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這些歷史的痕跡裡面,保留的很多國寶級的文物,雖然有很多的文物在清朝時期,被八國聯軍搶走,但還是留下了很多無價之寶,圖為宋朝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這座圖曾經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拍出2個億的天價!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現收藏於北京博物館!
看到這件衣服,大家應該很陌生吧,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漢素紗襌衣,屬於西漢時期,紡織技術的巔峰之作,整個重量只有49克,工藝精湛,摺疊起來只有煙盒大小,屬於我國國寶級文物!
圖為鷹形陶鼎,這件文物歷史就比較悠久了,它來自於新石器時代的後期,造型古樸,大氣!但是在1957年之前,它被陝西的一位農夫,用來餵雞食,直到它被專家發現,以500元和一面錦旗,上交給國家!
這件文物就比較有意思了,在1975年的時候被一家農戶用來當做養豬的豬食盆,後因考古專家發現此件為文物,名為利簋,又名「武王徵商簋」,它是周武王伐紂的證明,,簋上銘文為武王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件文物的珍貴之處。
這件像我們平時喝茶的玻璃杯一樣的瓶子為「戰國水晶杯」,在1990年的時候在杭州出土,當時出土的是一個戰國時期的墓,考古工作者都以為這是之前的盜墓賊丟下的,經證實這是一件戰國時期的文物,有很多人都認為此物是穿越的。
在1995年的10月,在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的一座東漢末至魏晉時期的墓地中發現「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質護膊。在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其意義為歲星、熒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五星如果同時出現在東方天空中,則對中原王朝有利,現藏於新疆博物館。
圖為戰國早期的曾侯乙青銅尊盤,這個東西在我老家湖北隨州出土,當時轟動了整個考古界!當時這套青銅尊盤是從先君傳到曾侯乙的手中,成為曾國的傳國至寶。此文物由於過於珍貴,國家嚴禁它出國展出。
據說在民國時期,大收藏家張伯駒為了不讓這幅《平復帖》流落海外,不惜花費重金,變賣家產,甚至四處借貸,最後捐給國家。此物為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其筆意婉轉,風格平淡樸質,是我國國寶級的文物之一。
作為湖北人最為自豪的文物大概就是這把越王勾踐劍了,這把劍在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因劍身鍍有一層含鉻的金屬,所以使它千年不鏽,劍身上有兩行篆銘文:「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先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1999年在兵馬俑二號坑東北部的跪射俑軍陣發現,兵馬俑之綠臉俑,其實每一件兵馬俑都是彩繪俑,由於種種原因,彩繪脫落,有網友戲稱此兵馬俑是不是穿越過去的,要知道當時的秦朝並沒有這種綠臉的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