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名錄發布

2020-11-05 人民文旅智庫城鄉中心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

資料圖 東方紅拖拉機

哪些遺產入選?

工業文化遺產是由工業文化遺留物組成,包括建築物、機器設備、車間製造廠、工廠、礦山遺址、倉庫、儲藏室,能源生產、傳送、使用運輸以及所有與工業相聯繫的社會活動場所,以及工業非物質文化遺產。

按建成時間的先後順序,本次共15個工業文化遺產入選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具體名單如下:

圖片來源:國資委官方微信

評選此名單有何考量?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央企業文化遺產共有700多處(個),國家級文物252套(個),既包括見證近現代工業發展歷程的各類歷史建築、工業舊址,三線建設時期設施設備等歷史遺產,也包括展示中央企業革命建設與改革發展歷史的博物館、展覽館、陳列館、紀念館等各類場館。

中國中車總裁孫永才表示,工業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向世人昭示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前赴後繼的奮鬥精神。機械製造行業,是近現代工業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走向工業化、邁入現代化的集中表現。

「目前我們的文物保護單位中,95%以上的都是農業文明時代的,有關工業文明的非常少。」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此前表示,工業是人類重要的生產方式,有必要對通過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現這段歷史。

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侯潔指出:

保護工業文化遺產,功在當代利在長遠,中央企業要發揮好表率作用,保護和利用好企業的工業文化遺產,要積極依託工業文化遺產,舉辦國企開放日,設計紅色旅遊線路,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創辦企業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場館,充分發揮工業文化遺產的時代價值。

國資委宣傳局也將繼續按照分行業分批次發布的原則,逐步形成更加完整的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集群,努力發揮和放大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價值。

資料圖 火車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入選遺產縱覽

1.二七機車總組裝廠房

在盧溝橋畔,坐落著120多年歷史的二七機車總組裝廠房。這裡是京漢鐵路「二七」大罷工策源地,這裡見證了中國鐵路機車車輛由蒸汽走向內燃的艱辛歷程,見證了由普速走向高速的跨越。

資料圖 高鐵裝備車間

2.京張鐵路歷史建築群與設備

京張鐵路歷史建築群與設備,由中車南口公司前身――誕生於1906年的京張製造廠建築及設備構成。當年京張鐵路建設工程指揮部,如今成了紀念館,詹天佑曾在這裡主持京張鐵路修建工作3年之久,創造了中國人自己設計修建第一條鐵路的歷史。坐落於南口廠區的老廠房保留至今;在當年組裝維修機車車輛的車間裡,依然安放著32臺百年老設備。

3.津浦鐵路管理局濟南機器廠

津浦鐵路管理局濟南機器廠,始建於1910年,主要為津浦鐵路線修理機、客、貨車。它是中國早期機車修理工廠之一,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發源地之一。1955年濟南機器廠更名為濟南機車車輛修理工廠,成為蒸汽機車專業修理廠家。

4.大連沙河口鐵道工場舊址

舊址於1911年7月建成。新中國成立後70年間,這座百年老廠,從修理到製造,從蒸汽到內燃,從電力到動車,見證了我國機車裝備製造的整個發展進程。時至今日,已有12700多臺新造各型機車駛往全國,駛向世界。

資料圖 原首鋼廠房

5.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

總機廠由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籌備處、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聯合廠房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黨委辦公樓組成。株洲總機廠是粵漢鐵路全線貫通後第一個大型機車修理廠,是新中國電力機車的搖籃,這裡先後製造出「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中國第一臺交流傳動電力機車」、「世界功率最大的電力機車」等十多個「中國第一」,經歷了我國機車生產從普載到重載,從常速到高速,從直流到交流,從引進到出口的四次歷史跨越。

6.戚墅堰機車修造廠

修造廠建於1941年,牆體由厚厚的紅磚砌成,這裡見證了工廠大規模技術改造,建立內燃機車製造系統,研製新型內燃機車。建築內的歷史設備陳列室,展出7臺老設備,最久的距今已經有113年的歷史。

7.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蘇雄機組

蘇雄機組是哈電集團在1951年自主設計製造的一臺800千瓦立式水輪發電機組,實現了我國水電機組自行設計製造「零」的突破。在1952年投運後的近60年時間,機組運行穩定,持續發電,為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0年,該機組因所在河流上遊興建瀑布溝水電站而停運。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8.解放型「八一號」蒸汽機車

解放型「八一號」蒸汽機車,是新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臺蒸汽機車,於1952年7月26日試製成功,結束了中國人不能自行製造機車的歷史,成為新中國機車工業變修為造的重要轉折。1952年8月投入運營後,成為我國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鐵路運輸的主型貨運蒸汽機車。

9.第一拖拉機製造廠

在河南洛陽,長安路的最北端,是矗立60多年的國機集團下屬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廠區。1954年1月,新中國第一個拖拉機製造廠定址洛陽澗西, 1958年7月20日,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誕生,1959年11月1日,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宣告建成。

10.第一輛解放牌卡車

第一輛解放牌載貨汽車CA10,於1956年7月13日下線,最大速度為65km/h,載質量為4t。隨著第一批12輛解放牌汽車徐徐駛出生產車間,第一汽車製造廠的三年建廠目標如期達到,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11.第一輛國產轎車——東風金龍轎車

中國第一輛國產轎車東風金龍轎車,車頭標誌以龍為原型,後大燈為中國古代宮廷中使用的宮燈,彰顯了濃鬱的民族特色。1956年4月25日,在當時經驗技術十分欠缺的情況下,一汽用了兩年多一點的時間,成功研製出國產第一輛小轎車。

資料圖 紅旗轎車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12.富拉爾基生產基地廠區

中國一重集團富拉爾基生產基地廠區,於1959年全部落成竣工,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化綜合性重型裝備製造企業。富拉爾基生產基地廠區內,建廠時就已使用的井式熱處理爐、9米立車等一批設備仍在生產。

13.一汽紅旗一汽紅旗CA770車身裝配臺

一汽紅旗CA770車身裝配臺,是老紅旗代表性產品三排座高級轎車當屬CA770的裝配平臺,它於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由紅旗轎車廠設計,工具廠製造,主要用於將車身骨架、鈑金零件和各部總成按照工藝要求進行組裝焊接。一代代經典紅旗CA770均由這臺裝配臺組裝而成。

14.中國第一臺人造金剛石六面頂壓機

中國第一臺鉸鏈式六面頂壓機,誕生於1965年11月。此後三十年間,該壓機共合成人造金剛石約一百五十萬次。它的誕生,徹底改變了世界人造金剛石產業發展的格局,為中國超硬材料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裝備基礎。

15.我國第一架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運十飛機

1970年8月,國家下達代號「708工程」任務,拉開了我國自行設計製造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帷幕。經過10年多的研製,我國第一架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運十」飛機,於1980年9月26日首飛成功。它的誕生,不僅填補了我國民航工業不能製造大型飛機的空白,還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客機技術體系,為新時期ARJ21噴氣支線客機、C919大型客機等民用飛機和民航事業騰飛奠定了技術基石。

資料圖 飛機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經文化產業

相關焦點

  • 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行業)名錄
    9月28日,國資委在京舉辦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行業)名錄發布儀式。這是國資委第五次發布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名錄,發布的15個項目從多個角度鮮活展現了我國機械製造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凝聚了中國機械製造行業人艱苦奮鬥、產業報國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是機械製造行業工業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 解放卡車入圍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國資委在京舉辦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行業)名錄發布儀式全國僅有15個機械製造行業的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 15個機械製造行業的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
  • 我省兩處工業文化遺產入圍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行業)名錄
    9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在北京舉辦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行業)名錄發布儀式,15個(處)工業文化遺產入圍,我省有兩處工業文化遺產入圍。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蘇雄機組、中國一重集團富拉爾基生產基地廠區,正式入選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
  • 中國石油8項工業文化遺產入選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名錄
    12月18日,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石油石化行業)名錄在京發布,15項石油石化行業文化遺產入選名錄。這是繼核工業、鋼鐵行業和通信行業後,國資委第四次發布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石油入選的8項石油石化行業文化遺產分別是,獨山子石化新疆第一口油井、玉門油田老君廟一號井遺址、大慶油田松基三井井址、青海油田冷湖地中四井、大慶油田北二注水站、大慶油田中四採油隊「三老四嚴」傳統教育室、長慶油田慶一井、長慶油田會戰指揮部舊址。
  • 國資委發布央企工業文化遺產名錄 眾多"中國首家"入列
    國資委發布央企工業文化遺產名錄 眾多"中國首家"入列 原標題:   6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國核工業科技館正式發布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核工業)名錄和《中央企業歷史文化遺產圖冊》。
  • 「大連沙河口鐵道工場舊址」入選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
    9 月 28 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國中車集團舉辦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發布儀式,中國中車、哈電集團、國機集團、中國一汽、中國一重、中國商飛等 15 個(處)工業文化遺產入圍。攝影劉春義工業文化遺產不僅是國之重器,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向世人昭示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前赴後繼的奮鬥精神。機械製造行業,是近現代工業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走向工業化、邁入現代化的集中表現。此次入選名錄的工業文化遺產,都是國之重器,都深深鐫刻著歷史的光輝印跡。
  • 一起來看這15個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
    (機械製造行業)名錄發布儀式。分別是∨這是國資委第五次發布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名錄,發布的15個項目從多個角度鮮活展現了我國機械製造行業發布儀式上,國資委宣傳局負責同志表示,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是企業的金色名片,是我國工業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
  • 哈電製造蘇雄機組入選央企工業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由哈電集團推薦的自主設計製造的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蘇雄機組正式入選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行業)名錄。  9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舉辦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發布儀式,哈電集團等15個工業文化遺產入圍。
  • 中國新聞網:央企機械製造業工業文化遺產發布 15個工業文化遺產入圍
    國務院國資委28日在中國中車集團舉辦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發布儀式,中國中車、哈電集團、國機集團、中國一汽、中國一重、中國商飛的15個(處)工業文化遺產入圍。
  •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發布
    中國科協調宣部部長郭哲闡了釋工業遺產保護重要意義,並提出了兩點重要建議:一是挖掘工業遺產背後的精神符號,用新的手段傳播厚重的遺產文化精神;二是要加強對規律的研究,與其他部門加強協調,發揮科協跨學科優勢,在開放融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日本「產業革命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網5月5日訊 據日本媒體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顧問機構建議將「明治日本的產業革命遺產」全部23個設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7月3日至6日在德國波恩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如果正式做出收入名錄的決定,這將成為繼「富士山」(山梨縣、靜岡縣)、「富岡制絲廠及絲綢產業遺產群」(群馬縣)以來連續3年入選的文化遺產,也將成為日本第15項世界文化遺產。產業革命遺產以江戸幕府末期至明治時期的重工業設施為中心,由俗稱「軍艦島」的端島煤礦(長崎市)等8個縣的23處設施組成。
  • 宣紙製作技藝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宣紙製作技藝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宣城市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宣紙製作技藝宣城市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及傳承人序號 目錄 保護單位 傳承人1 皖南花鼓戲 宣城市 遲秀雲 楊玉屏2 宣筆製作技藝 宣州區 張蘇(已經逝世)涇縣「三兔」宣筆 涇縣
  • 上海造幣廠入選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
    作為中國貨幣制度近代化和上海工業文明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與實施者,上海造幣廠於1928年更名為中央造幣廠,1933年開鑄銀圓「船洋」,推動了近代貨幣的「廢兩改元」和「幣制統一」。2008年順應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趨勢,更名為上海造幣有限公司。
  • 官宣!中國太極申遺成功!
    官宣!中國太極申遺成功!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大連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鼓勵建設工業博物館或工業遺產...
    為建立大連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體系,大連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了《大連市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工業文化形態。  申報大連工業遺產,需工業特色鮮明,在大連歷史或工業歷史上有標誌性意義,見證了大連經濟發展的歷程,對大連歷史具有重要影響,與大連社會變革或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關;工業生產技術重大變革具有代表性,反映某行業、地域或某個歷史時期的技術創新、技術突破,對後續科技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具備豐富的工業文化內涵,對當時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有較強的
  • 這處舊址入選「遺產」!
    不僅是國之重器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央企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發布「大連沙河口鐵道工場舊址」 入選工業文化遺產 9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國中車集團舉辦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製造業)名錄發布儀式,中國中車、哈電集團、國機集團、中國一汽、中國一重、中國商飛等15個(處)工業文化遺產入圍。
  • 官宣!我國又有兩項非遺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官宣!申遺成功,說說咱河北與太極拳的不解之緣……
    官宣!線上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17日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
  • 讓工業遺產「活」起來
    如今,四大工業遺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說,單看黃石礦產的採、選、冶以及水泥製造等遺產,全國不乏其物,但四大工業遺產在17平方公裡的區域密集呈現,全國唯一,世界罕見。在工業遺產中,文獻遺產同樣彌足珍貴。黃石有中國第一批檔案文獻遺產——漢冶萍公司檔案,有保存完整的華中鋼鐵、華新水泥、源華煤礦、利華煤礦、大冶鐵廠檔案。
  • 東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江蘇特色伴手禮名錄
    東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江蘇特色伴手禮名錄 2020-08-14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