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木頭:市民凌晨打著手電筒購買降真香

2020-12-10 騰訊網

降真香,是一種曾從人們視線裡淡出數百年的珍貴木種。因前幾年被專家重新發現,喚起了人對久遠奇珍的記憶和追尋薰香文化芳蹤的激情。今年春節後,在海口東湖一帶的交易市場,每逢周日,海口東湖一帶自發形成的降真香交易市場生意紅火,有的市民凌晨前往購買降真香木。降真香的價格由春節前每斤一兩百元,一路飆升到目前的每斤2000元左右。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要理性面對降真香,不要盲目跟風。

海口降真香市場紅火

有的市民凌晨來購買

昨日凌晨3點,記者來到海口市人民公園旁邊的東湖收藏品交易市場採訪。在大同路通往人民公園東湖邊一條寬闊的馬路兩旁,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古玩和收藏品。在這個自發形成的交易市場上,一種名叫降真香的珍貴木種,成為很多藏友追逐的對象。

記者注意到,雖然天還沒有亮,但這裡卻是另外一番與眾不同的熱鬧景象:燈光搖曳,人頭攢動。馬路兩旁的地面早已被賣家捷足先登,把自己的各種「寶貝」擺在地攤上供買家選購。一些熱心「淘寶」的買家拿著手電筒在尋找自己想要的收藏品,他們仔細品鑑,交頭接耳,氣氛顯得有些神秘。記者看到,出售降真香木的地攤前人氣最旺,每一個攤位前都圍著很多人,部分品相好的降真香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被人買走了,出手晚了一步的人看見別人買到了好貨,眼裡充滿羨慕。

老家在昌江的李海濤,以前從事海南花梨木的收藏、銷售,今年春節前涉足海南降真香的收購、銷售。李海濤告訴記者,為了搶個好攤位,他星期六下午就從昌江趕到海口,晚上就在大同路通往東湖的馬路邊佔個位子,然後在這裡擺攤,一直到天亮。

降真香價格一路飆升

成海口收藏市場新寵

周先生是江西人,來海南已20年,幾年前涉足海南花梨、沉香的收藏。幾年來,他在海南收藏界已小有名氣。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海口人民公園附近周先生的鋪面採訪,看見他背著剛剛收購到的一大袋降真香木進來,喜形於色。周先生告訴記者,他看好海南降真香收藏市場,春節前他收購海南的降真香木,每斤價格只有一兩百元,後來的價格一路飆升,目前他收購的海南降真香每斤高達2000元左右,有的極品海南降真香價格高達每斤3000餘元。

周先生介紹,目前涉足海南降真香收藏市場交易的人數越來越大,每個星期天,海南各個市縣喜歡收藏的人員都聚集在海口東湖一帶的收藏品交易市場,降真香逐漸成為海口收藏市場的新寵。周先生稱,隨著海南降真香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可,其身價倍增,已經有外省藏友也開始關注並涉足海南降真香收藏市場。

降真香曾被古人譽為「諸香之首」

海南黃花梨收藏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對降真香的文字記載,據考證最早出現在西晉植物學家、文學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中:「紫藤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焰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海南黃花梨收藏協會有關負責人說,降真香燃燒後的煙直直往上,不象沉香燃出的煙左右飄移,這也不失為鑑定降真香的一個方法。降真香別名紫藤香,也稱雞骨香。清代吳儀洛所撰的《本草叢新》也對降真香做了描述。

據介紹,在古代,人們崇尚薰香文化。古人認為,焚香並不是全部以沉香、奇楠為香料才是唯一最高境界的用香。若以沉香粉做篆香,必加少量降真香,才可以提出至真至純的香氣。另外,降真香還有止血定痛、消腫生肌等醫學功效。吳儀洛在《本草叢新》中就記述「周崇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軍士李高,用紫金藤散敷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無斑,會救萬人,紫真藤,即降真香之最佳者也。」

海南黃花梨收藏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古人的論述中不難看出,無論在藥理上,還是從香學上,古人對降真香推崇備至,降真香被古人譽為「諸香之首」。降真香分為大葉降真香和小葉降真香,降真香的生長環境很特別,喜潮溼的環境,喜歡生長在大石頭邊或紮根在石頭底下盤著生長。

史料記載

降真香在明代是貢品之一

昨日下午,海南黃花梨收藏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香文化曾出現斷層,由於戰亂和降真香需求量過大,在明代,降真香在中國已基本消失,主要靠從外國購入。

1998年的夏天,瓊海漁民在西沙華光礁潛海捕捉龍蝦、抓撿海參時,意外地將幾根早已難尋芳容的降真香木帶出海底。

回到瓊海後,該漁民的一位朋友無意中發現了這幾根降真香木,就拿到海口向收藏界的朋友諮詢,但一時得不到答案。後來,他們拿去請教從北京來海南度假的著名紅木材質研究專家周默。周默回北京後找到國家林業部有關部門機構檢測,初步認定是消失多年的降真香。而後,周默又與故宮博物院有關專家交流,並與北京某百年藥店及故宮的藏品相對照,專家們一致認定這就是千年奇珍降真香。據媒體報導,周默曾說:「自明代後期,降真香已逐漸絕跡,如今更是罕為人知。」據其判斷,這些降真香已沉水約600多年,它們不但為研究降真香提供了實物例證,也對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海南黃花梨收藏協會有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向國外運出陶瓷和茶葉,運回香料、紅木。1998年西沙出水的降真香是由國外帶入,可能在回航時發生沉船而在海底靜靜躺了600多年。

由於宮延的大量使用和達官貴人的奢侈消耗,加上戰爭時作為止血藥,致使我國的降真香消耗貽盡,不得不從外國大量引進。明代黃省曾所著的《西洋朝貢典錄校注》詳細記載了各國向大明皇帝進貢降真香的史料,該書記載的共有23個國家,貢品中幾乎全部都有降真香。由此可見,在那時降真香的價值已得到充分的認可。

專家提醒

要理性面對不要盲目跟風

據《本草綱目》中對降真香的產地的描述:歷史上降真香產於兩廣、海南及南洋諸國。然而到了清代,已基本看不到描述降真香的著作。

據媒體報導:北京著名植物學家李輝教授三年前曾深入五指山山區進行海南植物多樣性普查,登上海拔1300多米的五指山餘脈——尖嶺,在密林中被一根木條碰著,李教授彎腰撿起木條細看,這是一節長約1米多、直徑10多釐米的木條,外表呈灰色,平滑,斷口上有毛茸茸的小顆粒,木條呈彎曲不規則狀,大部分已脫皮,露出幹硬的紅褐色,縱向紋十分明顯,紋理細長而質堅硬,這是典型的植物受外來傷害後的結痂斷面,兩側邊緣內卷,有很多蟲蛀孔。李輝教授將木條湊近鼻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又用力摳刮那紅褐色的部位,經過三四次的摳刮,紅褐色表面上的粉層被剝去,露出一條很長很粗的深黑色線紋。李輝教授興奮不已,發現這是海南的珍稀植物降真香。

據介紹,降真香還存在於海南的山區。羊文良是海南省東方市人,由於喜歡黎苗文化,上個世紀70年代便開始研究黎族及苗族的語言、文化、服飾、日常生活器具、黎苗藥等。2004年,羊文良放棄了收入穩定的工作,決定下海自謀出路。2005年下半年,羊文良全心全意投入黎苗族服飾、日常器具的研究和開發。2010年年初,羊文良在昌江霸王嶺收貨的過程中無意購得幾根類似花梨木的條狀紫紅色根料。通過比對分析以及與相關人士的交流,終於確定這就是降真香。後來,羊文良不辭勞苦,起早貪黑深入尖峰嶺、霸王嶺等深山老林和黎村苗寨,不厭其煩地收集民間資料,尋找和收購海南降真香。

業內人士表示,海南珍貴的降真香資源是國家熱帶植物中的瑰寶,也是世界上稀缺的品種,國家應組織植物生物專家學者研究並立法保護,在保護的基礎上可持續開發利用,使其在香料、醫藥等方面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造福人類。

針對海口東湖一帶降真香交易市場紅火的現象,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要理性面對,不要盲目跟風炒作。同時提醒大家對降真香樹木要珍惜愛護,不要亂砍濫伐。

相關焦點

  • 海口降真香市場紅火市民凌晨排隊購買 專家:勿跟風
    今年春節後,在海口東湖一帶的交易市場,降真香變成了「」,每逢周日,海口東湖一帶自發形成的降真香交易市場生意紅火,有的市民凌晨前往購買降真香木。降真香的價格由春節前每斤一兩百元,一路飆升到目前的每斤2000元左右。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要理性面對降真香,不要盲目跟風。
  • 海南降真香一路飆升成「瘋狂的木頭」(圖)
    近年來,市場聞風而動,尤其是今年年初以來,在海南省海口市東湖一帶自發形成的民間交易市場,降真香「風生水起」,搖身一變成為搶手貨,價格由年初每斤一兩百元一路飆升,變成「瘋狂的木頭」。  老家在東方的陳先生告訴記者,以前從事海南花梨木的收藏、銷售,今年春節前涉足海南降真香。
  • 海南降真香最高賣到10萬/斤 專家:謹慎購買
    人民網海南視窗6月3日電(記者 寧遠)一根長約30多釐米,重約500克的木頭,沒有精美的紋路,也沒有漂亮的色澤,外觀如同一段枯枝,但如果說它可以賣到10萬元,會不會讓人大跌眼鏡?5月29日,人民網記者在海口一個文化沙龍上,就見到了這種被稱為「瘋狂的木頭」的降真香。
  • 揭秘海南「瘋狂」降真香 未來價值或將趕超沉香(圖)
    近幾年,繼黃花梨、沉香之後,降真香再次成為海南收藏市場上的新寵。市場瘋狂追逐,價格飆升,致使民間掠奪性開採降真香加劇,其發展遭遇難以持續的危險。 在市場狂熱追逐降真香的背後,也有不少收藏愛好者和市民陷入深思,這種枯木,為何如此受歡迎?其前景究竟如何?如何在高起點、高品位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學習 降真香文化,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業界和廣大降真香愛好者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 揭秘海南「瘋狂」降真香 未來價值或將趕超沉香
    近幾年,繼黃花梨、沉香之後,降真香再次成為海南收藏市場上的新寵。市場瘋狂追逐,價格飆升,致使民間掠奪性開採降真香加劇,其發展遭遇難以持續的危險。在市場狂熱追逐降真香的背後,也有不少收藏愛好者和市民陷入深思,這種枯木,為何如此受歡迎?其前景究竟如何?
  • 海南降真香成收藏界新寵:最高5萬元
    近年來,市場聞風而動,尤其是今年年初以來,在海口東湖一帶自發形成的民間交易市場,降真香「風生水起」,搖身一變成為搶手貨,價格由年初每斤一兩百元一路飆升,變成「瘋狂的木頭」。   9月27日一大早,南國都市報記者再次來到海口市人民公園旁邊的東湖收藏品交易市場採訪。記者注意到,雖然天還沒有亮,但這裡卻是另外一番與眾不同的熱鬧景象,燈火通明,人頭攢動。
  • 海南「降真香」成收藏界新寵 頂級藏品最高5萬元
    近年來,市場聞風而動,尤其是今年年初以來,在海口東湖一帶自發形成的民間交易市場,降真香「風生水起」,搖身一變成為搶手貨,價格由年初每斤一兩百元一路飆升,變成「瘋狂的木頭」。  9月27日一大早,南國都市報記者再次來到海口市人民公園旁邊的東湖收藏品交易市場採訪。記者注意到,雖然天還沒有亮,但這裡卻是另外一番與眾不同的熱鬧景象,燈火通明,人頭攢動。
  • 緬甸降真香手串 有油 有香 純天然
    降真香手串「聞著淡淡的香味,舒服啊」。在李美麗的床頭,擺著降真香,每晚睡覺前都要聞一下,睡眠質量好。她還發現一年四季,降真香隨著天氣冷暖變化,會有不同的香味散發出來。 快抱團線上被粉絲熱捧的降真香手串手鐲,來自李美麗夫妻多年的收藏,全部是緬甸降真香,良心優選,有油有香純天然。他倆在杭州經營玉石生意多年,經常去緬甸尋寶。
  • 緬甸降真香手串 有油 有香 純天然·都市快報
    在李美麗的床頭,擺著降真香,每晚睡覺前都要聞一下,睡眠質量好。她還發現一年四季,降真香隨著天氣冷暖變化,會有不同的香味散發出來。 快抱團線上被粉絲熱捧的降真香手串手鐲,來自李美麗夫妻多年的收藏,全部是緬甸降真香,良心優選,有油有香純天然。他倆在杭州經營玉石生意多年,經常去緬甸尋寶。 「降真香既有油又有香的好料,特別是老料,太少了。」
  • 「海絲」路上降真香!藏家向南海博物館捐贈降真香
    文\海南日報記者傅人意  幾根藤條狀的紅色木頭,其身密布蟲洞,因常年在深海中浸泡,木頭表面結著一層白色的結晶物,捧起細看,顏色古樸溫潤,其味淡雅入脾,數百年風華紋理,盡在一木之間。  這是9月14日由海南收藏家魏希望向國家南海博物館捐贈的、南海西沙出水的降真香。
  • 「海絲」路上降真香
    天然降真香。文\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幾根藤條狀的紅色木頭,其身密布蟲洞,因常年在深海中浸泡,木頭表面結著一層白色的結晶物,捧起細看,顏色古樸溫潤,其味淡雅入脾,數百年風華紋理,盡在一木之間。這是9月14日由海南收藏家魏希望向國家南海博物館捐贈的、南海西沙出水的降真香。近日,海南省降真香協會也將向南海博物館捐贈一批逾100斤的海南本土降真香,弘揚降真香文化,豐富館藏。
  • 降真香收藏 「黑話」,你了解多少?
    初入降真香品類收藏交易,哪些細節需要重點留意,是許多愛好者關注的重點,以下我們舉例說明:1.關於「海南降真香」「緬甸降真香」等地名目前,以市面上流通的降真香來說,包括海南降真香,寮國降真香,緬甸降真香以及四川降真香。
  • 一串「重現天日」的降真香
    「這是降真香,對不?」河南省陶瓷研究會副會長張墉問道。「還是你懂,一眼就看出這是降真香!」老張嘆服。    遂說起這串珠的來歷。原來,前幾年老張去海南旅遊,想買一條海南黃花梨油梨手串,正溜達呢,突然一塊「爛木頭」映入他的眼帘,見多識廣的老張感覺遇到寶了,趕忙拿起來細嗅一番,這一嗅不打緊,竟然是一塊難得的降真香。二話不說,趕忙拿下!
  • 「諸香之首」降真香在中國已完全消失(圖)
    逐漸絕跡的降真香從西沙出水,喚起人們從歷史文獻中追尋其芳蹤的熱情。  在鋪開的宣紙上,這幾根藤條狀的紅色木頭的確貌不驚人。長度一米左右,手腕粗細的表面布滿了一個又一個洞孔,由於長年沉浸在水裡,木頭表面粘附的白色物質顯得斑駁而滄桑。然而,輕輕拿在鼻底一嗅,一股淡淡的香氣便氣定神閒地逼入心脾。
  • 西沙遺珍降真香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古人認為,焚香並不是全部以沉香、奇楠為香料才是唯一最高境界的用香。若以沉香粉做篆香,必加少量降真香,才可以提出至真至純的香氣。而黃花梨的藥用價值,與作為焚香提香作用的降真香絕不可相提並論。  降真香被譽為諸香之首,古人對它的崇拜已超越了沉香。  遺憾的是,在國家幾次林木調查中,人跡可至之地,降香木已經完完全全地消失了。
  • 中國【海南】首屆降真香高峰論壇暨喜盈門降真香精品展盛大揭幕
    來自全國各地的香界代表,業界權威專家、學者,收藏家、愛好者與海南省相關政府部門代表等逾百人參加活動,共襄此次降真香文化盛會。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喜盈門藝術品古玩城、國際降真香聯盟和海南省降真香協會主辦,海南省藝術品協會、國際三香聯盟、海南花梨文化研究會、海南省根雕協會、海南省漢服文化協會、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降真香合作社以及全國各省市降真香、沉香、香文化協會共同協辦。
  • 海南日報數字報-追尋久遠的降真香文化
    唐宋時期,不少文人雅士將降真香的香用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從其流傳的詩詞中可略見一二。唐代詩人白居易《贈朱道士》中提到:「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張籍有詩云:「醉依斑藤杖,閒眠癭木床,案頭行氣訣,爐裡降真香。」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降真香也有記述:「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篆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 天降真香——《降真香》序
    而後,經過北京等地的專家品鑑,認定其為降真香。海南小葉降真香一個新興的行業,除了有其合適發展的主客觀條件外,總是有一個優秀的領軍人物和精英團隊,那就是扛起中國第一個降真香協會大旗的會長——劉宏智先生和海南省降真香協會。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降真香的形態
    在東湖市場,我買了根又粗又長的降真香老料。賣家說是老料,香味被泥土收納,成為土埋的珍品。  是三月,春光下的降真香堆在地上。它們按照形態被不同的人選去。  我喜歡選姿態好看的,有一柄刀狀的大葉料,我看上了。反覆地討價,終於商定。刀自然是彎的,但幾乎是實心料,尖頭的部位有兩個蟲眼,蟲眼位置湧出一團黑煤似的油。這便是降真香結的油。
  • 降真源流之降真香的前世今生
    降真香又稱吉鉤藤香、紫藤香、雞骨香、降真、降香等,是豆科亞種—蝶形花科檀屬藤本木質植物受傷後,分泌油脂修復傷口所陳結的香料以及豆科檀屬植物的部分芯材。藤本降真香母體,自漢代稱之吉鉤藤。叩其方,則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耳。雲即降之最佳者,曾救萬人」,紫藤香即降真香之最佳者。據目前史料考證,「降真香」這個名詞最早就出自《海藥本草》。其著者為唐代李洵,是波斯人的後裔,對藥學頗有研究,曾遊歷嶺南,所著《海藥本草》六卷中就收錄了如降真香、沉香、龍腦香、安息香等著名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