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證券公司評級結果:25家券商遭降級 江海證券連降5級至C

2020-12-17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8月26日晚間,證監會在官網公布了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

  (圖片來源:證監會官網)

  據分類結果顯示,2020年共15家券商獲評AA級,較去年增加5家,其中包括國泰君安(601211)、國信證券(002736)、海通證券(600837)等。

  此外,2020年25家證券公司評級遭下調。其中,江海證券級別下調的幅度最大,連降5級至C級。

  搜狐財經發現,今年年內遭遇監管部門處罰的中山證券、太平洋(601099)證券、新時代證券等均獲得CCC評級;其中,中山證券和德邦證券與去年相比級別下調3級。

  江海證券連降5級,淨利下滑超九成

  據分類結果顯示,江海證券連降5級,從BBB級降至C級,成為了2020年評級下滑最大的證券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江海證券成立於2003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趙洪波,哈爾濱哈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哈投股份(600864))為公司的全資母公司。

  江海證券評級遭巨幅下調的原因,或與江海證券三大主營業務違規遭暫停有關。

  今年6月,江海證券母公司哈投股份發布公告稱,由於江海證券債券自營、資產管理、股票質押三大核心業務存有違規問題,將暫停上述三大業務6個月。

  (圖片來源:哈投股份公告)

  據哈投股份公告顯示,江海證券在開展債券投資交易過程中,存在交易員資格管理及交易行為管控不足、標的證券和對手方管理不到位、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有效性不足等問題。

  證監會稱,江海證券在開展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中存在違規新增通道業務、內部管理混亂、風險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此外,江海證券開展股票質押業務存也同樣存在業務決策流於形式、盡職調查不充分、內部控制不健全等問題。

  由於上述業務的違規行為,中國證監會決定暫停江海證券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並暫停其股票質押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

  除上述3項業務被暫停外,江海證券多名高管一同受到處罰。

  中國證監會認為,江海證券債券自營業務分管副總裁饒晞浩、資產管理業務分管副總裁孔德志以及股票質押業務分管副總裁蔣寶林,對江海證券存在的問題,負有領導責任。

  因此,中國證監會對饒晞浩、孔德志、蔣寶林作出認定為不適當人選並限制有關權利的監督管理措施決定。

  8月22日,哈投股份發布半年報披露了子公司江海證券業績。

  據哈投股份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江海證券實現營業總收入7.49億元,較上年同比下滑38.19%;同期內實現淨利潤0.22億元,較上年同比下滑95.09%。

  中山證券等6家券商獲CCC級,年內均遭監管處罰

  除江海證券外,據分類結果顯示,今年共有德邦證券、中山證券、國盛證券、首創證券、6家證券公司獲得CCC評級。

  搜狐財經發現,上述6家券商今年以來均受到證監會的重罰。其中,德邦證券和中山證券均連降3級,從BBB級降至CCC級。

  (搜狐財經根據證監會分類結果整理)

  而一周前,中山證券剛剛因公司內部印章管理混亂,公司印章使用審批授權和流程不清晰等合規問題遭到證監會的處罰。

  8月20日,中山證券母公司錦龍股份(000712)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中山證券及相關人員收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監管措施決定。

  深圳證監局稱,中山證券1名董事不具備高管任職資格,實際履行高管職責;此外,中山證券未履行公司規定程序,擅自改變公司用章及合同管理審批流程。

  鑑於中山證券上述違規行為,深圳證監局決定,暫停中山證券新增資管產品備案,暫停新增資本消耗型業務(含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融資融券業務、自營業務、需要跟投或包銷的承銷保薦業務),暫停以自有資金或資管資金與關聯方進行對手方交易,包括債券質押式回購 交易等。

  除公司三大業務被叫停外,中山證券多名相關人員也同樣遭到監管部門處罰。

  此外,今年8月14日,太平洋證券的遼寧分公司曾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遭央行處罰。

  據處罰結果顯示,太平洋證券遼寧分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遭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罰款20萬元;同時時任太平洋證券遼寧分公司總經理孫君因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遭罰款1萬元。

  除因合規問題遭處罰的中山證券、太平洋證券外,今年7月,同樣評級為CCC級的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因隱瞞實際控制人等問題,遭證監會接管。

  7月17日晚,證監會發布公告宣布對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實行接管。

  證監會表示,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存在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證券市場秩序的問題。

  因此,證監會決定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對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依法實行接管。

  此外,證監會分別委託中信建投(601066)、中航證券及招商證券(600999)、國泰君安期貨成立相應公司託管組,託管組在接管組指導下按照託管協議開展工作。

  證監會表示,接管後,三家公司正常經營,客戶交易不受影響,資金轉入轉出等均正常進行。接管組及託管組將採取有效措施,保持公司穩定經營,依法維護證券期貨市場投資者等相關方的合法權益。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多家券商評級下調展業恐受限 江海證券連降5級最多
    券商一年一度的分類評級大考放榜,與去年相比,多家券商評級變動明顯。8月26日晚間,證監會發布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數據顯示,共有15家券商被評為AA級,較去年新增5家。有32家券商評級上升,國融證券從C級躍升5級至BBB級,成年度評級上升最多的券商。
  • 2020年券商分類出爐:32家評級上升,江海證券連降5級,AAA級券商依然...
    來源:藍鯨財經8月26日晚間,證監會公布了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統計顯示,共98家券商參與,評級上升的有32家,下降的有25家,39家保持不變。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其中,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而D類、E類公司分別為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範圍及因發生重大風險被依法採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
  • 券商分類哪家強?國融連升5級,江海連降5級,網信墊底D類
    35家券商評級上升,25家評級下降,39家保持不變。其中,A類券商有47家,較去年增加9家,佔比47.86%。其中,AA級公司15家,A級32家,無AAA類券商;B類券商39家,較去年減少11家,佔比39.80%;C類券商11家;今年唯一的D類券商依然是網信證券。這樣的評級結果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評級連降5級 這家券商再遭打擊:三大業務被暫停半年 多位高管被...
    原標題:評級連降5級 這家券商再遭打擊:三大業務被暫停半年 多位高管被公開譴責 摘要 【評級連降5級 這家券商再遭打擊:三大業務被暫停半年 多位高管被公開譴責
  • 券商評級"大考"出爐:華信連降5級 首現D類券商
    升級與降級的數量一樣,各有24家;其中中原證券降6級,降幅最大,方正證券則連跨6級重返A類。此外,另一熱門看點在於史上首度出現D類券商——華信證券,打破近九年來D類零記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在2017年經歷修訂,龍頭券商在加分項中優勢明顯,而近年來愈來愈多業務規則發布或修訂均掛鈎券商評級,這意味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通吃」時代來臨。
  • 2020證券公司「分類榜單」出爐:15家券商躋身AA級 32家「升級」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監會公告〔2020〕42號),經證券公司自評、證監局初審、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覆核,以及證監局、自律組織、證券公司代表等組成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確定了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此次評價適用了最新的評價體系。
  • 又有券商被重罰!江海證券收到證監會處罰書 三大業務被叫停半年
    在今年股市火熱背景下,江海證券營收、淨利潤卻逆勢雙雙出現同比下跌,同時今年的券業分類評價,江海證券連降五級至C級,是今年券商中級別下調最大的一家。證監會表示,江海證券的行為違反了多個法律法規,反映出公司內部控制不完善、經營管理混亂。其違反了《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第五十條、《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第十、二十三條、《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第六十、七十一、八十二條等規定,反映出你公司內部控制不完善、經營管理混亂,違反了《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
  • 「原創」2020券商分類評級來了!AA增加50%到15家,安信躍升2級到2A...
    來源:財聯社8月26日晚間,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出爐,最喜大普奔的,當屬AA券商由2019年的10家,增至15家。而廣州證券和華信證券退出了2020年評級。證監會公布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
  • 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出爐,15家券商獲評AA級
    封面新聞記者熊英英8月26日,證監會公布了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共有98家券商參與排名,其中47家證券公司獲得A類評級,AA級15家,A級32家;39家證券公司獲得B類評級,11家獲得C類評級;還有一家網信證券獲評D級。
  • 券商評級和投顧業務——江海證券QQ總2019-7-27
    券商分類評級知多少——債券專題報告2017-9-29  主要內容:  日前,證監會公布了2017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各家券商評級有升有降,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那麼,證券公司評級是根據怎樣的評價標準來進行的?與證券公司各項業務有怎樣的關係?
  • 2018年券商分類七大亮點:近9年來首家D類評級券商!
    中國基金報記者 林影  券商每年的大考結果正在揭曉。今日晚間,證監會公布了2018年分類評價結果,共有98家券商參與,具體來看,24家券商評級上升,47家券商維持去年評級,24家券商評級級慘遭下調。  4、今年分類評價上升最快的是方正證券(601901,股吧),連升6級,由去年的C類C級升至A類A級券商;  5、24家券商評級慘遭下調,其中,中原證券、華信證券、世紀證券和中山證券分類評價下調幅度較大;  6、中原證券是今年下調幅度最大的券商,連降6級,從A類券商降至C類券商;  7、今年還增加了3家券商,分別是東亞前海、滙豐前海和中天國富
  • 江海證券三項業務擬被暫停! 多起資管訴訟和仲裁纏身丨券商
    據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公布的《江海證券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公司債券2020年跟蹤評級報告》(下稱《評級報告》),截至2020年3月末,江海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涉及風險事件5起,涉及金額33.91億元,其中涉及自有資金2.53億元,合計提減值準備1.35億元。哈投股份2019年報則披露了江海證券四起資管案件,涉及資金約為8.4億元。
  • 中金淨利翻番,江海證券下滑97%,13家券商半年報搶先看,業績增長和...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雲)訊,截至7月20日,13家上市券商或上市母公司公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快報或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已公布情況來看,券商上半年業績普遍大增!9家已有營收數據的7家券商正增長,平均增速為36.02%;13家券商中12家盈利,增速為正的有10家。
  • 今年50張券商罰單已超去年全年
    監管機構對券商違規持續重拳出擊。本月,又有國融證券、江海證券等券商遭到處罰。  從處罰情況來看,類似江海證券、國融證券這類受到限制業務活動的罰單在年內已有多起。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被限制業務活動的券商還有宏信證券、首創證券、華林證券、中山證券等多家。
  • 洞察|江海證券三項違規遭重罰,三大業務遭暫停半年!今年1~5月業績...
    另外董力臣作為公司主要負責人,對江海證券存在的問題,負有領導責任。中國證監會決定對董力臣採取監管談話措施。據了解,董力臣為江海證券現任總裁,2003年起進入江海證券。1~5月業績同比下滑 正謀求轉讓旗下子公司控股權據江海證券官網顯示,江海證券成立於2003年,總部位於哈爾濱,註冊資本67.67億元,是黑龍江省轄區內唯一一家國有控股券商。
  • 又見券商重罰:江海證券案涉三宗罪 三大業務暫停半年
    僅就近期來看,已有中山證券、首創證券等多家中小券商有過類似遭遇。在疫情衝擊下,2020年券商業績本就不太景氣,此次江海證券即將遭遇業務暫停無疑是雪上加霜。今年5月,江海證券傳出謀求轉讓旗下期貨子公司控股權的消息,以不低於3.64億元送出江海匯鑫期貨51%股權。在負面消息累積之下,該次交易也同樣引人遐思。
  • 券商企業債承銷年度大考揭榜!C類13家開展業務將受限,中山證券得分...
    記者丨馬曉甜臨近歲末,一項事關企業債發行的券商年度考核結果出爐。1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發布《2019年度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結果的通知》。總體來看,87家券商中,2019年主承銷1支及以上企業債券(不含僅參與聯席主承銷)的有53家,僅作為聯席主承銷商參與承銷或僅從事企業債券存續期管理工作的有34家。按照評價得分由高至低排序,A類主承銷商有26家,平均得分90.58分;B類主承銷商48家,平均得分79.16分;C類主承銷商13家,平均得分66.91分。
  • 評級機構「瑟瑟發抖」 緊急調整10家公司信用...
    12月1日,華晨汽車集團信用等級再遭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公司下調,由CCC級下調至C級。  最終,為何連AAA級的債券都會出現違約,永煤債券違約之前,債券投資者是否有所預期?近期外界對此事的爭議仍在繼續。  而在永煤債券違約後第二天,評級公司中誠信國際火速將永煤控股的評級由AAA下調至BB,並列入降級觀察名單。
  • 2018年期貨公司分類評價結果出爐 19家期貨公司獲得雙A評級
    根據《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監會公告[2011]9號),經期貨公司自評、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初審、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評審委員會覆核和評審等程序,確定2018年各期貨公司分類結果如下:   149家期貨公司中,喜獲AA評級的有19家,較去年減少3家,,其中中國國際期貨,瑞達期貨和長江期貨均降一級到A級,而華信期貨卻慘遭連降6級至
  • 證券市場30年風起雲湧,廣發證券譜寫頭部券商成長之路
    隨後一年,廣發證券增資獲得了央行的同意,註冊資本金升至2億元,央行還同意廣東發展銀行各分支機構的25個證券營業部全部歸入廣東廣發證券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1995年,我國頒布實施的《商業銀行法》,正式確立了我國商業銀行分業經營的原則,而廣發證券創始人陳雲賢博士審時度勢,把握機遇將廣東發展銀行的下屬證券營業部一舉併購,為廣發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