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秋夜》中的兩棵棗樹,在哪裡,現在怎麼樣了?

2020-12-06 曉楓說歷史

說起魯迅先生在中國那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魯迅是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我們學習過他的很多文章,有雜文、有小說也有散文。

在魯迅的一篇叫《秋夜》的散文裡魯迅先生開頭是這麼寫的「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句話後來被很多的津津樂道的談起,那麼那兩棵棗樹到底在哪裡呢,現在怎麼樣了呢?

當年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1924年的九月份,那個時候魯迅先生住在北京的宮門口西三條21號,現在這裡成為了輪休博物館,而那兩棵棗樹就在小院的西牆外。

如果你現在去魯迅博物館去參觀的話依然可以看到小院的牆外有兩棵棗樹,但是小編要告訴你的是這兩棵棗樹早已不是當年魯迅先生筆下的那兩棵棗樹了。

那麼這兩棵棗樹是怎麼來的呢,曾經魯迅先生筆下的那兩棵棗樹又怎麼樣了呢?這兩棵棗樹是後來後人重新栽種的,而魯迅先生筆下的那兩棵棗樹早就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看到兩棵棗樹仍然會讓人想起魯迅先生的種種及他的文學作品。

有一點還要告訴大家的是目前魯迅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只要拿著身份證到了那裡就可以盡情參觀了。這個秋天有時間就去魯迅博物館看看吧,或許還能夠吃上一把棗子呢。

相關焦點

  • 魯迅「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如何理解?
    他問我:「課後讀過魯迅?」我答:「嗯...不久前看過。」他說:「那就好」說完他便轉身離開了,我頗有些忐忑,莫不是我作文中的惡趣味有何不妥?隨著我朗讀聲的停歇,他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字「魯迅先生」「楊小明同學作文中的黑狗其實借鑑了魯迅先生的《秋夜》」「有沒有同學讀過?」講臺下議論聲起,不久歸於平靜。
  • 魯迅的「兩棵棗樹」,看不懂覺得是廢話,看懂了才知道是神來之筆
    魯迅曾在一篇散文詩中寫道:「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一段話在1924年發表之初未引起較大波動,而進入21世紀後卻是一石驚起千層浪,引發了廣泛爭議:兩株都是棗樹,卻一株一株地介紹,這不是病句嗎?
  • 魯迅《秋夜》:後園的兩株棗樹,讀出了寂寞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01、這句話出自於魯迅的《秋夜》文章中,文章作於1924年9月15日,最初是發表在1924年12月1日《語絲》周刊的第3期,後來收錄在《野草》之中。
  • 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魯迅為何不直接說兩株棗樹呢?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魯迅先生寫下了一篇散文,名字叫做《秋夜》,這篇散文開篇第一句,就頗具玩味,他說道:「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讀到這裡,有讀者就疑問了,為何魯迅先生不直接說兩株棗樹呢?
  • 魯迅先生的「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魯迅的文章《秋夜》。由於其出現在學生的課本中過早,很多學生們在長大後都對這句話雲裡霧裡,並對這句話加以調侃,造出例如「我有兩個姐姐,一個是女的,另一個還是女的」這類的句子。首先,魯迅先生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想著什麼呢?如果他只想表達外面有兩個棗樹,他大可以直接寫「在我的後院有兩棵棗樹」,但是他沒有這麼寫。他只是看著窗外,看到了一棵棗樹。
  • 魯迅「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到底是名句,還是廢話
    魯迅先生在《秋夜》裡寫道:「牆外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那是經典名句。一個小學生仿寫:同桌送我兩份零食,一份是紅棗,另一份也是紅棗。老師批:你直接說兩份棗不就完了嗎?其實,《秋夜》裡的這個句子,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是在特定語境下對環境氛圍的一種渲染和強調。一旦換了語境,再生搬硬套這個句式,可能就不適合了。在文人筆下,棗子是用來「打」的,因為棗樹似乎有一種倔強的「脾氣」:你越「打」,它產量越高,果實愈盛。所以在很多作品裡都以此引出寓意:經歷磨難,才有大的成就。
  • 眾人眼中的病句,卻成了名句,魯迅的「兩棵棗樹」是不是語病?
    但在魯迅先生的著作中,有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卻飽受爭議,明明看起來是病句的一句話,竟流傳千古成為魯迅先生的又一名句。這句話就是:「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該句出自文章《秋夜》,是魯迅於1924年創作的散文詩。
  • 魯迅為何要寫「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也是棗樹」?韓寒:沒什麼深意
    其實早在魯迅那個時代就有不少人提出質疑。李長之在《魯迅批判》一書中就表示對《秋夜》開篇兩株棗樹的寫法頗為不解、反感乃至厭惡:「至於那種『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我認為簡直墮入惡趣。」
  • 我家後院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魯迅此話幾人懂!
    我家後院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魯迅此話幾人懂! 民國時期是一個混亂動蕩的年代,清政府剛剛倒下,又有外國的「強盜」入侵中國,而且中國內部也不平靜,各種軍閥之間戰爭不斷。
  • 再讀魯迅:神來之筆「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最近閒暇又讀了一遍魯迅的散文集《野草》。其中在《秋夜》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魯迅旨在通過這種隱喻來鼓舞士氣。最後一段,真情流露,他呼喊道:「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緻的英雄們。」《秋夜》通篇皆是象徵,棗樹、天空、花草、飛蟲各有所指,其中棗樹的存在意義尤為重大,因為他們是那些被動的弱小的但卻毅然反對壓迫的一群人的代表和先行者,更是中流砥柱,是救國救民的希望所在。
  • 散文《秋夜》「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句話是妙還是壞
    有一天兒子讀課外閱讀書時,讀到了魯迅先生的散文秋夜,他說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話不是很理解。覺得怪怪的。這句話的原話是:在我的後院,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我看後也迷惑不解。以前上學時。也有同學寫過類似的句子。老師給的批覆是:反覆囉嗦。但這是魯迅先生寫的散文。
  • 魯迅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給我們哪些啟示
    魯迅曾經寫過這樣一句話「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那麼這句話是想表達什麼呢?其實不難看出本來魯迅只需要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棗樹就可以了。之所以把這兩棵樹分開來說,體現了魯迅先生內心的孤獨之感。不被人理解的一種孤獨落寞的情感用這一句話體現的淋漓盡致。
  • 《秋夜》再讀,發現兩株棗樹的深意遠超敘述的奇怪
    夜空下的棗樹 現在很多人嘲笑魯迅在《秋夜》中那句「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自以為這是正確的廢話。 這不僅是秋夜,而且是時代,不僅是園裡,而且是社會。黑暗與肅殺,即是最真切的感受。 魯迅全篇直抒胸臆,表達對如戰士一樣的棗樹的讚美。 棗樹不懼挫敗傷害,穿透黑夜保持昂揚的戰鬥姿態。歷經秋天的摧殘,棗樹落盡了葉子。不但天氣,而且還有一兩個孩子來打別人打剩的棗子,更加速了葉子的落盡。沒了果實和葉子的負擔,伸張的很舒服。
  • 魯迅筆下「兩棵棗樹」的描寫,嘲笑的人不懂其背後的故事
    聽到《秋夜》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一時想不起來到底是哪篇文章,但如果提一下這篇文章的開篇,很多人都聽說過: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於是就有了《狂人日記》、《孔乙己》等等《吶喊》中的小說問世,在文學領域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這本來是一件喜人的事情,但沒想到的是,魯迅在這一階段又遭遇了兩重沉重的打擊,而這也是《野草》散文詩集出現的直接原因,《秋夜》正是這一狀態下的寫照。首先是剛剛建立起來的新文化陣營出現了嚴重的分裂。當事人是胡適和陳獨秀。
  • 「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也是棗樹」,魯迅為何這樣寫?韓寒:沒深意
    無論是讚賞,還是批評,大家都承認一點,魯迅確實有才。魯迅留下了太多的經典語錄,他的文章有太多入選中小學教材。魯迅所生活的時代,國家積貧積弱,中華民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亡國滅種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魯迅毅然放棄學醫,轉而走上通過發表文章來「醫治」國人靈魂的道路,由此出現了大量深刻的文章。
  • 「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也是棗樹」,魯迅為何這樣寫?韓寒:沒深意
    魯迅的很多文章越看越有味道,可對他的很多語句表示不理解。如果你寫作文時以這樣的一句話作為開頭,「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老師看後,很容易認為你在寫病句,可這句話出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第一篇,《秋夜》。這句話獨佔一段,可見魯迅很重視。為何看起來是病句,魯迅寫了之後就是經典名句呢?
  • 魯迅寫的「兩株棗樹」這麼囉嗦的病句,為何大家都說是千古名句?
    學生們覺得迷惑的句子,別的我不敢說,反正肯定有魯迅先生在《秋夜》中的迷惑名句「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很多人在讀到的時候,都不禁失笑道:這不是廢話嗎?棗樹這個意象,在文中是一直與夜的天空相鬥爭的勇敢頑強的戰士,院子裡的兩棵棗樹,雖然有兩棵,但是卻互相孤獨的獨自抗衡著,沒有交流,也沒有合作,各自倔強的對抗著。這就有點魯迅先生當時「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的心境了。
  • 「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也是棗樹」,魯迅為何這樣寫?韓寒:沒啥深意
    魯迅的很多文章越看越有味道,可對他的很多語句表示不理解。如果你寫作文時以這樣的一句話作為開頭,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老師看後,很容易認為你在寫病句,可這句話出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第一篇,《秋夜》。這句話獨佔一段,可見魯迅很重視。為何看起來是病句,魯迅寫了之後就是經典名句呢?
  • 魯迅的「兩株棗樹」很囉嗦像病句,專家說是經典句,韓寒發文質疑
    其次,魯迅的某些作品的確具有深奧的意義,而其中的一些則難以為中小學生所理解。對於魯迅的作品《秋夜》,文章的開頭是"在我的後院,你可以看到牆外的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爭議。
  • 韓寒評魯迅「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也是棗樹」沒什麼深意,有道理嗎
    魯迅文章中的名言,爭議最多的一句恐怕就是《秋夜》中的:「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句話,自魯迅先生1924年深秋在他北京西三條胡同21號寓所中寫下,並隨他的作品集傳播以來,一直備受爭議。認為是廢話的,說明明兩株棗樹,卻要一株一株寫,佔筆墨,費腦筋;認為是病句者,批評這個用「……是……還有……也是……」的句式表達,既重複,又囉嗦,是個典型的病句;認為魯迅先生故意為之的,說這是「名人的隨意」,「文豪的任性」,以故作高深的姿態,所求所謂驚人之語,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句話也讓中學生犯了難,課堂上老師讓他們琢磨這句話的深意,但冥思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