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證券三項業務擬被暫停! 多起資管訴訟和仲裁纏身丨券商

2020-12-17 和訊股票

  證監會擬暫停江海證券債券自營業務、資產管理產品備案及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據悉,江海證券四起資管案件涉及資金約為8.4億元,2019年對股票質押業務計提減值準備約4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 田文會

  同時暫停三項重要業務半年的處罰,在中國證券業並不多見,而江海證券有限公司(下稱江海證券)或正是這個「不幸兒」。

  哈投股份(600864,股吧)(600864.SH)6月22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和《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證監會稱,因江海證券債券投資交易業務、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及股票質押業務存在的問題,擬暫停江海證券債券自營業務、資產管理產品備案及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新增部分)6個月。

  同時,證監會認為江海證券債券自營業務分管副總裁饒晞浩、資產管理業務分管副總裁孔德志和股票質押業務分管副總裁蔣寶林對江海證券存在的問題負有領導責任,擬對其作出認定為不適當人選並限制有關權利的監督管理措施決定;認為江海證券合規總監兼首席風險官葛新對江海證券存在的問題負有管理責任,擬對其作出公開譴責及限制有關權利的監督管理措施決定;認為公司主要負責人董力臣對江海證券存在的問題負有領導責任,決定對董力臣採取監管談話措施。上述當事方有陳述、申辯的權利,或者可提出行政複議申請或提起訴訟。

  哈投股份稱,如江海證券本次被責令暫停部分業務的相關監管措施正式實施,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2019年,江海證券營業收入中,證券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信用交易業務收入的佔比分別為36.45%、7.43%、2.96%。當年,該公司證券自營業務實現收入5.6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3.29%;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收入1.16億元,同比下滑15.73%;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實現收入1.92億元,同比下降55.96%。

  據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公布的《江海證券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公司債券2020年跟蹤評級報告》(下稱《評級報告》),截至2020年3月末,江海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涉及風險事件5起,涉及金額33.91億元,其中涉及自有資金2.53億元,合計提減值準備1.35億元。哈投股份2019年報則披露了江海證券四起資管案件,涉及資金約為8.4億元。

  據《評級報告》,截至2020年3月末,江海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涉及違約業務6筆,涉及融資餘額共15.35億元,該公司對上述風險項目共計提減值準備4.77億元。今年4月23日,哈投股份公告稱,江海證券對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股票質押業務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計量減值準備,2019年度計提約4億元。

  據哈投股份公告,江海證券母公司今年5月淨利潤為-0.73億元,上年同期為0.14億元,營業收入為-0.19億元,上年同期為0.67億元;1—5月淨利潤為2.01億元,同比降58.04%,營業收入為6.43億元,同比降41.92%。據江海證券2019年年報,當年,該公司實現淨利潤1.86億元,扭虧為盈,實現營業收入15.58億元,同比增長23.73%,增幅小於行業平均水平。

  《投資時報》就上述證監會指出的問題以及對業績的影響分別向哈投股份和江海證券發送溝通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江海證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公司審計報告,聯合評級整理。

  四宗資管訴訟或仲裁涉資約8億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江海證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2019第一、二季度曾高居券商排行第8位,分別為3868.92億元和3502.18億元。2019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在券商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前20名中則已無江海證券身影。

  哈投股份2019年年報顯示,當年江海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收入1.16億元,同比下滑15.73%。當年該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也有所下降。

  江海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主要業務包括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和專項資產管理業務。

  據上述《評級報告》,截至2019年末,江海證券資產管理規模818.15億元,較上年末下降67.61%,主要系當年公司壓縮定向資產管理業務規模所致。其中,集合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為29.92億元,同比下降34.33%,佔比則上升1.86個百分點至3.66%;定向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為680.07億元,同比下降71.93%,佔比下降12.8個百分點至83.03%;專項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為109.08億元,同比增長80.45%,佔比上升10.94個百分點至13.33%。

  證監會近日出具的《限制業務活動事先告知書》顯示,證監會發現,江海證券開展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存在違規新增通道業務、內部管理混亂、風險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評級報告》稱,根據公司公開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3月末,江海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涉及風險事件5起,涉及金額33.91億元,其中涉及自有資金2.53億元,合計提減值準備1.35億元,涉及風險主體包括奧瑞德(600666.SH)、天廣中茂(002509,股吧)(002509.SZ)、上海萊士(002252,股吧)(002252.SZ)和深圳市鑫聯科貿易有限公司。截至今年3月末,除江海證券銀海723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涉及主體天廣中茂)在等待委託人指令進行下一步操作外,其餘項目均已在執行階段。

  哈投股份2019年報關於該公司重大訴訟、仲裁事項中披露了江海證券四起資管案件,涉及資金約為8.4億元。其一,江海證券(代「江海證券銀海333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作為起訴方,應訴方為深圳市鑫聯科貿易有限公司,訴訟涉及金額為1億元,已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其二,江海證券(代「江海證券銀海459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作為申請方,被申請方為RAAS China Limited(萊士中國有限公司),仲裁涉及金額為1.5億元,已申請強制執行;其三,江海證券(代「江海證券銀海294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作為申請方,被申請方為RAAS China Limited(萊士中國有限公司),仲裁涉及金額為5.6億元,已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其四,江海證券(代「江海遠航3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作為起訴方,應訴方為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訴訟涉及金額為0.3億元,訴訟正在審理中。

  江海證券營業收入結構(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公司審計報告,聯合評級整理。

  股票質押業務收入大降

  除了資管業務頻頻踩雷,江海證券股票質押業務也屢陷泥潭,且其股票質押業務規模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證監會近日出具的《限制業務活動事先告知書》顯示,證監會發現江海證券開展股票質押業務存在業務決策流於形式、盡職調查不充分、內部控制不健全等問題。

  據《評級報告》,2019年,江海證券信用交易業務實現收入0.4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0.07%,主要系該公司壓縮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規模所致。2019年,該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實現收入1.92億元,同比下降55.96%,主要系當年公司股票質押業務回購利率較低,以及違約項目不確認收入使得利息收入減少所致。截至2019年末,江海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規模為45.48億元,同比下降31.90%,系當年公司未新增股票質押業務,存量業務逐步到期所致。

  據江海證券2019年年報,當年末,江海證券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中存在已逾期股票質押式回購本息合計約41.51億元,計提的減值金額為4.79億元。

  《評級報告》稱,根據公司公開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3月末,江海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涉及違約業務6筆,涉及融資餘額共15.35億元,涉及質押標的包括*ST赫美(002356.SZ)、ST信通(600289.SH)、天廣中茂、弘高創意(002504,股吧)(002504.SZ)、譽衡藥業(002437,股吧)(002437.SZ)和天夏智慧(000662,股吧)(000662.SZ),該公司根據信用損失模型對上述風險項目共計提減值準備4.77億元,總計提比例31.05%,計提比例尚可。

  今年4月23日,哈投股份公告稱,江海證券對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股票質押業務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計量減值準備,2019年度計提約4億元。已發生信用減值計提包括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涉及的*ST赫美、天廣中茂、弘高創意、譽衡藥業、天夏智慧共計5筆,股票質押方分別為北京天鴻偉業有限公司、邱茂國、北京弘高慧目投資有限公司、哈爾濱譽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浩澤嘉業投資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末,涉及股票質押融資額分別為0.89億元、3.8億元、3億元、3.4億元、3.06億元,2019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0.60億元、1.30億元、約0.61億元、1.30億元、約0.29億元。

  今年6月17日和6月18日,哈投股份披露申請人江海證券與被申請人梅河口金河德正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金河德正)及三位自然人之間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糾紛一案進展情況,該案仲裁標的金額為0.95億元及相應利息和違約金。江海證券對金河德正持有的部分吉藥控股(300108,股吧)(300108.SZ)股票進行違約處置後,仲裁標的金額變更為0.51億元及相應利息和違約金。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投資時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pictureIds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又見券商重罰:江海證券案涉三宗罪 三大業務暫停半年
    僅就近期來看,已有中山證券、首創證券等多家中小券商有過類似遭遇。在疫情衝擊下,2020年券商業績本就不太景氣,此次江海證券即將遭遇業務暫停無疑是雪上加霜。今年5月,江海證券傳出謀求轉讓旗下期貨子公司控股權的消息,以不低於3.64億元送出江海匯鑫期貨51%股權。在負面消息累積之下,該次交易也同樣引人遐思。
  • 三大核心業務出問題,江海證券債券自營、資管備案、股票質押全部...
    證監會認為,饒晞浩作為江海證券債券自營業務分管副總裁、孔德志作為資產管理業務分管副總裁、蔣寶林作為股票質押業務分管副總裁對江海證券存在的問題,負有領導責任。中國證監會擬對饒晞浩、孔德志、蔣寶林作出認定為不適當人選並限制有關權利的監督管理措施決定。葛新作為江海證券合規總監兼首席風險官,對江海證券存在的問題,負有管理責任。
  • 洞察|江海證券三項違規遭重罰,三大業務遭暫停半年!今年1~5月業績...
    近日,繼中山證券之後,又一券商因嚴重違規收到證監會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證監會擬暫停其三項業務,以及認定其三名高管為不適當人選。據哈投股份6月22日發布的公告稱,哈投股份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
  • 又有券商被重罰!江海證券收到證監會處罰書 三大業務被叫停半年
    來源:東方財富網黑龍江唯一的國有控股券商江海證券,最近收到證監會的多份罰單,處罰相當嚴厲。由於其在開展多項業務過程中出現違規問題,債券自營、資管產品備案、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三大業務均被叫停半年。除此以外,相關的四名高管也被採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公開譴責等監管措施。
  • 哈投股份:關於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有限公司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對公司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海證券)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統計,訴訟(仲裁)本金金額合計136,614.00萬元,具體情況公告如下:        一、訴訟(仲裁)案件基本情況表
  • 中山證券處罰落地,三項業務被暫停一年!錦龍股份被立案調查,涉及...
    原創 譚楚丹 券商中國這兩家券商的股東被立案調查了。時隔逾2個月,中山證券處罰正式落地。8月19日公司三大業務被深圳證監局處罰暫停一年:暫停新增資管產品備案;暫停新增資本消耗型業務;暫停以自有資金或資管資金與關聯方進行對手方交易。
  • 評級連降5級 這家券商再遭打擊:三大業務被暫停半年 多位高管被...
    原標題:評級連降5級 這家券商再遭打擊:三大業務被暫停半年 多位高管被公開譴責 摘要 【評級連降5級 這家券商再遭打擊:三大業務被暫停半年 多位高管被公開譴責
  • 2020年證券公司評級結果:25家券商遭降級 江海證券連降5級至C
    江海證券評級遭巨幅下調的原因,或與江海證券三大主營業務違規遭暫停有關。  今年6月,江海證券母公司哈投股份發布公告稱,由於江海證券債券自營、資產管理、股票質押三大核心業務存有違規問題,將暫停上述三大業務6個月。
  • 券商資管機構公募業務規模直逼千億大關
    券商資管系公募規模  超過980億  據海通證券統計,截至2016年底,國內已經獲批的具有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機構合計122家,其中基金公司108家,證券公司12家,保險公司2家。  其中, 證券公司參與公募基金業務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資管子公司參與,包括了東證資管、浙商資管、渤海匯金證券資管、財通資管、長江資管和華泰資管六家機構,另一種方式是券商直接參與公募基金業務,包括華融證券、山西證券、國都證券、東興證券、高華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從業務分類來看,券商直接發的公募基金也屬於券商的資管業務。
  • 今年50張券商罰單已超去年全年
    其中不少機構還受到了被暫停相關業務的嚴厲處罰。  監管機構對券商違規持續重拳出擊。本月,又有國融證券、江海證券等券商遭到處罰。、資管備案、股票質押式回購三大業務均被暫停6個月,且債券自營業務分管副總裁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另有三名高管被公開譴責。
  • 券商評級和投顧業務——江海證券QQ總2019-7-27
    但如果評級浮動超過1個級別,可能就要具體看看是因為什麼業務導致了評級的變化。  三、銀行怎麼用這個評級。銀行在和券商合作的時候,也會看這個評級,畢竟這是證監會發布的對券商的監管評級,具有權威性的。我記得一些大銀行和券商合作時候,基本要求券商評級不得低於3B。當然,也有很多銀行是自己內部對券商會有評級,和券商分類監管評級不一樣。
  • 證券業協會:內資券商資管業務收入質量提升
    資管業務淨收入顯著提高 《分析》顯示,資管新規發布以來,證券公司資管業務經過調整,整體規模處於下滑趨勢,但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盈利能力有所增強。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受託資金期末餘額為11.23萬億元,較上年末下降8.55%,較去年同期下降11.62%。
  • 從2019罰到2020,愛建證券被爆雷資管拖下水,馬甲維權之外連收8張...
    對此,有資管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資管新規落地後,以前行業默認的所謂剛性兌付現在已被明文禁止。對於券商來說,早期產品銷售中的問題一旦暴露,可能會讓公司付出更大代價。而如果監管判定券商在銷售資管產品過程中存在誤導性或虛假宣傳等行為,相對會比較有利於投資者去為自身討回賠償。對於中小券商而言,若內控等方面問題不及時整改,資管新規實施後,資管業務或許難以為繼。
  • 券商資管發力布局這項重要業務
    據了解,不少在固收業務領域有著較強優勢的券商資管較早開始發力布局固收+產品,同時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機構加入這一隊列。據悉,目前部分機構固收+產品的業務已經初具規模。據國君資管固定收益部集合團隊投資主管、執行董事楊坤介紹,其固收+產品主要部分是和大行的定向帳戶,規模在200多億元,其次是部分的集合類業務,目前正在快速推進。首創證券在固收+業務布局上發力也較快,目前已經在各渠道全面鋪開,累計發行十來只「固收+」產品,總募集規模超10億。
  • 業務活動被限 待價而沽的宏信證券何去何從
    就在大股東四川信託欲脫手全部股權,宏信證券被待價而沽之際,一紙限制業務活動的罰單給了這家四川老牌券商迎頭一棒。9月1日,宏信證券方面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獨家透露,7月以來,陸續有多家機構到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和資產評估,公司已於日前召開股東會通過了大股東擬轉讓公司股權事項,目前還未確定意向買家。
  • 去通道大浪淘沙 券商資管現「真金」
    正如業內人士預期,在轉型初期,資管規模下降和格局分化不可避免,與過去幾個季度相似,今年二季度券商資管「答卷」有喜有憂。 資管規模縮近一半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披露的二季度券商資管統計數據及業務排名情況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規模12.53萬億元。
  • 宏信證券待價難沽 業務活動被限
    就在大股東四川信託欲脫手全部股權、宏信證券被待價而沽之際,一紙限制業務活動的罰單給了這家四川老牌券商迎頭一棒。8月31日,證監會官網掛出對宏信證券採取限制業務活動、責令處分有關人員措施的罰單,罰單顯示,因違規新增表外代持、合規風控存在異地展業稽核審計次數不足等問題,宏信證券被採取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而新發行產品除外)的行政監管措施。
  • 深圳證監局處罰中山證券:高管遭譴責 多項業務被叫停 控股股東錦龍...
    中山證券三項業務被叫停根據相關規定,深圳證監局作出如下監督管理措施:一是自本行政監督管理措施決定作出之日起一年內,暫停新增資管產品備案,暫停新增資本消耗型業務(含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融資融券業務、自營業務、需要跟投或包銷的承銷保薦業務),暫停以自有資金或資管資金與關聯方進行對手方交易,包括債券質押式回購交易等
  • 資管市場一周回顧:券商資管發行市場萎縮節前收益小幅反彈
    18日,西南證券發布了一則涉及訴訟公告,公告稱旗下8隻資管計劃投資了「16同益債」,該公司債券違約,涉訴金額高達2.49億元。本次西南證券是使用了自有資金參與了上述「踩雷」的資管計劃,本金約2.31億元,佔到了金額的九成以上。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財通證券和海通證券年度資管收入是近三年(2017年至2019年,下同)來排名前十的新面孔。作為中小券商的財通證券成為去年最大黑馬,資管收入超過海通證券,招商證券等多家綜合實力強大的老牌券商,位居第八。海通證券在2017年和2018年無緣前十後,今年終於殺入前十,資管收入超過招商證券,位居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