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文化遺產檢察官,守護歷史的「新名片」!

2020-12-18 大洋網





讓城市留下記憶

讓人們記住鄉愁

全省首名文化遺產檢察官

近日正式上崗


組團式保護+全過程監督+一攬子措施

守護歷史記憶

他們有何「絕招」?



8月21日上午,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和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分局共同籤訂《關於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合作的工作機制(試行)》。廣州市文物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單位有關領導及嶺南建築研究中心等行業代表受邀出席聯籤儀式。



此舉正是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代表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廣州市人民代表常務委員會關於支持和促進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中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監督」而作出的一大創新舉措。


作為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埔區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當中,尤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南海神廟,近現代中國革命策源地和「將帥搖籃」——黃埔軍校,抗戰史跡——東江縱隊會址舊址,嶺南建築瑰寶——玉喦書院等名勝古蹟享譽中外。

2015年7月開展檢察公益訴訟試點以來,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結合黃埔區豐富文化遺產資源的區域特點,共受理涉及文化遺產保護的行政公益訴訟線索26條、立案審查24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2份,行政機關整改率為100%。2015年7月試點並於2017年正式施行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加大了文化遺產的公益保護力度。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立足新職能,積極當好「公共利益」代表,主動將文化遺產保護納入到行政公益訴訟的重點範疇,相應地開展了守護「鄉愁記憶」公益訴訟專項行動

*整改前後


如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於2019年10月辦理的一宗涉歷史建築保護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件,承租人擅自在歷史建築內經營餐飲場所,產生了消防安全隱患,上述現象已破壞了不可移動文物本應有的文物價值以及歷史風貌,該院及時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成功督促屬地經濟社與承租人終止租賃合同,收回該處歷史建築的使用權,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不能單靠檢察機關單打獨鬥,需要與相關職能部門形成合力。廣州市黃埔區檢察院立足檢察公益訴訟職能,積極與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分局等相關單位一同破解文化遺產保護難題,以「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歷史文化街區、名村、傳統村落」共同構成「點線面」相結合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實現「組團式保護」。

如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於2018年7月辦理的一宗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件,「九佛革命烈士紀念碑」於2006年6月被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於2009年8月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整改前後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該紀念碑周邊出現雜草叢生、垃圾棄置的現象,破壞了革命烈士紀念設施本應有莊嚴、肅穆、清靜的環境和氛圍。該院及時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相關行政機關及時對上述問題予以整改,並對其他三處烈士紀念設施同步進行檢查,另還出臺《黃埔區革命烈士紀念設施維護管理使用規定》,切實把全區的烈士紀念設施管好用好,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育人明志作用。




黃埔區於2020年6月30日啟動了66個重點舊村改造項目的籤約拆遷工作,力爭在2022年底前將黃埔港、科學城、知識城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制度創新先行區、知識創新示範區。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和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分局在服務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依託上述工作機制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更新同步」的全過程監督制度,以「動態巡查+靜態審查」監督模式,讓黃埔獨有的文化遺產被嵌入城市肌理、融入文化語境,成為無法複製的「黃埔韻味」。

公益訴訟檢察制度的生命力不應該只是寫在法律當中,應該有更多的有機載體,這樣才能更有力量、更加有效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中,用最小的司法成本取得最優效果。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率先在全省檢察機關創新設立兩名「文化遺產檢察官」,專門辦理涉文化遺產方面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並為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分局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諮詢服務。同時,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分局各指定一名專業技術人員作為「特邀檢察官助理」,根據需要邀請有關專家參與,解決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中的專業性問題。另還因地制宜,在工作聯動機制和聯席會議、案件線索移送、工作宣傳等多方面進行緊密合作。



檢察公益訴訟和文化遺產保護,關乎的都是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以法律監督權和行政執法權有機融合共同推動文物遺產保護,這是一種可推廣、可複製的監督形式,使「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真正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能動實踐。






        

相關焦點

  • 創新保護大足石刻等文化遺產 大足設立「文化遺產檢察官」
    根據協議,雙方通過建立公益訴訟與文物保護協作機制,設立「文化遺產檢察官」和「特邀檢察官助理」,建立對口聯繫、聯合巡查、調查取證等11項機制,共同守護好大足石刻等大足區珍貴的文化遺產。據介紹,大足區人民檢察院確立4名業務骨幹為「文化遺產檢察官」,在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履行公益訴訟等檢察職能。
  • 北京 守護歷史文化遺產金名片
    步入新時代,北京城市面貌不斷刷新:大興國際機場迎來八方賓客,通州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延慶冬奧場館呼之欲出……伴隨著這些重大項目建設,北京也迎來諸多重大考古成果。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工作時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 守護文化遺產 傳承歷史文脈
    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著力做好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   藍天碧海間,是芬芳的花香,是流淌的音符,今天,鼓浪嶼迎來申遺成功一周年。鼓浪嶼管風琴藝術中心將在今日盛大開館,亞洲最大的管風琴卡薩翁700號將迎接世人驚嘆的目光,並以此拉開一系列文化活動的序幕。
  • 你好,我叫遺愛湖!這是我的新名片!
    我叫遺愛湖公園這是我的2020新名片!大家好,我是遺愛湖公園是您魂牽夢繞的地方這是我的新名片以後還請多關照這是我的個人信息我的名字:遺愛湖公園(YIAILAKEPARK)我的性格:熱情大方好客活力包容我的體型:5.03平方公裡我的家庭:東湖 西湖 菱角湖我的身價:25億元我的級別:國家4A級景區 國家溼地公園 湖北最美十大湖泊 全國最大的東坡文化主題公園我的住址
  • 你好,我叫南昌!這是我的2019新名片!
    2019南昌新名片大家好,我是南昌這是我的2019新名片請多多關照我的證件照這是我的家庭成員/ 紅色文化 /南昌是八一起義打響第一槍的地方無數革命先驅的足跡和身影為南昌留下了英雄的紅色印記也留下來屬於南昌的紅色文化/ 書院文化 /
  • 日本京都金閣寺也叫鹿苑寺,是京都文化名片,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金閣寺的日本庭園很有特色很精緻,建於1297年,1960年代按原樣重建也叫鹿苑寺,因外表貼金而聞名,金碧輝煌的金閣寺和幽靜雅致的園子構成的美景值得一看,列為世界遺產是京都的文化名片,位於京都的西北部,是京都很有名氣的景點,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 黃埔| 設廣東首位文化遺產檢察官
    今年以來,區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與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合作,設立廣東首位文化遺產檢察官,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更新同步」全過程監督制度,形成「動態巡查+靜態審查」監督模式,有機融合法律監督權和行政執法權,實現歷史文化遺產的雙重保護,使「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真正成為現實生活中的生動實踐。
  • 黃埔 設廣東首位文化遺產檢察官
    今年以來,區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與區文化廣電旅遊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合作,設立廣東首位文化遺產檢察官,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更新同步」全過程監督制度,形成「動態巡查+靜態審查」監督模式,有機融合法律監督權和行政執法權,實現歷史文化遺產的雙重保護,使「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真正成為現實生活中的生動實踐。
  •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現代化城市的金字名片
    城市發展中要繼承和發揚那些優秀的、有特色的歷史文化。本文以蘇州評彈、蘇繡,麗江的納西民歌、東巴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說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現代化城市的名片。  本文重點從三個方面論述了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工藝也是現代化城市的名片。
  • 你好!我是長沙銅官窯文化旅遊區,這是我的新名片!
    這裡集陶瓷文化、書法文化、紅色文化於一體,是全國五大陶都之一,陶瓷燒制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裡的紅色文化氛圍濃厚,著名的工運領袖、農運先驅郭亮烈士生於斯、長於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郭亮紀念園坐落於此。
  • 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澳門的閃亮名片
    本報記者 蘇寧攝   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三十一處世界遺產。
  • 孫怡張昊唯《你好檢察官》:共同演繹檢察官的成長史
    而實際上孫怡還有待播劇集尚未播出,比如這部《你好檢察官》。近年來有關於檢察題材並不少,前段時間白宇主演的《沉默的真相》更是在觀眾對江陽的眼淚中好評完結,而此次這部《你好檢察官》不同於《沉默的真相》圍繞一個事件發展,《你好檢察官》的視角更側重於檢察官本人的成長。
  • 洛陽持續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 守護歷史文脈 傳承中華文化
    始建於北魏的龍門石窟已逾千年,作為石窟文化與黃河文化交融的精華,在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中迎來了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年。「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備受追捧、「夜遊龍門」持續升溫、六大考古成果發布、「三區融合」碩果盈枝……龍門石窟再次進入「高光時刻」,為洛陽守護歷史文脈、傳承中華文化作了生動註腳。
  • 做好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打造「運河故裡」城市名片
    安徽省淮北市人民政府6月22日,在卡達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運河申遺成功使作為「運河故裡」的淮北成為了安徽省第二個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擁有了一張金燦燦的城市名片。
  • 河北景縣打造大運河文化「新名片」
    幾百年前的安陵,貿易繁榮,經濟發達,晝夜行船,號子連天,成為集漕運、客、貨運於一身的大型商埠渡口,為改善運河沿岸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發揮了巨大作用。如今,安陵華家口這個當年的運河碼·頭正在蓄勢待發,即將成為景縣展現運河文化的新名片。
  • 讓歷史綻放智慧光彩!中國電科用科技創新守護文化遺產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文化遺產是注釋歷史最好的「活字典」。12月1日,《求是》刊發習近平總書記署名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指出文物遺存的保護是考古學研究的前提,考古學研究是文化遺址合理利用的學術基礎。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
  • 紋身給了她們絕世容顏 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南獨有的旅遊文化名片
    隨著當代黎族語言和文字在海南自貿島的推廣,在加速海南島黎族同胞與世界接軌的同時,又進一步保留了自己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遺產,黎族紋身、黎陶、黎錦都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讓我們更加珍視和理解到了黎族同胞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遺產,
  • 「法律監督+行政執法」共同推動文化遺產保護
    【評析】  本案中,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法律監督職能和歷史文化遺產主管部門行政執法、城鄉規划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規劃專業化優勢,利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職能協作、專業支持等協同配合機制,以「一攬子措施+組團式保護+全過程監督」的方式方法破解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難題。
  • 長沙可借「漢長沙國」新名片邁向「世界文化遺產目的地」
    湖南日報3月28日訊(陳新)今天,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推委會邀請中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單位的20多名專家就「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相關問題進行諮詢論證。專家認為,長沙可借力「漢長沙國」這張新名片,朝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目的地」而努力。
  • 單霽翔:守護文化遺產對人居環境營造的貢獻
    本文為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在「方圓閣說」所作題為「人居環境的守護與營造」的報告。內容來源:中國城市規劃原文標題:《單霽翔:人居環境的守護與營造》地球已經是一顆有著40多億年歷史的藍色星球,相較而言,人類僅僅在地球上生活了很短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