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寶貴財富,有各種古建築文化,有各種珍貴的文物,還有很多的奇珍異寶,又或者是優秀的傳統習俗,其中就包括很多優秀的歷史書籍,比如說四大名著。《水滸傳》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這本書,哪怕沒有讀過這本名著,也看過這部電視劇,劇中很多的故事情節也讓人感慨至深。在這本書中有一個人物叫做武大郎,他長得又矮又醜,但是卻娶了一個很漂亮的老婆,結果最後被自己的老婆和情人聯手殺害,後來引出了武松殺嫂的故事,武松是故事中的一位梁山好漢,關於這位梁山好漢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武松殺嫂的這段小故事,武松殺潘金蓮時,為何要扯爛她的衣服?原來宋朝有這條法律規定。
潘金蓮夥同西門慶毒殺了自己的丈夫武大郎,武大郎和武松的關係是非常好的,所以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武松就殺死了潘金蓮,給自己的哥哥報仇,對於這個故事,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知道的,但是裡面也有一些故事情節,讓人疑惑不解,比如說武松在動手殺潘金蓮的時候,為什麼先扯開了他的衣服?這一個動作被很多人所議論,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剛開始不知道其中的實情的話,也許很多人覺得武松這樣做是無意的,可能是因為他的心情太過氣憤,所以動作有些粗暴,也有人覺得他這樣做是故意來羞辱潘金蓮,畢竟潘金蓮在當時的做法是水性楊花的。關於武松殺害潘金蓮這件事,人們也是議論紛紛,其實武松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宋朝當時有條法律規定。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武松雖然是梁山好漢,但是也是一個武夫,但是真實的武松是一個非常聰慧的人,而且頭腦上非常的冷靜。武松在給自己的哥哥報仇這件事上,也是進行了一番考量的,在知道自己的哥哥被殺之後,他並沒有盲目的想要報仇,而是想要通過法律的手段,他先是找到了人證,隨後又找到了物證,在找齊了所有的證據之後,選擇了告官,並沒有魯莽的去選擇復仇。武松當時也是在縣衙裡任職的,所以也清楚一些相關的法律,如果貿貿然自己出手報仇的話,還會把自己給搭進去,得不償失,所以選擇通過報官這種方式來報仇,這也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當時還是比較的冷靜和理智的。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官官相護,西門慶背後也有很大的權勢,所以他的告官並沒有被接受,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了自己動手報仇。
但是武松是一個很理智的人,就算是自己動手報仇,也不會盲目的報仇,報仇的過程也是有理有據,為自己留下最大的後路,他先是找來鄰居做好相關記錄,詳細的記錄下哥哥被殺的過程,然後就開始了報仇之路。宋朝當時的法律並不完善,是有一些空子可以鑽的,而且在當時殺人罪也分很多種,如果是謀殺的話,就要以死抵罪,但是如果在打鬥中失手殺掉對方的話,只需要負擔相應的懲罰,不會丟掉性命,所以他在報仇的時候,就製造了一個打架鬥毆的現場,所以在殺潘金蓮的時候,就先扯爛了他的衣服,前後的因果過程都非常的明確。武松最後告訴縣官,自己想要祭奠哥哥,遭到了嫂嫂的拒絕,所以開始爭吵鬥毆,最後在爭吵中失手將潘金蓮殺死,西門慶知道後過來強硬的保護潘金蓮,兩人發生了鬥爭,最後才失手殺掉西門慶。
因為是在鬥爭中失手殺掉對方的,屬於過失殺人,所以最後武松不僅給哥哥報了仇,殺死了潘金蓮和西門慶,還成功的保留下自己一條性命,最後也只怕被罰流放發配。因為武松懂得法律的漏洞,所以通過這種漏洞來報仇,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武松的高明之處。王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自己哥哥的死離不開王婆的推波助瀾,但是武松最後並沒有殺死她,還是把他交給了縣官,一個原因是因為王婆是這件事情的證人,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武松知道,在法律的限制下,王婆最後的結局並不好,所以自己也沒有必要因為他多添一條人命,來加大自己所受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