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齋園林、古厝深宅……一起聆聽埋藏在鰲峰坊歲月深處的故事

2020-12-14 福州新聞網

StartStop

StartStop

在鼓樓區的中心離三坊七巷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寶地,它在於山北麓,自古多官宦、儒士居住,是歷代學府薈萃之地,更是文人墨客詩詠之場,它就是鰲峰坊。

鰲峰坊,唐代名九仙坊,因通福州三山之一的九仙山而得名。宋代,坊內走出了一位狀元叫陳誠之,於是坊名改成登瀛坊。元明以後,又因於山有鰲頂峰,改稱鰲峰坊,沿用至今。鰲峰坊內保留有多處著名古蹟,有書齋園林,有古厝深宅,更有書院學府。

少年猶自憶風流,石徑重尋草徑幽;七子閩中留遠事,九仙山下剩虛樓。時光荏苒,坊巷裡的人與物幾經興衰。

從唐至清,由古及今,那些坊巷裡的點滴故事都刻印在歲月的橫截面中。一條深深的坊巷,蘊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鰲峰坊35號(原全閩師範學校)

鼓樓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聯合共青團福州市鼓樓區委員會,開展「聽鼓樓,說古厝」系列主題文化活動,並通過開展活動的方式,招募熱愛歷史文化的市民加入鼓樓文物志願宣講員隊伍。本周六上午「全國十佳最美導遊」黃玉麟老師將帶志願者們以及熱愛福州文化的朋友們走讀鰲峰坊,穿越流轉的時光,聆聽坊巷古厝背後那些埋藏在歲月深處的故事。一起約起來吧!

來源: 家在鼓樓微信

相關焦點

  • 書齋園林、古厝深宅……聆聽埋藏在鰲峰坊歲月深處的故事
    鰲峰坊內保留有多處著名古蹟,有書齋園林,有古厝深宅,更有書院學府。少年猶自憶風流,石徑重尋草徑幽;七子閩中留遠事,九仙山下剩虛樓。時光荏苒,坊巷裡的人與物幾經興衰。△鰲峰坊35號(原全閩師範學校)從唐至清,由古及今,那些坊巷裡的點滴故事都刻印在歲月的橫截面中。一條深深的坊巷,蘊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 「聽鼓樓,說古厝」,這兩場活動真精彩
    >為主題的系列文化活動,希望活動能不斷地吸納更多人,加入鼓樓區文化志願宣講隊,一起為古厝發聲,延續福州的人文精神!唐希老師的童年便是在鰲峰坊這一帶生活的。他告訴參加活動的市民,鰲峰坊獨特的書院文化、當地教會、學校以及他與老師們的互動,都對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這也是他研究鰲峰坊文化的初心所在。
  • 福州古厝題旅遊線路來了,快來打卡吧!
    《〈福州古厝〉序》重刊,在全省乃至全國引起強烈反響,掀起福州古厝遊的熱潮。福州古厝怎麼玩,福州市文旅局向您推薦四大經典福州古厝、八個福州古厝必去打卡點和十條福州古厝主題旅遊線路,快來看看吧!一、四大經典福州古厝戚公祠、馬尾昭忠祠、林文忠公祠、開元寺二、八個福州古厝必去打卡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煙臺山歷史風貌區、鼓山鼓嶺、閩安古鎮、嵩口古鎮、琴江滿族村
  • 鼓樓鰲峰坊狀元道,宋明兩狀元古宅竟是這樣發現的
    清 焦秉貞 狀元及第圖日前,福州鼓樓鰲峰坊狀元道修繕開街,曾居於此處的兩位狀元的名字也逐漸被人提及——陳誠之、陳謹。他們有怎樣的勵志故事?如今還留下哪些「狀元痕跡」?圖 |狀元故第正在修繕中方琪介紹說,2015 年,同濟大學明清古建築專家殷永達教授和張遴偉教授來鼓樓考察古厝,經過實地考察,反覆論證鰲峰坊13 號為宋明兩代狀元陳誠之、陳謹故第。
  • 福州古厝旅遊景點攻略規劃路線 8個必去打卡點推薦
    10日,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為方便市民體驗福州古厝,品味傳統文化,該局總結了四大經典福州古厝、8個必去打卡點和10條福州古厝主題旅遊線路,供市民出遊參考。四大經典福州古厝:戚公祠、馬尾昭忠祠、林文忠公祠、開元寺。
  • 《留住古厝》第二集:心聲|看古厝「背後的人」如何成就古厝蓬勃熾旺的生命力
    》圍繞古厝如何留得住、活起來記錄了一群有情懷的人的故事通過他們的故事進一步聆聽古厝心聲引發人們關於「建築與人的關係」的思考# 第二集《心聲》第二集《心聲》講述了留耕堂、三落厝、青芝山房、無涯書院等古厝「背後的人」,他們對古厝的每一份依賴、記錄、修繕和改造,都成就了這些古厝蓬勃熾旺的生命力。
  • 鼓樓區全國首創「古厝長制」 推動古厝保護與發展共贏
    一是設立區級古厝長。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區級總古厝長,負責領導全區古厝長制的實施、統籌工作。由區四套班子領導擔任區級古厝長,負責督導掛鈎街鎮的保護工作,督促責任單位切實履行管理職責,定期對相關部門和屬地街鎮古厝長履職情況進行督查。二是設立街鎮級古厝長。
  • 鼓樓:古厝煥新生 文脈貫古今
    鰲峰書院創辦於1707年,是清代福州四大書院之首,坐落在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鰲峰坊是鼓樓文脈聚集地,直到今天依然是福州的教育核心區,名副其實的『名校一條街』。」格致中學退休教師湯秋泉說,「改造後的鰲峰坊更妙了,雖然我退休了,但3個孫子都在這裡念書,繼續接受百年文脈的薰陶」。
  • 西岸書齋 | 跨越時空的讀書對話
    西岸書齋網信河西——2020.9.1-2020.9.30——穿越古今,遊歷世界,聽那西岸讀書聲。網信河西「西岸書齋」欄目繼續為您推薦好書。讓我們隨著名人大咖的腳步,打開書籍的任意門,穿越古今,遊歷世界,聽那西岸讀書聲。
  • 行郊故事藏匿在石獅古厝中 見證歷史風雲變幻
    行郊故事藏匿在石獅古厝中 見證歷史風雲變幻 qz.fjsen.com 2012-05-05 07:58  佔婷 李榮鑫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永進商行遺存下來的五座古厝東南網-石獅日報5月5日訊(記者 佔婷 李榮鑫)石獅鄉間
  • 蘇州園林中少見的書齋園林!
    七畝小園,古楓婆娑,是蘇州園林中少見的書齋園林。 圖源丨蘇州園林保護監管中心 2 書齋園林,園內坐落著眾多書齋
  • 第44屆世遺大會推遲,「五一」想來福州文化遊,別錯過這4座古厝
    福州悠久的歷史文化,也留下了眾多的古厝,它們雕梁畫棟,巧奪天工,漫步其中,都能深深感受到福州這座古老成城市的歷史文脈與城市記憶。去年6月8日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人民日報》重刊了習總書記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福州古厝遊再次掀起熱潮。
  • 關於長慶鎮中洋村「山邊樓」古厝保護的倡議書
    土木結構、青石黛瓦、庭院深深重簷翹角、木雕彩繪、絢爛多姿每一座古厝都是祖上智慧和才幹的結晶每一座古厝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每一座古厝都是不可再生的最寶貴遺產又因2003年長慶百年未遇特大洪水的衝毀及年久失修,有的柱子和木板開始腐壞,老宅如風燭殘年的老者,孤獨而又倔強地站在歲月裡,岌岌可危。
  • 臺胞福州過中秋:古厝聽古琴 詩會遇新知
    月華籠罩之下,古厝光影,處處詩詞,盛滿中國人對故土的依戀、對美好的嚮往,以及戰勝疫情的信心。管倖生告訴中新社記者,去年5月,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統籌全省文旅資源的優勢和福建工程學院臺籍教師力量,協同打造閩臺青年文旅創意產業平臺,他積極參與其中。一年多來,他們組織多場活動,為臺灣青年和相關團隊參與福建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尋求途徑。
  • 玉井坊——隱藏在福建深山中的「國保」古厝
    在福建多數方言中,「舊厝」意指舊房子,「新厝」就是新居的意思,而「古厝」自然是經歷風風雨雨,起碼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古老房子。福建三明市尤溪縣下轄的厚豐村中,便有著這麼一座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巨大「古厝」,這座古厝歷經十多年建造,時間橫跨乾隆與嘉慶兩個皇帝年號。
  • 福州市122個古厝保護提升項目完工 剩餘89個項目5月底前實現升級
    為展現良好城市風貌,實現「辦好一場會,搞活一座城」,我市正開展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和新一輪城市品質提升行動。記者1日獲悉,我市按「六個一批」要求,策劃生成古厝保護提升項目共91項211個。目前,122個項目已完工,計劃5月底前所有項目基本完成。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
  • 豐州古厝燕山小築鳳凰涅槃,在海絲源頭,遇見最閩南
    在南安市豐州鎮燕山舊街,有一座典雅的閩南古厝,她有一個古雅的名字叫燕山小築。跟大多數古厝的命運一樣,因為無人居住,而閒置多年。但是,燕山小築又比大多數古厝幸運,因為有一群心懷夢想、極具家鄉情懷的「70後」抱團發起,租下燕山小築,改造成文創基地。
  • 故事媽媽帶你遊古厝
    故事媽媽帶你遊古厝 · 尋家風 近年來,石獅市婦聯、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辦了多期「遊古厝·尋家風」親子活動,在行走中父母與孩子共同感受閩南古建築的精緻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