8.73萬名考生參加。今年中考的命題思路是什麼?各科目又有哪些特點和創新?體現出怎樣的教育風向?對此,命題組有關專家對今日開考的數學、英語和社會·法治試卷進行評析。
  • 北京首次「新中考」今日開考 相比往年新在哪裡?
    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與往年不同,今年中考文化課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學)。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其餘五科中選擇三個科目考試,其中物理、生物(化學)至少選擇一門。面對首次「新中考」,北京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今年中考考生需要在不同考場完成全部六科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