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
資料圖 東方紅拖拉機
哪些遺產入選?
工業文化遺產是由工業文化遺留物組成,包括建築物、機器設備、車間製造廠、工廠、礦山遺址、倉庫、儲藏室,能源生產、傳送、使用運輸以及所有與工業相聯繫的社會活動場所,以及工業非物質文化遺產。
按建成時間的先後順序,本次共15個工業文化遺產入選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具體名單如下:
圖片來源:國資委官方微信
評選此名單有何考量?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央企業文化遺產共有700多處(個),國家級文物252套(個),既包括見證近現代工業發展歷程的各類歷史建築、工業舊址,三線建設時期設施設備等歷史遺產,也包括展示中央企業革命建設與改革發展歷史的博物館、展覽館、陳列館、紀念館等各類場館。
中國中車總裁孫永才表示,工業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向世人昭示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前赴後繼的奮鬥精神。機械製造行業,是近現代工業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走向工業化、邁入現代化的集中表現。
「目前我們的文物保護單位中,95%以上的都是農業文明時代的,有關工業文明的非常少。」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此前表示,工業是人類重要的生產方式,有必要對通過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現這段歷史。
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侯潔指出:
保護工業文化遺產,功在當代利在長遠,中央企業要發揮好表率作用,保護和利用好企業的工業文化遺產,要積極依託工業文化遺產,舉辦國企開放日,設計紅色旅遊線路,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創辦企業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場館,充分發揮工業文化遺產的時代價值。
國資委宣傳局也將繼續按照分行業分批次發布的原則,逐步形成更加完整的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集群,努力發揮和放大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價值。
資料圖 火車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入選遺產縱覽
1.二七機車總組裝廠房
在盧溝橋畔,坐落著120多年歷史的二七機車總組裝廠房。這裡是京漢鐵路「二七」大罷工策源地,這裡見證了中國鐵路機車車輛由蒸汽走向內燃的艱辛歷程,見證了由普速走向高速的跨越。
資料圖 高鐵裝備車間
2.京張鐵路歷史建築群與設備
京張鐵路歷史建築群與設備,由中車南口公司前身――誕生於1906年的京張製造廠建築及設備構成。當年京張鐵路建設工程指揮部,如今成了紀念館,詹天佑曾在這裡主持京張鐵路修建工作3年之久,創造了中國人自己設計修建第一條鐵路的歷史。坐落於南口廠區的老廠房保留至今;在當年組裝維修機車車輛的車間裡,依然安放著32臺百年老設備。
3.津浦鐵路管理局濟南機器廠
津浦鐵路管理局濟南機器廠,始建於1910年,主要為津浦鐵路線修理機、客、貨車。它是中國早期機車修理工廠之一,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發源地之一。1955年濟南機器廠更名為濟南機車車輛修理工廠,成為蒸汽機車專業修理廠家。
4.大連沙河口鐵道工場舊址
舊址於1911年7月建成。新中國成立後70年間,這座百年老廠,從修理到製造,從蒸汽到內燃,從電力到動車,見證了我國機車裝備製造的整個發展進程。時至今日,已有12700多臺新造各型機車駛往全國,駛向世界。
資料圖 原首鋼廠房
5.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
總機廠由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籌備處、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聯合廠房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黨委辦公樓組成。株洲總機廠是粵漢鐵路全線貫通後第一個大型機車修理廠,是新中國電力機車的搖籃,這裡先後製造出「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中國第一臺交流傳動電力機車」、「世界功率最大的電力機車」等十多個「中國第一」,經歷了我國機車生產從普載到重載,從常速到高速,從直流到交流,從引進到出口的四次歷史跨越。
6.戚墅堰機車修造廠
修造廠建於1941年,牆體由厚厚的紅磚砌成,這裡見證了工廠大規模技術改造,建立內燃機車製造系統,研製新型內燃機車。建築內的歷史設備陳列室,展出7臺老設備,最久的距今已經有113年的歷史。
7.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蘇雄機組
蘇雄機組是哈電集團在1951年自主設計製造的一臺800千瓦立式水輪發電機組,實現了我國水電機組自行設計製造「零」的突破。在1952年投運後的近60年時間,機組運行穩定,持續發電,為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0年,該機組因所在河流上遊興建瀑布溝水電站而停運。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8.解放型「八一號」蒸汽機車
解放型「八一號」蒸汽機車,是新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臺蒸汽機車,於1952年7月26日試製成功,結束了中國人不能自行製造機車的歷史,成為新中國機車工業變修為造的重要轉折。1952年8月投入運營後,成為我國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鐵路運輸的主型貨運蒸汽機車。
9.第一拖拉機製造廠
在河南洛陽,長安路的最北端,是矗立60多年的國機集團下屬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廠區。1954年1月,新中國第一個拖拉機製造廠定址洛陽澗西, 1958年7月20日,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誕生,1959年11月1日,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宣告建成。
10.第一輛解放牌卡車
第一輛解放牌載貨汽車CA10,於1956年7月13日下線,最大速度為65km/h,載質量為4t。隨著第一批12輛解放牌汽車徐徐駛出生產車間,第一汽車製造廠的三年建廠目標如期達到,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11.第一輛國產轎車——東風金龍轎車
中國第一輛國產轎車東風金龍轎車,車頭標誌以龍為原型,後大燈為中國古代宮廷中使用的宮燈,彰顯了濃鬱的民族特色。1956年4月25日,在當時經驗技術十分欠缺的情況下,一汽用了兩年多一點的時間,成功研製出國產第一輛小轎車。
資料圖 紅旗轎車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12.富拉爾基生產基地廠區
中國一重集團富拉爾基生產基地廠區,於1959年全部落成竣工,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化綜合性重型裝備製造企業。富拉爾基生產基地廠區內,建廠時就已使用的井式熱處理爐、9米立車等一批設備仍在生產。
13.一汽紅旗一汽紅旗CA770車身裝配臺
一汽紅旗CA770車身裝配臺,是老紅旗代表性產品三排座高級轎車當屬CA770的裝配平臺,它於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由紅旗轎車廠設計,工具廠製造,主要用於將車身骨架、鈑金零件和各部總成按照工藝要求進行組裝焊接。一代代經典紅旗CA770均由這臺裝配臺組裝而成。
14.中國第一臺人造金剛石六面頂壓機
中國第一臺鉸鏈式六面頂壓機,誕生於1965年11月。此後三十年間,該壓機共合成人造金剛石約一百五十萬次。它的誕生,徹底改變了世界人造金剛石產業發展的格局,為中國超硬材料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裝備基礎。
15.我國第一架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運十飛機
1970年8月,國家下達代號「708工程」任務,拉開了我國自行設計製造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帷幕。經過10年多的研製,我國第一架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運十」飛機,於1980年9月26日首飛成功。它的誕生,不僅填補了我國民航工業不能製造大型飛機的空白,還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客機技術體系,為新時期ARJ21噴氣支線客機、C919大型客機等民用飛機和民航事業騰飛奠定了技術基石。
資料圖 飛機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經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