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潑墨揮毫 衡水藝術家聯手創作山水巨製《畫說京杭大運河》百米長卷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受河北省文聯委託並蒙指導,由數位衡水藝術家聯手創作的山水巨製《畫說京杭大運河》百米長卷於近日完成。該卷由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館長劉新崗擘畫創意、當代實力派畫家劉棟先生擔綱主筆,聯同李震、曹彥輝二位畫壇才俊助力,力邀著名書法篆刻家鍾林元先生題寫引首並篆刻印鑑。遍查史料、實地採風、學術論證,歷經半載,初稿確定、合力創作、整理裝裱旋,又用時七月,始成此作。
-
再現千年運河文化 百米畫卷《畫說京杭大運河》在衡水創作完成
——《畫說京杭大運河》創作完成。,看著剛剛整理裝裱完成的《畫說京杭大運河》畫卷,劉新崗難掩興奮之情:「從構思、搜集史料、實地採風、學術論證歷經半年,三次修改樣稿、創作、整理裝裱又用時7個多月,總共一年多的時間才創作完成!」
-
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亮相北京
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近期於北京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砂石畫創始人李軍聲1994年曾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砂石畫個人展覽,相隔15年後砂石畫再次以長篇巨製百米長卷《山魄》亮相北京山水美術館,相關領導、行業大咖等嘉賓出席展覽活動。
-
四位畫家聯手創作百米長卷 描繪張家灣千年傳奇
山水間,船舶遊弋;運河畔,商賈雲集……流淌千年的運河水,串起了古運河最北端的碼頭——張家灣的民俗文化和軼事傳說。百米長卷串起千年傳奇「船到張家灣,舵在裡二泗,就從這兒畫起吧!」畫卷的後半部分展示了大運河近年來的變遷。「如今通州已經成為副中心,全方位地把張家灣的文化底蘊展現在世人面前,是我們團隊創作的初衷。」孫輝滿懷深情地說。
-
中國大運河百米史詩長卷南博展出
2020年8月29日,中國大運河史詩長卷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館隆重登場。這幅長135米的畫卷從時間、空間、文化等多個維度,通過藝術家手中的畫筆,把大運河全域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寶串成「珍珠項鍊」,繪製當代的《清明上河圖》,讓經典生動再現。
-
百米長卷描繪大運河史詩 揚州安玉民創作開頭四十米畫卷
安玉民正在創作 4月30日,一幅大運河百米長卷將在揚州市美術館展出。這幅百米長卷,揚州市國畫院院長安玉民一個人就畫了四十米。 四幅畫卷 串聯運河千年傳奇 在這幅百米長卷上,開頭的四十米,以人物畫串聯起運河的起源和生長。 「春秋爭雄,吳鑿邗溝」,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開啟了揚州城、大運河的千古傳奇。畫面中,吳王夫差站在城牆之上,昂首背立,目光高遠。
-
佛山著名女畫家鄒莉:年近古稀完成百米工筆長卷
繼在佛山和洛陽等地展出之後,佛山著名女畫家鄒莉的工筆巨作《凝望無字碑——武則天百米長卷》目前正在珠海古元美術館展出。這是該巨作的第四次亮相。《武則天百米長卷》是鄒莉在年近古稀之時完成的工筆巨製。創作歷時21載,四易其稿,畫家以女性視角和人性關懷重新解讀武則天,一經推出,無論是創作技巧還是其執著的創作精神,都受到藝術界和史學界的關注與好評。其實不只是《武則天百米長卷》,翻開鄒莉畫冊,你可以發現,她是一位用畫筆寫故事的女畫家。
-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特展」開展 百米長卷繪製當代《清明上河圖》
今天(8月28日)下午,《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館展出,這幅長135米的畫卷從時間、空間、文化等多個維度,把大運河全域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寶串成「珍珠項鍊」,繪製出一幅當代的《清明上河圖》。歷經千年打造的大運河是世間曠古,要想呈現出這份視野宏大、立意深遠的史詩圖卷,前期考察工作不可或缺。
-
王克舉向中國美術館無償捐贈百米史詩巨製《黃河》油畫長卷
《黃河》油畫長卷在中國美術館一層圓廳展出了王克舉向中國美術館無償捐贈的史詩巨製《黃河》油畫長卷(共101幅;全長161.6米,卷高2米,),同時展出了長卷的素描稿、色彩稿,圍繞長卷創作同時完成的另外全卷共101個畫面,每個畫面長1.6米,高2米,均是在現場完成的寫生創作。長卷構想起始於2009年山西䃆口。開筆於2016年6月,王克舉在其團隊的保障下,駕車行駛四萬餘公裡,至2019年9月曆時四年,最終獨立完成《黃河》全卷作品。作品畫面按省份分布為:青海22幅;甘肅6幅;寧夏3幅;內蒙12幅;晉陝;23幅;河南10幅;山東25幅。
-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特展」南博開展 百米長卷繪製當代《清明上河圖》
史詩圖卷創作組組長、著名山水畫家秦劍銘說,自2018年10月起,他就和江可群、孫曉雲等15位書畫家花費1個多月時間,採風、寫生、考察運河沿岸3個省2個直轄市20多個城鎮,縱覽大運河全貌,細緻艱辛的考察為圖卷的創作打下堅實基礎,「我們查閱了很多資料,包括閱讀的書加起來大概有40多萬字,8月份我們自己開著車從北到南從南到北走了兩趟,所以我們經過兩次的考察,回來做了很多的安頓工作,然後再進行寫作和創作。」
-
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亮相北京
近日,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美術評論家、博士生導師王鏞,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原正師職大校軍官吳玉敏、張家界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雍巖,國家消防總局原大校軍官凌均富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展覽活動。
-
孫士懷:七十歲創作百米長卷
為了表達對祖國壯美山河的熱愛,國家一級美術師孫士懷先生歷盡艱辛創作了《中華山河萬裡嬌》巨幅百米長卷。孫士懷現任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孫世懷先生創作的這幅畫卷長約一百米,寬約一點二米,囊括了祖國的名川大山和秀美風景。
-
砂石畫創始人李軍聲應邀舉辦「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
巍巍天門 200cm×100cm 傳承與經典系列展 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 前言 在中國美術的發展中,任何一種得到學術界認可和民眾喜愛的畫風、畫派或畫種,都是經過時間的千錘百鍊和歷史的檢驗後才形成的一種藝術語言
-
全景展示黃河之濱 百米長卷呼之欲出
近日,由金城文化名家杜擂升發起創意並主創,職業畫家李國良主要執筆的《「黃河之濱也很美」百米書畫長卷》正在緊張創作中,並確定參賽,備受關注和期待。這是一幅全景展示「黃河之濱也很美」的水墨畫,囊括了50多個景點和蘭州元素,全方位展示蘭州故事、蘭州山水、蘭州符號、蘭州氣派和黃河文化。
-
鴻幅巨製《大秦嶺·中國脊梁》百米畫卷首展隆重開幕
【騰訊大秦網訊】2018年5月27日上午,《大秦嶺·中國脊梁》百米畫卷及寫生作品匯報展在陝西賓館舉辦開幕式。這也是《大秦嶺·中國脊梁》百米畫卷、230餘幅創團隊成員寫生作品首次公開展出。中國美協理事、陝西美協副主席、「大秦嶺•中國脊梁」大型考察寫生創作項目藝術總監萬鼎介紹《大秦嶺•中國脊梁》百米長卷創作情況。
-
土家畫家李軍聲百米砂石畫長卷繪張家界風光
8月23日下午,在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的水繞四門,由張家界市政府主辦、軍聲畫院承辦的《百米長卷繪武陵》活動啟動儀式在此舉行,土家族畫家李軍聲正式啟動了《百米長卷繪武陵》的創作。
-
張家界首幅巨型砂石畫創作完成
近日,砂石畫創始人李軍聲耗時100多天完成了巨幅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其色彩沉厚不失秀雅,畫風層次分明又渾然一體,他用一種極具創意的藝術手法描繪出張家界的山水景色、鄉土人情。 50多歲的李軍聲是砂石畫創始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他的作品不拘泥於筆墨技法,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描摹心靈的聖境。其創作的以張家界景觀為創作題材的砂石畫,突破傳統繪畫用材,利用自然植物的色相創造而成,是一種新型畫種,形象生動,氣勢磅礴,極具藝術與收藏價值。《百米長卷·山魄》,是他首幅巨型砂石畫。
-
土家族畫家李軍聲繪百米砂石畫長卷傳播繪畫藝術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 吳楚 實習記者 杜鑫慧 劉語瀟 通訊員 王建軍)8月23日下午,在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的水繞四門,土家族畫家李軍聲正式啟動了《百米長卷繪武陵》的創作。
-
這位老人創作的百米長卷獲世界紀錄認證「最長」
7月24日下午,本報近日曾報導過的深圳攝影師陳宗浩及畫家李昱成創作的三幅超百米紀實性素描長卷分別被認證為當前世界之經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官方現場審核,《深圳城市山水圖》被確認為最長的城市主題素描長卷(團體);《中國抗疫畫卷》被確認為最長的抗疫主題素描長卷;《百年招商萬裡航程》被確認為最長的中國近現代主題鋼筆畫。WRCA系總部在英國的全球紀錄認證的權威機構,經其認證的世界紀錄,將載入世界紀錄大全史冊。
-
繪百米長卷山水畫 水墨丹青現嵐島風情
,一幅長達百米的平潭山水繪畫長卷,令前來觀賞書畫創作的市民們驚訝不已。現代畫家壺僧長達126米的經典之作《東海玉麒麟平潭宜居島寫意圖》創作完成於2012年。壺僧在平潭採風多次,他踏遍平潭,搜盡奇峰,深入漁村,通過兩年時間才完成了這幅百米的山水畫卷,整幅畫卷再現了平潭的悠久歷史、山水名勝、民俗風情和滄桑巨變。這是這幅長卷山水畫在雲端筆會再次展出,引得現場的書畫家們駐足觀賞,並稱這樣大的主題畫,是畫家的心血之作,誠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