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首發於牛虻公眾號
《歷代帝王圖》或作《列帝圖》、《帝王圖》、《十三帝圖》等。
唐閻立本畫。縱51.3釐米,橫531釐米。
絹本,重著色,使用緊勁線條,適度暈染的方法。
此卷在北宋嘉祐間為楊褒所藏,南宋時入皇宮,清同治五年(1866)歸福建林壽圖,
流失文物: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流失文物應理性回歸,願每一件流失文物都可以回歸各自的祖國
《歷代帝王圖》所畫西漢昭帝,東漢光武帝,三國魏文帝、吳大帝、蜀漢昭烈帝,晉武帝,陳文帝、廢帝、宣帝、後主,北周武帝,隋文帝、煬帝等,各有姿態,符合每個帝王的歷史、生活、思想、活動等諸方面特點。南宋周必大謂陳宣帝(頊)一像「是閻真跡無疑。餘似經傳摹,故稍完好」。後遂為定評。然論者均稱傳摹仍備唐畫風格。
就在今天,【#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讓每一件流失文物能夠回歸,這也是每一位網友最大的呼聲。評論區網友一片歡呼聲:
國家強大了,才能挺起腰杆子說話,說出來的話才能有份量。儘管只本次只回歸了68件,但這進一步說明越來越多的流失文物回歸祖國的可能性更強了。與此同時,【#馬首銅像年內回到圓明園#】去年11月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流失海外百餘年、在2007年由澳門企業家何鴻燊購得,並在澳門公開展示多年的馬首銅像被正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經過雙方協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後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給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今年年內,這件文物將回到圓明園,並完成首秀。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天之內,接連看到流失文物回歸的新聞,真是讓人熱血沸騰。國家獨立、國家強盛,那些恥辱才會被慢慢地洗刷。但是歷史將會永遠被後世子孫所銘記,尤其那段屈辱史。
《歷代帝王圖》,一件民國時期流失的國家一級文物,最有可能是閻立本真跡的作品。儘管有一些人對其是否是閻立本真跡還存疑,但是從閻立本生活的年代還是《歷代帝王圖》所繪的帝王,尤其對南朝陳國皇帝的強調,就足以看出其私心所在,更從側面說明了《歷代帝王圖》的真實性。
閻立本(約601~673),中國唐代畫家兼工程學家。《歷代帝王圖卷》,就是古代畫家企圖表現性格特點的重要作品。這一畫卷共包含了十三個帝王的肖像,其中前六人距閻立本時代較遠,後七人則較近。陳叔寶及楊堅父子等人,閻立本都有可能親自見過,宇文邕雖是他的外祖父,因去世較早,恐未及見,但對他的了解可能是較真實具體的。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漢昭帝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武帝劉徹少子,母親是趙婕妤(鉤弋夫人),漢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十三年。
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3月29日),東漢開國皇帝,史上著名的中興之主,王夫之說他「允冠百王」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
吳主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
蜀主劉備(161年-223年),字玄德,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晉朝開國皇帝。司馬懿之孫,司馬昭嫡長子。
陳宣帝陳頊(530年—582年),陳文帝陳蒨的弟弟,南朝陳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
陳文帝(522-566年),名陳蒨(qiàn),陳武帝陳霸先侄子,南北朝時期陳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6年在位。
陳廢帝陳伯宗(552年-570年),字奉業,陳文帝陳蒨長子,南北朝時期陳朝第三位皇帝,566年-568年在位。
陳後主陳叔寶(553—604年),字元秀,南朝陳最後一位皇帝。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年),字禰羅突漢化鮮卑人,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公元560年-578年在位。
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隋朝開國皇帝。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
關於流失文物的看法,之前表達過,這裡再強調一下:
首先,流失文物是歷史遺留問題,我們更應該把目光放到未來上來,而不沉浸在歷史的積怨裡不可自拔。文物應理性回歸。
其次,我們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清楚,要想所有的文物完璧歸趙,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有這樣的訴求:例如文物電子掃描信息應無償提供給中國人,而且凡是有關學術研究的領域,大英博物館應該積極配合,同時,當中國人去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應該免費開放。
再次,對於中國流失到世界其他博物館的文物,我們也應該努力去爭取理性回歸。如果回歸的確有困難,那我們也應該要求相關博物館能夠滿足針對處理大英博物館文物的訴求。
最後,像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知名博物館,例如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等這些以從他國盜取的文物為自己博物館中的展覽品時,名氣越大,恥辱越大,我們要辯證地認識。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抱怨自己的國家沒有世界級的博物館。世界級的管理與設施需要學習,但是文物方面完全沒必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歷代帝王圖》全圖 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流失文物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疤。這些流失文物見證了歷史的同時也在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晚清以來,中華民族一次又一次地被列強蹂躪。客觀來說,這些博物館收藏的絕大多數文物屬於贓物,無論是戰爭的勝利品的還是以超低廉的價格從文物販子手中所得,都擺脫不了文物掠奪與詐騙的罪名。
我們最終的希望:讓每一件流失文物回歸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