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佔小便宜的心理是對自己勞動價值的蔑視,慎思明辨方能自立自強
我們在看書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的話,當我們在描述一個人取得成功的時候,會說起不但戰勝了外物,而且也戰勝了自己。以前在看到這樣描述的時候,只會理解這樣的描述,意思是表達一個人非常的厲害,而不明了為什麼會講一個人戰勝了自己。
偉人曾經說過,與天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其實還要再加上一句,與自己的思想鬥。我們的行動受到我們思想的指導。一個人能夠取得勝利,說明一個人非常的聰慧,有先見之明,知人之明,但是同時也有自知之明。兵法當中也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們之所以要戰勝自己,是因為當我們開始自己立足於社會,也就是開始追求自立自強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到貪嗔痴當中。這就像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採取的是主動的態度或者是消極的態度,在我們剛剛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可能採取的是積極主動的態度,但是久而久之,當我們的心性被磨滅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就會陷入到消極被動當中。
在我們陷入的困難當中,我們所採取的態度,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是非常清楚明了的知道,我們是不知不覺當中陷入到了被動消極之中,所以與自己鬥爭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時常要檢視自己的態度,要看一下,我們是在積極主動的面對困難,還是覺得困難難以解決,而採用被動消極的態度去等待,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被動的等待來解決,雖然時間可以解決一切,但是我們採取被動的面對困難,將會導致我們失去的更多。
比如,在生活當中,我們總會很容易地陷入到貪佔小便宜的心理當中,總以為自己能夠從事情當中貪得小便宜,然而自然的規律並非如此,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又沒有誰是真的傻,願意讓你貪佔小便宜的人,要麼是愛你的人,要麼是設了一個陷阱等著你的人。因為如果我們想要貪佔小便宜的話,別人也肯定都會有這種心理,所以要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
就像論語當中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總是想著自己佔一些小便宜而讓別人吃虧,然而每一個人都會這麼想,這個時候就會產生矛盾,因為當有矛的時候,自然就會產生盾。比如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當商家知道我們喜歡講價的時候,就肯定會抬高商品的價格而超過商品的價值,讓我們在感覺上面好像佔了便宜。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真的能夠從每一件事情當中貪得小便宜的話,那麼這個世界還真亂了。因為這將導致每一個人的勞動價值貶值。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勞動價值貶值,如果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就應當實事求是,承認自己的勞動價值,也要承認別人的勞動價值,等價交換,這樣凡事才能夠井然有序。
任何事情都有其本質,也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宗,當我們看到了事情的本質,我們就明白了是非對錯,就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事,而不是擾亂自己的思維,讓自己陷入到混亂的混沌狀態。如果我們能夠細細的思考每一件事情,其實很多事情都能夠豁然開朗,這個時候我們再去看書,就會感覺有如神助,只要作者的邏輯清楚,我們也能夠看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