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徐裡繪畫的多元藝術,首先是觀察他的作品和發展路徑,以及去了解他繪畫的成長曆程,深度去解讀他作品的變化和藝術符號。關於徐裡的繪畫藝術,我是從熟識他的作品開始的,他的油畫特別之處在於沒有沿襲歐式風格的繁雜與寫實,而是包容了中國畫的元素和抽象語言,以及歐式的色彩補給,西式的浪漫情懷和誇張。徐裡的繪畫藝術呈現的是多元文化,從他的作品中透露出的深厚美學功底,加上傳統基因沉澱其間的緣故,他的畫形成了獨特的個性和趣味。儘管他的繪畫風格受學院派的影響,但不難發現筆墨侵染了中西結合的多元特性。關鍵是他作品的母體元素來自於生活,側重在對理論與實踐的精準把握,從而附加給作品一種宏大的氣象與厚重感。
因中國繪畫在歷史發展的久遠性,每個時代都會留下璀璨的藝術經典,經過傳承與發揚會形成一種堅實的民族文化坐標,他能夠檢測和衡量流傳下來的瑰寶與糟粕。尤其是歷代名家的作品就像一面鏡子,時刻觀照著繼承者行走的軌跡,清潤著後人迷茫時的心境,又像一座巍峨雄壯的高山讓攀登者難以跨越。縱觀徐裡的繪畫藝術,同樣是在承接了古人的精髓而創新,他在研究與梳理審美趣向中去發現藝術的輝煌。他尤其對意境中的初始點和源泉給予了關注,在學術理論的縫隙間提練個性語境與神韻,讓筆墨作為支撐他作品結構的多元精神。徐裡從習畫開始就追隨國畫的「六法」規則,無論接受歐式西畫的外來因素,倘或是因傳統繪畫脈絡的學養,他的畫終究都彰顯出唐代張彥遠的「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境界。關於繪畫藝術的多元性,遙望二十世紀蔣兆和的人物,李可染的山水等多數名家作品,他們從傳統意義上的變新形成一種跨越,但無論如何變化始終沒有脫離中國畫的母體,僅僅是在繪畫技法和表現形式上的革新。繪畫藝術的多元化實際上從「八五思潮」後開始,徐裡的藝術成長正是經歷了期間茫然和覺醒過程,在混亂的中西藝術思潮衝擊和碰撞中,他沒有迷失方向而去隨波逐流,在解脫了陳舊筆墨理念束縛走向開放的視野。
誠然,中國繪畫若離開了筆墨是很難確定它的民族屬性,而線墨猶如中國畫的框架和骨骼,繪畫作品如果缺失了框架結構與筋骨的支撐,無論賦予的意境多麼高尚悠遠,內在蘊含的靈魂也無法安放。所以去觀察徐裡的繪畫語言和格局,他尤為注重筆線結構的沉穩與協調,對於筋骨的表達都映現在紮實而流暢間。從徐裡作品中筆線個性可以看出他的學識與修養,他的個性化線墨語言流露在自己的創作的痕跡中,形成了一種獨具風韻的藝術圖景。徐裡的繪畫風格曾經歷過許多變化,是因他受過多元文化的影響,才賦予到筆墨上的語言豐富多彩。尤其他繪畫上的抽象意識,無論是借鑑西式油畫的抽象語境,但也正切合了白石老人的「作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則欺世,似則媚俗」的畫理。所以他的作品總給人感覺暢快淋漓,色彩在亮麗的瞬間會落入溫潤,讓筆觸凝結成厚積的文化而增加出質感。又因徐裡經常深入藏區寫生的實踐所得,從而對民族文化與特性化語言有著透徹的醒悟,才能表達出了人性關注大自然的殷切希望。縱觀《吉祥雪域》系列作品,其間濃鬱的藏民風情,莊重的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交融,如同一條鮮活的河流,肅然而寧靜。尤其他的《雲峰》作品包容了清雅與豁達,淡雅的繪畫語言讓畫面呈現出通透,體會到山水形式多元上的審美與流暢。翻開他的《中國山水》系列,皆因在筆墨間流瀉出的藝術多元性,感觸到那種雄渾磅礴的大氣態勢,他多數作品都蘊藏了一種張力,因他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所表達了對時代審美上的最佳意象。
事實上,藝術屬於一門人文學科,從而構建在人類社會學基礎之上,是一種超越物質與精神的情感文化。觀察徐裡的繪畫藝術走向,無法跳過他從藝的過程軌跡,大凡侵染過學院派的洗禮,作品中不難發現民族元素與西式風格的碰撞。從他早期的油畫作品上看,他是在厚厚的民族文化溫床中成長,筆墨抒發了肥沃的地域文化味道,從而展示出了蓬勃的藝術創作激情和魅力。中國藝術長河可謂浩如煙海,但繪畫佔據了璀璨藝術的首位,繪畫講究線墨與個性的統一,筆墨運用上的個性化涵蓋了修養與功力,以及理念在創新中的突破,讓線與創新意識裹挾在時代精神間,成為繪畫藝術創作多元化的根基。徐裡的藝術創作承載了對「道」與「形」深度理解,作品的筆墨與結構深化了對「理」和「韻」的準確把握,從理論上賦予藝術多元化的學術體系,所以他的創作有一種飽滿的精神,他的繪畫作品有一股氣勢,能夠讓讀者產生視覺上的衝擊力。
解讀徐裡繪畫藝術的多元性,關鍵是從他個性的畫風去解讀,他的繪畫是在傳承中和對民族文化理解所形成的概念,使他對風格多樣的繪畫藝術探索與包容,也正迎合了他對藝術變革和多元文化的尋根。藝術無國界,探索無止境,因為藝術的相互借鑑與承襲,在歷經數千年的大浪淘沙,每一個時代都會發生蛻變與創新,從而形成了當下繪畫藝術觀念上多元化。正所謂「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從關注徐裡繪畫的獨特風格與發展,他作品的藝術多元化呈現一種積極態度,無論抽象或是民族文化元素,倘或是吸納了歐式的經典理念,但相同的是他的作品都具有鮮明個性,呈現出一種鮮活陽光般的生命活力。因為在一個多元與個性化的時代理,徐裡繪畫的多元符號將成為美術歷程的坐標,隨著時代腳步會登上藝術的高峰。(作者:喬維,藝術評論學者。)
徐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文聯美術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主任、全國美展總評委,評委會主任、中國文聯、財政部、文化部「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兼創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宣部、財政部、中國文聯、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創作工程」組委會秘書長、創作指導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顧問,十屆中國文聯全國委員,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