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四大名繡——蜀、蘇、粵、湘,各有千秋

2020-09-09 善琢文化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 四月繡花針

羽毛扇遙指千軍陣 錦緞裁幾寸

君可見刺繡又一針 有人為你疼

君可見夏雨秋風 有人為你等

翠竹泣墨痕 錦書畫不成

情針意線繡不盡 鴛鴦枕


——李宇春 《蜀繡》


針挑錦絲,織成綺羅。


刺繡,一如歌裡所說,落針起線的穿回往復,既繚繞無限情思與巧慧,更織就遼闊山河及夢裡乾坤,美得繁複,而濃烈。


在我國,刺繡工藝歷史極為悠久,《尚書》中即有「衣畫而裳繡」的記載,此後,歷經秦漢、唐宋、明清等各朝的發展,更是呈現出了繁華縟麗的景象。


絲織有「絹、紗、綺、綾、羅、錦、緞、緙、絲」等各樣製品,而針繡亦有「錯、亂、平、鎖、接、戧、套」等多種技法,瑰麗又精妙。


且隨著時間發展,刺繡逐漸與書畫藝術結合,透出非同一般的風味與意趣。明清時期,由於繡品需求的不斷增多,促使宮廷刺繡與民間工坊得以進一步發展,更出現了以「蜀、蘇、粵、湘」等地方特色為首的四大名繡,既獨具一格,又廣受歡迎。

01

蜀繡:窮工極巧,蜀中瑰寶


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蜀繡早在西漢時期便被載於文學家揚雄《繡補》一詩中。不單其個人被蜀繡的精湛工藝所折服,後世《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一書作者也不吝讚美之詞:民織作冰紈綺繡等物,號為冠天下。


足見蜀繡技法之獨特,歷史之悠久。

而且,與蜀錦並稱「蜀中瑰寶」的蜀繡,在漢末三國時期就已是堪比金銀的硬通貨了。盤踞一方的蜀國就經常用蜀繡來交換北方的戰馬,其亦是蜀漢時期主要的財政來源。


歷經千年的繁榮與發展,蜀繡古韻猶存,作品頗多。如北京人民大會堂裡的「芙蓉鯉魚」座屏、「蜀宮樂女演樂圖」掛屏、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以及「大小熊貓」座屏等,其繡品針法靈巧,用線工整厚重、色彩明快、圖案精美,堪稱蜀繡之經典。

這般精湛的技藝實離不開針法的烘託,以針為筆,以線代墨,乃蜀繡一大特色。蜀繡所具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三十餘種,不同的針線技法交錯組合,加上不同色彩的搭配,造就了一幅幅豐富而獨特的作品。


比如暈針就能很好的體現繡品的質感,交叉針下的動物毛髮絲絲分明;虛實覆蓋針下一條鯉魚的鱗片亦層次分明;螺旋針下的人物髮髻緊緻密實,如此細膩工筆,可見一斑。

02

蘇繡:指尖下的煙雨江南


相比之下,蘇繡更具「精、細、雅、潔」的特點:


山水間,煙霧繚繞,遠近分明;

樓閣裡,大小物體,一覽無遺;

人影下,一顰一笑,活潑生動;

花鳥中,姿態萬千,盡顯親暱。

這些特徵在蘇繡作品中,一眼便能看清。其繡品亦是以圖案秀麗,針法活潑、精妙清雅而著稱。例如蘇繡裡的雙面繡,即可說是蘇繡技藝水平的最高體現。在同一塊底料上,繡出正反兩面圖像,輪廓完全一樣,圖案同樣精美,卻做到兩面互不影響,針跡點滴不露,都是可堪細賞的作品,足見神奇。


而且,雙面繡現今已發展出了雙面異色、異形、異針的「三異繡」,繡制水平和工藝可謂再創新高。亦是因為雙面繡的出現與發展,在明清時期,蘇繡日漸聲名鵲起,列入我國四大名繡之一。

03

粵繡:織龍畫鳳,富麗堂皇


如蘇繡之雙面繡一般,粵繡亦有金銀線繡,堪稱一絕


《存繡堂絲繡錄》及《纂組英華》曾記載到:&34;。說的就是粵繡的典型特徵——以金銀線做刺繡,針法豐富,布局飽滿、色彩濃豔,圖案繁多,頗顯熱鬧

粵繡是廣繡和潮繡的總稱,尤其注重材料的材質與技藝的融合,所繡題材多為龍鳳等吉祥寓意的圖案,配上富麗堂皇的金銀絲線,五光十色,盡顯尊榮。

其起源於唐朝,因頗受楊貴妃喜愛而聞名當時。雍乾時期更是遠銷海外,就連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也特地創立了刺繡同業會,大力倡導傳播粵繡技藝,可見粵繡之受歡迎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粵繡的繡品大多出自男人之手

04

湘繡:針線作畫繡瀟湘


而湘繡則是起源於民間,其結合了蘇繡和粵繡的優點,在清末時逐漸成為後起之秀。


據載,湘繡最早是湖南地區農村婦女用來裝飾服飾、荷包、菸袋而製作的。當時,為了能夠補貼家用,人們於是將繡品對外出售,卻因為精美、秀麗而被廣泛流傳,刺繡技藝亦被爭相效仿,從而推動了湘繡的商品化生產。

之後,又有畫家結合國畫之精髓與湘繡技藝,進一步提升了湘繡的品質。其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顏色的繡線,精細巧妙地刻劃物象的「外形內質」,從而逐漸形成獨具一格的特色。


現藏於美國亞特蘭大小白宮博物館中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繡像,就是湘繡作品的典型代表,觀展之人莫不為之駐足。


湘繡擅長以絲絨線繡花,繡品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其具有構圖嚴謹,針法有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將人物、山水、動物、花鳥等賦予極強的生命力的特點,頗具藝術美感,故而有著&34;的美譽。

四大名繡各有千秋,一針一線勾勒的大千世界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如《繡》裡所說:「一片絲羅輕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勞。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 氣韻逼真、物象靈動,盡顯織繡之精微美好。


輕絲羅、纖玉指、俏紋樣、靈韻致……誰能不愛這樣馥鬱華美的綾羅?

相關焦點

  • 當年中國四大名繡:蜀、蘇、粵、湘繡,如今卻要沒落了
    明清時期,由於繡品需求的不斷增多,促使宮廷刺繡與民間工坊得以進一步發展,更出現了以「蜀、蘇、粵、湘」等地方特色為首的四大名繡,既獨具一格,又廣受歡迎。01蜀繡:窮工極巧,蜀中瑰寶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
  • 國粹刺繡: 中國的四大名繡會有多美
    刺繡,古稱針繡,是用繡針引彩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四大名繡,指的是我國刺繡中的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四大名繡之稱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繡品商業化的影響。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 2020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四大名繡
    本文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帶來有關中國四大名繡常識,一起來漲知識吧,建議收藏!  四大名繡   四大名繡,指的是我國刺繡中的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刺繡,古稱針繡,是用繡針引彩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
  • 遺產編號為Ⅶ-17的「顧繡」,為什麼沒能入選中國四大名繡?
    在中國,基本按地方進行分類,除了中國四大名繡「蘇、湘、蜀、粵」之外,還有京繡、魯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顧繡等地方名繡。如果按照刺繡的特點和材料進行分類,可被分為彩繡、包梗繡、雕繡(樓空繡)、 貼布繡(補花繡)、釘線繡(盤梗繡或貼線繡)、十字繡(十字桃花)、絢帶繡(扁帶繡)、抽紗繡、戳紗繡(納錦)等。
  • 民族傳統工藝四大名繡介紹:湘繡
    民族傳統工藝四大名繡介紹:湘繡 2006-01-11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湘繡   湖南長沙一帶剌繡產品的總稱
  • 十字繡與中國民間四大刺繡相比究竟有何不同,你知道嗎?
    好久不見啊大家,最近生病高發期大家也要注意保暖哦,我也是生病了將近一周了,每天除了渾渾噩噩的沒有別的感覺,不過有時候看看繡友在群裡聊天還是覺得很好玩的,最近發現大家對十字繡和中國4大刺繡比較好奇啊,那今天呢我們就來研究研究,這十字繡與四大刺繡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呢
  • 四大名陶、四大名扇、四大名繡
    以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最為出名,並稱中國的四大名扇。江蘇檀香扇檀香扇是用檀香木製成的各式摺扇和其他形狀的扇,主要使用對象為女性,亦稱為文扇。檀香木,又名旃檀,白者白檀,皮膚色紫者紫檀,木質堅硬。
  • 中國刺繡: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全面收藏知識)
    中國刺繡一直是國人引以為傲的藝術珍品和文化精粹。從古至今,我國各地的刺繡文化依然在代代相傳。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解中國各地的名繡特點,使您認識和了解我國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的全面收藏知識。一、獨具藝術魅力的中國四大名繡刺繡工藝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已經有數千年的世代傳承,是我國經典的傳統工藝之一。明清時期先後形成了最為著名的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這也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繡」。中國的刺繡工藝在古代時候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準,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
  • "四大繡"之一:曾經的燕京八景-京繡(圖)
    傳統京繡作品 此期間,京繡融合了全國各種優秀繡工技法,將自身特點發揚光大,成為獨樹一幟的代表繡種。京繡在明清時期大為興盛,因其代表性的作品多用於宮廷,又被稱為宮繡。當時,人們將「京、蘇、湘、顧」並稱為「四大繡」。   清朝滅亡後,繡花局不存,繡工散落。   在民國時期,京繡以個體作坊的形式生存。20世紀初,北京前門外珠市口附近西湖營曾有許多經營刺繡品的店鋪和京繡莊。
  • 繡娘天下四大名繡記
    同樣說起蜀繡、湘繡、蘇繡及廣繡等我們國家的四大名繡,也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還有由此延伸出的產業絲綢之路及其經濟帶,更是直接影響著華夏數千年來的生存經濟命脈。大家都知道繡品的主要原料是蠶絲,而蠶絲來源於桑蠶絲業。有眾多史料證明我們國家的桑蠶絲業始於古蜀國的蠶叢時代,這也證明了我們國家的絲繡產業最先也是出自古蜀國。
  • 中國的四大名繡-蜀繡(圖)
    據清代漢學家段玉載所著《榮縣誌》記載:"蠶以蜀為盛,故蜀曰蠶絲。"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楊雄是蜀郡成都人,在他所著的《蜀肚賦》中便有"若揮錦布繡,望茫兮無福"。"揮肱織錦","展帛刺繡"等描寫當時成都織錦刺繡的熱鬧場面。據歷史記載,在西漢以前,蜀繡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技藝水平,在宋《全蜀藝文志》中也有"織文錦繡,窮工極巧"的描述。
  • 民間藝術瑰寶面臨後繼無人 四大名繡該如何傳承
    在國禮效應的帶動下,4月初以來,國內刺繡行業全面看漲,其中位列四大名繡之首的「蘇繡」生意更是火爆,在中國十大特色工藝品廠商蘇州嬌古蘇繡有限公司,為了完成不斷增加的訂單,公司全體繡娘輪番上陣,連夜趕製。神奇的技藝作為傳統民間藝術,中國刺繡蘊含著深厚的東方文化底蘊,在世界文化史上獨樹一幟。
  • 刺繡|中國四大名繡
    中國四大名繡—— 蘇繡(代表作雙面繡《貓》) 、湘繡(代表作獅虎)、粵繡(代表作《百鳥朝鳳》)、蜀繡(代表作《芙蓉鯉魚》) 三大名錦——雲錦、蜀錦、宋錦蘇繡是中國刺繡的突出代表之一。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布局滿,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樹根等補充,顯得熱鬧而緊湊; 粵繡的另一個獨特現象,就是繡工多為男工,和其他地區繡工均為女子不同,在繡制大件時,繡工常手拿長針站著施繡。 潮繡與廣繡合稱為粵繡,是中國名繡之一,傳創始於少數民族,與黎族織錦同源。
  • 簡說中國四大名繡
    刺繡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已經有二三千年的歷史。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粵繡各具特色,被譽為中國的四大名繡。此外,還有魯繡、京繡、汴繡等,以及許多少數民族的織繡。蘇繡被稱為「中華第一繡」,不但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各國領導人,在我國的外交事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國際藝術舞臺上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中國傳統文化四大名繡——蜀繡
    蜀繡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蜀的三星堆文明,與夏朝文明同時期。它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西漢揚雄的《蜀都賦》:「麗靡螭燭,若揮錦布繡,望芒兮無幅」,顯示出早在西漢時期,錦和繡都是很精美的絲織物製品,並且刺繡工藝已經得到高水平的發展。
  • 芸祥繡品:針線穿梭間,傳承魯繡之美
    魯繡,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刺繡工藝,也是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的一個繡種。魯繡在春秋時期就已興起,屬中國「八大名繡」之一。作為山東地區的代表性刺繡,魯繡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幾百年來在齊魯大地上不斷地發展和傳承,蘊含著豐富的創造力和活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學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 京繡還叫宮廷繡,是燕京八絕之一,曾經也是四大名繡之一
    京繡還叫宮廷繡,是燕京八絕之一,曾經也是四大名繡之一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聊一聊京繡。雖然在中國「四大名繡」的排行榜上,堂堂京繡沒有入選,但也並不意味著京繡的工藝差勁。不過話說回來,看看四大名繡是什麼:最領頭的就是蘇州的蘇繡,下來是四川的蜀繡,接著是湖南的湘繡,還有廣東的粵繡。四大名繡全是南方的,難免有南方人給自己貼金的嫌疑。北方的刺繡競沒有一個!在北方來說,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刺繡工藝,而且並不是不如南方刺繡。堂堂的京繡,比起蘇繡也不賴,不同的是它們的製作手法和風格可能有差別罷了。
  • 中國四大名繡是指什麼 中國四大名繡簡單介紹一起來了解下
    中國四大名繡是指什麼 中國四大名繡簡單介紹一起來了解下時間:2020-12-09 18: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四大名繡是指什麼 中國四大名繡簡單介紹一起來了解下 中國四大名繡是指什麼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中國四大名繡是指什麼,接下來就是全面介紹。
  • 悅讀:文化常識——四大名繡
    中國的刺繡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到較高水平,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國四大名繡是中國刺繡的突出代表。四大名繡,指的是我國刺繡中的蘇州蘇繡、湖南湘繡、廣東粵繡、四川蜀繡。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02湘繡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原先,長沙城裡的商人們為了滿足一批因鎮壓太平軍而發跡的新貴,開設了「顧繡莊」,不久又以湘繡之名壓倒了顧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