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手拉小手」走上致富路

2020-12-17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手拉小手」走上致富路

2020-11-17 1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推薦閱讀

↓↓↓

(點擊查看詳情)

數著到手的紅票子,想著以後的紅日子,南城縣天井源鄉曾坊村貧困戶廖水旺覺得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因為身體不好,又沒有一技之長,廖水旺的生活一度過得很艱難。駐村扶貧幹部在了解到他的情況後,幫他聯繫到南城縣遊優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通過「大手拉小手」,帶領他共同致富。2019年,他獲得土地流轉收益2400元、股金分紅收益600元、工資收入1萬多元,收入翻了番,逐步走出貧窮的困境。

「大手拉小手」加快了貧困地區

小農戶和大市場的聯結,

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基地+貧困戶」

的脫貧新路。

天井源鄉曾坊村通過對村裡的產業進行統籌整合,成立了南城縣遊優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利用扶貧「兩免」小額信貸,吸納16戶貧困戶入股,並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經過三年發展,目前該合作社擁有1700畝水稻基地、130畝白蓮基地,雞、鴨、鵝、豬、蜜蜂等養殖基地也初具規模。2019年,該合作社種養收入達20多萬元,除部分收益用於分紅外,其餘資金全部用於擴大生產經營,種養之路越走越寬。該合作社負責人遊芳軍說:「從兩年多的實踐來看,貧困戶無論是直接在合作社就業,還是置身產業鏈條中的任何一環,都能提高他們的農技水平、培育市場意識,收入也能不斷提高。『大手拉著小手幹』,越幹越有精氣神。」

專業合作社是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載體。南城縣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產業扶貧的帶動作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大手拉小手」,實現抱團致富。為增強合作社帶貧功能,該縣創新模式,對有勞動能力、有技術基礎的貧困戶,將承包地經營權流轉給合作社後,再由合作社交給貧困戶經營,通過參與產業發展增收脫貧;對有勞動能力、無技術基礎的貧困戶,通過領養帶動的形式,依託合作社支持,參與發展增加收入;對失能弱能的貧困戶,將產業發展資金投入合作社,採取資產收益扶貧的方式幫助脫貧增收。同時,按照就業扶貧的要求,合作社優先吸納貧困戶在產業基地就業務工,依託務工收入帶動脫貧。

截至目前,

全縣438家種養專業合作社

共帶動貧困戶1200餘人實現穩定脫貧。

(徐貴根 康小軍 彭國正)

推薦閱讀

來源:撫州新聞網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手拉小手」走上致富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小康生活】情暖童心 支教扶貧——我縣舉行「大手拉小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情暖童心 支教扶貧——我縣舉行「大手拉小手 支教扶貧青年志願行」活動 2020-12-14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五)巧手繪就小康路
    &nbsp&nbsp&nbsp&nbsp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真實記錄、呈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匯聚起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海河傳媒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多路記者深入基層一線,聚焦個人、家庭、企業、校園、社區、鄉村等微觀主體,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充分展示人們身邊和眼中的顯著變化,圍繞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好小康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常勝村:借林生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常勝村:借林生金 2020-08-05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旗路小學開展「大手拉小手·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8日訊(通訊員 蹇晶)為讓學生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增強學生規範投放垃圾意識,糾正垃圾亂扔的不良行為,紅旗路小學開展「大手拉小手·垃圾分類」主題活動。通過主題朝會、家校共學垃圾分類知識、主題班隊等活動,增強學生的垃圾分類意識。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紅燈籠照亮致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紅燈籠照亮致富路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丁海琴金秋九月小燈籠幾十釐米高,大燈籠高達一米,一樣的紅綢金穗,一樣的惹人喜愛。「我家四口人,2008年從臨夏州積石山縣移民至瓜州縣沙河回族鄉河洲村。剛開始每年靠種植玉米和小麥維持生計,今年常順村宮燈扶貧車間建成了,招募貧困戶宮燈製作人員,車間就建在我家門口,我就果斷報了名。通過務工,我每個月能增加一千多元錢的收入,比只種地強多了。」馬法圖麥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吳堡縣楊家塬村:走上致富「新絲路」
    「我們村桑樹種植面積達600餘畝,有著350年的栽植桑樹和養蠶歷史,每年養殖2季,能產出蠶繭10餘噸,是陝北地區重要的蠶桑養殖區域。」楊家塬村黨支部書記李高飛說。近年來,楊家塬村充分發揮優勢資源,鼓勵村民大力發展蠶桑產業,建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中塬蠶絲加工廠,通過「一棵桑、一條蠶、一粒繭、一根絲、一匹綢」,解決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問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王海青:田野上的追夢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王海青:田野上的追夢人 2020-12-0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光和贏」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攝影展獲獎作品公告
    歡迎關注「中國機關後勤」微信公眾平臺「陽光和贏」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攝影展獲獎作品公告國管局中國機關後勤雜誌社主辦,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支持,人民日報攝影部、新華社客戶端、人民畫報社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溧陽青蝦養殖戶走上致富路
    養蝦到現在沒有遇到什麼大的困難,全靠鎮裡經常組織我們培訓,還有我自己也拜了個師傅指導我養蝦。劉志強告訴溧陽融媒體中心記者:因為有鎮裡農技部門的支持以及技術上的指導,七年的養蝦之路走得很平穩,沒有出現蝦大面積死亡和滯銷的情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班彥村開通幸福路
    「拆舊區位於班彥村沙溝山,當時3個自然村居民點佔地面積大、布局散亂,都是土坯房,居住環境條件惡劣,公共基礎設施薄弱。我們對總規模124.5畝的土地進行了拆舊。建新安置區則位於山下,緊鄰公路,交通便利。我們對沙溝山的123戶428人實施了整體搬遷、集中安置,新村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水電路等配套設施一次到位,確保安置搬遷戶『不離土、不離村』。」袁光平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牡丹綻放,扮靚農民致富路
    7月25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採訪團來到中國牡丹之都菏澤,探索牡丹的異彩紛呈。「大的每盆69元,小的盆栽花每盆10元,每月銷量大約為8萬盆,最高時候一場直播賣了1萬盆,自今年銷售以來,正在成為網紅產品。」公司負責人李曉奇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5)|巫溪縣天元鄉:借著政策的東風,還不致富等...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全市深化脫貧攻堅3周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脫貧攻堅戰收官前,CQDK全媒體走進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生動展現脫貧攻堅成效,去感受、發現、記錄鄉親們脫貧致富走向小康生活切身可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故事。
  • 民樂:編織中國結 走上「致富路」
    ,踏步走上了致富小康路。扶貧車間的建立,讓同在圓夢苑小區居住有編織愛好的婦女找到了增收門路,也讓她們樹立了生活的信心。今年51歲的王菊林家中有5口人,70多歲的母親因疾病常年癱臥在床,一家人生活很是貧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扎蘭屯市蘑菇氣鎮:種植中草藥 致富有...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扎蘭屯市蘑菇氣鎮:種植中草藥 致富有「良方」 2020-10-1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華亭:心中有鹿 生財...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華亭市金農鹿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養殖梅花鹿,生財有「鹿」,帶領周邊群眾走上了致富路。近日,記者走進華亭市金農鹿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的鹿舍和跳脫可愛的梅花鹿。合作社負責人谷志強介紹,梅花鹿因渾身上下都是寶,發展梅花鹿附加產品是合作社多年來的運營思路。
  • 【走向我們的幸福小康生活】從「傳統村落」到「田園綜合體」,鼓了...
    ●走向美好 奔進小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壯舉和歷史進程,重慶高新區微訊從7月13日開始,推出「走向我們的幸福小康生活」系列報導,展現重慶高新區市民身邊點點滴滴的幸福變化。今天推出第四篇《「從「傳統村落」到「田園綜合體」,鼓了腰包,綠了青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柳河縣四清村:從「荒山村」到小康村
    王雨佳說,路通那天,盛況空前,村前廣場一夜歡歌。村民即興吟唱:「百花紅爛漫,果香飄四方。走上希望路,鄉親笑開顏。感謝共產黨,感謝咱政府……」村民房利君更是興奮落淚。「為啥我要感謝黨和政府,因為有了這條路,我的蘋果採摘價格立馬從2元漲到5元,每年至少增加30萬元收入。過去是小打小鬧,現在我要整大點、搞旅遊。」
  • 「大手拉小手」共創文明城市!快來看你家娃上鏡沒?
    「大手拉小手」共創文明城市!快來看你家娃上鏡沒?「我們把學校外面廢棄空地上的垃圾清空了,太有成就感了!」……最近,我市各中小學積極組織師生、家長開展形式豐富的志願服務活動,讓「小手」拉動「大手」,一起為創建文明城市出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人間煙火氣 最暖百姓心
    「接下來,我要藉助線下優勢更好發展線上,進而帶動更多老鄉走向小康。」面對未來,他信心滿滿。「燒鵝皇」的廚師在後廚忙碌。求是記者張芯蕊 攝用自己的雙手,以菜為媒,潘志敏帶領貧困鄉親敲響了致富的「算盤」,將每一道粵菜背後的「市場帳」「食材帳」轉變為「脫貧致富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四子王旗馬鈴薯種植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四子王旗馬鈴薯種植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020-09-04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