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巢湖大道串起12個鄉鎮 散兵鎮恢復生態發展休閒旅遊業

2020-12-12 安徽門戶網站

空氣灰濛濛,山體滿目瘡痍。這是昔日散兵鎮給人的「印象」。如今,散兵鎮的空氣變清新了,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山開始著上醉人的綠裝。環巢湖大道,讓依山傍水的散兵鎮更「顯眼」。位列環巢湖生態旅遊圈的散兵鎮其發展理念開始普遍「染綠」,昔日的「塵鎮」正在蛻變中。

散兵鎮,依銀屏山而居,傍巢湖水而息。因石灰石資源豐富,該鎮礦山開採業歷史悠久。採礦業為地方經濟作出較大貢獻的同時,也傷害了生態環境。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山,形成了極不規則的開採面和採空區,與巢湖沿岸美景極不匹配。不過現在,生態修復項目正在為廢棄礦山「療傷」。

位於環巢湖大道一側的貓子山就是一處廢棄礦山。原先廢棄的山體,已被自上而下建成6層景觀式主臺階。記者在貓子山生態修復項目建設現場看到:高處的山頂,上面三層景觀式臺階已覆蓋綠植,下面三個臺階的削破工程也已結束;近處的山腳下,20畝的景觀樹已經紮根;另外還平整出150畝建設用地。該鎮政法委書記周林濤介紹,因為山體「難看」,貓子山成了該鎮自然風景中的「硬傷」。如今,隨著貓子山生態修復項目成效初現,開始復綠的貓子山將成為巢湖岸線邊一道風景。周林濤說: 「今年夏天,貓子山就會變成青山。以後,散兵鎮境內的廢棄礦山都將被修復。」

「廢墟」將成「聚寶盆」,去年,散兵鎮利用工礦廢棄地復墾了502畝耕地,交還當地農民用於農業生產。

散兵鎮在為山體復綠的同時,也為經濟發展「增綠」。距離銀屏山風景區4公裡處,一座漢代風格的建築正在施工。這是一處集餐飲、休閒、生態種植養殖於一體的體驗式農家樂,佔地面積1600畝,目前已經投資了1000多萬元。投資人項立生就是散兵鎮人。他告訴記者:「今年牡丹節前就能對外營業。散兵鎮旅遊資源豐富,環巢湖大道貫通後,交通便利會給銀屏山風景區及周邊景點帶來更多遊客。我很看好以後的旅遊市場。」除此之外,項立生還萌生了一個想法——帶著周邊的老百姓一起奔「錢景」。靠山吃山,這裡的老百姓一直有做盆景的傳統,他想帶著大家一起幹,建一個「盆景園」。此外,他還想發動周邊的老百姓發展綠色生態種植、養殖,為餐飲業提供食材。

環巢湖大道串起了環湖12個鄉鎮。散兵鎮將在青山綠水間開始新定位。該鎮副鎮長洪軍介紹:「未來,散兵鎮將在有序發展建材業的同時,大力發展苗木種植業和休閒旅遊產業。散兵鎮有28公裡湖岸線,境內不乏山水人文資源,此外,還有茶葉以及山貨。這些旅遊資源在規劃好後,會有很大的挖潛空間。隨著環巢湖大道的貫通,散兵將融入環巢湖旅遊圈,我們對發展休閒旅遊產業有底氣,也有信心」。

·記者 方娟 王永亮·

相關焦點

  • 合肥沿巢湖七個鄉鎮經濟現狀與對策
    安徽日報12月15日訊 合肥作為巢湖湖畔的省會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但巢湖對於合肥的經濟潛能和旅遊價值遠未發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環巢湖地區的經濟現狀相對落後,從而導致發展資金不足,也嚴重製約著旅遊規劃的實施、旅遊景點的開發規模以及旅遊產品的推介。在開發利用巢湖、加快合肥發展的戰略中,沿湖鄉鎮無疑是實施主體。
  • 揭秘【環巢湖十二鎮】你去過幾個呢?!
    「綠色食品」中華絨螯蟹、巢湖銀魚、蝦仁、紫荊村韭菜、崗頭村胡蘿蔔等農產品暢銷全國。「京亞、藤稔、巨峰」等早中遲熟葡萄適銷各大中型城市。同大鎮內生態優良,環境宜人,以唯美的生態自然風光聞名。鎮內有佔地5000畝省級科技示範園、生態農業園等。
  • 巢湖市散兵鎮:這裡綠了富了更美了!
    春來巢湖,一碧萬頃。因「楚漢相爭」得名的巢湖市散兵鎮保持定力修復礦山,在涵養生態中延伸綠色產業鏈條,讓農業更有奔頭、農民更有勁頭、農村更有看頭。復綠礦山刷顏值巢湖市散兵鎮依銀屏山而居,傍巢湖水而息。因石灰石資源豐富,該鎮礦山開採業歷史悠久。
  • 肥東三期環巢湖項目進展順利 8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將建成
    巢湖岸邊的長臨河古鎮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這是肥東縣環巢湖生態保護與修復示範區建設的樣板之一。作為巢湖流域總人口佔到全縣總人口近一半的縣,在環巢湖的生態修復保護上面,肥東縣不遺餘力,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8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將建成排汙減排是環巢湖項目的重中之重。何斌介紹,目前肥東全縣已建成汙水處理廠3座,總處理能力9萬噸/日。在建成汙水管網180公裡的基礎上,同步推行的8個環湖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建成後日處理汙水能力達到6200噸,可實現肥東境內環湖及其幹流周邊鄉鎮鎮區汙水處理的全收集、全覆蓋、全處理。
  • 環巢湖三大古鎮將迎來旅遊發展機遇
    事實上,隨著總長155公裡的環巢湖旅遊大道的全線貫通,在新型城鎮化、巢湖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和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的大背景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環湖各鄉鎮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關鍵詞:人文底蘊  合肥中國傳統村落實現零突破  在環巢湖地區飽覽湖光山色之中,遊客將充分感受到巢湖流域悠久的歷史人文底蘊。環巢湖地區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3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1個。
  • 安徽供給側改革醞釀大手筆 重磅打造「巢湖半島」(圖)
    巢湖半島將以「多規合一」為理念,快速促進規劃落地建設,構建「1233」空間結構,即一軸、兩帶、三區、三廊。一軸是指沿烔中路形成的濱湖發展軸,串聯起濱湖三大城鎮發展片區;兩帶是指1個濱湖觀光帶+1個山體遊覽帶;三廊是指由雞裕河、烔煬溼地、蘆溪溼地、花塘河溼地等河流水系和生態農田、山地構成的3條生態廊道。
  • 串起散兵 槐林 壩鎮……巢湖南岸這條最美山路通車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巢湖發布微信公號消息,11月18日,歷時一年多的建設,一條串起散兵、槐林、壩鎮的山區道路——南沿山路建成通車。這條堪比「最美川藏線」的山區道路,成為散兵前往壩鎮的一條快捷道路,對切實解決山區群眾「出行難」問題,為當地經濟和鄉村旅遊發展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 細數合肥環巢湖一圈的鄉鎮景點
    ,然而事實是合肥幾乎每個鄉鎮都有景點,環巢湖一圈的古鎮,每個鄉鎮的景點數量至少在2個以上。就算是沒有景點的鄉鎮,也會有家族祠堂和很小的民國建築。從合肥濱湖新區出發,環巢湖沿岸的3A以上景點有:包河區安徽名人館、渡江戰役紀念館、岸上草原、牛角大圩、濱湖溼地森林公園、肥東縣南淝河口、大圩鎮生態農業景區、長臨河古鎮、六家畈吳家花園、四頂山、中廟鎮與姥山島景區、黃麓鎮洪疃村張治中故居、烔煬鎮中李村李克農故居、烔煬古鎮、烔煬月亮灣溼地、夏閣鎮馮玉祥祖居、巢湖市區龜山公園、紫薇洞景區、放王崗漢墓與巢湖博物館、亞父範增故裡鼓山景區
  • 2015合肥環巢湖文化旅遊產業專題推介會舉行
    昨天上午,2015合肥環巢湖文化旅遊產業專題推介會在市政務中心舉行。合肥市委副書記凌雲出席並致辭,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文濤主持。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60多名文化旅遊界企業負責人參加推介會。  凌雲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來賓和企業家朋友表示熱烈歡迎。
  • 環巢湖再添5A級景區!巢湖半島未來4年發展規劃曝光!
    [新站區頻現9字頭房源 「貧困區」靠房價上了合肥頭條>>>]485平方公裡打造安徽旅遊引爆點半島規劃總面積約485平方公裡隨著155公裡環巢湖旅遊大道全線貫通,安徽省委省政府已搬遷至合肥濱湖新區新址辦公,一批健康養老、生態休閒
  • 巢湖這10個地方上榜安徽省森林城鎮、森林村莊!有你家鄉嗎?
    近日,安徽省綠化委員會公布了 2019年度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的名單 咱巢湖有1個鄉鎮9個村社區上榜! 2019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名單 (巢湖市1個)
  • 合肥環巢湖文化旅遊規劃出爐 打造首個國家旅遊休閒試點區
    11月10日,合肥向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客商推介環巢湖文化旅遊,並端出八大重點項目大餐,未來環巢湖將擁有度假酒店、特色街區、遊艇俱樂部、自駕遊營地、低空飛行等旅遊項目,打造首個國家旅遊休閒試點區。詳情如下:一、環巢湖文化旅遊規劃——度假酒店
  • 環巢湖或開展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
    徵求意見稿提出,將按照溼地的重要程度、生態功能、價值等,溼地分為重要溼地和一般溼地。溼地修復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避免修復過度。因保護溼地給溼地所有者或者經營者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 環巢湖連接線欄杆集鎮至環湖大道工程組織申報「黃山杯獎」
    環巢湖連接線欄杆集鎮至環湖大道工程繼榮獲「2019年度安徽交通優質工程獎」之後,日前,該交通工程又有「大動作」,巢湖市交通運輸局正在積極組織申報安徽省建設工程「黃山杯獎」。2020年8月6日,安徽省公路水運建設工程「黃山杯」獎複查會核查專家組一行來到巢湖市,對環巢湖連接線欄杆集鎮至環湖大道工程進行現場複查。專家組在現場查看環巢湖連接線欄杆集鎮至環湖大道工程後,聽取建設單位巢湖市交通運輸局對項目建設情況匯報,觀看工程建設影像,查閱《申報》資料、採用現場問答、集中評議等形式,對照複查要點,展開現場複查。
  • 安徽這個地方火了,未來發展不可估量!
    一心:小鎮客廳   雙軸:十字功能軸   雙帶:高鐵生態帶、十字河生態帶   三區:北部產業片區、中部綜合片區、南部運動片區
  • 肥東縣橋頭集鎮:為打造「巢湖這張合肥最好名片」助力
    作為環巢湖流域的鄉鎮,肥東縣橋頭集鎮圍繞「更大作為、更大進展」這個目標,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幹群對標對表、從嚴從實,為打造「巢湖這張合肥最好名片」助力。    橋頭集鎮紮實推進環巢湖三期生態修復工作,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加大山體修復力度,聚焦護綠、增綠、用綠、管綠、活綠,提升生態保護功能。
  • 環巢湖大道引進「修路神器」 修路不封路,剛攤鋪好的瀝青路面就...
    環巢湖大道引進「修路神器」 修路不封路,剛攤鋪好的瀝青路面就可行車 2019-11-26 05:53:47   來源:
  • 環巢湖文化圈形成的五大原因 文化底蘊支撐環巢湖文化發展
    原標題:環巢湖文化圈形成的五大因素環巢湖文化圈,從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來看,為大合肥區域奠定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強力的文化支撐。從歷史地理和方志學的角度,經過進一步考察和梳理,環巢湖文化圈的形成有五大原因:(一)從歷史沿革和行政管理角度來看,漢代,以巢湖為界,西北屬九江郡(地域北到淮河,西到大別山。有時改名淮南郡,地域不變);東南屬廬江郡(地域到長江)。巢湖成為兩郡的中心。到南北朝後期的合州,開始成為環巢湖的整體州郡。
  • 舒城萬佛湖: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從景區發展初期開始,萬佛湖就致力於改善生態環境,聯合鄉鎮、有關部門,加強走村入戶宣傳,藉助聯防聯治、群防群治等方式,先後實施了湖內網箱退出、三無船舶整治、非法採砂打擊、非法捕撈打擊、集鎮汙水處理廠建設、水質監測等系列生態修復工程,堅決整治了周邊汙染源,提高了群眾生態意識,有效地保護了萬佛湖水質和環湖區域的生態環境。現在的萬佛湖水質清冽、景色如畫,已經成為合肥水源地、國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基地。
  • 巢湖各鄉鎮街道經濟發展情況排序揭曉
    據巢湖日報報導 近日,巢湖市統計部門對全市75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半湯街道辦事處不參加評價)2008年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價、排序,全市經濟運行十強鄉鎮揭曉。  從考評結果看,2008年我市鄉鎮(街道)經濟實力繼續增強,億元鄉鎮數量由3個增加到6個;經濟十強在縣區的分布情況與上年大體相同;速度優勢在考評中的作用較大,部分發展速度快的鄉鎮在考評中表現活躍、位次上升;經濟強鎮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較高,人民在經濟發展中得到的實惠較多。  根據評價結果,巢湖市委於1月下旬發文對全市「經濟運行十強鄉鎮」進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