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西城公布文保計劃清單 沈家本故居將建中國法治名人博物館

2020-12-17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東城西城公布文保計劃清單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從上午舉行的全市文物保護情況介紹會上獲悉,今年東城區將啟動17項不可移動文物的騰退工作,西城區則計劃在今年啟動直管公房騰退項目15項。

  市文物局文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將繼續推動中軸線申遺,並實施中軸線文物保護,代表性的項目包括:景山壽皇殿古建築群和大高懸殿古建築保護工程,配合東西城開展白塔寺的修繕等。

  東城:打造6片「歷史文化精華區」

  東城區內共10.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總佔地面積約10.67平方公裡,約佔舊城歷史文化街區的51.6%。轄區內有不可移動文物356處,其中:全國文物保護單位35處,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70處、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58處,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登記項目)193處。

  「十三五」期間,東城區提出重點打造南鑼鼓巷、雍和宮——國子監、張自忠路南、東四三至八條、東四南、鮮魚口等6片「歷史文化精華區」,實現47處重點文物的騰退、修繕與合理利用。今年東城區將啟動故宮周邊環境整治,完成東堂子4號、6號和清華寺二期騰退;推進法國兵營、清末太醫院、安樂禪林、豐城會館等17處不可移動文物的騰退保護工作;啟動袁崇煥祠墓、原中法大學等9處文物的修繕組織工作,啟動曹雪芹故居紀念館的建設工作。

  目前,東城區共有廣渠門內大街207號(曹雪芹故居)、崇恩觀、白衣送子禪林、財神廟、武聖禪林、湖北會館、安徽太平縣會館、廣東平鎮會館、基督教美以美會牧師住宅等9處遷建未實施項目。這些不可移動文物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全部完成遷建工作。另外,還計劃新認定一批文物價值突出且社會關注度高的不可移動文物,計劃將「北極閣三條71號」、「金魚池中街3號樓」申請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將現已是「東城區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清華寺、清末太醫院舊址、長春別墅、顏料會館4處提升為「東城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城:今年啟動直管公房騰退項目15項

  西城區文委負責人介紹,西城區現有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181處,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182處。在363處不可移動文物中,作為「大雜院」用於居民居住、處於不合理使用狀態、存在安全隱患的不可移動文物165處,佔總量的46%。在全部不可移動文物中,會館和名人故居類不可移動文物57處,作為「大雜院」用於居民居住、處於不合理使用狀態、存在安全隱患的34處,佔此類文物總量的60%。

  基於這種狀況,西城區編制完成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西城區「十三五」期間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行動計劃》,計劃對存在安全隱患、歷史文化價值突出、社會關注度高的47項直管公房類不可移動文物進行騰退保護。目前,西城區已啟動在施的項目17項,2017年計劃啟動直管公房騰退項目15項,2018年計劃啟動直管公房騰退項目6項,2019年計劃啟動直管公房騰退項目8項。

  今年,西城區將重點推進安徽會館、瀏陽會館(譚嗣同故居)等15項直管公房類文物騰退項目,已進入啟動倒計時階段,實現騰退的沈家本故居修繕利用工程已順利開工。同時,文物的合理使用工作也在同步推進,與最高法院合作利用沈家本故居建設中國法治名人博物館,預計9月30日對外開放。本報記者 孫樂琪

(責編:黃惠茹(實習生)、鮑聰穎)

相關焦點

  • 沈家本故居將變成中國法制名人博物館 對中外觀眾開放
    修繕中的沈家本故居二進院。 10個月完成騰退、5個月完成近70年來首次修繕,年底前,位於西城區金井胡同1號的沈家本故居,將變成中國法制名人博物館對中外觀眾開放。 不可移動文物騰退,歷來是文保工作的「硬骨頭」,動輒十餘年甚至數十年。而沈家本故居騰退、保護、合理利用只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為直管公房類文物騰退提供了可推廣的樣本。
  • 京報館、紹興會館列入明年騰退計劃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兩周時間整體騰退進度接近50%,個別項目已達90%;京報館等文保單位列入明年騰退計劃  從名人故居到普通大雜院,不少不可移動類文物因為普通人的入住獲得生氣,同時也迎來文物保護上的挑戰。近日,記者從北京西城區獲悉,西城本月啟動了對15處直管公房類文物的騰退工作,明年將再啟動15處文物騰退。
  • 博物館日啟幕:北京近50家博物館開放,名人故居可雲遊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今天(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自5月1日以來,已有近50家博物館按照有序有限分時預約的原則恢復開放。國際博物館日前後,北京地區博物館將舉辦94項主題活動,以線上活動為主。
  • 北京三成名人故居淪為大雜院 如何界定成難題
    中國近現代史上在北京居住的名人很多,而且有的名人在多個地方住過,比如老舍在北京10多個地方住過,李大釗居住過的地方有5處,魯迅住過的地方有4處,到底哪處算故居?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曾編輯出版過《名人與老房子》,選取的依據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在北京留下閃光足跡、記錄人生重要「關坎」、產生重大影響的著名人物和他們的寓所。
  • 北京林白水故居將變身為西城社區"閱讀空間"
    今年底,多年未開放的林白水故居將改造為社區特色「閱讀空間」並對居民開放,49名椿樹社區代表昨天票選了閱讀空間的運營單位。西城區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十三五」期間,該區所有被認定為文物的會館和名人故居全部實現騰退,參照林白水故居的改造方式,結合文物本身的特點,改造為圖書館、博物館等特色文化空間,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讓文物「活起來」。林白水為報界先驅,與邵飄萍齊名,中國民主革命時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近代新聞界傑出代表人物之一。
  • 湖州推動沈家本法治文化建設
    原標題:我市推動沈家本法治文化建設 連日來,湖州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參觀沈家本紀念館,為了讓沈家本這位「法學之父」走向大眾,紀念館以文字、圖像、實物、雕塑、模型、視聽等形式,將沈家本的生平業績娓娓道來。 記者從市司法局獲悉,作為沈家本故裡,湖州結合本地實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謀新篇」,深入挖掘利用沈家本法治文化資源。
  • 西城三年騰退47處直管公房類文物 2020年修繕後全部亮相
    原標題:西城三年騰退47處直管公房類文物 根據計劃,西城區選取47處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直管公房類文物進行騰退保護,2020年修繕後全部亮相。   根據此前的摸底,西城區181處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和182處文物普查登記項目中,作為大雜院用於居民居住、處於不合理使用狀態、存在安全隱患的文物共有165處,其中包括34處會館和名人故居。
  • 己亥豬年 東城西城 國泰民安
    此時此刻,東城西城、萬家燈火,在外每一個漂泊的心靈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中歡度春節。家,是什麼,家是心靈的歸宿,是愛的港灣,是夢開始的地方,也是每個人奮鬥的動力源泉。戊戌狗年即將結束,東城西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希望己亥豬年更上一層樓,繼續提升首都核心區政治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功能,讓廣大市民百姓感受到身處國際一流城市的宜居性,我們為自己選擇來到東城西城工作、居住、生活而自豪,為祖國更加繁榮強大而驕傲。
  • 名人故居博物館
    一些博物館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如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舉行紙鳶製作及放飛活動、市郵電博物館舉辦「海疆雄風」集郵展等。據統計,清明節小長假期間,市南區各博物館共接待遊客8.3萬餘人次,就連一些平時遊客稀少的名人故居也迎來了大批遊客。清明節假期,駱駝祥子博物館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康有為故居遊客超「上限」    4月5日,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
  • 北京房地產開發商數十億元重修蔡元培故居(圖)
    實習生 李雨 攝  新京報訊 日前,在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區縣工作會上,東城區委常委、副區長樸學東表示,保護名人舊居已列入東城區今年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工作計劃。目前,東城區政府正在探索保護名人舊居的有效路徑,希望引入企業力量,做好名人舊居的騰退修繕。
  • 陽明故裡丨王陽明故居成為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成員
    9月1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和上海美術設計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商議了專委會工作內容的調整,討論及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 北京剛公布16處名人故居 大部分已成大雜院
    ,其中毛澤東故居等16處名人故居為國家、市或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也將首次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雖說目前開放的具體時間未定,但記者通過連日來按照名單逐一走訪,卻發現這些故居或被雜居,或被圍擋,其距離作為旅遊景點「開放」的目標尚遠,有關部門對其「遺蹟保護」的初衷更是無從談起。
  • 北京最大文保計劃啟動實施 瀏陽會館等明年騰退
    北京最大文保計劃啟動實施 瀏陽會館等明年騰退 2016-12-19,計劃到2020年完成47項直管公房類文物的騰退工作,帶動社會單位管理使用的文物騰退保護,實現一批重大文物建築的騰退亮相,力爭對被認定為文物的全部會館和名人故居實施保護。
  • 湖州:吳興擦亮沈家本法治文化「金名片」
    原標題:吳興擦亮沈家本法治文化「金名片」第二屆沈家本與中國法律文化學術研討會日前在湖州舉行,來自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法治文化的傳承弘揚。同時,吳興司法「曉豸」志願服務聯盟成立後,妙西司法所組織志願者多次赴沈家本墓開展公益服務,以實際行動崇尚和弘揚優秀傳統法治文化。據介紹,今年3月初,沈家本歷史文化園項目正式動工。文化園整體以沈家本法治文化主題館為核心,因地制宜,結合周邊綠地公園,設立家本廣場、歷史文化碑廊等人文景觀,將妙西青山綠水和歷史文化園有機融合。
  • 餘姚王陽明故居獲批為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成員
    9月14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2020年秘書處會議上,餘姚王陽明故居通過審議及表決,正式成為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根據《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相關條例,經秘書處審核及常務委員會批准,王陽明故居和胡耀邦同志紀念館正式成為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新的成員單位。
  • 秦邦憲故居 無錫最紅火的名人故居
    ◎修復保護   薄一波抱病題寫事跡陳列展名  當然紅色名人故居真正吸引人的地方,還在於其自身的底蘊。而秦邦憲故居也正是這樣一個內涵豐富的地方。秦邦憲故居位於無錫城中崇寧路112號。故居原是無錫地方名流、秦邦憲族叔秦琢如的家宅「既翕堂」,建於清光緒末年。整組建築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群布局完整、青磚黛瓦、庭院抱廈、馬頭牆矗立,為一組典型的四進江南民宅。而年僅24歲就擔任了黨中央主要領導人之一的秦邦憲,隨父母在1916年—1921年租賃了這裡第四進的房屋,度過了他的少年時期。
  • 北京16家名人故居將首次對外開放 含毛澤東故居
    北京16家名人故居將首次對外開放 含毛澤東故居   (記者郭超)16家以前不具備開放條件的名人故居,即日起與12家已開放的名人故居打包形成一條高端旅遊線路向公眾推出。
  • 莎翁、巴爾扎克、託爾斯泰三大名人故居負責人談保護之路
    原標題:莎翁、巴爾扎克、託爾斯泰三大名人故居負責人談保護之路  莎翁、巴爾扎克、託爾斯泰三大名人故居負責人談保護之路:「動一塊磚,給牆換個顏色都得經過嚴格審批」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張舵、趙琬微)梁林故居遭「保護性拆除」、傅雷故居被「私搭亂建」、魯迅舊居所在地「沒有文保價值
  • 【法治西城建設系列報導】積極落實普法責任制 共營法治西城良好氛圍
    ,共同營造法治西城的良好氛圍。今年,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已成立,將進一步充實普法責任製成員單位,探索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制度,強化管理備案機制、公益普法機制、督導推進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和定期協商機制。 二是完善考評體系 細化完善責任單位普法宣傳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納入區平安建設和績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