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當中最為憋屈的,可能就是武松的哥哥了。
畢竟好不容易娶了一個貌美的媳婦,可是沒有想到媳婦跟別人有一腿,折騰來折騰去,自己啥都沒有,就有一堆綠帽子。
按照當時的狀態來看,武大郎簡直就是含有了不白之冤,更重要的是武大郎似乎對於這一切都不自知。
其實我們初讀水滸就不難發現武大郎,或許根本沒有我們想像的這樣慘,原因很簡單,因為武大郎有著自己的固定事業,這就是賣炊餅。
如果把賣炊餅這樣一個固定事業安排在現在的話,那絕對意義上是一個個體工商戶,連種地都不用,每天賣炊餅就能夠賺很多白花花的銀子。
除此之外,武大郎還有自己的住所,屬於一棟小別墅,更重要的是武大郎的弟弟從事著某些工作,而這些工作足以保證武大郎不受別人欺負。
當這一切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武大郎除了這些優勢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媳婦。
可以說武大郎幾乎全身都是寶,他短期之內擁有了人生當中絕大多數的財富,而這些財富足以助力他成為人生巔峰。
於是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來,水滸傳中的武大郎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慘,不能說錦衣玉食吧,可也是吃喝不愁,而在古代能夠達到吃喝不愁這樣一個狀態,一般來說都是一個土豪的狀態。
可是沒有想到,自己儘管非常的富有,仍然沒有辦法攔住自家媳婦的心思,自家媳婦一個勁兒的想紅杏出牆,怎麼攔都攔不住。
再後來,潘金蓮直接使出了自己的絕招,勸武大郎喝藥,喝了藥之後,武大郎自然而然的也就嘎嘣脆了。
當武松回來之後,得知潘金蓮做了這樣的事情自然十分生氣,於是他一怒之下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更重要的是他在做這件事情之前有兩手準備。
他的第1手準備是並沒有殺掉那個媒婆,為什麼沒有殺掉媒婆呢?在之前的時候我們就詳細講過,武大郎不殺媒婆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媒婆能夠當一個人證。
與此同時武松殺掉潘金蓮的時候動了一點手腳,他把潘金蓮的衣服給扯了下來,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事情,按理來說這個時候的武松已經沒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了,一心一意為自己的哥哥報仇才是王道。
既然如此,武松為什麼還要把自己嫂子的衣服給扯下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南北宋時期有這樣的一條規矩。
如果把對方殺掉的話,是需要承擔很多很多的責任,與此同時兩個人因為鬥毆一方死,那麼承擔的責任就會少一些。
仔細想一下的話,武松做這件事情之前肯定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無論是他對於潘金蓮和西門慶兩個人之間的做法,還是他對於媒婆的做法,亦或者是他生氣之後的某些所作所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武松這個人的智商還是非常高的。
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武松這個人智商高,情商高,為人義氣,而且懂得進退,也正因為這些讓一些人非常喜歡他,甚至有了武行者的稱號。
但無論如何,當武松決定為自己的哥哥報仇的時候,就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而這條不歸路慢慢的延續著水滸傳,走到了故事的終點。
小夥伴們,你們如何看待武松為武大郎報仇,殺嫂時要拽下她的衣服這件事情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關注我,持續分享有趣的歷史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