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維
徐裡近照
藝術家簡介:
徐裡,1961年生,福建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文聯美術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主任,全國美展總評委、評委會主任,中國文聯、財政部、文旅部「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兼創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宣部、財政部、中國文聯、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創作工程」組委會秘書長、創作指導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顧問,十屆中國文聯全國委員,多家美術院校、機構榮譽、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品連續入選第七、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及《20世紀中國油畫展》《第二屆中國油畫展》《第三屆中國油畫展精品展》《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等國家級展覽並獲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等美術館和政府機構收藏。許多海外政府、機構、收藏家收藏。先後率團出訪各大州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並舉辦畫展。出版個人畫冊二十餘種。
2007年入選中國油畫50家,2011年入選「藝術之巔」——中國油畫2010年度10大人物,2012年被授予烏克蘭大使獎,2013年被美國國家藝術委員會授予「傑出藝術成就獎」,2015年被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授予榮譽院士,2016年獲俄羅斯美術家協會蘇裡科夫金質獎章,2017年被授予比利時東方文化騎士勳章,2019年被吉爾吉斯斯坦授予傑出文化人物獎章。2017年義大利出版發行《徐裡油畫集》,2019年油畫作品《對話》收藏並陳列於義大利達文西博物館。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探索和研讀徐裡的繪畫藝術,經常會發現作品中的抽象語言,他的抽象屬於一種思維意象空間的審美意識,讓朦朧與意念構造出生動的藝術圖景,往往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觀摩徐裡繪畫中的抽象語言,引人深入的是個性和鮮見的藝術表現手法,畫面的視覺衝擊力會形成強烈的感染,構成一道特殊的繪畫風格。他的抽象語言提煉了國畫元素的本質,是繼承傳統繪畫基礎上的誇張寫意變化,所展現出對時代審美觀念的藝術傾向。「抽象」一詞的原義是指對事物表象因素的捨棄和對本質因素的抽取,實際上,「抽象」是一種寫意繪畫的維度變換,給想像的空間增添了幻美的迷離感。美學界習慣上的認為,抽象藝術與具象藝術是相對的概念,抽象稱之為非具象藝術,說「抽象」的特徵缺乏對物象的描繪,多以情緒來表達概念和繪畫表現。而徐裡作品中的抽象語言,卻以中國畫的元素作為基調,傾注了飽滿的意識流創作手法,屬於傳統與現實繪畫藝術的包容與融合。其實畢卡索曾對「抽象」藝術並不認可,他說:「並不存在任何具象和非具象藝術之分。所有事物都向我們呈現為具體形象……」他認為只不過有人強調風格,有人強調生活罷了。在米歇爾·塞弗爾看來,抽象藝術是:「我把一切不帶任何提醒,不帶任何對於現實的回憶……」所以,縱觀徐裡作品的抽象語言,同樣是對現實藝術的一種表達方式。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觀察徐裡繪畫中的抽象語言,他的創作憑藉深厚的中國畫功底,又以專業油畫的色彩相結合,讓畫面呈現出靈動和意趣的表達。他用色彩和寫意創造的意象及獨有的思維,運用繪畫技法達到了色彩在寫意中奔放,使藝術細胞所形成的物像在意念間升華。讓思維通過視覺而爆發出曼妙無比的立體感,畫面錯落有致的構思,朦朧而含蓄地透現出對審美的期望。徐裡的抽象語言濃縮了想像與靈感,作品中顯露出很強的功力和意境,從而裹挾了諸多美學上的要素和形式。他的抽象語言形成的藝術表現極為醒目,他的繪畫創作手法和技巧也很特別,作品所呈現出了別具而獨特的韻味。徐裡的作品風格鮮活而具張力,情趣而又富有感染的情緒,在幽靜中又能調動視覺上的衝擊感。尤其是他繪畫中賦予了物像的某種意義和象徵,讓他的繪畫抽象語言積極而鮮明,具有很強的美學生命價值。他作品中抽象語言多以對物像的意念化表達,加上巧妙的構圖,剝離開雜質增加了厚重,讓抽象意識表達了對時代審美的展望。從徐裡的系列西藏人物作品中,感受到那種抽象語言所闡述的全新主題,淳樸的藏族女性與繁雜服飾襯託出生活歷程,以朦朧意識感去觸碰生命中的悸動,從而賦予了抽象化的鮮明觀點,讓每一幅作品都催人心動。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當代繪畫藝術跌宕起伏,但「抽象」卻始終徘徊在市場和學術的邊緣,並不是欣賞者的角度產生錯位,而是測量抽象語言與時代審美的距離。徐裡繪畫的抽象藝術能夠吸引業內的目光,是他捕捉了生活中最鮮活的瞬間,並賦予了思維空靈間的寫意理念,所以他的畫生動而迷離。關於抽象繪畫的理論體系,學界並沒有形成系統的探究,抽象相對於寫實繪畫往往不被大眾接受,也無法去和西式的裝飾畫「抽象」相比較,其實抽象藝術在中國一直頗為尷尬。透觀徐裡繪畫的抽象語言,正因他構思巧妙與審美理念相結合,而對抽象的思考與理性保持了謹慎態度,儘可能讓畫面散發出活躍的氣息。所以徐裡繪畫的抽象給人感觸是藝術的遞進,作品感覺有一種中國元素的韻美味道,同時也折射出他強烈的創新意念和情感效果。《吉祥雪域》是徐裡系列代表性的作品,無論對人物或環境的表現,都加強了渲染和誇張的抽象語言。同時突出了色彩與寫意的默契融合,讓讀者張開想像的翅膀,增強了對民族風情深入靈魂的震撼印象。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徐裡的很多抽象語言寓意深刻,作品裡的情感和意趣融合適度,構思獨特立意鮮明而內容切合時代,多數抽象語言都表現在技巧上的新穎。他始終保持立意與抽象架構相融的探索,將抽象語言表現出對自然的另類發現,最終體現抽象藝術具備生命價值的體驗,他的作品呈現出了對抽象繪畫的思考和演變。事實上徐裡抽象語言的創作過程,是面對藝術本體進入創新語境的突破,他從生活中截取了某種意念,給物象增添出意識上的誇張與想像,企圖表達出對自然朦朧的溢美追求。客觀上創造了新鮮活力的效果,這些特點無疑是他繪畫語言的特徵,所以徐裡繪畫的抽象語言是全新的藝術符號,以色彩的主調附加出迷幻的靚麗特點,抽象出特別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效果。這些抽象的語言特徵充滿了作者奇妙詭異的想像,即使如此,談徐裡抽象語言卻無法迴避中國畫的本質。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關於抽象的討論一位藝術家曾說過:「抽象像一種元語言,通過一種純語言來表達藝術家的世界觀或感受,這裡還有繪畫性的東西,如果不強調這些,抽象藝術也就沒有什麼趣味」。他強調藝術並不都是雅俗共賞的,尤其是抽象藝術,是自由、獨立和批判的。在藝術中,他構建的是一個複雜,而且讓普通人難以理解的體系。論徐裡繪畫的抽象語言,首要關注的是對時代審美的討論,在中國當代繪畫藝術中,實際上是缺乏對「抽象」意識的討論。縱觀徐裡的抽象語言不能單純以概念化而論,關於抽象藝術本身價值的探索,反而是諸多畫家自我梳理中注入觀念的審美過程。中國美學抽象語言是追求藝術的發展,因受西方抽象繪畫的過度烙印,以及中國道家甚至是書畫美學的思想影響,繪畫藝術的抽象語言更多傾向觀念表達。縱覽徐裡繪畫的抽象語言,相信會成為美學研究裡程碑的符號。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
徐裡藝術作品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